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自信光耀民族复兴的梦想

2018-07-27绿茵

中国石油企业 2018年6期
关键词:良知总书记民族

□ 文/绿茵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更深层、更基本、更持久的力量。文化复兴是民族复兴的核心内容之一,“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作出的又一个重大的论断,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高度文化自信,来自中华民族文化具有恒久的、从未间断的、统一的稳定性与变革性。

“一切问题,由文化问题产生;一切问题,由文化问题解决。”正如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所言,文化像空气一样以无形的意识、无形的观念,渗透着一个民族的文化性格、文化心理、文化基因,并以有形的存在、有形的现实决定着理论与社会道路、社会制度建设。“智或知应当是良知,而良知必须知行合一。”在“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主题报告中,“致良知四合院”创始人白立新先生以严谨、平实的风格,字斟句酌地解读了中华文化的核心秘密—这是一个“心—道—德—事业”的四部曲。他认为,“有怎样的心,就有怎样的道,就有怎样的德,就成就怎样的事业。”

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的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所强调的,“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短短几十年,中国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充分说明了“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最高层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而以“道”为核心密码的中华文化与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之道“和”在一起,既形成了中国的“独特优势”,更坚实了民族伟大复兴的根基。《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中的诸多案例,也一再证实:文化自信光耀民族复兴的梦想。一个企业家、政治家或者我们这些普通人的心中若有“修身”“齐家”“治国”“利天下”之情怀,即便力量微薄也能利益社会、利益民众。积沙成塔,积跬步以至千里,则足以前所未有地接近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一个政党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自信的程度。这大概就是人类伟大的思想导师弗里德里希·恩格斯说的,“文化上的每一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文化既是人类不断前行的灯塔,是否具有高度的文化自信,不仅关系到文化自身的振兴和繁荣,更决定着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前途命运。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关乎国民的精神状态和社会的精神风貌。笔者以为,《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揭示了人生和事业最大的一个奥秘”,“心—道—德—事业”四部曲中的“事业”包罗了“人生”万象,大到国家、城市、互联网、行业、社区、家族等,中到企业、朋友、家庭、职业、婚姻、子女等,小到经营、战略、产品、收入、旅游、健康、住所,等等。内容可谓丰富,内容也可谓精深,非常值得一读。

猜你喜欢

良知总书记民族
带着“民政题”与总书记面对面
我们的民族
Chapter 11 A clear conscience第11章 良知未泯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良知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多元民族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