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阳曲产业园区军民融合产业概述

2018-08-02阳曲产业园区企业服务中心招商服务部党群工作部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18年13期
关键词:军民示范区产业园

阳曲产业园区企业服务中心、招商服务部、党群工作部

一、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背景

山西省是传统军工大省,地处华北腹地,是保卫首都北京的重要依托和侧翼屏障,承东启西、连接南北,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近年来,山西省为加快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作出了一系列规划部署,先后出台了《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加快推进军民结合产业发展意见》等配套政策法规,成立了军民融合发展服务中心、军民融合成果交易中心、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投资基金等重要平台载体,在轨道交通装备、电机制造、高端碳纤维等军民两用重大领域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军工科技创新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太原市作为山西省省会,是国家国防军工产业布局的重要城市。太原市军工产业基础雄厚,装备制造、重型机械、电子信息、医药化工、节能环保等现代产业体系齐全,拥有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北方风雷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太原晋西春雷铜业有限公司、山西北方兴安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山西新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晋西集团江阳化工公司、山西华洋吉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重点保军企业,形成了集科研教学、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军品生产于一体的国防工业集群和军民融合板块,军民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条件优越、潜力强劲,具备良好的基础条件。目前,太原市坚持保障国防建设和服务地方经济相结合,政府推动和市场运作相结合,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内核,以大型国企和军工企业为依托,以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合成加工为主攻方向,积极优化“军转民”“民参军”体制机制,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新材料及特种材料产业集群、电子信息与节能环保产业集群,奋力打造太原军民融合创新基地。

作为我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进行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区域,山西省把建设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作为落实中央赋予山西省重大使命的战略举措,努力探索一条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之路。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组建成立一年多来,积极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积极打造“六最”营商环境,“一颗印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一个大厅管服务”的“三个一”工程叫响全国;投资项目双承诺制,缩短了审批时间,大大提高了行政效能;四大平台的建设,以及一企一策、一事一议政策,为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与此同时,示范区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思想和决策部署的要求,出台了《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与山西省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办公室共建军民融合产业园,印发了《共建山西军融合产业园工作方案》,有力助推了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等军民融合特色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二、阳曲产业园区简介

(一)区域概况

阳曲产业园区是示范区的北部新兴产业园区,前身为太原市民营经济开发区,1995年挂牌成立,1997年经山西省政府批准成为省级开发区,2006年通过国务院审核验收,核准名称为太原工业园区,2015年12月14日经山西省政府批准扩区,2016年11月正式并入示范区。

园区分为基础区和工业新区两部分,总规划面积104平方千米。

基础区规划面积4平方千米,位于太原市东部,北起府东街,南至朝阳街,东起淖马村、松庄村,西至东中环路,紧邻大运高速和市区中环快速路,距离市中心、火车站不足3千米,距火车南站、武宿机场15分钟车程。区内配套完善,适合总部经济、现代服务业的布局发展。

工业新区总规划面积100平方千米,起步区规划面积38平方千米,位于太原市北部阳曲县境内,距市区27千米,距离火车站、高铁南站、武宿国际机场不到30分钟车程;大运高速、108国道、阳兴大道、卧虎山快速路等主干道路直通园区;北同蒲铁路途经新区,同时在这里设有货运站。起步区范围为北起中社河,南至108复线,西起大运高速路,东至规划二十一路、盘威村行政村东界。新区土地平整,空间开阔,开发成本低,环境容量大,非常适合大型项目的落地;同时,新区已建成总面积100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可为小微企业创业创新提供空间支持。

(二)建设发展情况

园区不断加大两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从加强和改善开发区道路、交通、水电暖供给等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加快提升综合承载功能和对企业项目的配套服务功能。

基础区在维护好现有设施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公用事业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并把不断改善人居环境作为产业发展的基础,区内目前有2所学校,4个总部研发基地,以及以新和省级科技孵化器为代表的众创空间、微型企业孵化园、科技服务平台、电商平台等4个双创平台,努力打造宜居、创业的良好环境。

工业新区贯彻产城融合、绿色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文化传承和开放创新的要求,秉承一流的规划设计、一流的建设实施、一流的管理服务理念。重点推进锦绣大街、双阳路、新赵路、涌泉路、万泉路、天泉路、108国道改造、规划十五路、防火通道改造、110 kV变电站、消防站等项目,主干道锦绣大街已贯通暖泉湾、赵庄、坂寺山三大产业板块。目前已编制完成16项重要规划,累计投入79亿元,已开工道路里程22.6千米,绿化面积10.1万平方米,重点区域实现“五通一平”。

(三)产业发展情况

基础区按照市区“退二进三”的要求,重点发展总部经济、现代服务业,2009年被命名为国家级物流服务标准化试点园区,通过建设现代物流示范区、现代商贸功能区、休闲生活服务区3个板块,打造城东地区的新型城市示范区。目前,已形成了以盛唐物流、唐久物流、金虎物流、汇大物流为代表的物流业集群,以及晋豫鲁铁路通道总部、中南铁路总部、大原铁路总部、朝阳鞋城等一批大中型企业。

工业新区着力发展暖泉湾产业区、赵庄产业区、坂寺山产业区三大板块。目前已形成“三大板块,七大产业”中期产业规划,正在重点加快推进:依托青龙古镇和华夏文明传承园的建设,配套开发以汉韵艺术小镇、丝路风情主题公园、体育公园、专家公寓、新希望双语学校及产业园配套住宅等为内容的新能源健康特色小镇,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依托中国国防工业企业协会军民融合产业联盟、武汉湛赢投资有限公司、太原银嘉新兴产业孵化器投资基金,打造以银邦股份、依迅北斗卫星应用、博昇电子、厦门大学气凝胶项目等为代表的太原军民融合创新小镇,大力发展军民融合产业。以美好蕴育健康实验室为平台和依托,宁波海硕医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合作共建的癌症筛查治疗康养专科医院为代表,努力建设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医养大健康产业。以银基烯碳新能源电池及储能、华友钴业锂电池回收利用、30万千瓦储能电站、太原市储气调峰站等为代表,大力发展储能产业。以科技创新为载体,推动小微企业集聚发展,发展小微企业产业。以明豪汽车模具、古纤道绿色纤维为龙头,大力发展工业4.0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产业。以顺业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绿宇再生资源、诚高科尼兹生物科技为依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集群。

(四)招商服务情况

阳曲产业园区作为示范区的排头兵,落实示范区的各项招商政策,同时可针对企业实际情况,提供系列定制化服务,实行“我来代您办”和“最多跑一次”服务标准,持续助力企业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一企一策,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对全球500强、国内100强、央企和行业龙头企业来园区投资的项目、重大工业项目、现代服务业项目及产业链关键项目,可结合投资方的要求和意见,实行“一企一策”,单独制定优惠政策。

二是土地精准供应,对重点项目强化用地保障,实行土地精准供应,缩短项目落地投产周期。

三是产业基金配套,形成了“产业基金+项目”的扶持模式。通过园区投融资平台整合的太原银嘉新兴产业孵化器投资基金等一批金融企业,可为企业提供及时高效的投融资服务。

四是管家式服务,入区项目配备园区管家,实行全天候、全周期、全覆盖服务。包括投资咨询,制定投资规划,办理手续,为项目提供金融、法律、科技支持等多个方面,有针对性地为企业排忧解难。

三、太原军民融合创新小镇

2018年6月28日,太原军民融合创新小镇(以下简称“小镇”)在阳曲产业园区揭牌成立,小镇由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阳曲产业园区、中国国防工业企业协会军民融合产业联盟、武汉湛赢投资有限公司、太原银嘉新兴产业孵化器投资基金共同发起成立,集产业研发、产业智造、企业孵化、产业聚合、生活配套等多功能于一体,小镇分为4个功能区域,包括:企业研发创新及运营区、产品智造区、产业服务保障区、人才生活配套区。小镇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搭建研发平台、建立重点实验室、创建孵化器;以技术融合、共享和转移为导向,搭建技术成果交互转化平台、军民“双促”平台、成果展示平台;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带动上下游企业集聚;以产业链发展为核心,推进产业向园区集聚。推动太原优势产业与新兴技术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园区企业形成创新链、价值链、产业链,探索出一条军民融合的高端化和集群化的新路子。

该项目用地1000亩,总投资金额150亿元,预计2019年完成项目招商,2023年全面建成步入发展期,预计入驻企业1200家,带动就业人口2.5万人,产值规模50亿元以上,利税4亿元以上,可持续发展增长率10%以上。

阳曲产业园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条件优越、潜力强劲,特别是工业新区产业基础好、发展空间大,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未来将依托太原军民融合创新小镇,大力发展军民融合产业。

猜你喜欢

军民示范区产业园
新形势下军民融合防救体系建设探索
三张捐款收据见证军民鱼水情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浅谈推进网信军民一体化发展
美军在武器装备采办领域推行军民协同发展的主要做法及启示(上)
山西打造首个电商快递产业园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江苏宿迁建成扶贫产业园
图说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中国文化产业园100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