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宫颈炎防治在预防宫颈癌发生中的意义

2018-08-06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8年17期
关键词:平均年龄刮板宫颈炎

包 娟

(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乾安镇第二卫生院,吉林 松原 138000)

慢性宫颈炎是妇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若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会导致患者的宫颈上皮出现过度生化、细胞分化不良等现象,进而诱发患者出现宫颈癌。在研究中显示,慢性宫颈炎与宫颈癌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要预防宫颈癌的发生,必须要加强慢性宫颈炎的防治[1]。为了进一步研究慢性宫颈炎防治在预防宫颈癌发生中的意义,我院选取了2016年1月~2016年12月来我院体检的300例女性作为研究对象,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来我院体检的300例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分为三个小组。即:23~33岁组,136例,平均年龄为(28.0±5.0);33~43岁组:100例,平均年龄为(38.0±5.0);43~53岁组,64例,平均年龄为(48.0±5.0)。

1.2 方法

所有的研究人员均在我院进行了体检,并做刮片进行脱落细胞学检查。具体内容为:

妇科检查及取材方法:将所有的研究者取平躺位,并取患者的膀胱结石位,使得患者的阴道、宫颈、穹窿完全暴露在外,并用无菌肝棉球对患者检查部位进行清洗,之后利用专用的刮板,选择患者宫颈外口鳞-柱上皮交界处进行脱落细胞的刮取。在用刮板刮取脱落细胞的过程中,要以患者宫颈外口作为圆心,然后将专用刮板轻轻旋转一周,即可刮取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并将其均匀地涂在玻璃片上,之后送到病理科进行脱落细胞学检查。

1.3 观察指标与判断标准

慢性宫颈炎临床诊断标准:患者的宫颈出现明显的充血、糜烂、肥大等现象,并且患者宫颈糜烂部位呈现出明显的颗粒样,在具体的检查过程中,部分患者可发现少量或中等量的分泌物,对其分泌物进行实验室检查,发现其呈脓性。

2 结 果

2.1 三组患者慢性宫颈炎发病率对比分析

对300例来我院体检的女性按照年龄分为三组,即:23~33岁组、33-43岁组、43~53岁组。其中,136例23~33岁患者中,有慢性宫颈炎103例,发病率为75.74%;100例33~43岁患者中,有慢性宫颈炎51例,发病率为51.00%,64例43~53岁患者中,有慢性宫颈炎37例,发病率为57.81%(如下表1所示),将三组数据两两对比,结果显示:23~33岁组和33~43岁组、43~53岁组发病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3.483,P=0.000;x2=7.327,P=0.010),而33~43岁组和43~53岁组发病率对比,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x2=0.988,P=0.394)

表1 三组女性慢性宫颈炎发病情况对比

2.2 对慢性宫颈炎患者防治治疗效果分析

对191例慢性宫颈炎患者实施防治治疗后,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痊愈102例,好转75例,其治疗有效率为92.67%(177/191)。

3 讨 论

临床上,慢性宫颈炎患者常常出现白带增多、白带异常,且呈乳白色、淡黄色,脓性且带有少量的血性,严重地影响了女性的健康和生活,必须要及时给以治疗。否则,随着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就会诱发宫颈癌的发生。宫颈癌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具有极高的死亡率[2]。对于已经发现的慢性宫颈炎患者,必须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以加强对患者的临床治疗,不仅改善率女性的生活质量,也为以后的健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以有效降低患者的宫颈癌的发生率[3]。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慢性宫颈炎发病率较高,23~33岁患者中,发病率为75.74%;33~43岁患者中,发病率为51.00%;43~53岁患者中,发病率为57.81%。对其进行积极的防治之后,其治疗有效率为92.67%,降低了宫颈癌的发生率。综上所述,做好慢性宫颈炎的预防工作,可有效遏制病情的进一步恶化,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平均年龄刮板宫颈炎
刮板转载机刮板链快速更换技术研究
得宫颈炎了怎么办?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好
立磨机刮板结构的改进
刮板转载机刮板链快速更换工艺浅析
紫草素对慢性宫颈炎大鼠模型中免疫因子的干预作用
利普刀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疗效
韩国人平均年龄41岁
网友真实状况鉴别手册
去年中国有438名公安民警牺牲 平均年龄46.3岁
慢性宫颈炎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