APP下载

新疆木垒县“木纹石”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2018-08-07张磊

新疆有色金属 2018年5期
关键词:木纹色斑节理

张磊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新疆总队 乌鲁木齐 830000)

“木纹石”是一种稀有的石材矿产,常作为饰面石材使用。在石材行业,只要经过切割加工后具有类木质纹理的石材都可以称为木纹石。因加工切割方式不同,在纵切是木纹,横切可呈现云纹、水纹或者类似年轮的纹理。

1 地质概况

木垒县饰面石材用木纹石矿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Ⅰ级)-准噶尔微板块(Ⅱ级)-准噶尔中央地块(Ⅲ级)的东缘。矿区地质构造比较简单;出露地层以二叠系阿尔萨依组为主,局部被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覆盖;岩浆岩主要以喷出岩为主,岩性较为单一,以流纹岩、流纹斑岩为主。

2 矿床地质特征

2.1 矿体特征

矿体主要产于下二叠系阿尔萨依组第三亚组(P1ae3)地层中,据基岩露头、地表揭露工程的控制情况来看,矿体呈北西-南东向展布、东部宽西部窄的不规则状。东西长约760m,南北宽65~143m,面积约0.06km2。矿体由紫色、紫红色流纹岩组成,矿石品种为“幻彩木纹”(图1)。岩石风化面呈黑紫色,新鲜面呈紫色、紫红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

图15 号矿体

地表可见少量色斑,无规律分布于矿体中,色斑主要为灰黑色凝灰碎屑,地表形态多呈椭圆状,色斑大小2cm×2cm~2cm×5cm,面统计10m2内发育3~5个,偶见4cm×8cm以上的色斑。

矿体内节理裂隙发育程度较低,岩石较完整。由矿体节理走向玫瑰花图(图2)可以看出,主要发育有三组节理,现分述如下:

图2 木纹石矿体节理走向玫瑰花图

⑴近南北走向节理:总体走向358°,产状多在78°~107°∠60~75°和 250°~273°∠68°~86°之间。节理间距0.7~3.0m,最大间距可达5m以上。该组节理产状基本稳定,贯穿性和切割性强,节理面较粗糙且闭合性差,节理两盘裂距在4~10mm之间,可见硅质充填物,为矿体的主要节理。

⑵北东走向节理:该组节理稳定性差,总体走向60°,产状多在 133°~162°∠53~83°和 313°~347°∠64°~79°之间。节理间距一般在0.5~3.5m。该组节理其贯穿性和切割性较差,节理面平直光滑,节理两盘闭合性较好,其内无充填物,为矿体次要节理。

⑶近东西走向节理:总体走向272°,倾向一般在171°~198°,倾角60°~73°,节理间距0.80~1.50m,最大间距可达2m以上。该组节理倾向较稳定,倾角在小范围内变化较频繁。其贯穿性和切割性较差,多呈断续发育,节理面平整光滑,闭合性较好。

另外,在矿体地表还发育一种缓倾斜节理,该组节理倾向一般与地形坡向相近,倾角3°~15°,节理间距介于0.2~1.5m之间。受风化作用,该组节理地表局部节理发育密集,范围较小,厚度小于1.5m,对矿体基本无影响。

通过对现有采坑编录统计,地表0~1.5m深度内矿体缓倾角节理发育程度较高,一般节理间距0.2~0.5m。在1.5~4.4m控制深度内节理间距变化较大,节理间距0.6~2.5m。自地表向深部节理间距有逐渐加大的趋势,局部有色差变化。

2.2 矿石质量

2.2.1 矿石自然类型及品种

根据矿石主体颜色、外观特征和矿物成分,将矿石确定为紫色、紫红色流纹岩。通过标准样、基本样剖光对比结果,矿石商业名称确定为“幻彩木纹”。

2.2.2 矿石外观特征及矿物成分

矿体为紫色、紫红色流纹岩。该矿石外观特征:紫色、紫红色,霏细结构,流纹构造或块状构造。其矿物成分主要为霏细状长英质集合体,次为嵌晶状石英主晶中包含霏细状长石质点,少量微粒状石英条带,三者不均匀分布。后期少量绢云母化。矿石颜色变化不大,有色差存在。

2.2.3 矿石色泽变化及装饰性能

通过对地表基本样、标准样及采坑矿石的颜色进行观察对比,矿体颜色以紫红色为主,局部略带浅绿色。矿石矿物颗粒大小较均匀,无突变现象。各矿物之间互相镶嵌紧密,矿石颜色基本稳定,光泽度及机械强度较高,具有良好的装饰性能。矿石因流纹构造所形成的彩色条带虽然美观,却具一定方向,拼接性一般。

2.2.4 矿石化学成分

根据样品的化学分析成果,矿石的化学成分为:SiO276.96%、Al2O314.06%、Fe2O31.24%、CaO1.66%、MgO0.32%、K2O1.58%、Na2O2.45%、SO30.01%、P2O50.050%、MnO0.15%、TiO20.12%、烧失量1.32%。

2.2.5 矿石的荒料率

矿体理论荒料率为31.30%~40.28%,矿体平均理论荒料率为35.91%,其中Ⅰ类荒料占0%;Ⅱ类荒料占6.59%;Ⅲ类荒料占29.32%;围岩理论荒料率为12.47%。

经统计计算,5号矿体的平均理论荒料率为35.91%,采坑CK5-1开采荒料率为29.28%,校正系数K=29.28%/35.91%=0.82。

通过对校正后的矿体理论荒料率的计算,5号矿体的平均荒料率为29.45%。

2.2.6 矿石物理性能

为了解矿石的物理性能,在矿体中采集具代表性的小体重、压缩强度和弯曲强度实验样。

2.2.6.1 矿石的体积密度和吸水率

由表1可知,矿体矿石的体积密度平均值为2.51 g/cm3,小于对花岗石(体积密度≥2.56g/cm3)的一般要求。

矿体矿石的吸水率平均值为1.38%,大于对花岗石(吸水率≤0.60%)的一般要求。

表1 矿石的体积密度、吸水率平均值统计表

2.2.6.2 矿石的压缩强度和弯曲强度

矿体矿石的单轴饱和压缩强度平均值为137.96 MPa(表2),饱和弯曲平均值为8.86MPa(表3),满足对花岗石(压缩强度不小于100MPa)的一般要求。

表2 矿体矿石的压缩强度统计表

表3 矿体矿石的弯曲强度统计表

2.2.7 矿石放射性

根据放射性核素的比活度测试结果,矿体内照射指数(IRa)平均为 0.18,外照射指数(Iγ)平均为0.68。满足A类装饰装修材料标准。

2.3 有害地质体

通过对矿体地表、采坑和样品及实地观察,可见少量色斑,无规律分布于矿体中。色斑主要为灰黑色凝灰碎屑,地表形态多呈椭圆状,色斑大小一般在2cm×2cm~2cm×5cm之间,面统计10m2内发育3~5个,偶见4cm×7cm以上的色斑。

2.4 矿体围岩及夹石

矿体围岩为节理发育区,其岩性与矿体一致。与矿体的区别在于节理、裂隙发育程度高,局部呈网状,自然块度一般较小,根据节理裂隙统计和荒料率计算,荒料率达不到一般工业指标≥18%的要求。

3 矿床成因

该区域华力西期岩浆活动频繁,尤其在华力西晚期岩浆活动十分活跃。矿区内花岗岩类岩石分布面积较大,呈岩枝产出,形态较规则,且受后期构造影响较小,岩体中节理裂隙不甚发育,色线、色斑基本不发育,形成有较明显的木纹特征,具有良好的饰面石材成矿条件。

4 结论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日益深入,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空前发展,饰面石材用花岗石产品销售前景好,矿山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可观的。特别是“木纹石”作为稀有石材资源,市场前景广阔,进一步开发利用可推动地区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木纹色斑节理
木纹铝材生产工艺及质量控制分析
充填节理岩体中应力波传播特性研究
顺倾节理边坡开挖软材料模型实验设计与分析
新疆阜康白杨河矿区古构造应力场特征
“贵州木纹石”装饰之美——以几座建筑装饰为例
木纹金在现代首饰设计中的创新
新疆阜康白杨河矿区构造节理发育特征
巧手饰色斑
基于计算机图像处理的人脸皮肤表面色斑评估的可行性分析
脸上色斑暴露健康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