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场跨越生死的“特殊值守”戒毒女警:最累的是不被理解

2018-07-27

北广人物 2018年26期
关键词:强戒刘颖戒毒

“珍惜生命,远离毒品。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头禅,我以后每天都会铭记于心,并且付出行动。”2018年3月20日,戒毒人员张某某写给陕西省女强制隔离戒毒所(简称强戒所)的感谢信,让工作不满两年的年轻戒毒警察耿昕字颇感欣慰,有兴奋,有感动,有坚持”。但就在10天前,年仅24岁的耿昕宇和同事屈小娜刘颖等人的心情一样,也曾担心、委屈。事情的原因,还要从2018年3月10日开始的一场跨越生死连续几天的”特殊值守”说起。

“快!有戒毒人员呼吸困难”

“我忽然之间感觉呼吸困难,头痛欲裂。当时,也失去了说话的力气。”张某某在感谢信中提及事发当天的情形时说,耿昕宇等人将她送到医务室时,她就昏昏沉沉不太清醒了,再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医院的ICU病房。耿昕宇回忆说,事发当天,作为强戒所一大队一分队的分队长,她像往常一样正在批改戒毒人员周记,填写值班日志。突然,民管会委员(为了便于对戒毒人员进行有效管理,在戒毒警察监督下,强戒所内成立了戒毒人员民主生活委员会,简称民管会,委员会委员均为戒毒人员,主要任务是互帮互助互相监督)按响戒毒人员生活区紧急呼叫警铃:“快!有人呼吸困难!”

“立即扶她到通风处,我马上打电话给医生!”耿昕宇话未说完就按键呼叫了医务室。但情况比耿昕宇想象的更严重,虽然医生迅速挂上氧气瓶给张某某吸氧,但张某某仍然呼吸急促,且心跳不断加快。”屈姐,情况没有好转,怎么办?”耿昕宇的呼吸也加快了。這位入职不到19个月的年轻戒毒警察打给同事的电话声音有些颤抖。这是她人生第一次感到生命如此脆弱,2006年8月,陕西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生耿昕宇,正式从一名应届大学毕业生变身戒毒警察。

这一次,耿昕宇有些怕了。“有人曾把我们这里比作工厂,说‘只有认真负责,才能向社会输出合格产品。可是,如果我们连产品都输出不了,还谈什么合格产品。”耿昕宇担心张某某的健康,也担心自己工作有闪失。很快,屈小娜来了,救护车来了。这位在戒毒警察岗位工作近20年的强戒所一大队副队长,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并赶了过来。这种事情她不陌生,但见到张某某的一刹那,屈小娜还是吓了一跳。“呼吸特别急促感觉人喘不上气似的,脖子也肿了。医生测试显示,心率一直在110次/分钟左右。”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屈小娜考虑再三,还是拨通了正携父母在厦门休年假的强戒所一大队队长刘颖的电话。

医生下病危通知书

“随时汇报病人情况,抓紧联系家属!”电话那头的刘颖果断下命令。2005年10月,部队转业到强戒所的刘颖,麻利、干练,素来办事风风火火。这一次,也不例外。接到同事电话的瞬间,刘颖想,必须回去。“老人通达,说工作最重要,赶快回去吧!”刘颖放不下老人,可又担心戒毒人员有闪失,耿昕宇处理事情经验不足。就在刘颖踌躇不定时,耿昕宇来电话了,“姐,医生下了病危通知书。”刘颖再也坐不住了。她立刻打电话订机票,当天晚上,刘颖赶回了西安。

到底什么病,医生下了病危通知书。张某某事后回忆说,2018年3月7日洗头发时,感觉脑袋后面长了东西,原以为是粉刺,当天脸上也长了粉刺,并未在意。3月8日,感觉它越长越大,且疼痛,遂看医生,吃了消炎药。3月9日,医生诊断为“疥子”,给她打了针。打针后,疼痛略有减轻。但3月10日下午1点左右她突然感觉呼吸困难,头痛欲裂。

“医生连续给我们下了三次病危通知书,让我们尽快通知家属。”耿昕字说,张某某40多岁,今年1月转到强戒所,此前她已经过了5个月的强制戒毒期。按照正常情况,应该不会再有强烈的戒断综合征。但医生最终诊断张某某为毒品戒断综合反应,外加“疖肿”同时发作,遂出现危急情况。

“看到手术室门]打开,听到医生说病人脱离危险后,人仿佛一下子被抽掉了全身力气。”3月10日下午6点左右,经过四个多小时紧张的抢救张某某脱离危险,屈小娜连续重复了三次“这下可放心了”!

“最累的,就是不被理解”

耿昕宇说,这次张某某突发疾病,大家始料未及,然而生死时速的考验让每位民警都不敢掉以轻心。考虑到张某某戒毒人员身份的特殊性,以及为了让医生更放心对其进行治疗,即使是在24小时有人看护的重症监护室,她和其他民警也是双人在岗寸步不离。

张某某脱离危险,转入普通病房等待医院安排引流手术时耿昕宇、屈小娜、刘颖等民警像照顾亲人一样,陪伴张某某做检查换药给她买饭、喂饭,陪她说话,聊天。但张某某亲人赶到后质疑不断。屈小娜等按照程序通知张某某家属后,3月11日,张某某的姐姐姐夫,哥哥一行七八人赶到大声质问:“我妹妹受到了什么迫害?你们是不是打我妹妹了?给她吃了什么药?”

“打也不可能打出外伤感染。”屈小娜和刘颖特别委屈,不约而同陷入了沉默。旁边医生看不下去了,说:“打没打,你们可以进去问问她本人。”这才让紧张的气氛缓和了不少。

“不想说话,不想解释。人很憋屈,压根就不想解释。”屈小娜回忆说,这就是基层工作。它“不是体力上的辛苦,而是心理上的折磨”。

“最累的,就是不被理解。”刘颖说,自张某某进入强戒所以来,他们组织多次亲情活动,但张某某的亲人很少露面。张某某这次住院以后,她的哥哥、姐姐、姐夫、嫂子都来了。“我常常教导干警不能用平常眼光看问题,工作流程要规范。但发生这样的事情,会让你没有职业成就感。”刘颖说,“在这里,你的工作会被许多人误解。你兢兢业业训练的人,也会很快食言再回来。”

刘颖说,工作大概五六年后,这种无力感、挫败感特别强烈。记得刚工作不久,一位来自陕北的戒毒人员改造特别积极,不但思想转变快,而且学习了多项技能,“出去之前,一再承诺,再也不回来了。但两年后,她又回来了。”可是,干一行就要爱一行。刘颖很快调整了自己,就像此次面对张某某家属的责难一样,当张某某家属不再嚷嚷时,她平静地说:“除医生建议外,你们还可以检查伤口,看监控。”

“处理很多突发状况,我们需要拿出十二分的耐心,让公众、家属去理解。当然,这的确很累。”刘颖说,许多同事由于在单位和戒毒人员说了太多的话,以至于回家“话都不想说了”。

“不要说别人理解,老公和我一个单位都不理解。”屈小娜说,孩子小升初时,在家里,她担心戒毒人员安全;在单位,她担心孩子学习。有一回给孩子打电话,孩子说“妈,你别给我打电话,找你的戒毒人员去。”原来,孩子一直希望妈妈能陪他去书店买些书,可是屈小娜老是腾不出时间。

刘颖说,由于戒毒警察工作琐碎,很多同事常彼此之间帮忙照看孩子。有一年除夕,她在家正和父母准备年夜饭,有戒毒人员突发疾病,她不得不迅速赶回单位,回家已是大年初一了。

年轻的耿昕宇说:“了解得越多,担心就越多。生怕一不小心,会影响戒毒人员的安全,整个大队的安危。”一场风波很快过去了。3月15日下午4点,耿昕宇等为张某某办理了出院手续,把她接回强戒所悉心照料,按照医嘱,每日监督她按时服药,保持清淡饮食。4月17日,张某某完全康复。耿昕宇说,这次事件后,张某某说了很多感谢的话。屈小娜说她发现,张某某看人的眼神不一样了,有柔和、暖意、温馨等。刘颖说,这件事警醒大家:工作不仅要抓细,更要抓细微。屈小娜又说,尽管戒毒工作困难重重,有许多强戒人员出去后会复吸,但只要有一个人成功戒毒,他们的工作就有意义。三天后,张某某写了文章开头的感谢信。在信的末尾,她说:”在此,我要感谢每一位队长,还有每一位照顾我的医护人员、戒毒人员。我绝不辜负你们的期望,请你们看我的行动吧!”

猜你喜欢

强戒刘颖戒毒
广东省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体质效益调查与运动干预模型构建
标签理论视野下的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回归社会问题研究
浅谈戒毒康复爱心基金在戒毒康复工作中的应用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自首现象浅析
论强戒所和谐“警戒关系”之构建
——以安徽省戒毒系统为视阈
论自愿戒毒:法规范、定位与制度创新
从“白粉妹”到“戒毒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