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论语》师德观和习近平系列讲话对内高班教育的启示

2018-07-26余佳

关键词:内高班论语立德树人

【摘要】本文摘录《论语》中孔子有关师德观的有关论述,结合习总书记有关教育的讲话和自己在内高班工作的实际情况,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四个方面理论联系实际展开论述,最后认为作为一名当代高中老师,应该牢记讲话精神,与时俱进,立德树人,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关键词】《论语》 师德观 习近平 内高班 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1-0251-01

内高班全称为内地新疆高中班,其目的是使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在内地接受更好的教育,将来为祖国服务,是推动民族交往与团结的桥梁。近期重读《论语》,在教育内高班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自身也深深被孔子的师德观所撼动。而习总书记在多种场合提倡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多读古代经典。

一、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师德观的论述

2014年9月,习近平在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提出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化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的贡献,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四有”教师也是对老师这一特殊职业在新时代的新的更高要求。

二、《论语》有关师德观的论述及启示

《论语》是我们了解儒家思想精髓和价值观的重要文本,是中国人的精神食粮。以下就习总书记有关四有教师,结合《论语》有关的论述,谈谈在教育教学中如何贯彻和实行四有教师精神并且做到如何立德树人。

1.“其身正,不令而行”——树立坚强的理想信念与立德树人的风范

孔子十分重视自己的道德垂范作用,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2014年,习近平也指出:“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2014年9月,习近平在乌兹别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也指出:“希望广大教师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内高班教学要求我们要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始终贯彻教育工作的“三个面向”和“四个统一”的要求,为新疆培养热爱祖国,维护祖国统一,坚持民族团结,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立志献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合格高中毕业生。

教师要身体力行为学生树立好榜样,以身作则对学生道德人格起塑造作用。作为预科班教师,根据“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的教育理念,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授科学知识,更要教会学生树立优秀品行。只有教师自身做好道德表率,才是推动学生追求高尚品格的力量。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常常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素材,表达我对于祖国的热爱,对于中国广博文化的热爱,让学生在课堂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文明礼仪意识、民族一家亲的意识。预科学生正处于思想、情感、性格等尚未成熟稳固的形成发展阶段,离开家乡来到新的环境,易受外界影响,普遍有乐于接受教师指导,愿意观察和模仿教师言行,并以教师为表率的特点。所以,也可以利用周一升旗和主题班会的形式进行教育活动,还可以充分利用爱国教育基地对新疆生进行爱国教育。例如每年的“清明”、“五四”等节日,学校可以组织新疆生和本地生一起到烈士墓前,进行扫墓、宣誓等爱国活动,参观历史文化展览馆等。

2.“学而不倦,诲人不倦,乐以忘忧”——求实严谨的治学态度

孔子认为:“我非生而知之者也,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所以必须努力探索,孜孜以求。而且必须“学而时习之”。习近平在北京师范大學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指出:“在信息时代做好老师,自己所知道的必须大大超过要教给学的范围,不仅要有胜任教学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通用知识和宽阔的胸怀视野。好老师还应该是智慧型的老师,具备学习、处世、生活、育人的智慧,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能够在各个方面给学生帮助和指导。”

内高班学生因为地域、民族、文化的差异,许多时候无法和当地的学生同样理解课本知识,在课堂上往往提出一些在教师预设外的问题,他们的学习与思考方式也往往具有自己的特质。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广博的学识,扎实的专业功底,要博览群书,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来应对学生的这种差异性。同时也应吸收相关学科如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充分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特征,用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来引导、教育学生。

3.“无隐无私”——师生和谐的仁爱关怀

孔子主张教师要以仁爱之心“泛爱众”,要“有教无类”并且“因材施教”。2016年9月,习近平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强调:“教育要注重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注重学用相长。”教师应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仅喜欢优秀的学生,而且要重视一般学生。

内高班学生来自地域广阔的新疆,有的来自城镇,有的则来自偏远的游牧地区;有的在初中阶段学习过汉语,有的则是完全没有接触过汉语的学习,这就意味着一个班的学生语言水平差距非常大。对于汉语水平较好的学生教师要充分给予鼓励,而对于那些初次接触汉语并且不能很好交流的学生,教师则要具备充分的耐心,在学习上或在生活中都要给予关心、理解、宽容、爱护。教师还要创造条件和机会,帮助后进生努力学习汉语,让这些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另外,内高班的学生都是背井离乡,家在远隔千里之外的新疆,因此,教师在平时也应多多关注学生的生活,充分与学生进行心灵上的沟通,让其在异乡感受到充分的关爱,而这种关爱一定是有一个尺度,不能过分溺爱,也要严格要求,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需要我们切实把握好与学生之间的关爱的度,把握好了这个度,就能和学生建立其一种亦师亦友的和睦关系。在学生入学之初,可以通过查看档案、与学生聊天的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家庭情况以及对于内高班生活和学习的看法,教师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三、结语

习总书记曾说:“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因此,在当今中国,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实现中国梦的大环境下,重读《论语》和总书记有关师德观的讲话,对于我们来说,立德树人,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对于指导我们内高班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国书局,1980年.

[2]习近平.《习近平用典》[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年.

[3]习近平.在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讲话.2014年10月.

[4]习近平.在乌兹别克斯坦国事访问上的讲话,2014年9月.

作者简介:

余佳(1993.5—),女,汉族,湖南岳阳,硕士研究生,初级,毕业于五邑大学,就职于广东省江门市培英高级中学,学科教学(语文)研究方向。

猜你喜欢

内高班论语立德树人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如何读懂《论语》?
基于中华传统文化认同目标的新疆“内高班”音乐教学
准备好了,我要出发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运用“掌握学习”理论,提高新疆内高班学生地理素养
半部《论语》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