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血化瘀方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8-08-06曹玉敏杨雪梅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8年16期
关键词:孕酮肌瘤例数

曹玉敏,陈 明,杨雪梅

(1.徐州医科大学14级临床医学系,江苏 徐州 221006;2.南通大学杏林学院临床全科班,江苏 南通 226019;3.江苏苏州俪人妇科医院妇产科,江苏 苏州 215010)

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的良性肿瘤疾病,其发病高峰年龄是45岁左右。手术治疗与药物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方式,但是基于该疾病常发于女性妊娠期,因此药物保守治疗临床应用较多,其保留患者子宫及其生育能力。现阶段我国子宫肌瘤治疗药物以米非司酮为主,但存在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现象。故而本研究将活血化瘀方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进行讨论,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选我院妇科在2016年9月~2017年7月收治的68例子宫肌瘤患者,按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确诊为子宫肌瘤,主要临床病症表现为月经不调、白带异常等。实验组34例,平均年龄(37.2±2.47)岁;对照组34例,平均年龄(39.6±2.81)岁;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经中医确诊为气血瘀滞型、未绝经、并未服用过含激素药品。排除标准:心肺功能不健全、处于生育期、肝脏功能异常。将两组患者年龄等基本资料进行对比,未发现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实验组与对照组均每天1次口服剂量为12.5mg米非司酮并连续服用3个月;实验组基于米非司酮治疗法再予以活血化瘀方,其具体药方如下:取15g丹皮、赤药、当归、香附,再取20g桃仁、桂枝,最后加入500ml水浸泡后以每日3次煎服,其服用剂量保持在100ml以下,连续服用3个月。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其子宫体积、子宫肌瘤大小。治疗后B超检查显示子宫肌瘤消失为治愈,子宫肌瘤体积显著缩小为有效,子宫肌瘤未发生显著变化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在SPSS 21.0软件中计算本次研究数据,用(X2)(%)表示计数资料,(t)表示计量资料,(P<0.05)表明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的治疗效果情况

两组患者经过比较,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71%,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情况对比[n(%)]

2.2 两组治疗前后子宫体积、子宫肌瘤大小情况

两组患者经过比较,实验组子宫体积、子宫肌瘤大小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3 讨 论

相关资料表明,引发患者形成子宫肌瘤的主要原因与雌性激素与孕激素息息相关,患者子宫肌瘤中所含有的雌性激素与孕激素含量较子宫内健康组织更多[1]。且子宫肌瘤中所含有的孕酮水平也较子宫肌层更高,此种情况最终导致子宫肌瘤病变细胞数迅速分裂、扩散,使得患者肿瘤体积进一步扩大。常用的米非司酮主要作用是抑制孕激素的产生,其可以与糖皮质激素与孕酮受体进行充分结合,其对比黄黄酮体来说,米非司酮比患者子宫内膜孕酮受体的力度高出5倍之多,对孕酮刺激子宫肌瘤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在本研究中应用的活血化瘀方中桂枝的主要作用是温经通脉,桃仁主要作用是活血化瘀,当归主要具有行血补血的功效,赤药具有活血补气的功能,丹皮主要散淤活血,止血调经主要依靠香附的作用[2]。该方具有行气祛淤的作用,对患者刺激作用较小。

综上,活血化瘀方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显著,具有缩小子宫肌瘤大小、扩大子宫体积的作用,且安全性能较高,在临床中具有运用意义。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体积、子宫肌瘤大小情况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体积、子宫肌瘤大小情况比较

注:子宫体积治疗前t=0.572,P=0.569,子宫体积治疗后t=8.871,P=0.000;子宫肌瘤大小治疗前t=0.333,P=0.740,子宫肌瘤大小治疗后t=8.150,P=0.000。

组别 时间 子宫体积/mm3 肌瘤大小/mm3实验组 治疗前 314.36±42.34 148.59±34.19治疗后 147.51±30.42 77.14±13.48对照组 治疗前 320.41±44.83 145.78±35.41治疗后 224.62±40.54 110.47±19.67

猜你喜欢

孕酮肌瘤例数
怀孕了你还在频繁测孕酮吗
孕酮低可致不孕或流产,它有3 种表现
经前烦躁障碍症发病与四氢孕酮敏感性中西医研究进展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1168 例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探讨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帕金森病睡眠障碍与非运动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