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史铁生作品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启示

2018-08-02李佳王志刚

祖国 2018年13期
关键词:史铁生生命教育文学作品

李佳 王志刚

摘要:忽然残疾并没有使史铁生从此一蹶不振,而是促使他开始在轮椅上关注和思考生命的意义。本文通过阐释史铁生作品中所包涵的人之生命存在的终极价值,挖掘出史铁生作品的生命意蕴,在教育当代大学生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等方面可供借鉴。

关键词:史铁生 文学作品 大学生 生命教育 启示

0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但是,大学生自杀现象频发,《中国青年报》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4%的大学生出现了抑郁症状,17%的出现焦虑症状,12%的存在敌对情绪,每年200万自杀未遂人口中有2/3位于15~34岁年龄段。大学生自杀是各种社会原因与自身矛盾等因素叠加引发的后果,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发生即意味着其对生命的轻蔑与放弃,对生命存在意义的茫然以及对人生的彻底绝望。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指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生命教育就是要促进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在物质富足的时代,大学生的精神却日渐贫乏了,他们的精神遭受着潜在的巨大危机,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亟需對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注重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不仅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工作思想,而且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价值的体现。史铁生是当代纯文学创作的一个典型的代表,作品表现生命意蕴是他创作的中心也是他文学创作的起点。史铁生虽然残疾但是却在其不完满的现实和悲怆的人生中展现出一种达观的情调和直面困难,超越现实枷锁的勇气。品读史铁生的作品无疑是在进行一次生命教育,通过分析史铁生质朴平实的文字中所渗透的生命意蕴,引导大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活出生命的意蕴。

一、人生的困境

生命中有着不足、遗憾、缺陷,甚至重大的残疾,面对复杂的生命,人类的知识永远都是有限的,于是,生命的哀伤萦绕于心。命运的神秘不可预知,总是以无常的形式让人感到茫然。史铁生在《给盲童朋友》中阐释了他眼中的命运,“所谓命运,就是说,这一出‘人间戏剧需要各种各样的角色,你只能是其中之一,不可以随意调换。”“偶然”的命运安排使得我们中的一些人无奈的成为了人间戏剧中的悲剧人物。忽地残疾这种并非普遍性的事件偶然地落到了史铁生的头上,使他的命运顿时与他人判然有别,就个体而言,他对这命运的承受只能由他独自来完成。

命运的偶然,注定了人的局限。自身的不幸让史铁生洞察诸如孤独、痛苦、恐惧、衰老、死亡……这些人必须要面对又不可能彻底消灭的困境。在《自言自语》中史铁生用睿智的语言直言不讳地揭示人生中的困境:孤独,痛苦,恐惧。困境不可能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即便是再豁达的人也无法无视这三种困境。人生来不想死,可是又不得不走向死亡。《病隙碎笔》中史铁生写道:“人什么都可能躲过,惟死不可以逃脱。”死亡因无法摆脱而让人感到无奈,痛苦与恐惧。在茫茫宇宙中个体的人是渺小的,在生命的进程中个体的人也只是某一时段的过客。死亡是人类的宿命,是人类生理现象的中断,是生命的终结。人类是要灭亡的,人的肉体是要毁灭的,必然的死亡是人无力改变的事实,因而死亡就成为人类最根本的困境。

二、困境中的救赎

残疾并没有让史铁生一蹶不振,反而使史铁生更加接近生活的本真,绝对的孤独体验让他在轮椅上孜孜探寻生命的意义,他向命运发问,追问活下去的根据和理由,“地球终究要毁灭那么人的百般奋斗究竟意义何在?”“倘若人终不免一死,而死后万事皆空,任何追求终归能得到什么又有什么意义呢?”对这些问题的探寻使得史铁生归于平静,在遭遇折磨,受尽折磨,陷入绝望,绝望中感到痛苦迷惘甚至想到自杀这一痛苦而漫长的过程后,史铁生释然了,他放弃自杀的念头,既不“抗命”也不“认命”而是“知命”。在长篇随笔《病隙碎笔》中,史铁生记录了自己在困厄之中的精神自救,其中道明了他精神动力之所在,他认为在科学的迷茫之处,在命运的混沌之点,人唯有乞灵于自己的精神,在精神上不逃避苦难亦不放弃希望,挣脱“残疾”的枷锁重获新生,以写作来探寻生命的意义,使他不断蜕变,超越以往。

三、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启示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中指出:“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2016年,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面向全体学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养成科学思维习惯,促进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史铁生的作品包涵其独有的一种人生境界、精神境界,使他在人生鼎沸之中孤独地坚守着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淡泊和宁静。他以心灵的激情与精神的和谐演绎昂扬若狂的生命的舞蹈,他用“平常心”克服沮丧、颓唐和愤懑,超越了伤残者对命运的哀怜和自叹,他的作品关注的是生命,不仅关怀人的肉体更关怀人的灵魂。他不是无病呻吟的聊赖,也不是矫情做作的轻浮和夸饰,更不是说教,而是以个体的悲苦来阐释“生命意蕴”的主题。通过解读史铁生作品的生命意蕴,有利于大学生进行自我反省和精神重建。

(一)接受命运挣脱“限制”

命运的偶然不可预知,无奈地决定了一些大学生具有先天的疾病,他们很容易产生自卑感,总认为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自己,于是产生轻生的念头。史铁生将人为力量不可将其改变的“限制”剖析给他们,并认为人生的局限并不全指向躯体的残疾,事实上,人人都有局限,只是因人不同,局限才有所差异。史铁生将自身的残疾看作是获得生命意义的应有部分,他不再抱怨命运的不公与无常。在《我与地坛》、《毒药》等一系列的散文中,作品不再是沉重、压抑、痛苦的基调,转向深沉、明净、平和。我们可以充分地感受到在看似超脱的文字下面潜藏的内心激流。史铁生用心生活,他将自己对生命的体悟以读者易于接受的方式将最精华的部分传达出来,从而引起共鸣。他对生命的理解始终贯彻着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给处于精神困境中的大学生以宽慰,坦然接受命运的安排,在困厄中找寻救赎之路,使他们变得不再狭隘,迷茫甚至迷失自我,从而构建生存信念。

(二)超越困境直面生死

面对升学、就业压力、感情阴霾,以及社会变革及多元化价值观强烈冲击,部分大学生缺乏抗挫折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自我调节能力低。一些心理无法适应的大学生很容易产生精神疾病,严重时,还会在各种不良精神症状的影响下采取自杀等危险行为。史铁生以睿智的言辞启迪大学生的内心,给处于迷茫中的大学生以激励。《我与地坛》是史铁生堪称经典的作品,其中有着他对死亡的解释,“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死亡本是悲伤的事,但作者却使用“不必”、“急于求成”、“必然”、“降临”、“节日”这一连串词语,可见其思考的深度和乐观积极的心態。正因为有了死亡的督促,人才不会在有限的生命中挥霍青春消磨时光。史铁生超越困境,向死而生的精神激励大学生树立信心,使他们有勇气在布满荆棘的道路上无所畏惧地前行,对未来充满希望。

(三)生之意义重视“过程”

生命属于任何人都只有一次,于是死便成为了人的一种伤心的痛,因为有意义的生,一切才变得迎刃而解。史铁生的作品《命若琴弦》是一部抗争荒诞以获取生存意义,演绎生命过程的寓言故事,内容结合了道家看破世事的睿智与超脱以及儒家面对现实的执着与进取的生存观。人既然活着就要活得明白,在空洞乏味的人生中苦煞岁月是不堪忍受的。人有权利选择如何让生命实现其价值,去创造美好而富有意义的生命过程。竞争日益激烈,部分大学生由于人格上的不健全导致其对生命意义的理解有偏差,对人生产生无望感,缺乏信心,消极厌世,想尽早结束自己的生命。史铁生在人生苦难中艰难的跋涉,从重视人生目的转而重视了过程,唯有过程才是实在。在《复杂的必要》中,史铁生将人生比作一场足球赛,就像一场游戏,所以人们应当具有游戏的精神,不在乎目的,只是陶醉在游戏的过程当中。史铁生的作品有利于大学生重新认识自我,重塑生活目标,摒弃消极厌世,浑浑噩噩的态度,以平和、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人生,实现生命的骄傲和壮美。

四、结语

生活中漠视生存尊严的行为“习惯”,对生命权利的“无意识”暴力现象仍然存在。尊重生命是社会的首要价值准则。重构生命意识,让生命的惟一与神圣融入文化而铸成信仰,体现了人类生存智慧在终极意义上的“回归”。切身的体会使史铁生对残疾、患病、困境等问题有了独到认识,史铁生的作品中表现的“生命意蕴”,给处于精神困境中的人以激励,警醒和关怀了人类所处的境遇,使人类重新考虑平日里被忽略掉或根本就在逃避的问题。通过探寻史铁生作品的“生命意蕴”,对大学生反观自我,思索人生都有着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史铁生.病隙碎笔[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3]史铁生.史铁生作品集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4]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0-15.

(作者简介:[1]李佳,硕士研究生,西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王志刚,教授,西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猜你喜欢

史铁生生命教育文学作品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去找史铁生
关于史铁生
白色的鸟 蓝色的湖——写给史铁生的信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史铁生:心魂之思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