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策略

2018-08-02王雷

祖国 2018年11期
关键词:有效引导意义小学数学

王雷

摘要:作为教育体系中重要的基础教育阶段,小学教育是不可或缺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整体的教育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在当前教育的环境下,对于教育工作者的教学要求也有了更高的标准,及时更新教育的理念、转变教学的方式,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所必须要具备的教学条件。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教师需要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有效引导”是一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究,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 有效引导 意义 策略

随着新课改进程的不断加深,传统教育的模式已经逐渐被新型教学模式所取代,引导型教学是一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学习数学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应用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找到适合的教学方法,将引导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

一、引导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

数学本身的逻辑性较强,对于小学生来说,还不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找到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引导型教学是一种在本质上减少传统教学弊端的一种教学模式,使教学的内容不再被局限,教师可以通过设计问题以及借助多媒体设备的方式来为学生设计和演示有趣的教学内容,不仅能够让学生由浅入深的学习数学,还加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符合小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规律,有效的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二、简述小学数学有效引导具体策略

(一)构建轻松愉悦的数学课堂氛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数学课堂中来

新课程改革提出应保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以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展开教学活动,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对课堂有一个良好的掌控,以充分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为目的,但也不代表数学课堂毫无限制,应保证课堂良好秩序,由于小学生年龄相对较小自我管理能力弱,这就需要教师对其进行及时正确的引导和管理。可利用互动教学法提升数学学习积极性,转变以往学生被动收听的学习模式,引导和帮助学生形成一个数学学习基本框架,使学生在不断健全和完善自身数学知识体系过程中充分调动起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比如,在讲解‘圆相关知识点的时候,教师现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圆再让学生自己画圆,看大家谁画的最好最圆。并向学生们提出生活化的问题,‘在你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圆形的呢?想一想、说一说,从而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和探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数学课堂学习氛围中,思维获得有效锻炼的同时有效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集中学习注意力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二)教师应对学生发生‘偏差的思维给予及时的引导和纠正

学生在数学课程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是必然的,然而学生出现的这些错误就是一种极具价值的教学资源,所以,应充分将其合理利用起来。在數学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学生在平时练习、作业和考试中出现的错误掌握学生数学知识账务具体程度及实际情况,继而更加针对性的对学生展开及时的纠正和引导,帮助学生解决错误强化对知识的正确使用和认知,并且也是一种有效训练和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因为小学生年龄相对偏小认知能力较弱,很多错误无非就是知识和理解两个方面发生错误所导致的,因此,教师就应给予及时的引导和纠正。

(三)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是需要针对学生认知规律以及年龄特点来进行教学的一门学科,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爱玩、爱动的天性来为学生提供学习数学的机会,可以将数学课堂延伸到实际的生活中,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比如,在一年级的加减运算教学时,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家里有几口人、吃饭时餐桌上会放几只碗、几双筷子,如果今天爸爸或者妈妈不在家里吃饭,餐桌上会放几只碗、几双筷子等等类似的问题,这些生活中经常发生的情景会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实践中的应用,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生活化的问题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展开思考

无论哪种教学方法只有真正的触及到学生精神领域才可以被叫做有效的教学方法。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核心地位,进一步加强引导有效锻炼和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应重视引导和帮助学生构建起数学思维分析框架,从而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发现和良好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在平时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形成积极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这一点不仅对数学学科,对学生其他学科一直未来学习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所以,在实践教学中教师也特别注意学生学习态度和思维品质的正确引导和培养。比如。在教学长度单位相关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就可向学生提出‘你们自己的身高是多少厘米?‘书桌是多少厘米?,问题提出后,很多学生对长度的概念不熟悉,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尺‘量一量‘测一测,当学生亲手测量后获得答案,即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了长度的概念,也使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获得有效锻炼。

参考文献:

[1]黄晓培.小学数学引导式教学法的初探及反思[J].中外交流,2017,(08).

[2]吴钟棋.浅谈小学数学引导式教学[J].中外交流,2017,(42).

(作者单位: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育新小学)

猜你喜欢

有效引导意义小学数学
教师的有效引导与数学教学效益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