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盲皇帝的“文化牌”

2018-08-04张国刚

环球人物 2018年14期

张国刚

石勒目不识丁却尊重知识分子,懂得低调隐忍,最终自立为王统一北方。

西晋灭亡之后,北方地区进入所谓“五胡乱华”的十六国时代。在众多胡族首领中,羯(音同洁)族出身的石勒(274—333)是一个传奇人物。据说石勒在家乡的时候,周遭颇有异象:树木皆呈铁骑之状,人参都长成人形,他在劳作时,耳边也常有鼙鼓之声。

石勒原本是西晋社会最底层的人,目不识丁,为人佣耕,甚至被卖身为奴,但他后来却成为后赵王朝(319—351)的开创者。像他这般身世和经历的枭雄,在整个十六国和北朝历史上都不多见。

从奴隶到将军

对于羯族人的来源,当今学者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故乡在西域,后来被匈奴所裹挟,成为他们所统属的奴隶军队,称为“匈奴别部”。汉魏以后,羯族人逐渐迁徙入塞,最终定居在山西上党地区及其周边。

石勒家族就是内迁的羯族人之一,他的祖父、父亲都是部落小帅、低层头目,由于被匈奴奴役,实际上没有实权。他的父亲周曷(音同河)朱,“不为群胡所服”,意思是部众不听他管教,于是他就让石勒代替自己张罗事务,“部胡爱信之”,说明石勒很会笼络人心。成年之后,石勒在家乡帮人种地,但常吃不饱肚子,只有两个雇主时不时接济他,他们一个叫郭敬,一个叫宁驱。

晋惠帝末年,并州(主要地区在今山西)闹饥荒,匈奴刘氏酝酿起兵反晋。战乱之中,石勒逃亡到雁门,想投靠宁驱,却被当地政府官员卖为奴隶换了钱。危急之时,幸好宁驱将他偷偷藏匿起来免遭一劫,他像乞丐一样,慌不择路地开始逃亡。途中碰上了郭敬,石勒向这位昔日的东家哭诉自己的悲惨境遇。他还提议说,天下饥馑,我们不能坐着等死,不妨诱导饥寒困迫的胡人去冀南地区找吃的,到那里再把他们卖了赚一笔钱。

结果,盘算着贩卖同胞活命的石勒,却被晋朝的并州刺史司马腾贩卖给了山东茌(音同持)平人师欢,以充军费。一路上,石勒受尽虐待,加上生病和饥饿,差点死在路上。

师欢购买了多少奴隶,史无具载,只说石勒与诸奴为师欢家耕作。师欢觉得石勒气度不凡,便把他免奴为良。恢复自由身的石勒因为善于相马,得到了临近牧场主人汲桑的赏识。此时,西晋的八王之乱已经闹腾起来。304年,发生了三件事:晋惠帝被人劫持到长安,洛阳陷于危乱;率先造反的流民领袖李雄在成都称王,建立政权,史称成汉;匈奴贵族刘渊在左国城(今山西离石)称大单于、汉王,史称汉赵。

汲桑紧跟时势,联络石勒等人加入了造反行列。在对抗晋政权的斗争中,汲桑战死,石勒投奔了刘渊,拜辅汉将军、平晋王,这是晋怀帝永嘉元年(307)10月的事了。

隐藏实力辞高官

投奔刘渊后不久,石勒收编了两支胡人部落,一个是张?(音同背)督,另一个是伏利度。这两支部落便是石勒的初始武装力量,大约有7000人的规模。胡人骁勇野蛮,能被石勒收编,充分显示出他智勇双全的才华。至此,石勒仍然是刘渊的下属,但所率部众是他自己收编而成的。

石勒虽然没有文化,但他的军队却比其他胡族军队更有纪律。他本人也十分懂得尊重读书人,还特意设立了由汉族知识分子组成的智囊团,名为“君子营”。这其中,石勒最倚重的人就是河北士人张宾。

随着战争的推进,石勒在冀州一带攻城略地,战果煊赫,他统帅的军队达到了10万人的规模,成为一支独立的武装力量。但是,石勒掩盖了自己的实力和野心,在刘渊封他为汲郡(今河南卫辉市)公时,他推拒不受,以示自己没有割地为王的野心。

接下来,石勒又三辞征东大将军的封号。征东大将军在魏晋军事体系中是比较高的职位,当初曹操用兵江东征讨孙权时,便任命曹休為征东大将军。石勒第一次辞去这个封号时,他的大军正在往南方挺进。攻破南阳后,他把晋军将领的首级送到平阳向汉赵政权报捷,又把晋军武装力量兼并到自己麾下,势力大盛。此时,他已经萌生了脱离刘氏政权的想法,“有雄踞江汉之志”,但后因军粮不继,加上军中瘟疫蔓延,才采纳张宾的建议北上。他会同刘渊养子刘曜和王弥领导的汉赵军,一举攻破西晋首都洛阳,俘虏晋怀帝。这次战果,石勒分毫未沾,全部归功于王弥、刘曜。

在河南连连获胜后,石勒招揽来西晋大将军、人称“韩白(韩信、白起)”的著名将领荀晞,署为左司马(相当于副参谋长)。这时,石勒再次拒受新君主、刘渊第四子刘聪加封的征东大将军。

折节示弱擒王浚

石勒一方面保持低调,另一方面则不遗余力地兼并各种武装,包括汉赵政权的武装。

王弥与石勒一直互相猜忌,都想消灭对方、壮大己势。王弥奉承石勒说,将军英雄盖世,现在收编荀晞为左膀,我将来就是您的右臂,我们做您的左膀右臂,必将征服天下。石勒警惕地对张宾说:王弥位高言卑,这一定是要算计我呀!于是他将计就计,故意对王弥表示亲近。王弥当时正在与乞活军的刘瑞部队对峙,请求石勒帮忙。石勒慷慨出手相助,消灭了刘瑞,王弥十分感激,觉得石勒是真心对待自己。不久,石勒约请王弥会面,趁其不备将其杀死,尽有其部众。

石勒作战勇猛,处事精明,更重要的是他能屈能伸。在他以河北为根据地,以襄国(今河北邢台)为政治中心,建立起自己的独立地盘后,经略幽冀的最大障碍便是晋朝任命的幽州刺史王浚。石勒请教于张宾,张宾说:“王浚名为晋臣,实欲废晋自立。他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四海英雄尊奉追随。其欲得将军,犹项羽之欲得韩信也。将军威振天下,如能卑辞厚礼,折节事之,尚且怕王浚不信,以对等关系交往,他肯定会怀疑!”石勒顿时明白了,说:“善!”

313年底,石勒遣使者送去珍宝,奉表于王浚劝进。王浚喜出望外,不但接受了石勒的“归附”,还即刻派使节回访。次年正月,石勒接待了王浚的使节。他把劲卒精甲都藏匿起来,展示老弱病残不堪一击的士兵和军备空虚缺乏钱粮的府库。他以臣下的身份北面拜见使者,恭敬地接受了王浚的书信,还把王浚送给他的礼物悬挂在墙壁上,朝夕礼拜,不敢执之于手,并说我平日见不到王公,见到他送给我的赐物,就如同见到王公一样。他奉表给王浚,约定3月中旬将亲自到幽州奉尊号,又修书求封并州牧、广平公。这一求官的做法,让他的归附更像是真的。

3月,石勒的军队到达易水,当地守将驰马报告给王浚,请求出兵阻击。王浚的幕僚也认为石勒的投诚靠不住。但此时的王浚,已经对石勒彻底解除了戒心,还愤怒地对部下说:“石公来,正欲奉戴我耳,敢言击者斩!”众不敢复言。随后,王浚下令精心准备招待石勒的宴会。石勒抵达蓟城时,正值清晨,他大呼城门守卫开门。门开后,石勒先驱赶牛羊数千头,声言上礼,实欲填塞街巷,防止有伏兵。后来的一切都在他的计划中,王浚被生擒,在被解送到襄国的途中,欲投水自杀,被救起后斩首。

不屑曹孟德

318年7月,汉赵天子刘聪驾崩。不久大将军靳准发动政变,杀死新君刘粲,自称汉天王。刘渊养子刘曜和石勒闻讯,分别从长安、河北出发,镇压叛乱。平反后,刘曜继位称帝,改国号为赵,史称前赵。石勒则割据河北山东,自称赵王。一个赵帝,一个赵王,二人争斗的结果是,石勒统一了北方地区,史称后赵,自称天王。

像所有开国皇帝一样,石勒求贤若渴,广纳忠言。有一次,他准备到襄国的近郊打猎,主簿程琅劝谏他不要去,并举孙策行猎遇刺为戒,提醒他即使是枯木朽株,也能为害。石勒认为这是书生之言,不听。行猎途中,石勒的马撞到树上死了,他自己也差点丧命。他很懊悔未听程琅之言,随即封其为关内侯,赐以朝服锦绢等物,并广而告之:“凡有意见要说的,不要隐讳不说,朝廷如饥似渴地希望听到直谏谠论!”由此,“朝臣谒见,忠言竞进”。

另外,石勒大兴教育,设立太学和小学,重视修史工作;经济上劝课农桑,重订度量衡,还颁布禁酒令禁止酿酒以节约粮食。凡此种种,让后赵成为当时北方最强的国家。

石勒还有一段十分有名的自诩。有次酒宴后,他问侍臣,我的功业可比何人?侍臣比之以刘邦、曹操。石勒很知趣地说,我哪里能与汉高祖刘邦比呢?在他手下我甘心为臣;若是光武帝刘秀,我要与他竞争一番;至于曹操、司马懿,专门欺负孤儿寡妇,我懒得与他们比。这段话既体现了他的谦卑,又体现了他的自负。

333年,石勒去世,族人为皇位反目,加上权臣弄朝,导致后赵内战爆发。351年,石勒侄孙石祗在位两年后,被手下大将刘显所杀。随后,刘显又被后赵将军冉闵擒杀,后赵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