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成熟的结构,深刻的主题

2018-07-30纪诗雨

魅力中国 2018年5期
关键词:校园暴力犯罪

摘要:《蚯蚓》的故事背景发生在韩国。残疾人父亲李元术和女儿李子若相依为命,就像所有善良的主人公一样,这对父女的境遇已经不能简单用悲惨来形容。抛开每每想起都让人揪心的剧情,这个故事背后有更深的东西待我们挖掘。

关键词:犯罪;校园暴力;脸谱化人物;不完美结局

一、人设的脸谱化

纵观全篇,故事的主体由女主李子若,父亲李元术,新朋友敏京,还有惠善,佑正等富二代们组成。不得不说,为了完成以校园暴力为主题的故事,为了加强戏剧性,影片中的人物大部分偏脸谱化。子若漂亮纯洁,她一进入那个名贵的学校,就像一只小羔羊,陷入了狼的陷阱。子若是唯一一个不片面的形象,她有软肋,有很多容易被人拿捏的地方,但她懂得反抗。尤其是当别人不尊重自己的爸爸的时候,她的脾气便难以控制。在集体欺凌面前,人多势众,阶级地位,出身,金钱成了禁锢她的枷锁。对比敏京,那个胆小懦弱的朋友,一味地被欺负,不懂得拒绝和反抗,她的存在,与子若最后的悲剧逃脱不了干系。善良可以,但一定要有原则,有脾气可以,但要用在合适的地方。如果连自己都没办法好好保护,观众不同情,反而觉得是懦弱。从几处细节中,我们也能看出,子若是有虚荣心的。想买新书包,想穿新衣服,新运动鞋;骗同学们父亲是经商人,和同学见到父亲后第一反应是躲开等。她的性格导致了她被学长佑正耍弄。所以子若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角色。李元术,一个患有脑瘫的父亲。影片的叙述中还带有社会上对残疾人不尊重的色彩,观众知道这样的角色是无法保护好自己的女儿的,能和生意上的朋友打成一片已是极大的欣慰,在子若受欺负时没有化身正义的勇士,也在情理之中。然而影片结尾,这样的一个角色,很容易地就制服了四个成年的年轻人,非常不真实。相信导演的目的在于增强戏剧性,让观众感受到复仇的快感,然而,我们都知道现实生活中是不会这样的,现实比电影黑暗多了。

我们常说影视剧中没有扁形的人。扁形的人,既变形的人,往往把人物性格的某个方面加以突出或夸大,使某种情欲压倒所有的情欲,使某种性格压倒所有的性格,并将其推向极致。而《蚯蚓》中的富二代们全都是扁形的人。我一直相信,所有人都是一个矛盾共同体,其所作所为,一定有深层的原因推动。但是富二代们没有,坏就是一味的坏,坏到令人发指。

二、仓促的故事节奏

看完电影后我们回想,给观众留下印象最深的,一定是子若无休止地被欺凌的片段,真实,撕心裂肺,赚足了观众的眼泪,也让之后父亲的复仇更具快感。然而,导演将大量的篇幅放在此段剧情中,无疑会挤压这一后果发生前和发生后的叙事空间。例如,子若对佑正学长应该是初恋一般的感情,影片中仅仅交代了几个对视的眼神,子若就任凭佑正对她上下其手,并且是在知道佑正有女朋友的前提下接受的。初恋不能这么仓促地被对待,子若简单地就接受了这份感情,显得太生硬。之后佑正知道子若的真实家境后,突然就来到她家,对她大打出手,用烟头烫等,这一角色的形象转变没有任何的铺垫,仿佛一切都是为了交待暴力而发展剧情,缺乏说服力。

故事的所有温情,感动,善良的情节集中在前半段,考上心仪大学,父女和睦相处,找到合适工作,交道知心朋友。子若的生日是一个转折点,如果说前面的被偷拍,被利用都是雕蟲小技,那么之后的手段简直惨无人性。过于集中与大转折,让后面的剧情太过于压抑,观众没有一丝喘气的机会,看不到希望。父亲李元术的复仇也应该做重点描写,在女儿去世之后,父亲“很轻松地”就把几个年轻人处理掉了,同样没有说服力。

三、值得被关注的热点话题

看完这个电影,我想起来一段话:

如果天总也不亮,那就摸黑过生活;

如果发出声音是危险的,那就保持沉默;

如果自觉无力发光,那就别去照亮别人。

但是——不要习惯了黑暗就为黑暗辩护;

不要为自己的苟且而得意洋洋;

不要嘲讽那些比自己勇敢,更有力量的人们。

可以卑微如尘土,不可扭曲如昆虫。

——季业

“蚯蚓”有两层含义。在被校领导强制退学后,李元术跪下来求情,子若很生气地对父亲说:“能不能不要因为自己贫穷,就要在他们面前像虫子一样生活?”在这里,蚯蚓指代跟子若父女一样的,底层的,看不到希望的小群众。在当前的社会大背景下,无权无势无钱,是很难看到正义与力量的。影片最后,父亲在富二代的嘴里穿上鱼钩,扔进海里,他们的样子不就是一只只蚯蚓吗?人之初,性本恶,难以想象身为祖国的希望,他们的内心黑暗到什么地步,最基本的把人当人看的尊重都没有,子若只是他们泄欲的玩具。扭曲如昆虫!校园欺凌与暴力就像无法预测的灾害,受害者身处其中,束手无策,无法逃脱,类似的事情看似遥远,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一定有比子若父女更渺小的力量的存在,他们无法发声,无法被外人所知。电影的初衷就是要我们关注校园暴力,呼吁与学生们息息相关的家长,老师,学校教育机构都能细心观察,不要事不关己,漠不关心。减少犯罪发生的几率,我们不愿再看到未来还有类似的影片,并打上“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总而言之,导演的勇气与初衷都值得被赞赏,但不成熟的结构着实为故事的表达减分。希望好人抱团,恶人才互相利用,自相残杀。希望人人都心怀感激,心存善良。

作者简介:纪诗雨:1998,女,河北保定,河北大学艺术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在读本科生。

猜你喜欢

校园暴力犯罪
Televisions
滑向犯罪的原因(三)
滑向犯罪的原因(一)
环境犯罪的崛起
浅析校园暴力犯罪的成因、特点及预防
从中美校园暴力案件报道出发思考相关法律问题
青少年恶劣事件频发引发对刑事责任年龄的思考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 从源头上遏制校园暴力
浅析大众传播中的“媒介暴力”现象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