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2018-07-26倾文丽孙闻博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23期
关键词:个人主义集体主义

倾文丽 孙闻博

摘要: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尤为重视关于价值观的各项工作。“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在本质上就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相对立的价值观。明确“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科学内涵,把握它们在我国社会意识中的历史流变,洞察理论上对它们所做的“修正”与诡辩,对于当前我国的价值观树立和塑造工作具有重大意义。党中央在这一问题上的最终目标是引导公民接受并践行集体主义,反对并抵制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

关键词:个人主义;集体主义;马克思主义伦理观

中图分类号:C9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3-0076-02

一、导言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强调价值观培养和树立工作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凝聚社会共识、引领时代风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对于社会和历史而言具有更为重大的意义和更为深远的影响,对于实现伟大“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二、“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与“集体主义”的概念界定

马克思主义认为,作为一种道德准则,个人主义根源于私有制,以自我利益作为道德的基础,个人主义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了极致,成为了资产阶级最基本的道德原则和核心的价值取向。而以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为指导的集体主义是一种与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为核心的资本主义道德观根本对立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

1.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的定义。“个人主义实质上是一种从个人至上和个人利益出发,以追求个人利益满足作为行为的价值方针,以个人为中心来看待世界、社会和人际关系的资产阶级道德原则。利己主义是个人主义的具体化和集中体现,它从人的本性是利己、自私的认识出发,强调判断行为善恶的根本标准是个人利益的实现,他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不过是实现个人利益的手段,只有个人利益的实现与满足才具有根本性和目的性的意义和价值。”

2.“集体主义”的定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在继承无产阶级集体主义观念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关系和个人与集体辩证关系的科学反映,既肯定个人利益的正当性与合理性,又强调集体利益的优先性和首要性,主张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结合。”

三、我国公民对“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认知态度的流变

1.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20世纪90年代之前。这一时期,在大学生乃至整个知识分子群体之中,对这一问题的态度和认知是大体一致且坚定的。当时的知识分子学术界特别是我们的大学生群体,对于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整体持否定和批判的态度,而极力推崇集体主义。虽有个别、零散的怀疑或反对的声音,但也不可能被公开化,都是尚未兴起即已扑灭,因为不存在这种社会环境和思想土壤。

2.20世纪90年代之后。上世纪90年代以后,情况发生了巨变。对于集体主义的反对和质疑的声音逐渐变多,而对于个人主义的认同和支持的人数越来越多,最后出现了在我国部分大学生以个人主义来反对集体主义的状况。造成这一异变的原因在于当时我们国家的内部和外部矛盾。就外因而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导致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了巨大挫折,致使一些大学生接受资本主义的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价值观,排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就内因而言,则源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这里所说的是指,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问题和所遭受的各种挫折成为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力量对比转换的根源。

在当代这样一个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时期,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力量对比并未发生根本转换,两者相争可谓势均力敌,这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情境早已不可同日而语,这种状况也直接影响了青年人的价值取向特别是我们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具体地说,当代大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了西方价值观尤其是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开始远离甚至排斥、反对集体主义价值观,集中表现为社会责任意识淡薄、历史使命感不足、政治活动参与冷漠、民族自豪感不强等,这也就意味着高校大学生价值观培养工作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形势不仅严峻而且紧迫。如何从根本上扭转我国人民群众尤其是大学生群体对于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认知和观念,削弱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的不良影响,重拾和巩固集体主义的积极信念,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意识形态地位,是摆在我们国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界面前的一道重大难题。

四、“修正理论”对“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学理篡改

1.给资本主义的个人主义强行注入其本身并不存在的“新内涵”。(1)将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相分离。它认为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是两种不同的主义,只有利己主义才是先前“官方学说”所宣称的“资本主义道德观和价值观”,而个人主义不同于利己主义,它重视个体意义、推动个体发展、实现个人价值,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美好的道德原则和价值信念。(2)在第一种方式的基础上,又重新把利己主义与个人主义相合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暗自地把“利己主义”也给“洗白”了,认为“利己主义”在本质上与第一种方式宣称的个人主義一样都是“主观利己、客观利他”,而非“官方学说”所宣传的那样是资本主义压迫和剥削的意识形态。这两种方式有其所犯的共同错误:没有看清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本质的一致性,是同一主义的不同方面;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归根结底是为巩固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维护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为资产阶级的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服务的;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不仅与体现个体作用、创造个人价值、彰显人文情怀毫无关系,相反它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抹杀个人价值、抑制个体发展、毁灭人道关怀。(3)最为特殊的一种方式,认为“恶就是善”。与前两种方式不同,它既不否认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作为压迫和剥削阶级意识形态的实质,也不否认我们马克思主义对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真实含义的界定,而是直接主张此种道德信条和价值观念是正确合理的、直接抨击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先进于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都是摧残人性、压榨个人的”,这种方式我们一般称之为“极端个人中心主义”和“极致的利己主义”。

2.曲解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片面删减其本身的完整含义。这种方式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全面的要义片面化、复杂的规定简单化、深刻的内涵肤浅化。它轻率地认定“集体主义排斥个人利益、轻视个人发展、牺牲个人前途、压榨个人价值”。这样一来,造成的结果就是原本的资本主义的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被美化和塑造成了本应是我们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形象,而我们本来的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反倒成为了反个人、反价值的代表。这一种方式所犯的根本错误是没有看到真正的科学社会主义的辩证集体主义是坚决反对不必要的个人利益牺牲的,是着力主张在维护集体利益的前提下促进个人利益的合理实现的,是以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共同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为其最终目标的。因而,它实质上是把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的内涵与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内涵片面、抽象的对调了。

五、结论

坚持、热爱并实践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反对、抵制并批判资本主义的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这是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最为重要的目标之一。达到这一目的应该是一个多维的系统工程,但是最重要、最强效的还应是必须充分发挥大学高校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意识形态主阵地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高校教师特别是“两课”教师作为意识形态理论教授者的重要作用。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人们的意识,随着生活条件、社会关系、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相信在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和社会各界相互配合的共同作用下,独属于我们自己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先进价值观必将形成。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72.

[2]《伦理学》编写组.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2:138,142.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

猜你喜欢

个人主义集体主义
关于将集体主义引入经济理论的思考
反对个人主义做合格共产党员
鲁迅的个人主义思想初探
——以《文化偏至论》为例
The inhibition effect of Chlorpromazine against theβ-lactam resistance of MRSA
当前高职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探究
高校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现状调查
当代集体主义的现实困境及其主体性重塑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流变的历程
概念起源时间错了
个人主义能不能一分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