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剧二代”你怎么看?

2018-07-29

北京广播电视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楼道影视剧

虽然有人说,“剧二代”不好当了,比如《琅琊榜之风起长林》和《欢乐颂2》就没有取得头一部那么好的成绩。但是,“剧二代”之风还在继续,据说,《白夜追凶》《楚乔传》《亲爱的翻译官》《旋风少女》等取得过优异成绩的热门剧目也将陆续推出续集。对于“剧二代”,该怎么看呢?

追“续集”的时代已经过去

“剧二代”是近几年的新名词,可以指某部电视剧的续集,也可指某剧的孪生兄弟,如《欢乐颂2》算是续集,主要人物还在,饰演者也没有变化,而《琅琊榜2》算是孪生,虽然情节上有些微的联系,但是主要人物已经变了,而主演也是另一拨人了。但无论怎样,“剧二代”和第一部是相关的,从前期宣传到播出时都强调它是第二部。而观众收看时也或多或少因为受第一部的影响。

“剧二代”从多年前讲,确实有可以借力之处,如《铁齿铜牙纪晓岚》《康熙微服私访记》,拍摄了多部,不止“剧二代”,多有佳作产生,确实吸引人。但是时过境迁,到了今天,“剧二代”却面临不小的挑战。有人说,现在“剧二代”收视率不高,主要是续作本身实力的下降。这有道理,但是不能一概而论。比如正在播出的《琅琊榜之风起长林》,平心而论,该剧无论从故事到制作到表演上来讲,都不失为一部上乘之作,但是从引起关注和收视率上来讲,和第一部都相差甚远。原因何在?

确实有些看不明白,要找原因,也许是档期的排定,也许是男一号的影响力,也许是这种故事已经不新鲜等等。但是观众的善变却是这几年最突出的问题。今天追逐古装剧,明天兴趣却到了时装剧,后天却又是谍战剧了。等你拍出续集,他们也许又关注侦探剧。《欢乐颂》第一部忠实的观众,到了第二部却流失很多。似乎第一部已经消耗了他们的热情。他们更愿意把热情放到完全不一样的作品中去。而前些年的观众,一部《铁齿铜牙纪晓岚》,都能来回品味。现在,已经不是这拨观众了。

如果没有超出第一部的故事,没有超过第一部的演员阵容,我认为,“剧二代”并不讨好。甚至,会让观众拿来和第一部相比较,而说一句“没有第一部好看。”口平沙

“剧二代”莫成“纨绔子弟”

续集年年有,最近特别多。新年伊始,不仅大荧幕上《捉妖记2》《唐人街探案2》等一票“影二代”扎堆上映,《琅琊榜之风起长林》《大军师司马懿之虎啸龙吟》等诸多“剧二代”也登陆荧屏和观众见面。

续集扎堆的现象,原本就是影视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所必然产生的一种现象。并且,拍摄续集的影视剧大多是在首部上映后取得不俗收视成绩之后衍生出来的。在时下“IP”盛行的文化创意行业,一部部续集的诞生就好比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富二代”。由于有了成功的先例,续集在上市之时也就有了诸多的天然优势。“剧二代”不仅在宣发时自带光环,还有着首部剧集粉丝这个收视率的基本盘。因此,大多数的续集一贯都是影视市场上的“宠儿”。

但古人讲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话虽是说人,但放在影视剧创作上也有其合理之处。大多数剧集的首部在创作时,基本都是“白手起家”,从主创到宣发,无不是殚精竭虑、精雕细琢,力求以高品质赢得高收视。但续集的拍摄则不然。由于有了比较好的“底子”,许多电视剧续集在拍摄时就显得不那么用心了,质量出现了明显的下降。更有甚者,尽管从导演到编剧、从主角到配角都换了个遍,但为了蹭热度吸粉圈钱,依然挂着“某某2”的名义登上荧屏。其结果可想而知,不但在收视率上直线下跌,还会招来“铁粉”们的漫天口水。

如果注意观察,会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那些在历史上留下极佳口碑的影视剧,大多都是原创佳作,属于“创一代”。而那些招来骂名的影视剧,有不少是续集。比如《欢乐颂2》播出时惨遭滑铁卢,观众普遍反映续集剧情拖沓、“注水”严重。这绝不是偶然现象,要知道,续集作为一种成熟的运作模式,需要有着强大的编剧和运作能力作为后盾。否则,就算是《爱情公寓》、《还珠格格》、《家有儿女》等老牌电视剧,也会出现续集口碑下滑的情况。

因此,一部剧能不能拍续集,应不应该拍续集,不能只考虑经济上的收益,而是要综合考虑故事的延展性、选角的稳定性等多方面因素。否则,即便拍出了续集,也会像是狗尾续貂,徒让人们耻笑而已。

口李雪源

挖树还是栽树

一部剧火了以后拍续集如今可以说已经成了惯例,有些不只是续集了,一口气得拍个三、四、五部,不把这点老本吃光誓不罢休。但是,“剧二代”们都能延续“剧一代”的火爆吗?未必!

就拿最近正在播的《琅琊榜之风起长林》来说吧,演员阵容称得上强大,又在《琅琊榜》余热未消时趁热打铁,各种宣传攻势不断,但是播出效果差强人意。离第一部仅仅两年,重组演员,重写故事,这种创作周期可谓相当之快。演员的大换血已经让它失去了一部分剧迷,再加上不如复仇故事吸引人的成长故事,更是让它磨掉了很多观众的耐心。

因为“剧一代”的火爆而走红的演员已经和角色融为了一体,换掉演员的“剧二代”几乎都难续辉煌。以《还珠格格》为例,第一二部的时候简直如日中天,第三部小燕子、紫薇、五阿哥、皇阿玛全换了,观众大呼看不下去,豆瓣评分只有4.6,被称为“还珠”中最差的一部。还有《康熙微服私访记》第五部,没了张国立、邓婕夫妇,主演换成了尊龙和温碧霞,连三德子、法印、小桃红都换成了新面孔,还加了一位插足皇帝和宜妃感情的美女保镖,这阵容看着都辣眼睛,难怪在五部“康熙”中最没有存在感。即使“剧二代”起用原班人马,观众也不一定买账。比如《欢乐颂2》,几位美女帅哥都在,但是因为剧情的硬伤,豆瓣评分从第一部的7.3直跌到5.3。

“剧一代”之所以能火,剧本、演员、时机缺一不可,而“剧二代”们很少能占齐这几样。借着先天优势,很多“剧二代”匆忙上马,剧情空洞、拖沓浮夸成了它们的通病。而观众们因为对前作的好感,自然而然地把评判续作的门槛提高。加之在创作上比“剧一代”更受限制,所以“剧二代”在拿了一手好牌的同时也给自己套上了枷锁,要想出彩就得使出比“剧一代”更大的劲儿,还往往费力不讨好。其实,与其一点点地把前人栽的树挖空,还不如自己再栽一棵树,放开手脚好好干,未必不能成为另一个标杆。

口程戈

记者观点

程皓的爸爸住在哪儿

近来,由靳东、江疏影、李乃文等主演的都市剧《恋爱先生》成为了身边人热议的话题。该片以其轻松、诙谐的表现方式,富有哲理的婚恋认知,讓很多观众在忙碌之余,欣赏该片之后,获得了良好的身心放松的效果。

不过,百密一疏,剧中也出现了一些疏漏,而这些疏漏,也成了人们的笑料。以《恋爱先生》第16集为例,就有一处令人发笑的漏洞——

罗王月在家开着电视和母亲视频通话,住在对门儿的程皓的父亲程洪斗敲门给罗王月提意见,认为罗王月家的电视声音太大,吵到自己。有台词为证——程洪斗:“尤其是你们家的墙对着我们家的窗户,你放什么内容,我听得比你还清楚呢。”听了程父这么一说,我们愿意“多事”的观众是不是就可以在脑海里浮现出程家的格局了呢?可是,就在程父一转身回到自己家的时候,观众可以分明地看到,程、罗两家的确住对门儿,中间有楼道相隔,而且程、罗两家是住在楼道的尽头,因此可以看出来,两家并没有像程父所说的一墙之隔。

难道所谓的“一墙之隔”就是隔着个楼道?但是,程皓回家的一幕,又让老爷子的话打脸了——程皓一进家门,我们便看清了程家内部的格局。程皓所住的房间由于他不在家临时堆放了程父的杂物,而这间屋子才是紧挨楼道,与罗王月家距离最近的。可是,老爷子却住在了这间屋子对面的一间。由此可见,这哪里还是一墙之隔啊,都隔了好几间房了。所以,给程洪斗设计这样的台词出现了纰漏,让观众看着有些可笑了——要真照程洪斗的说法,那老爷子一定得是住在罗王月外墙的空调机上了吧?哈哈!

既然是逗乐儿的电视作品,想想一些外务溜儿的东西,也挺逗的。

口李雄峰

猜你喜欢

楼道影视剧
“超前点评”折射“水军”控评乱象
遵守秩序不拥挤
楼道里奇异的声音
跟着影视剧学育儿
楼道不是游乐场
楼道不是游乐场
一分钟结束的战斗
影视剧制作方需提高隐私保护意识
楼道里的奇异声音
戳破泡沫不能只靠自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