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强大学生公寓党建的实效性的思考

2018-08-02董译升

祖国 2018年11期
关键词:党建实效性

董译升

摘要:大学生公寓是学生学习、生活、休息的中心区域,是集教育、管理和服务于一体的特殊场所。增强大学生党建工作推进公寓的实效性,不仅能推进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而且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本文通过阐述增强大学生公寓党建实效性的意义,指出大学生公寓党建实效性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增强大学生公寓党建实效性的可行性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公寓 党建 实效性

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优秀分子,是青年中的领导力量,也是党员队伍中的高素质群体。关注大学生党员的生活,增强大学生公寓党建工作的实效性,使大学生党员切实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成为中国道路的接力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者,是当前高校党建工作实现创新的现实路径。面临新时期的大学生,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特点都有了新的变化,如何增强公寓党建的实效性,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

一、增强大学生公寓党建实效性的意义

公寓是大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他们学习、娱乐的重要基地,更是观察他们性格特点、习惯养成的真实场所。开展大学生公寓党建,把支部建在学生公寓,增强公寓党建活动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增强大学生公寓党建实效性,有利于实现学生党建生活化

面临高校全面实行学分制,学生对于寝室、楼层、公寓的概念逐渐代替班级,高校学生公寓成为学生日常生活、休息、学习的重要场所,并呈现出愿意蜗居在宿舍的90后群体特色,把党支部建在宿舍,占领大学生公寓这一重要思想阵地,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也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品质的真正体现。增强大学生公寓党建的实效性,注重把党员的发展和考核与公寓生活相结合,把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学习渗透到公寓管理的内容中,使党组织能尽早及时的掌握思想动态,把一些不利因素扼杀在萌芽状态,为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健康成长创建良好的空间,同时也为提高党员质量、保证其纯洁性提供正本清源。生活化是实现工作常态化的实质,有效的公寓党建活动,才能使大学生真正走出对党建的“文本理解”,逐步走向情感的认同。

(二)增强大学生公寓党建实效性,有助于实现党员的自我教育

“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是现代大学所倡導的培育原则,也是充分发挥大学生主体意识的重要体现。只有在广大的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中形成了自我教育的意识,才能把党课所灌输的理论知识和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等主动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增进对于党的感情和社会问题的关注,加深对于党员责任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外化为党员的实践行动。在大学生公寓中开展党建活动,运用公寓网络资源优势开展支部学习,优化学习效果,增进学习兴趣;创建党员公寓活动中心,设立学生党员模范宿舍、模范楼层、模范床位等,把学生党员在宿舍亮出来,以便于接受监督;以点带面,学生党员宿舍发挥旗帜作用,影响和带动周围的人创建优秀宿舍,在引领中实现自我标准的提高,以实现自我教育的目标。切实增强公寓党建的实效性,才能使学生党员在自我教育中得以成长。

(三)增强大学生公寓党建实效性,有利于推进青马工程的实施

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做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因此,作为青年中的优秀群体的大学生就是我们培养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对象,吸引优秀大学生加入党组织正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激发创造活力的重要战略。把党建工作落实到学生公寓,督促学生在公寓内依然牢记共产党员的使命,克服不良习惯的沾染,勇于和恶风恶习作斗争,从而形成优良的学风;党员积极参与公寓的管理,为公寓管理的提升献计献策,发挥组织优势,发动广大的学生参与其中,不仅推动了学生公寓管理的民主进程,更是增强了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有着优良的学风、积极的参与意识、热情饱满的民主精神的大学生群体,正是我们对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标准。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公寓党建的实效性,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学习氛围,增进党员、团员、群众之间的交流,把学生党员帮扶精神落实到生活实际,以基层党组织的力量凝聚人心,调动最广泛的学生积极性,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在高校不断推进的重要保证。

二、大学生公寓党建实效性的现状

针对于现有的大学生党建活动进公寓,我们做了一个详细的调查,根据调查报告分析,我们发现,很多高校已经把这个作为高校党建工作的新平台,但效果不明显,归纳下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缺乏组织管理,活动流于形式,削弱了党组织的力量

公寓党建是实现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学生管理的方法探索。现有的公寓管理基本上都趋于社会化,主要由学校的后勤部主管,而学生党支部归属于党委组织部和各级党总支,由于没有协调好各自的职责,造成公寓党支部的管理缺乏组织领导,形成管理的真空,各部门之间的互相推诿,不利于党员的培养和监督;由于公寓打破了班级、专业、学院的樊篱,使得公寓党支部的组建与现有的学生党支部人员模式有所冲突,如果不能妥善解决,就会使得二者的力量均遭到弱化;公寓党支部所举办的活动,由于缺乏组织领导,只注重形式忽视教育内容,难以实现党建内容与活动的有机结合,从而使活动的效果大打折扣,弱化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设施不齐全,活动内容与生活脱节,难以取得学生的认同

基于各方面的重视不够,现有的学生公寓主要设有值班室,用于服务和登记来访客人,所设的宣传栏之类的多是用来发布消息,即使是开设党建信息专栏,内容多是用于应付检查,时常忘记更新,失去了公寓党建工作的时效性;学生公寓负责人的素质不高,对于党建工作缺乏应有的知识,对于所开展的活动内容没有一个审核的标准,不能从总体上把握活动内容,使得多数学习活动仅限于层面而未能深入下去,使得学生兴趣渐失,不愿意参与其中,难以形成思想共识, 失去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三)缺乏监督机制,忽视对结果的评定,难以实现实效性

调查发现,现有的公寓党支部虽然已经建立起来,但是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即使构想很好,执行过程中难免出现问题甚至产生偏颇,如不及时调整势必会影响党建工作的实效;即使有支部成员的自觉主动性,使得他们能够顺利开展活动,但因为缺乏对结果的评价标准,使得活动的效果难以得到评估,也不能准确的查缺补漏,无法给以后的工作汲取经验和教训,侧面失去了活动开展的反思意义;缺乏激励机制,不能充分调动起公寓党支部作为基层党组织的积极性,使得已建有的党支部多数形同虚设,甚至逐渐被人们淡忘,支部成员自身也逐渐冷落,失去了开展活动和强化学习的动力。

三、增强大学生公寓党建实效性的可行性路径

增强大学生公寓党建的实效性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大学生教育的全过程的重要步骤,也是实现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创新的着力点。进一步完善公寓建设,以丰富公寓文化为切入点,着力打造一支优秀的公寓党建管理队伍,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性,为更多的学生健康成长营造积极的生活环境,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做文章:

(一)建立一支优秀的公寓党建管理队伍

优秀的公寓党建管理队伍是保障公寓党支部先进性和凝聚力的重要环节。一方面要领导重视,由校党委统筹安排,协调好公寓党支部负责人和公寓管理人员之间的关系,明确岗位要求和责任,为公寓党支部的建立提供物力支持和财力的保障,强调公寓党支部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建立公寓党支部营造良好的氛围;另一方面要做好选派工作,由校党委严格把关,组织选派在学校从事党建一线工作、经验丰富的辅导员担任公寓党总支书记,为公寓党建活动的开展把握方向、提供经验指导。由群众基础好、工作能力强的学生党员担任支部委员,有效实现师生之间的交流,构建和谐的关系,有利于拓展工作的思路、提高学生党员参与的热情;此外,要注重素质提高,鼓励年轻的辅导员和党支部书记坚持继续学习,加强同其他支部、其他学校之间的交流学习,从而不断得以提高和完善自己。要求学生党员担任支部委员的,更要坚持定期做思想匯报和学习心得的报告,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关心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为同学们树立榜样,全面提高支部的整体队伍建设。

(二)进一步推进公寓党建工作的广度和深度

公寓党支部工作的成效关键取决于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即强有力的执行力。工作应付检查,效果不明显是当前弱化公寓党组织力量的核心。推进公寓党建工作的广度,即党支部的活动应以学生党员为中心,积极发动积极分子的影响力量,带动学生干部、普通学生等形成一种联动模式,呼吁更多的人参与到活动中来;扩大宣传力度,开拓公寓党建宣传活动专栏,建立公寓党建活动网站、论坛等,利用宿舍文化艺术等活动载体,融入时政、热点,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发展等,使党组织的宣传深入人心;推进公寓党建工作的深度,要求党支部活动与宿舍文化建设相结合,以宿舍生活为切入点,倡导和谐的邻里关系、规律的作息时间等,通过开展学风督察、党员扶学等,提醒和劝导学生对网络游戏的沉溺,切实做到以党风促学风;要求公寓党支部关注预备党员、积极分子在公寓的表现,并将其在生活中的表现真实的反映给所在系部,为系部进行评优评先提供依据,也为预备党员的如期转正、积极分子的发展提供参考意见,实现公寓党建工作与各系部工作的联动,有效保证党员的质量。

(三)建立评价体系,实现评估和激励相结合

一是实行公寓党支部之间的绩效评估。在各公寓党支部之间展开广泛的讨论,并将大家的意见整理出来,共同探讨绩效评估的内容和标准,最终确立相对合理的评估体系。要求各公寓党支部按照绩效评估的标准做好相应的工作,并结合各自的实际,开展创新模式的探索。这不仅有利于规范公寓党支部的有序开展,更为优化党组织活动的效果提供了参考蓝本,也打破了公寓党支部的平均主义;二是建立公寓党支部成员的考核体系。建立公寓党建信息化平台,设立公寓党员之家定期考核正式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对于在生活中的表现进行考核,考核结果有效反馈给所在系部的党支部,各党支部要重视这一反馈结果并做好后续的教育引导工作,并及时将处理意见反馈回来,如果在一个学年的考核中出现一次不合格者, 公寓党员之家对其有一票否决权;三是完善公寓党建工作的激励机制。表彰先进,才能有效督促后进。大学生党员处于激情似火、热情奔放的青春时节,党建工作的题中之义就在于倡导积极浓郁的学风、健康向上的人格、崇高的人生理想,就在于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有效的激励机制必不可少。支部要时刻关注他们,报道他们的先进事迹,设立学生公寓党员宿舍评比制度,让他们的行动得到认可,让他们的光辉照亮他人。

四、结语

学生公寓是除了教室、食堂之外大学生主要的活动场所,充分利用学生公寓这个平台载体探索党建进公寓,发挥学生公寓主阵地、主战场,有助于推进大学生党的思想建设,实现政治引领。

参考文献:

[1]张志刚.增强高校学生公寓党建工作实效性摭谈[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25).

[2]贾敬灿,刘东岳.高校学生公寓党建工作运行机制研究[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05).

(项目资助:桂林理工大学2012年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专项课题资助2011年广西高校党建立项研究课题资助(项目编号:11DJB77);作者单位:桂林理工大学。)

猜你喜欢

党建实效性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参政党民主监督实效性诊断及强化之道
基于.NET的信息化党建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协商实效性研究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