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视野下的“三城一区”

2018-07-31于军等

前线 2018年7期
关键词:科学城建设

于军等

改革开放40年来,从集聚资源求增长,到疏解功能谋发展;从放弃“大而全”的工业体系,到建设“高精尖”的经济结构,这是北京转型发展面临的一场大考。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重新布局首都创新资源。其中,高水平推进“三城一区”建设,是改革开放40年来,北京城市发展史上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支撑,是改革开放“北京经验”的集中承载。“三城一区”是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简称。这块不断崛起的创新新高地日益成为北京转型发展的主战场。

本文通过海淀、怀柔、昌平、大兴、顺义5位区委领导站在各自发展定位角度,阐释“三城一区”发展内涵和发展目标,展示改革开放40年来北京市的辉煌成就。

于 军(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书记):率先建成新时代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学城

从2010年北京正式作出加快建设中关村科学城的重大战略决策开始,新一轮中关村科学城规划建设在探索中迎来了历史性变革。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和北京“三城一区”的领头羊,中关村科学城成为了北京原始创新策源地和自主创新主阵地,定位是率先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学城。中关村科学城历经多年的创新发展和实践积淀,站在了全国科技创新的制高点和发展模式深刻转型的新起点。如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对标对表创新型国家、世界科技強国建设要求和首都城市战略新定位,探索推动中关村科学城在减量发展背景下深度转型发展、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代海淀区承载的重大责任使命。海淀区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发挥好在“三城一区”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担负起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主力军和排头兵的责任使命,担当好国家和北京市改革创新“试验田”的历史重任,探索出一条更加宽广通达的“中关村之路”,支撑和引领北京乃至全国新一轮高质量发展,为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作出贡献。

中关村科学城汇聚了一大批国内顶尖的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和高科技企业,是科技资源最密集、科技条件最雄厚、科研成果最丰富、内生动力最强劲的区域,参与承担涉及“核高基”、大规模集成电路、新一代移动通信、“大型飞机”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核心任务。2010年至2016年规划建设初期,中关村科学城积极探索与央企、高校院所合作共建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特色产业园等模式,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科学、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切入点,以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为抓手,优化整合资源,创新体制机制,推动了一大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落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关村科学城逐步加快先行先试改革,强力推动业态调整、转型升级、街区功能优化和创新生态环境提升,打造了中关村创业大街、中关村智造大街等闻名全国的特色功能街区,获批全国首批“双创”示范基地,涌现出一大批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和原创科技成果,初步形成了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新地标。

构建新型城市形态。从建设国际一流创新型城市入手,主动跨过“舒适区”、勇闯“无人区”,探索中关村科学城实现从科技园区运动向创新型城市运动的深刻转型,构建更好支撑创新发展和首都“四个中心”功能的新型城市形态。对标全球顶尖科创中心,立足“科学”+“城”,坚持规划引领,突出产城融合、动态平衡,综合考量各类创新要素布局和城市配套服务功能,着力打造以区域创新生态体系和现代化经济体系为支撑,集教育科研、发明创造、创新创业、生产发展、居住生活、文化交流等多维价值于一体的中关村科学城。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宜居宜业城区,形成新时代创新发展和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在海淀的独特表达。高标准、大尺度优化调整城市空间布局,初步形成了以中关村大街“主纵轴”、北清路“主横轴”和“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海淀段、大运河文化带海淀段)为骨架,以中关村科学城南区和北区为主体区域,两轴一带相辅相成、南北两区贯通联动的城市空间发展新格局。

加强基础研究布局。从聚集顶尖人才、机构和项目等高端要素入手,加强前瞻性基础研究布局。承接国家实验室和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实现网络空间安全国家实验室落地。在量子通信、人工智能、脑科学和类脑研究、大数据、新材料等领域,支持顶尖科学家和顶尖机构设立以市场化机制为导向,贯穿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应用开发和产业化全链条的新型研发平台,实现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中科大北京研究院、大数据研究院、石墨烯研究院等研发机构落户科学城。支持百度、数码大方、中科院计算所等获批筹建国家工程实验室。在基础研究领域探索协同投入新机制,设立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海淀原始创新联合基金,提升前沿技术研发能力。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在硅谷、香港设立分院,联合斯坦福大学、密西根大学等高校,建成柔性电子、先进材料、先进制造、水处理技术、能源材料与系统5个国际协同创新实验室,联合攻关关键核心技术。

优化创新生态体系。从制度创新、释放政策红利入手,瞄准制约中关村科学城发展的“堵点”和“痛点”问题,靶向施策,精准聚焦,出台“海淀创新发展16条”,构建支撑创新发展的政策体系。组建由高校院所、创新型企业、海外专家等组成的中关村科学城共建联席会,启动实施“创新合伙人”计划,构建新型合作伙伴关系,打造区域创新共同体,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合力。对标国际一流,优化营商环境,设立“一站式”服务窗口,率先落地“码上办”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互联网+工商登记”全行业覆盖;率先开展企业登记注册全程电子化试点和投贷联动试点,推动公安部中关村外国人永久居留服务大厅落户。丰富拓展“双创”新模式,优化完善创业生态圈,创新工场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航天科工云网打造工业互联网创新创业平台。中关村创业大街与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合作关系,涌现了引领全国的创客孵化、天使投资、创业社区、科技媒体、创业培训等典型孵化模式,形成了特色服务链条,入驻企业及项目368个,服务企业超过5000家。

培育高精尖经济结构。引领高质量发展,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建立产业培育、组织和选择机制,打通科技创新“最后一公里”,率先形成了具有独特内涵和价值体系的高精尖经济结构。围绕电子信息、人工智能、轨道交通、集成电路设计、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领域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支持百度和数码大方获批筹建等国家工程实验室,入驻企业小米公司成功发布首款自主研发的中高端芯片“澎湃S1”,成为全球第四家手机、芯片自研“双全”企业。提升产业链深度影响力和高端价值掌控力,旷视科技、商汤科技、地平线、云知声、中科慧眼、第四范式、易捷思达等智能硬件、人工智能、文化创意产业抢占制高点,中科院理化所研发首台万瓦级氢氦低温制冷系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中关村科学城聚集“独角兽”企业34家,占全国1/5强,总估值2006亿美元,占全国31.9%。以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分享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呈迅猛发展态势,符合新经济特征企业占比达73%。探索军民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新模式,搭建军民融合企业创新创业、军民技术双向转化、军民融合展示交流平台,以北理工军民融合创新园、中关村军民融合产业园、玉泉慧谷信息安全产业园“一体三园”为核心的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区建设取得新成就。截至目前,中关村科学城信息业、科研业、教育业和金融业增加值占比达65%,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76%,规模以上高精尖企业2000余家,占全市4成以上。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8992家,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总收入超过2万亿元,占中关村示范区的40%。新时代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关村科学城建设,已初现端倪。

常 卫(中共北京市怀柔区委书记):打造世界级原始创新承载区

怀柔科学城作为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三城一区”之一,肩负着打造世界级原始创新承载区的重要使命。怀柔科学城2016年被列为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三大科学城之一。2017年,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正式批复《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方案》,重点建设大科学装置集群,同步配套跨学科交叉研究平台,搭建大型科技服务平台。同年6月,蔡奇书记、陈吉宁市长调研怀柔科学城规划建设情况,明确要求立足高点定位,把握发展规律,努力打造“百年科学城”。这为怀柔科学城规划建设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确立了目标、规划了路径。怀柔区围绕建设“百年科学城”谋篇布局,紧紧抓住规划编制、项目落地、机构设置、配套设施建设、高端业态培育、人才引进等各项关键任务持续发力,以引领国际一流标准扎实推动怀柔科学城规划建设。

坚持高点定位。怀柔科学城是集成首都科技和人才优势,以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为依托,全面提升我国在交叉前沿领域的原始创新能力和科技综合实力的关键平台。在推进怀柔科学城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标准建设,按照“百年科学城”的标准要求,准确把握科学城发展规律,突出大科学装置和交叉研究平台集中布局的最大特点和优势,力争实现重大科技突破,抢占世界科学发展的制高点。为充分聚焦重点科研领域、成为国家科技创新的新引擎,怀柔科学城不断汇聚高端科技人才和科技资源重大项目等创新要素,加快推进科学探索和技术变革相互融合,力争在能源、生命、地球系统与环境、材料科学等关键领域率先突破一批战略性、基础性、颠覆性、融合性技术,促进高新技术的孕育、转化和应用,开辟创新发展新空间。

坚持规划引领。在推进怀柔科学城建设过程中,始终把编制一套能够引领国际一流标准的规划体系作为核心任务。2018年年初,区委区政府确立了怀柔科学城的“1+3+N”规划体系:“1”是怀柔科学城规划,“3”是怀柔科学城科学规划、空间规划(包括总体城市设计、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规划,“N”是若干专题规划和专题研究。把“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要求贯穿到规划编制全过程。打破怀柔和密云的区域界线,适时调整了科学城规划范围,由41.2平方公里扩展到100.9平方公里。充分汲取国内外先进的城市设计理念,启动怀柔科学城总体城市设计方案全球征集活动,为怀柔科学城总体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坚持项目带动。大科学装置和交叉研究平台密集布局,是怀柔科学城的核心优势和最大特色。推进项目落地过程中,时间紧、任务重、涉及主体众多,怀柔区紧盯项目审批、工程建设等关键环节,提前介入、提早谋划、统筹推进,千方百计克服各种困难,全力推进重大项目早落地、早实施。首个开工的清洁能源材料测试诊断与研发平台项目,仅历时113天就完成“一会三函”审批流程。同时,创造了仅用10天时间就全部完成810个宅院、1210户宅基地签约工作的“怀柔速度”,有效保证了“1+5”项目(“1”是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项目,“5”是清洁能源材料测试诊断与研发平台、材料基因组研究平台、先进载运和测量技术综合实验平台、先进光源技术研发与测试平台、空间科学卫星系列及有效载荷研制测试保障平台)如期开工。新落地的“4+11+6”項目(4个大科学装置项目、11个协同创新交叉研究平台项目和6个院市共建第二批交叉研究平台项目)将于今年年内开工。

坚持产城融合。配套设施先行是建设科学城的关键环节。怀柔区始终注重提高对科学家、高科技人才群体的服务能力,全力打造更加符合创新人群需要的城市环境、更加国际化的教育医疗服务资源,统筹推动住房、教育、医疗、交通等各项工作全面落实落地,从而持续吸引更高端、更前沿的科技创新要素在科学城聚集。坚持以需求为向导,加快推进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房项目建设,推动高端教育、医疗资源布局落地,积极构建完善的区域交通系统,全方位打造优质的公共服务设施和高品质的生态环境,持续提升科学城的吸引力和承载力,实现建设职住平衡、智慧人文、生态优美、配套完善、科学创新氛围浓厚的“百年科学城”。根据科学城的功能定位和各项用地需求,持续加大“腾笼换鸟”的力度,依托“千人计划”的优秀人才和科技资源,积极引入新型的创新主体,筹建海创产业研究院,推动怀柔科学城创新中心建设,大力引进发展生物医药、高端医疗、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产业化项目,着力构建从基础设施、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到高精尖产业发展的创新链。

中共北京市昌平区委:打造全球领先技术创新高地

昌平区充分发挥未来科学城在“三城”中的连接和推动作用,自觉扛起服务国家创新战略、服务首都创新发展的历史重任,始终按照国际一流标准全力推进未来科学城建设,近期聚焦搞活、远期致力搞好,努力建成全球领先的技术创新高地。未来科学城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的东南,起源于中央实施的“千人计划”,主体区域规划17平方公里。自2009年7月奠基以来,先后被纳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人才改革试验区和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三城一区”的建设战略布局。在北京新总规中,未来科学城的目标定位为建成全球领先的技术创新高地、协同创新先行区、创新创业示范城。2017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后,原未来科技城正式更名为未来科学城,开启更高水平建设、更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截至2018年4月,未来科学城累计总投资680亿元,入驻国家电网、国家电投、中国商飞等15家中央企业,下属研究院、科技型公司85家。引进卫昶、郭桦等“千人计划”专家176名,其中常驻“千人计划”专家60名,高级职称以上科研人才超过1400名,约9000名科研人员进驻办公。累计认定了国家及北京市重点实验室40个,获得有效专利2564件,取得薄膜太阳能电池、可控交联聚乙烯材料等阶段性重大创新成果38项。落户各类企业289家,其中央企以外的创新型企业204家。未来科学城城市功能基本具备,产城融合初步形成,创新潜能加快释放,一个全球领先的技术创新高地正在加速崛起。

坚持规划在建设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在规划上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昌平分区规划紧密衔接,主动对标全球创新网络节点,突出服务国家创新战略、服务首都创新发展,突出国际一流、中国特色、首都特点。在战略定位上,着眼建成全球领先的技术创新高地,推动未来科学城实现“三个转变”,即由建设央企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向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主平台转变,由服务保障央企创新向促进多元主体协同创新转变,由单一功能区建设向多点支撑、全域联动转变。在要素配置上,围绕科技创新人才的工作和生活需求,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布局,优化公共服务,建设现代化绿色之城。注重引入国际先进理念、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突出规划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完成并实施主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绿色建筑、水资源综合利用、信息化、地下空间一体化设计等36项规划。

坚持打造多元主体、加强协同创新。盘活存量和引入增量并重,建立以研发投入为核心指标的评价机制,坚持对新引进机构设定门槛,推动研发投入强度偏低的机构加大投入。对暂无建设计划的央企项目,采取回收、合作开发等形式解决空间闲置问题。部分央企闲置楼宇得到有效盘活,陈清泉院士科创中心、中旅旅游产权交易中心等一批项目顺利落地。创造条件引进符合未来科学城发展定位的民营研发机构、转制科研院所等各类研发主体,成功落户光启国际创新基地、中俄科教创新园、福田宝沃汽车中国总部等项目,混合型的研发主体格局加快形成。深化央地协同创新合作,引导入驻央企科研机构打开围墙搞协同创新,成功建立氢能技术协同创新平台、核能材料产业发展联盟、海洋能源工程技术联合研究院等一批共性技术研发创新平台。主动服务央企,完成重型燃气轮机、压水堆CAP1400等一批国家重大专项,推动智能电网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落地。设立未来科学城海外创新驿站,打造面向世界、开放创新的前沿阵地。

坚持强化公共配套、塑造城市品质。注重运用先进理念和先进技术,建设高品质的城市公共设施和服务配套。高标准高起点建设地铁城市综合体,摒弃城市新建区域地铁站点和上盖区域各自建设的传统模式,组织实施一体化設计、一体化开发、一体化实施,实现公共交通无缝换乘、地下停车资源多方共享、土地利用率和空间使用率双提高。采用地下综合管廊集中布置各类市政管线,集热力、电力、供水、通信等功能于一体,有效提升管理运营效率。建设五套垃圾气力输送系统,利用先进的负压抽吸技术,全自动密闭收运处理生活、办公垃圾,避免垃圾的二次污染。充分借助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打造智能城市试验区,未来科学城成功入选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园区能源智能监测系统、智能交通系统正在加快建设。广泛运用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园区绿色建筑达到100%、清洁能源利用率达到100%。充分利用温榆河自然禀赋,打造以滨水公园为核心的绿地系统,搭建优美宜人的工作休憩空间。

坚持政策先行先试、优化人才服务。落实改革创新政策先走一步,主动争取国务院国资委支持,推动4家央企研究院共8个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项目落地。抓住未来科学城作为首都国际人才社区建设首批试点契机,精心营造类海外人才环境,加快建设国际人才大厦、国际青年人才驿站、“一站式”国际人才服务平台、北京海外学人中心分中心、清华长庚医院国际医疗中心等项目,打造国际人才方便来、有归属的发展环境。加强人才政策配套保障,针对北京市科技创新政策无法在央企研究院适用等问题,积极开展有效沟通,突破相关政策限制,制定了人才引进暂行办法,开通科研人才落户和职称评定直通车。制定央企人才子女按照人才工作地入学政策,配套的7所公立学校全部由北京师范大学按照“一校两址”模式承办。制定共有产权房定向配售给央企人才政策,促进产城融合、职住平衡。

周立云(中共北京市大兴区委书记、中共北京市委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书记):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区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围绕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坚持新发展理念,大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区、技术创新示范区、深化改革先行区、高精尖产业主阵地和宜居宜业绿色新城,打造升级版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聚焦“硬技术”创新,填补国际、国内空白的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创新能力向并行、领跑为主转变。全球最先进的显示技术研发中心、全球最大的重组蛋白库、全国第一条8.5代液晶显示生产线、全国第一条12英寸芯片生产线、全国首个全人源化抗体新药、全国唯一IPv6根服务器工程中心等一批技术创新成果转化落地,初步形成了高端汽车和新能源智能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大健康、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等主导产业,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推进。2017年,开发区的高端汽车和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产值占全市的34%,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占全市的36%,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占全市的42%,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占全市的22%,单位土地产值205亿元/平方公里,居全市之首。万元GDP能耗0.1328吨标煤,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万元GDP水耗4立方米,是全市的四分之一,用全市6%的工业用水支持了全市18%的工业总产值。

着力建设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区。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主线,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搭建“三城一区”合作平台,促进国际尖端科技成果转化。强化科技创新成果源头对接,加强与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的协同合作,支持企业与在京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交流合作,发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载体作用,拓宽与央企的合作通道,畅通科技成果的发现、孵化、产业化全过程。鼓励“民参军”,推进无人机、民用航天等高技术产品和服务纳入“民参军”技术与产品推荐目录。支持“军转民”,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支持龙头企业加强全球战略布局,建设离岸创新中心。打造成果转化的承载支撑环境,加快推进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智能网联汽车国家创新中心建设,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落地建设一批产业化项目。突出硬科技,强化前沿技术研发、测试验证和演示体验功能,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和中试基地。完善成果转化全过程服务体系。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管理、服务和国际交往能力。完善信贷、保险、基金、融资租赁在内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培育技术认证、技术评估、技术授权、交易担保等科技服务市场主体。

着力建设技术创新示范区。以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生态为目标,突出企业主体、国家战略、市场导向,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瞄准国际创新前沿,围绕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光刻机零部件、原创新药等领域建设20个国家级和市级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形成一批国际产业标准,培育一批世界领先的创新型企业。落实“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建设要求,以提质、增效、降耗为目标,构建以智能制造为重点的新型创造体系,率先形成集约高效的绿色生产方式,夯实支撑产业创新发展的基础根基,培育“中国制造2025”示范企业50家。鼓励跨国公司以合资合作方式建设研发中心,加大核心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引进一批专业化、市场化、品牌化的国际知名双创服务机构,加强创业培训,提升孵化机构专业化服务能力,促进“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的孵化体系发展。支持发展众包、众扶、众筹等创新创业模式,布局一批有特色的创新创业社区,为创新创业者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创业空间。打造“产业联盟+研究院+专利池+技术交易平台+基金+特色产业园”六位一体服务体系。积极搭建面向全球的引才平台,建立柔性人才引进机制,汇聚一批世界顶尖人才、战略科学家和创新团队。实施高技能人才进阶计划、中小企业家培育计划、工程师集聚计划,重点建设留学人员创业园、博士后工作站、青年英才创新实践基地、企业首席技师工作室等平台,强化人才服务,积极营造国际化、多元化、高端化类海外生活环境。探索党管人才新方式、新方法,弘扬企业家文化、工程师文化、“亦庄工匠”文化,打造科技创新人才高地。

着力建设深化改革先行区。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资源要素向实体经济集聚、政策措施向实体经济倾斜、工作力量向实体经济加强,不断增强企业的创新力和竞争力。统筹193平方公里空间资源,简化高精尖制造业土地出让手续,推行产业用地弹性年期出让。坚持用途管制、循环利用原则,通过国有平台公司,采用收储、回购等方式引入新的产业项目。提高存量空间利用效益,为新动能发展创造条件、留出空间,实现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发挥产业基金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采用股权投资、基金投资、融资担保、融资租赁等多种市场方式,支持创新成果的转化落地。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股权融资或债券融资。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的银行、券商、保险、信托、担保、基金、小额贷款、融资租赁等市场机构,构建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建设准入畅通、开放有序、竞争充分、秩序规范的现代市场体系。推进简政放权,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大幅精简前置审批事项,实施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建立产业政策体系,组建产业咨询委员会,积极争取国家及北京市创新型政策及重大改革创新举措在经开区先行先试。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不断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提高利用外资质量,鼓励外资投资高端制造业和科技服务业、金融业、文化创意产业等高附加值产业,加大研发外包、技术交易、知识产权等外资准入力度。提高贸易的便利化水平,落实通关、通检一体化,建设国家级质量安全示范区。加快建设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园区,试行外籍人才出入境改革“新十条”政策措施,探索建立国际人才特区。积极应对全球化的新挑战,树立开放安全新观念,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加大全球布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坚持集约高效,强化区域协同,建立统一的产业促进机制。统一编制产业发展規划,聚焦四大产业集群,补齐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集聚能力。加强国有企业对接合作,支持国有公司统一建设标准厂房、特色产业园区和商务楼宇,把土地资源转化为空间资源,探索长周期回报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增强产业引导、土地资源管理能力。

着力建设高精尖产业主阵地。以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协同升级为主线,加快培育与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相适应的具有战略领航性、示范带动性、科技引领性、较高竞争力的高精尖产业集群。以京东方为龙头的新型显示板块、中芯国际为龙头的集成电路板块基本形成,要以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服务模式创新升级为主线,前瞻布局集成电路、5G、传感器、下一代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更高技术代际产业,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的创新型企业,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基地。以北京奔驰、北汽新能源为龙头形成整车产业板块,要增强汽车整车研发与总装集成服务功能,加强燃料电池、动力电池、电驱动、电控技术、轻量化、插电式混动、智慧交通、汽车电子等新能源汽车技术生态建设,加快构建产业链相对完整、集群效应明显的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集群。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集群坚持“促创新、引增量、育新态、长存量”,做大做强拜耳、同仁堂、通用电气等龙头企业,培育抗体和重组蛋白药物、新型疫苗、靶向小分子药物、基因治疗药物、细胞治疗、智能医疗设备等产业,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生物医药创新中心区。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做大做强以金风科创为代表的新能源新材料板块、安川首钢为代表的机器人板块、SMC为代表的关键基础零部件

板块、施耐德和ABB为代表的电力装备板块。在特种机器人、无人机、自动化成套生产线、关键基础零部件等领域培育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进一步发展太空科技、高档数控机床等产业。

着力建设宜居宜业绿色新城。深入落实北京新总规,将深化细化城市总规确定的城市空间布局与区域高质量发展紧密结合,优化提升城市功能、布局,实现以城促业、以业兴城。统筹谋划空间布局,统筹利用工业用地、研发用地、商服用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为高精尖产业发展做好空间支撑。建立以蓝领公寓、公租房、共有产权房、租赁住房为主,商品房为辅的居住体系。建立高水平均衡化的教育体系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建设区域轨道交通、市域轨道交通、对外公路体系,打通与雄安新区、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科学城”、首都机场、北京新机场的联系通道。以公交优先和发展绿色交通为导向,打造尺度合理微循环发达的慢行交通网络。构建安全集约智能的资源能源体系。着力提升城市品质,建设智慧城市和海绵城市,健全城市防洪体系,科学规划建设排水系统,综合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加大雨水就地消納利用力度。建设森林城市,拓展绿地服务功能,实现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28平方米以上。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和街巷长制,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制定街区设计导则,对重要区域、重要节点、重要路段、重要功能区进行精心设计、建设和管控。精细管理城市天际线、建筑控高、建筑色彩、第五立面、城市家具、景观小品,实施“留白增绿”“见缝插绿”,营造整洁、有序、文明、祥和的城市环境。发扬工匠精神,精心整治背街小巷,规范街区秩序,再塑街区生态,增添公共休憩空间和便民设施,提升街巷文化,打造精品街区。

高 朋(中共北京市顺义区委书记):打造创新型产业集群和2025示范区

顺义区是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三城一区”主平台中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和2025示范区,承担着首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职责。顺义区从服务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助力国家建设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高度,高起点、高站位编制“一区”规划,高标准、高效率推进“一区”建设,努力将“一区”打造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区、技术创新示范区和高精尖产业主阵地。顺义区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先后培育了临空经济、高端制造、产业金融三大支柱产业,拥有国航、北汽等知名企业,初步形成了以绿色制造、智能制造为基础,临空经济、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科技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截至目前,全区聚集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95家,上市企业75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93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连续三年保持50%以上的高位增长;聚集生产性服务业企业120家,全区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18%以上。

顺义“一区”高精尖产业有三大特征:

一是产业基础坚实。形成了以汽车、航空两个千亿级产业为基础,以电子信息、都市工业、装备制造、基础与新材料等4个百亿级特色产业和生物医药等一批几十亿级产业为支撑的发展格局,集聚和培育了北汽集团、江河创建等一大批在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和竞争力的重点骨干企业。

二是产业布局合理。形成了“一轴、两带、四园、五基地”的高精尖产业总体空间布局,带动了全区实体经济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均衡发展。其中,围绕三大科学城,依托京承高速产业走廊,重点打造北部高技术制造发展带;围绕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沿六环路与京平高速沿线区域,着力打造高技术服务发展带。

三是产业要素齐全。拥有国家地理信息产业园等7个转化和产业化基地,以及新三板加速器等9个总孵化面积30万平方米的创新创业基地。拥有各类人才33.4万人,其中各类工程师以及高技能人才1.4万人,共有院士工作站5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3个、北京市首席技师工作室10个、校企合作职业技能实训基地12个。产业链完整,主导产业集群上下游产业聚集度达到85%,汽车、航空等产业配套的科技中小企业超过300家,形成了研发设计、中试测试、系统集成、成果转化、市场推广、上市融资等全产业链体系。

顺义区立足建设“一区”重要使命,以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重要承载区为发展方向,明确目标、理清思路、找准路径,梳理举措,聚焦重点产业集群,加大高精尖项目培育引进力度,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扎实推进“一区”各项工作开展。

明确产业方向。结合北京市发展十大高精尖产业指导意见,对全区产业项目进行全面摸底,确定了“高精尖”产业发展方向,聚焦发展“智能新能源汽车、第三代半导体、航空航天”三大千亿级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智能装备、医药健康”等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向高技术产业转型升级。

落实重点任务。制定“月滚动、季督查”项目调度、管理和评价机制。2017年度纳入市级平台的2项任务、5个项目,顺利通过市专项办年度考评。围绕三大产业集群发展,集中签约一批高精尖项目,投资总额达350亿元。其中,有5项任务和15个重点项目纳入2018年市级平台,陆续推动一批高精尖产业项目洽谈落地。

编制“一区”规划。按照区位聚焦、产业聚焦、空间聚焦三大原则,全面对接三大科学城,选址天竺综保区、临空经济核心区、中关村顺义园三大经济功能区以及周边六镇产业园区,纳入“创新型产业集群与2025示范区”首期规划范围。聘请赛迪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市第三代半导体联盟等机构编制“一区”总体规划和产业规划。

转变发展方式。一是“腾笼换鸟”抓疏解。截至2017年底,全区疏解退出企业256家,腾出厂房66万平方米,腾出产业用地3500余亩。二是“微笑曲线”促提升。在产业环节上,重点围绕研发、设计、中试、测试、成果转化、系统集成等高端环节,推动柔性化、订制化、服务化产业形态发展。完善产业评价,对新项目实施严格的用地、能耗、单位产出水平、科技含量等指标把关。三是“母子工厂”促协同。在组织方式上,重点发展示范工厂、智能工厂、云工厂等高端形态,积极承接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聚焦成果转化。相对于“三城”的原始创新,顺义重点抓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从而形成一批核心技术,培养一批制造“工匠”,发展一批“独角兽”企业。一是抓平台建设。打通从研发设计到产业化链条的中间环节,实现“来技术—做集成—出样品—上检测—产业化”的发展路径。二是抓载体建设。对现有标准厂房进行智能化改造,在电力、装备、大数据、信息化等方面进行升级,完善水电气热等市政配套,车间洁净度达到75%,装配化率达到83%,两化融合率达到90%。三是抓要素建设。优化环保、工商等审批手续,集聚知识产权、法律、会计等中介服务机构,发挥区内4000亿产业基金优势,促进产融合作,形成“转化快、手续快、开工快、投产快”的“四快”模式,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营造良好的产业生态。

责任编辑 / 宋明晏

猜你喜欢

科学城建设
寒露
质量建设永远在路上
城市新区发展模式探讨
怀柔科学城公司竞得陈各庄共有产权房地块
走廊“科学城”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怀柔科学城亮相科博会
怀柔区与中关村发展集团签署怀柔科学城项目合作框架协议
神秘的科学城
关于在全国城市建设中实行《公共艺术百分比建设》方案的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