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雷赛布:成也运河,败也运河

2018-07-30

北广人物 2018年29期
关键词:埃及政府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

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是改变了世界格局的两条运河,这两条运河都是由法国人费迪南·德·雷赛布主持开凿的。但他在其中却扮演了不同的角色:苏伊士运河的通航,让他名扬世界;巴拿马运河的功败垂成,则让他声名扫地,还差点遭受了牢狱之灾……

很多人都知道,作为法国象征的埃菲尔铁塔和作为美国象征的自由女神像都是出自法国人埃菲尔之手。但却很少有人知道,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都是由法国人费迪南·德·雷赛布主持开凿的。

苏伊士运河,让他名扬世界

1847年,埃及统治者穆罕默德·阿里开始想要开一条沟通罗罗河到红海的运河。法国驻埃及领事雷赛布立刻意识到这将是一条可以改变世界贸易格局的运河。于是,立即与埃及政府共同组建了环球苏伊士海洋运输公司,并于1856年得到了开凿运河的“优惠状”。

根据“优惠状”,环球苏伊士海洋运输公司将承担开凿运河的工程费用,埃及政府免费提供土地,从运河开通之日起,99年内,运河盈利的百分之七十归环球苏伊士海洋运输公司所有,百分之十五归埃及政府,剩下的百分之十五归其他参与运河开凿一些小公司。

要在渺无人烟的沙漠上,以人力开掘出一条长101英里的运河,在技术上面临许多问题。首先,这里缺水,也没有农作物,为了保障大批劳工的生活,必须先开一条水渠,将尼罗河的水引到这里来;其次,要在运河北端的地中海海岸边建一大型人工港。在开始阶段,食物和饮用水都要依靠骆驼运输,虽然也采用了许多大型机械进行挖掘,但在持续10年的整个工程中,动用的埃及劳工,仍然高达250万。因施工条件严酷,死亡率也达到了百分之五。在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之后,苏伊士运河终于在1869年11月18日正式通航。

苏伊士运河开通之日,埃及政府举行了一个盛大的通航典礼,各国政要云集。主持运河工程的雷赛布无疑是典礼上最受人瞩目的明星,他不仅被法国人视为民族英雄,更有人将其与发现了新大陆的哥伦布相提并论。

巴拿马运河的功败垂成,让他声名扫地

在苏伊士运河完成之后,雷赛布又对开凿巴拿马运河产生了兴趣。

自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美洲已经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美洲是一整块极其狭长的大陆,要从大西洋的东海岸到达太平洋的西海岸,所有船只都必须绕过整个大陆,经过危险重重的合恩角。而实际上,位于美洲大陆最窄处的巴拿马地峡,长度只有几十公里。因此,早在1534年,西班牙人就对此地进行过勘查,并在此铺设了一条驿道。1850年,美国人又在巴拿马地峡投资修建一条铁路。其实,美国人也一直想在此地开凿一条运河,但由于该地属于哥伦比亚,而哥伦比亚人似乎对运河开凿一事并不十分上心,且他们对美国人又一直不太信任,所以运河开凿一事,便始终提不到日程上来。而当苏伊士运河通航以后,哥伦比亚人也对运河开凿一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但他们仍不愿意和美国人合作,于是,就找到了法国人,双方一拍即合。

1879年,74岁的雷赛布又正式出任巴拿马运河公司的董事长。当时,整个法国都为此兴奋不已。人们,包括雷赛布自己都相信,这个工程肯定会收到一本万利的回报。但这却是一次可怕的冒险。如果说苏伊士运河的开凿还只是一次技术上的冒险的话,那巴拿马运河的开凿,就是除了要冒很大技术上的险外,还要冒很大政治上的险。

法国人是如此的狂热,巴拿马运河公司发行的3亿法郎的股票很快就被销售一空,许多普通市民为了买该公司的股票,几乎掏空了家底。但资金到位,并不意味着运河马上就可以开工。在此之前,运河工程的许可证已经被一个投机者拿走了,雷赛布不得不为此支付了1000万法郎,才从那个投机者的手里,买回了工程许可证。接下来,就是如何将大量的机械设备、施工人员和劳工的生活保障物资运送到施工现场,这就只能和美国的铁路公司谈判了,结果又被敲诈了4000万法郎(而修建那条铁路当初只用了750万美元)。就这样,在第一个工人到来之前,雷赛布就已经花掉了股本的六分之一。

1883年,雷赛布在巴拿马挖下了第一锹土。他乐观地预计,整个工程将在7年内完成,总投资大概需要8亿法郎。他又成立了一家建筑公司,然后以这家公司的名义,发行了3亿法郎股票。手握近6亿法郎的雷赛布,认为资金肯定足够充裕了。但随着工程的进行,一切都远远地超出了当初的预计,这工程就像是一个无底洞,不管投多少钱进支,转眼间就化为乌有。雷赛布不得不一方面想尽一切方法筹措资金,一方面还要不停地编造大量的虚假工程进度报告。

为了筹到钱,雷赛布只得继续发行新的股票,同时还增发很多债券和彩票,为了吸引投机者,头彩高达100万法郎。他不顾自己年迈的身体,四处奔走,进行各种游说和演讲。但这一切并没有阻止人们对他的越来越丧失信心。

而此时,施工情况甚至比财务状况更糟。巴拿马地峡地形复杂,丛林密布,潮湿闷热,几乎没有什么基础设施。来自55个国家的4万劳工一到这里,便陷入了困境。每天都有很多人死于疟疾和黄热病,施工进度缓慢。雷赛布照搬苏伊士运河的经验,试图利用巴拿马地峡湖泊众多的自然生态,修建一条平海运河。直到干了4年之后,才发现太平洋的海平面要比加勒比海的海平面低20多厘米,这个重大失误,几乎使4年的努力付之东流。就这样,在付出整整10亿法郎和几千劳工的生命代价之后,运河工程只完成了不到一半。

为了完成这个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雷赛布使尽浑身解数,他最屡试不爽的方法就是行贿和收买,用金钱去“说服”那些有影响的政客和新闻界人士。就连埃菲尔铁塔的设计者埃菲尔也来为他站台了。这种“以小博大”的手法,为雷赛布带来一笔又一笔巨款。

然而,追加的8.5亿法郎又很快花光了,而且至少有1亿法郎不知去处。到1889年,雷赛布终于山穷水尽了,运河公司不得不宣布破产,“巴拿马运河”变成了“巴拿马丑闻”。数十万购买了巴拿马运河公司股票和债券的民众血本无归。雷赛布遭到了审判,虽然最终免除了对他的刑罚,但受此打击,雷赛布不久便抑郁而终了。

当巴拿马成为滑铁卢,震动最大的莫过于法国政府,但几乎所有重要的政府官员都不希望将这个丑闻公之于众。20亿法郎打了水漂,100万法国人失去了他们大部分的储蓄。虽然法国政府于1894年又重新组建了巴拿马运河公司,但这个烂尾工程的前景依然渺茫。

最后还是美国人对巴拿马运河始终不能释怀,特别是1898年,当他们从西班牙人手中夺得菲律宾之后,美国政府就多次向法国政府表达了收购巴拿马运河公司的意愿,但均遭冷遇。后来,美国人想出了一条妙计——假装要修建一条与巴拿马运河平行的尼加拉瓜运河,这对法国政府和哥伦比亚政府都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当时,法国的处境犹如之前的埃及。最后,法国人终于决定以4000万美元的价格,将巴拿马运河的相关权利转让给美国。但是这项收购却又遭到了哥伦比亚的反对。志在必得的美国人,随后又策划了一场巴拿马独立的闹剧。1903年,美国与刚刚独立的巴拿马政府签订了运河条约,并为此仅支付了1000万美元。

最终,由于美国的介入,终于使巴拿马运河工程全面恢复了。1913年10月10日,美国总统威尔逊宣布巴拿马运河竣工。在盛大的开通典礼上,人们对雷赛布的名字只字未提。

猜你喜欢

埃及政府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
“嘟嘟车”,再见
风景逶迤的巴拿马运河(下)
风景逶迤的巴拿马运河(上)
埃及新苏伊士运河8月通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