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AT分类法”看美国英雄电影

2018-07-27周芷涵

青年文学家 2018年17期

摘 要:二十世纪随着西进运动的开始,全新的世界和秩序在悄然确立,美国人用科技的魔棒划定了前进的方向,也用“西部片”主宰了一种“坚韧不拔、主导人生”的审美趣味。广阔的西部风情和象征着正义的元素完成了人们对于人生的描摹,而必然代表着“力量和正义”的西部英雄也解救着大量迷茫的美国青年。随着声音建筑的层层叠进和先锋影像技术的迭代更新,英雄电影依然在救赎着普通民众,对抗着黑色的力量。经济萧条、科技恐慌、异化的精神世界……现实世界中人们在巨大的压力间无所遁形,却又在英雄电影创造的巨大胜利中获得了宣泄和松绑。

关键词:AT分类法;类型电影;超级英雄

作者简介:周芷涵(1997-),女,河北唐山人,河北大学艺术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读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7--01

“AT分类法”是当今流行的将民间故事分类编排的方法,是由芬兰民俗学家阿尔奈(Antti Aarne)创立,美国民俗学家汤普森(Stith Thompson)完善。“阿尔奈-汤普森体系”(简称“AT分类法”)将世界范围内的民间故事类型做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归纳,同时还包括对一定数量的主题学案例进行个案研究。

美国英雄电影是具有重要历史地位的类型电影,“AT”分类法也使得我们在面对基数庞大的英雄电影时能迅速理清思路、定性风格,并简单快速地将一部电影索引到基本符合的类型。“AT分类法”主要研究对象是民间故事,但大部分电影尤其是美国英雄电影,其情节本就是基于人群故事而延伸。它的积极作用在于提供了一种宏观范式的亚类型确立角度,及即使主题都是围绕“英雄拯救失落的文明”,我们也可以从主角、场域、影片情感走向等角度对电影进行相对细微的描述。

以“AT分类法”来考查这些超级英雄电影具有相当大的可行性,“动物”、“普通民间故事”和“程式故事”可以成为最主要的分类索引,但我们可以看到英雄电影也在不断吸收着新的元素,同时英雄电影也在进行种类叠加并不断衍生出更多的亚类型。除了主题的统一和视觉元素的图解元素之外,超级英雄电影本身的人物和故事、情节结构、场面调度、摄影风格、表演风格、音乐风格、语言风格等,都可以作为类型细分的考虑元素,更遑論传播载体、主要受众、传播方式等。

1.行动场域

场域是一个由各种客观权力位置关系所构成的网络形构,而这些位置又是依据行动者所拥有的资产分布而决定的。美国英雄电影中主角的斗争场域从最初的辽阔西部过渡到了现代城市,在面临着权利冲突时,先天身份的不同形成的资本差异也使得斗争结构不断变化。西部片中勇敢正直的牛仔面对印第安人英勇无畏,为了保护深爱的女性或是维护西部安全不懈斗争,最终赢得了胜利,这是“户外式”的“物质条件”角逐。在超能故事中,英雄是具有超能力的,他的努力往往是为了拯救人类或是不断进行自我认知,场域变成了现代都市或者是宇宙(外星)空间,这是想象中的(可能会发生的)生存对抗。

2.行动者

行动者在追求利益或是对抗权利的过程中,如同参与一场游戏并且认同某种游戏规则。规则是由既有的社会条件所决定,而行动者为了维持他们在场域中的地位要么遵循原则,要么有能力能自我形成外于社会既定的游戏或者规则并最终解决问题。这部分的更新就在于,超级英雄正在不断提高逃脱现实世界秩序追捕的可能性,这种自我主体性的权利提升也是讨论电影分类时必然要考虑的。

3.生存心态

一场社会游戏中,行动这必然包含着某种认知和诉求来参与其中,其脑海中的概念结构决定了其实践作为,也同时导致了作为有主动和被动之分。《蝙蝠侠》中,布鲁斯·韦恩在惩恶扬善的同时也要面临着自己孤儿身份,同时,年幼时失去父母的经历让他从内心深处留存着对社会的排斥和怀疑。多重的心理困扰使得超级英雄电影不可以用传统的分类观念来架构,而要更加考虑生存心态这套内化的法则。

4.资本

行动者在既定的社会场域中拥有各种形式的可运用的资本,比如,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等,各种资本都与获利(取得胜利)密切相关,且各种资本都决定着场域内的动力关系,也决定着行动者是否具有权利去争取场域内的利益。在传统英雄电影中,超级英雄是身手矫捷、有胆有识的普通人,他们所拥有的资本高于常人,但时常需获得外界辅助,例如警察的帮助、异性同伴的协助等。超能故事中的英雄用友特别突出的特质和卓越的文化、品位资本,在全社会范围内可以最大程度调动资源同时获得信任。因此,资本的象征体系与统治秩序的建构关系,也在探讨类别的考虑范畴内。

超级英雄电影可谓是每个时代的神话,人们对于各个时代突出问题的情感和悖论都渗透其中。现在,当媒介性和科技型渗透到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个部分,同时精神世界的压力成为了全新的社会问题,英雄电影也呈现出了“文化事实”,类型的细分也应成为“产业事实”。

参考文献:

[1]艾伯华.《中国民间故事类型》[M].王燕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沈书芳.《观念与范式——类型电影研究》[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3]吴萌.《论黑色科幻电影》[J].《当代电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4][法]皮埃尔·布迪厄.《实践感》[M].北京:译林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