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汽车专业为例提升中职生就业质量的路径初探

2018-08-02郭长军

祖国 2018年11期
关键词:汽车专业就业质量毕业生

摘要:近年来,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成为了每个家庭的必需品。车企越来越多,同时对汽车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就目前我国中职学校汽车专业开设的课程已无法满足市场要求,导致中职汽车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低,失去了竞争力。中职学校应该结合目前市场需求,对汽车专业课程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汽车市场对汽车专业人才的需求,提高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关键词:中职 汽车专业 就业质量 毕业生

对于不同的学历层次毕業生就业的方向是不一样的,我国中职毕业生毕业之后往往选择去企业工作,而找一家什么样的企业直接取决于该毕业生的能力。在提高学生的能力方面,学校在平时主要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的培养,不仅要重视学生的理论文化知识的培养,更要重视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多渠道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使学生更加具有竞争力是至关重要的。

汽车已经成为我国每个家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每个家庭的必需品,且汽车数量也是逐年增加,随着汽车市场的越来越大,对汽车进行维护保养以及汽车售后人员的需求更是越来越大,尤其是具有汽车专业技术的人才缺口是巨大的。根据现有汽车行业对汽车专业技术人员的要求,一个合格的汽车专业技术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业务能力、很好的交流能力、计算机能力,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目前绝大部分的汽车专业技术人才都是来源于中职学校的培养,中职学校每年毕业的汽车专业毕业生虽然很多,但是真正从事汽车技术的毕业生还是非常少的。

究其原因,一方面汽车企业对汽车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在逐年增加,而另一方面中职学校的汽车专业毕业生能进入汽车企业的也只是少部分。通过对汽车行业的调研,发现许多中职学校汽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能力较低,主要体现在专业技术基础较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弱,个人管理能力较差等方面,导致了中职学校汽车专业的毕业生在汽车企业的就业质量不高、就业稳定性较差。

一、中职学校汽车专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实践缺乏

近年来,贵州通过“9+3”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带动了全省职业教育特别是中职教育的发展,许多学校大力发展汽车专业,但是受实习实训条件的影响,无法像社会那样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和场地。由于缺少硬件资源、学生实践场地和实习实训资源,学校往往会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理论文化基础上面,从而忽略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没有形成理论加实践的理实一体化教育教学体系,这就导致了很多学生只有理论基础,而缺乏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汽车理论知识需更新

随着科技的进步,汽车结构和各类控制系统都在不断发展和更新,然而一些中职学校在教学上仍然是教授很早之前的汽车理论知识,让学生过多的停留在传统汽车理论知识的学习上,无法在新时代背景下吸收新的理论观点,导致学生毕业后对新的汽车专业知识理解不够,无法拿起专业的工具开展汽车维修工作。因此,中职学校过于陈旧专业教学也导致了中职学校汽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的降低。

(三)对学生要求过低

学校对学生的培养也不能只注重于专业课的培养,应该结合汽车企业需要,重点培养一个综合素质高的汽车专业技术人才,而不是只懂汽车专业技术。所以中职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会解决实际问题,会计算机方面,会人际交往,能够自主就业和择业等方面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专业技术过硬、综合能力较强的能够满足汽车企业要求的优秀毕业生,提升汽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二、中职学校汽车专业教育教学结构需调整

(一)采用模块化教学

中职学校汽车专业的教学应在职业教育改革体系下,结合汽车专业实际情况,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围绕理实一体化教学提升教学质量,做到理论实践双向结合共同发展。同时要充分利用模块化、项目化方式,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加快教学改革,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将汽车专业按照不同的模块进行教学,加强各模块间的融合贯通,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科学合理地选用教材

教育教学改革永远在路上,中职学校的学生课本也应随着社会发展与时俱进,不断的进行改革和知识更新,目前绝大部分中职学校采用的教材过于陈旧,多数专业教材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职业教育的需要,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教材十分必要。目前,汽车企业已经从传统的汽车制造维修向新能源汽车方向转型,这就要求中职学校在选择汽车专业教材时要紧跟产业转型步伐,及时调整教学教材,让学生充分学习新的专业知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学用分离的问题,确保学生在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做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全面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三、对专业和非专业课程的改革

随着汽车企业对汽车专业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要求毕业生具有较强的汽车专业技术基础外,还要有全面的综合能力。这就要求中职学校加强非专业课程的开设和改革,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汽车英语教学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全球化发展越来越快,英语作为世界通用交流的语言已经成为信息时代走向国际化的一种重要工具,尤其对于汽车专业的学生来说,在汽车维修、销售过程中会接触到许多英语知识,特别是对高端汽车零配件的选用上,多数都运用到汽车专业英语。因此,中职学校汽车专业开设汽车英语显得越来越重要,它能够让学生深层次的掌握英语知识,培养毕业生具有一定的外语交流能力和外语运用能力。

(二)计算机知识教学

随着我国汽车制造业进入信息时代,在大数据背景下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已经成为汽车专业技术人员的必备能力。在汽车制造装配、汽车维修等领域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操作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许多汽车企业在招聘专业技术人员时,除了看中基本的专业技术而外,会利用计算机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毕业生将会得到企业的青睐。因此加强对汽车专业学生计算机知识的教学是十分必要的,有利于学生对现代汽车专业知识的掌握,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

(三)文化基础课教学

文化基础知识课程作为汽车专业最为重要的基础课程,是每一个汽车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课程,只有学好了基础课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才能有更强的竞争力。同时通过基础的素质教育,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中國传统文化、汽车文化,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汽车行业的热爱,增强学生的责任担当。

(四)增加《社会礼仪学》教学

我国是礼仪之邦,要求社会人在一切社会活动中要以礼待人。对于中职学校学生而言,社会礼仪是每一个汽车专业毕业生都需要掌握的能力。只有提升礼仪能力,掌握礼仪知识,才能正确的处理社会关系。中职学校要通过社会礼仪的教学,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理解礼仪、学会礼仪,做一个德才兼备的汽车专业技术人员。

(五)企业管理学

企业就是一个浓缩的社会,毕业生进去企业就是进入了另外一个社会。职业教育主要是就业教育,在就业过程中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企业管理知识,会自我管理,会团队协作。通过企业管理学的教学,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初级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和企业管理人员,从而提升学生的就业稳定性。

(六)安全教育学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任何单位任何工作任何个人在任何事时候都必须绷紧安全绳,时刻敲响安全警钟。从以往的就业情况来看,许多毕业生特别是中职毕业生安全意识淡薄,时而出现安全事故,影响了企业的发展。一个合格的汽车专业毕业生都应该具备很强的安全意识,中职学校要在安全教育方面下功夫,将安全教育作为学生必修课进行专题教学,同时要召开学生实习就业安全动员大会,通过指派校内校外安全导师,开展就业调研和就业追踪,时时刻刻将安全植根于学生心中,强化安全责任意识,保障学生就业过程中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结语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将迎来一个崭新的春天,特别是汽车产业将得到空前发展,对汽车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将更高。中职学校在培养高素质的汽车专业毕业生上要以提升汽车专业毕业生的能力为出发点,以提升汽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为落脚点,结合汽车企业的实际需求,全面进行汽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做到理实一体教学,素质教育育人,真正提升汽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提高汽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兰兰,张静春.基于中职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问题以及优化策略研究[J].职业教育课程辅导,2016,(09).

[2]蔡永祥,高进军.新时期我国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优化策略分析[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7,(02).

[3]王永仁.提高汽车专业学生实践教学能力的思考[J].林区教学,2015,(04).

(作者简介:郭长军,本科,贵州交通技师学院,助理讲师,研究方向:汽车维修、招生就业。)

猜你喜欢

汽车专业就业质量毕业生
9岁的高中毕业生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高校汽车专业教学改革浅析
“微课” 在中等职业学校汽车专业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及其研究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