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夏南部地区农村老年人养老意愿、健康状况及卫生服务需求

2018-08-02张继荣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年14期
关键词:慢性病意愿卫生

祁 玲 张继荣

(宁夏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宁夏 银川 750004)

我国农村老年人已超过1亿,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已增加到1 100万人(11.3%)〔1〕。在家庭养老难以为继和农村“空心化”不断蔓延的背景下,农村老年人的健康和日常生活照料问题愈发突出〔2,3〕。养老意愿膨胀,养老服务模式构建、医疗卫生体系的构建是当前社会重大问题〔4,5〕。宁夏南部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教育、文化等较落后,老龄化事业和老龄工作相对滞后,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不够健全。本文调查分析宁夏南部地区农村老年人养老意愿、健康状况、卫生服务需求。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宁夏南部地区彭阳县、隆德县、泾源县、西吉县、原洲区2 330名老年人。纳入标准:农村户口,且居住在农村,年龄≥60岁;意识清楚,能配合调查员完成问卷。排除标准:精神障碍,认知障碍、重症和终末疾病者。

1.2方法 由宁夏医科大学老师和学生组成20人调查组,经过统一培训后于2014年3~10月采用分层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式入户调查。查阅文献〔6~8〕和咨询专家后自行编制问卷初稿。问卷内容:①人口学资料:年龄、民族、性别、文化程度、有无配偶、月收入、有无医保、有无子女等;②养老意愿: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服务;健康状况:慢性病史经市(区、县)级以上医院确诊;④卫生需求:慢性病预防与护理、家庭护理、康复护理、健康保健需求、传染病预防与护理。问卷正式调查前对50名老年人进行预试验,修正形成正式问卷,重测信度为0.91,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c α为0.81。发放2 330份,回收有效问卷2 150份(92.27%),其中男956人(44.47%),女1 194人(55.53%);回族643人(29.91%),汉族1 500人(69.77%),其他7人(0.32%);文盲1 620人(75.35%),小学341人(15.86%),中学及高中159人(7.40%),高中以上30人(1.40%);有配偶846人(39.35%),无配偶1 304人(60.65%);月收入<1 000元845人(39.30%),1 000~2 000元1 000人(46.51%),2 001~4 000元271人(12.60%),>4 000元34人(1.58%);有医保1 505人(70.00%),无医保645人(30.00%);有子女1 631人(75.86%),无子女519人(24.14%);60~69岁1 125人(52.32%),70~79岁987人(45.91%),≥80岁38人(1.77%)。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χ2检验。

2 结 果

2.1慢性病患病情况 患有慢性病1 704例(79.25%)。首位是高血压935例(43.49%),其次是关节炎521例(24.23%),冠心病337例(15.67%),糖尿病161例(7.49%),哮喘122例(5.67%),脑卒中后遗症73例(3.40%),555例(25.81%)患有其他慢性疾病。60~69岁与70~79、≥80岁1种疾病患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41,18.578;P=0.007,0.000),3个年龄段2种疾病患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31,20.887,27.998,P=0.004,0.000,0.000);60~69岁、70~79岁与≥80岁3种疾病患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12,10.889;P=0.003,0.001)。见表1。

表1 不同年龄段患病情况〔n(%)〕

与60~69岁比较:1)P<0.05;与70~79岁比较:2)P<0.05;下表同

2.2不同年龄段养老意愿及卫生服务需求 60~69岁机构养老意愿(χ2=4.441,5.997;P=0.034,0.014)、社区养老意愿(χ2=8.858,9.638;P=0.003,0.002)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0岁家庭护理需求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957,32.084;均P=0.000)。3组康复护理(χ2=4.540,5.714,16.824;P=0.033,0.013,0.000)及健康保健需求(χ2=10.543,9.714,16.824;P=0.001,0.002,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0~69岁、70~79岁传染病预防与护理与≥80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40,8.714;P=0.014,0.003),且慢性病预防与护理比≥80岁需求更高(χ2=24.971,45.343;均P=0.000),见表2。

表2 不同年龄段养老意愿及卫生服务需求〔n(%)〕

3 讨 论

本文结果显示农村老年人绝大多数倾向家庭养老。居家养老是老年人在自己熟悉的环境可获得家人照顾,但也反映了养老意愿上思想观念较传统和保守,对社会养老的愿望不够强烈,尤其对机构养老认同度不高。对当地社会资源尚未进行充分利用,社区和机构养老没有发挥其优势作用。本次调查选择西部农村地区,其经济、教育、老龄化事业等都较落后可能是主要影响因素。

本研究慢性病发病率高,与相关报道一致〔9〕。高血压、关节炎、冠心病发病位居前3位。心血管系统疾病排在首位,除了年龄因素外,与西部地区气候寒冷及少数民族地区人群喜食牛羊肉的生活习惯有关。

因慢性病发病率高,由此带来的卫生服务需求缺口很大。年龄因素可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自理能力及患病情况。家庭护理服务特点是费用低,又能受到亲人的照顾,符合老年人的情感意愿。此项服务为绝大多数老人所选择,且随着年龄的增大,自理能力不断下降,老年人对家庭护理的依赖欲强烈。但家人缺乏系统、专业照护能力和指导技术,不能满足老年人在疾病护理、康复护理、健康指导等方面的需求。社区养老在此方面有明显优势,可将家庭和社会养老有机结合,使老年人在获得亲情同时充分利用社区资源,获取知识,也得到护士照护,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模式制约了其卫生需求和利用,但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家庭规模的萎缩,农村老年人对养老机构的看法和需求意愿也在发生变化,并非完全排斥养老机构,对其存有一定需求。

农村老年人受地域、经济、教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养老意愿及卫生服务上存在不均衡性,家庭负担很重。各地政府部门应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地域和资源优势发展服务型养老模式,大力宣传社会养老的优越性,改变农村老年人养老观念,进一步完善农村老年人养老保障体系,建立多元化养老体制,创建多层次、多元化的养老机构,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保障农村老年人晚年生活需求。同时针对不同人群加强慢性病的防治,定期开展多种形式卫生服务活动,切实改变并提高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慢性病意愿卫生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汪涛:购房意愿走弱是否会拖累房地产销售大跌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
卫生歌
讲卫生
办好卫生 让人民满意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