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国主流媒体对当代中国文学的评价与接受

2018-07-26陈大亮

小说评论 2018年4期
关键词:阎连科苏童书评

陈大亮 许 多

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引起了世界轰动,中国文学“走出去”以及当代中国文学在国外的传播与接受成为文学界与翻译界讨论的热门话题。《小说评论》自2012年增设“小说译介与传播研究”栏目以来,发表了莫言作品在法国的译介与解读、贾平凹作品在日本与德国的译介、余华在俄罗斯的译介与阐释、苏童在德国的译介与阐释、铁凝作品在日本的译介与阐释等研究文章。但是,我们发现很少有人全面关注英国主流媒体对当代中国文学的评价与接受情况。英国主流媒体关注哪些中国作家?报道什么内容?怎样评价?如何引导社会舆论?本文基于所收集的英国主流媒体对当代中国作家与作品报道的第一手资料,从基本状况、评价重点、问题与思考三个方面试图回答以上几个问题。

一、基本状况

为了较全面地把握英国主流媒体对当代中国作家的关注情况,我们运用Factiva媒体数据库,从资讯来源、报道时间、新闻主题三个方面来统计分析。

1.按照资讯来源统计。本文所指的英国主流媒体是指在英国主办的、面向主流受众、报道主流信息、占据主流市场的广播、电台、通讯社以及报纸,主要包括英国广播公司(BBC)、《路透社》(Reuters)、《泰晤士报》(The Times)、《卫报》(The Guardian)、《每日邮电报》(The Daily Telegraph)、《金融时报》(The Financial Times)、《独立报》(The Independent)七大媒体。英国主流媒体具有权威性与严肃性,不同于那些八卦新闻及小道消息。因此,本研究的所有语料都来源于英国主流媒体,以确保材料的权威性和可靠性。

英国主流媒体关注较多的到底是哪些作家呢?我们在语料库中输入当代知名作家的名字或作品作为关键词多次检索,挑选七大主流媒体,逐条进行人工甄别辨认,剔除不相关的内容及重复项,依次统计出报道数量。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统计《泰晤士报》的数据时,我们把《泰晤士报文学副刊》也包括在内,以体现其文学性和专业性。

英国主流媒体对中国当代作家的关注情况统计(依据资讯来源)

续表 英国广播公司 路透社 泰晤士报 卫报 金融时报 电讯报 独立报 总计姜戎 2 10 11 17 9 7 11 67苏童 4 10 10 17 5 8 6 60余华 3 1 4 12 7 6 9 42毕飞宇 0 2 5 12 0 5 3 27铁凝 15 0 0 3 1 0 1 20麦家 0 0 3 2 4 4 6 19王安忆 3 3 1 6 1 1 0 15

语料库检索结果显示,英国主流媒体对贾平凹、陈忠实、韩少功、迟子建、刘震云、张承志、史铁生、阿城、格非等作家及作品关注较少,鲜有报道。关注最多的当代中国作家依次是莫言、阎连科、王蒙、姜戎、苏童、余华、毕飞宇、铁凝、麦家、王安忆。

从报道的总数量来看,英国主流媒体对当代中国作家的关注在数量上是比较少的,而且分布极不均匀,有些重要作家由于翻译、题材、风格或意识形态等因素而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除了莫言、阎连科、王蒙之外,英国主流媒体对其他作家关注较少,这与他们在国内的知名度是极不相称的。

从出生年代来看,这十位作家形成一个连续体,从30年代一直延续到60年代。王蒙属于30 后,姜戎属于40后,莫言、王安忆、铁凝、阎连科属于50后,其他四位作家余华、苏童、毕飞宇、麦家属于60后。

从资讯来源分布来看,《英国广播公司》和《路透社》关注较多的是莫言、王蒙和铁凝,这与三位担任的官职有很大关系。《卫报》对当代中国文学关注较多,共发表了147篇报道,是外国读者了解中国文学的重要窗户。

2.按照报道时间统计。按照资讯来源统计出来的数据是所有日期的报道总和,看不出媒体从什么时间开始关注每位作家的,也不能显示报道的高峰期以及数据的时间分布。要想了解这些信息,我们下边按照报道时间来统计。

语料库提供了报道日期的时间分布图,可以看出每个媒体报道的起止时间以及高峰期。此外,检索结果会有一个列表,按照时间顺序逐条列出检索结果。我们结合这两点统计出了每位作家的报道起止时间及高峰期。此外,英国广播公司和路透社的数据通过两次不同设定检索获得,并显示出相关的时间信息。

英国主流媒体对莫言的关注最早始于1993年5月15日,《金融时报》以BOOKS—SIMPLY THE COLOUR OF CHINESE BLOOD 为标题报道了英译本《红高粱》,最近的关注是2016年10月11日,《卫报》在报道2016年诺贝尔获奖时提及莫言。媒体关注的高峰期集中在2012、2013、2014这三年,分别是151篇、66篇、17篇,合计234篇。这些数据包括英国广播公司和路透社的统计数字在内。

英国主流媒体对阎连科的关注最早始于2005年,最近的一篇截止到2017年6月。报道的高峰期集中在2012年、2013年、2016年这三年,分别是15篇、34篇、21篇,合计70篇。进入2017年以来,英国主流媒体对阎连科的热情不减,相关报道截止到6月已经见报13篇。此外,英国广播公司的3篇分布在2005、2006、2011三年内。路透社的5篇分布在2005、2006、2008、2013、2016五年内。由此可见,英国媒体比较垂青阎连科,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英国主流媒体对王蒙的关注最早始于1986年,最近的一篇截止到2012年12月。路透社的报道主要集中在1989—1992年这4年,共21篇。英国广播公司31篇报道大致均匀地分布在1986—2012区间的25年中,平均每年2篇左右。其他5家主流报纸关注的高峰期集中在1987、1989、1991这三年,分别是8篇、7篇、5篇,共20篇。从报道数量的时间分布来看,对王蒙的关注没有明显的高峰期。

英国主流媒体对姜戎的关注最早始于2005年,最近的一篇截止到2016年5月。报道的高峰期集中在2007、2008、2015这三年,分别是11篇、17篇、7篇,共计35篇。此外,路透社对姜戎的关注主要集中在2007年,有7篇。英国广播公司的2篇报道均匀分布在1994和2005两年内。

英国主流媒体对苏童的关注最早始于1995年,最近的一篇截止到2016年7月。报道的高峰期集中在2007、2011、2012这三年,分别有6 篇、10篇、6篇,共计22篇 。此外,路透社对苏童的关注主要集中在2011年,有5篇,其他5篇均匀分布在2003、2005、2006、2009、2015五年内。英国广播公司的4篇报道分布在1994、2001、2005、2014四年内。

英国媒体对余华的关注最早始于1999年,最近的一篇截止到2016年9月报道的高峰期集中在2004、2012、2013这三年,分别是3篇、10篇、11篇,共计24篇 。此外,英国广播公司的3篇报道均匀分布在2005、2011、2014三年内。路透社的1篇在2007年。

英国主流媒体对毕飞宇的关注最早始于2007年,最近的一篇截止到2014年5月。报道的高峰期集中在2011、2012、2014这三年,分别是5篇、8篇、3篇,共16篇。此外,路透社的2篇报道分布在2011、2014两年内。

英国主流媒体对麦家的关注最早始于2008年,最近的一篇截止到2016年7月。报道的高峰期集中在2014年,一年报道17篇,占总数19篇的90%左右。这一年可以称为麦家年,他的谍战小说在西方红极一时。

英国媒体对铁凝的关注最早始于2004年,最近的一篇截止到2013年3月。值得注意的是,英国广播公司有15篇报道,大致分布在1996—2012区间的6年内,每年2-3篇左右。其他5篇分布在2004、2007、2013这三年。

英国媒体对王安忆的关注最早始于2009年,最近的一篇截止到2016年7月。报道的高峰期集中在2011年,共11篇。其他报道分布在2009、2013、2014、2016这4年内,每年1篇左右。此外,英国广播公司的3篇报道均匀分布在2001、2003、2012三年内。路透社的3篇报道分布在2005、2011两年内。

总体来说,英国主流媒体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关注中国当代作家与作品,每个年代都有代表作家与作品,他们在不同的时期各领风骚,影响海外。按照时间分类,可以历时地考察当代中国文学外译的历史发展,反映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还可以显示出原著与译著产生影响的时间差。

3.按照新闻主题统计。英国主流媒体对当代中国文学外译的关注主要分布在新闻、文化、图书、艺术、特稿等栏目中。《英国广播公司》的报道集中在中国新闻或娱乐艺术栏目里,《路透社》则以世界新闻、人物、娱乐、采访、特稿等形式报道。其他五家报纸在文化、艺术、特稿、评论等栏目下报道。按照主题分类,大致可以分成书评、获奖、特稿三大类。

一是书评。《卫报》《金融时报》《泰晤士报》《独立报》《每日电讯报》设有书评(book review)栏目。书评一般包括图片、作家简介、译者姓名、出版社信息、作品介绍、书评人观点等几个组成部分。

从图书译者来看,莫言的译者主要是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阎连科的译者主要是罗杰斯(Carlos Rojas)和卡特(Cindy Carter),余华的译者主要是白睿文(Michael Berry)和白亚仁(Allan H. Barr),苏童的译者主要是葛浩文,王安忆的译者主要是白睿文和陈淑贤,麦家的译者主要是米欧敏(Olivia Milburn)和佩恩(Christopher Payne)。

从书评数量与分量来看,《卫报》刊载的书评数量最多,文章也较长,长文可达2000多字。《独立报》和《每日电讯报》的书评数量少,且文章较短,有的只有100多字。《英国广播公司》与《路透社》很少发书评,只介绍少量获国际大奖作品。

从涉及的作家来看,有关莫言和阎连科的书评最多,苏童和余华次之,王蒙和铁凝的最少。姜戎虽然只有一部作品《狼图腾》,但其书评数量可观,评论也较多。麦家的谍战小说有《解密》《暗算》《风声》《风语》等多部,但书评主要集中在《解密》上。其他书评涉及一些海外流亡作家及异见作家。

若从作品来看,这些书评主要集中在《红高粱》《天堂蒜薹之歌》《酒国》《丰乳肥臀》《蛙》《四十一炮》《生死疲劳》《檀香刑》《十个词汇里的中国》《四书》《为人民服务》《受活》《丁庄梦》《炸裂志》《河岸》《我的帝王生涯》《大浴女》《狼图腾》《青衣》《兄弟》《解密》等21部作品。

虽然《卫报》《独立报》《金融时报》都有图书(books)栏目,但其内容并非全是书评,有些显然具有评论(comment)性质。这些评论以图书为噱头,借此评论翻译,针砭文坛,谈论政治,批评政府等等。

二是获奖。获奖是英国主流媒体关注的另一个重要主题,内容包括诺贝尔文学奖、英仕曼布克国际奖(Man Booker International Prize)、英仕曼亚洲文学奖(Man Asian Literary Prize)以及《独立报》外国小说奖(Independent Foreign Fiction Prize)。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莫言获诺奖成为报道的重头戏,内容主要集中在2012年10月和12月这两个时间段,10月宣布名单,12月举行颁奖仪式。 这些报道关注的内容主要包括获奖原因、国内外对获奖的不同反应等等。

英国主流媒体对英仕曼布克国际奖的报道也是浓墨重彩的,内容包括奖项设置的介绍、每界获奖作家与作品、评选过程等等。2011年,苏童和王安忆进入英仕曼布克国际奖决选名单。2012年,阎连科获得英仕曼布克国际奖提名。2016年,他的作品《四书》入围英仕曼布克国际奖长名单。2017年,《炸裂志》入围英仕曼布克国际奖长名单。

在当代中国作家中,姜戎的《狼图腾》、苏童的《河岸》以及毕飞宇的《玉米》分别获得2007年、2009年、2010年的英仕曼亚洲文学奖。《泰晤士报》称毕飞宇是“中国文学界的超级明星”,荣膺中国两个最著名的文学大奖,而且获得英仕曼亚洲文学奖。阎连科的《丁庄梦》入围2012年的英仕曼亚洲文学奖及《独立报》外国小说奖短名单。

在英国主流媒体关注较多的十位作家中,六位(王安忆、麦家、莫言、毕飞宇、王蒙、苏童)获过茅盾文学奖,五位(毕飞宇、阎连科、铁凝、苏童、王安忆)获过鲁迅文学奖,三位(姜戎、苏童、毕飞宇)获得英仕曼亚洲文学奖,两位(苏童、王安忆)进入2011年英仕曼布克国际奖决选名单,一位(阎连科)三次获英仕曼布克国际提名奖,一位(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

三是特稿。《每日电讯报》《泰晤士报》《泰晤士报文学副刊》都设有特稿(feature)栏目,往往就一个特定专题进行专门报道。《卫报》虽然没有特稿栏目,但在图书(books)栏目中也会就某个特定的人或事件进行专题报道,这些报道从内容来看不是书评,因而也归入特稿这一类。英国主流媒体刊载了不少中国作家的人物特稿,主要有莫言、苏童、王安忆、铁凝、余华和麦家。

2012年10月11日,《英国广播公司》在莫言获得诺贝尔奖的那天发表题为Beginners’ Guide to Mo Yan的特稿,并配有莫言的大幅照片,标题与内容都非常醒目。《独立报》在10月12日也发表了题为Profile:Mo Yan, Chinese author的专题报道。《卫报》在2011年3月刊载了苏童与王安忆的特稿,2012年10月13日发表了葛浩文的 MY HERO:MO YAN的特稿。《金融时报》刊有余华和麦家的特稿,《独立报》2013年2月23日刊载了铁凝的采访报道。《泰晤士文学副刊》在2014年5月2日发表了余华的特稿。

二、评价重点

本节内容从大语料库中导出直接针对当代中国文学的社论、评论、书评、特稿等报道148篇,依据高频词统计法,从作家评价与作品评价两个方面分析英国主流媒体评价的重点。

1. 作家评价

英国主流媒体在报道中提到很多中国作家的名字,但重点关注与评价的作家则十分有限。媒体以贴标签的方式把作家分为体制内作家、异见作家及争议作家,从而建构不同的作家身份。

在报道王蒙、铁凝、莫言时,媒体总是给他们贴上中共党员、文化部长、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副主席)、政协委员、中央委员等政治标签,彰显了这些作家的“体制内”身份。英国广播公司和路透社对这三位有官衔的作家关注较多,报道内容多涉及政治事件,评价的政治色彩也很浓。

在英国主流媒体那里,王蒙的名字总是与著名作家(a well-known writer)和文化部长(Minister of Culture)紧密联系在一起,具有作家与官员的双重身份。《独立报》(1995-11-4)说:“像王蒙和萧乾这样的作家都在共产党体制内工作(working within the Communist system)”。《卫报》(2012-4-14)称铁凝和莫言为体制内作家(established writers),他们分别担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或副主席。”《卫报》(2013-3-23)在评价《大浴女》时说“铁凝在中国文化体制内过着安稳的职业生活(within the confines of the Chinese cultural establishment)”。此外,媒体有时也用state writers或者official writers表达这些作家的官方身份。

在我们收集到的148篇报道中,“异见”(dissident )这个词出现28次,英国主流媒体称这类作家为“异见作家”(dissident writers)。

此外就是所谓的“争议作家”。如对于阎连科,英国主流媒体似有争议,评价不一。《独立报》(2012-12-12)新闻评论把阎连科描述为“异见小说家(dissident novelist)”。同样还是《独立报》(2012-12-15),又说:“他既不是异见作家,也不是体制内作家”。《金融时报》(2017-4-1)在《炸裂志》的书评中说“阎连科是中国最受欢迎被禁最多的作家(China's most feted and most banned author)”《卫报》2013年10月19日认为阎连科是中国最有意思的作家之一,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是一位讽刺家(one of China's most interesting writers and a master of imaginative satire)。

2.作品评价

在众多作品中,英国主流媒体关注较多的是以莫言为代表的幻觉现实主义作品,以苏童为代表的先锋文学作品,以余华为代表的现实主义作品,以麦家为代表的谍战小说,还有以阎连科为代表的神实主义作品。

一是幻觉现实主义作品。《独立报》(2012-10-12)的一篇评论说:“瑞典文学院的评委客观公正,无可指责,选择莫言是名至实归,无可争议。”《每日电讯报》(2012-10-16)在莫言获奖之后也认为“单就文学方面来说,莫言的才华与出名是无可争议的”。《路透社》《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等主流媒体都在报道中用“幻觉现实主义(hallucinatory realism)”来评价莫言作品的文学创作风格,并把莫言与福克纳、马尔克斯、拉伯雷、卡夫卡以及狄更斯联系在一起。虽然莫言深受这些作家的影响,但他的《红高粱》《天堂蒜薹之歌》《酒国》《丰乳肥臀》《四十一炮》《生死疲劳》等作品融合了中国的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创作风格。莫言的“幻觉现实主义(hallucinatory realism)”显然不同于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magical realism)”。

二是先锋文学作品。英国主流媒体认为,苏童属于先锋派作家,不同于以前的社会现实主义作家、寻根文学作家以及伤痕文学作家。苏童的《河岸》2009年获得第三届英仕曼亚洲文学奖之后引起了英国多家媒体的关注。2010年1月9日,《卫报》刊出旅美作家李翊云对《河岸》的长篇书评,称“苏童是中国先锋文学时期最杰出的文体家,苏童的作品与其说是要表现人物内心的复杂性和神秘性,不如说他在带领读者游历一个充满异域风情是语言迷宫。”

三是现实主义作品。在西方,余华与莫言、苏童齐名,他的作品被翻译成多种外语在海外传播。《每日电讯报》(2012-7-17)说:“余华在20世纪80年代因发表了系列残酷现实主义的畅销小说而声名鹊起。”其中,英国主流媒体对余华的《活着》《兄弟》《十个词汇里的中国》三部作品报道与书评最多,可以说是他的现实主义作品代表作。

《活着》英文版于2003年问世,媒体对这部作品发表了不少评论。《金融时报》(2016-9-27)指出:“余华在西方最出名的是他20世纪90年代发表的史诗般作品《活着》”《独立报》(2004-7-4)认为余华的《活着》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

《兄弟》是英国主流媒体报道的重头戏,《金融时报》《每日电讯报》《卫报》等媒体共发表了五篇书评,详细介绍了小说的故事情节,并对其风格与叙事技巧等方面发表评论。

四是谍战小说。在2014年之前,麦家在西方媒体默默无闻,只有当他的《解密》被一次偶然机遇翻译成英文时,英国主流媒体才开始关注他。我们在语料库中检索到6篇有分量的书评,内容涉及作者出身背景、小说故事情节、媒体评价等方面。

据《金融时报》(2014-3-28)报道,“麦家是中国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但在西方他实际是不为人所知的,《解密》是他的第一本被翻译成英文的小说。”《泰晤士报》(2014-3-15)指出:“麦家的《解密》在中国很畅销,销量超过500万册,并获得茅盾文学奖。但在中国的成功并不等同于在国际上成功。这部在中国最畅销的心理惊险小说并不可能在在国外掀起一轮新的中国黑色小说之热潮。”

五是“神实主义”作品。英国主流媒体对阎连科的《受活》《四书》《为人民服务》《丁庄梦》《炸裂志》这五部作品给予了足够的报道与评价,书评与评论之多足以与莫言的作品评价比肩。我们可以用“神实主义”这条主线把五部作品联系起来。

“神实主义(mythorealism)”这一术语首次在2017年3月12日的《星期日泰晤士报》上出现。媒体借用阎连科本人的话阐释了神实主义的内涵:“这是一种不真实的真实,是一种不存在的存在,不可能的可能。”在《炸裂志》的书评中,《金融时报》2017年4月1日再次提到“神实主义”:一种故意夸大的现实,非常类似于今天所说的假新闻。

英国主流媒体对阎连科提出的“神实主义”小说创作理论并不感兴趣,感兴趣的是小说背后的政治内容以及社会问题。

三、 问题与思考

英国主流媒体对于当代中国文学的理解与接受是表层的、片面的,甚至有很多误解及过度诠释。在评价时往往以政治批评代替审美批评,有明显的把读者往禁书上引、把文学往政治上引,把小说往现实上引的倾向。

1.把文学往政治上引

文学和政治一直是学术界争议不休的一个话题。英国主流媒体在报道当代中国文学时强化了政治意义,忽视了作品的文学价值,把文学往政治上引导。

在语料库导出的148篇报道中检索,中国(China 978次)、国家(state 197次)、政府(government 127次)、共产党(Communist 115次,Communist Party 72次)、禁止(ban 168次)、审查(censorship 92次)、政治(political 186次)、官方(official 130次)、权力(power 90次)在有关报道中出现频率很高。由此可见,政治话语弥漫在英国主流媒体的媒体叙事中。

英国主流媒体在提到中国作家、中国媒体、中国机构时总是加上带有意识形态色彩的政治标签,以此凸显作家的政治身份、媒体的政治立场以及机构的官方背景。在媒体身份方面,英国主流媒体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日报》《环球时报》等媒体前面加上Chinese Communist Party newspaper, official,state-run, Party-controlled, party’s mouthpiece等身份标签,前景化了这些媒体的政治立场。

莫言获奖本来是文学事件,但部分西方媒体在报道莫言获奖时总是把文学与政治联系起来,再加上异见分子的推波助澜,国际舆论一下子把莫言推到政治的风口浪尖上。莫言在瑞典文学院发表获奖感言,坚定地称自己是“讲故事的人”。在斯德哥尔摩的记者招待会上,他说:诺贝尔文学奖是文学奖而不是政治奖。英国主流媒体把莫言获奖与政治联系起来是一种误导,遮蔽了莫言作品的文学价值。

除了获奖之外,英国主流媒体在书评中也掺杂着很浓的政治色彩,把文学批评蜕变成了政治批评。《金融时报》《卫报》《泰晤士报》等四五家媒体都以《蛙》的书评为工具,借此批评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2013年3月23日,《卫报》发表了汉学家与翻译家蓝诗玲的书评,该书评在评价铁凝的《大浴女》的局限性时也是从政治上说事,批评“铁凝呈现的都是共产党历史的正统思想,没有直接面对中国社会政治的矛盾与冲突”。2017年4月21日,《泰晤士文学副刊》在评价阎连科的《炸裂志》时认为,“这本书在揭露阴暗面方面不如《四书》深刻,在政治批评上还可以再大胆一些。”

总之,英国主流媒体把文学政治化,把故事前景化,把作家身份贴上政治标签,对国内的敏感话题津津乐道,大肆渲染,对中国共产党和政府提出批评,字里行间表露出明显的意识形态取向。媒体的这种政治导向显然是对中国文学主题的误解,扭曲了作品的文学价值与艺术手法。

2.把读者往禁书上引

由于政治、军事、宗教、道德等方面的敏感问题,各个国家都有审查制度。根据语料显示,英国主流媒体对中国的禁书以及异见人士很感兴趣,乐此不疲地向读者推荐介绍。在推介的禁书中,性、政治以及国内敏感话题很受媒体的关注与青睐。

国外媒体喜欢报道禁书,把读者往禁书上引领。《每日电讯报》(2007-7-21)指出:“中国作家的禁书在被翻译成英文时,封面上特意用黑体加上“中国禁书”标签("Banned in China'' label),审查被认为是最好的宣传方式。”媒体这么做主要是为了满足读者的猎奇心理,从而达到促销的目的。国内的禁书在国外却很受欢迎,以至于有些作家冒充禁书。伦敦大学的中文教授贺麦晓(Michel Hockx)说:“一些中国作家把禁书看作是寻找外国出版商的捷径。有的甚至冒充禁书,其实,中国政府根本没有关注他们。”

3.把小说往现实上引

英国主流媒体报道中国文学的方式很特别,往往在介绍小说内容的同时,评价中国现实,把小说和现实混杂在一起,模糊了小说与现实之间的界限。

英国主流媒体推介最多的是小说,他们把小说看成是了解中国当代社会的窗口。媒体在书评中把小说的故事介绍与中国现实的评价结合起来,把小说世界看成是现实世界,让读者产生一种错觉:他们读的不是小说,而是真实的中国。

文学是文学,历史是历史。小说提及的历史事件是故事发生的背景,与现实存在很大的距离,不可同日而语。

结 论

自20世纪80年代英国主流媒体就开始关注当代中国作家与作品,但30多年来关注的作家与作品数量相当有限,很多国内实力派作家与作品仍不为英国人所知。由于语言、翻译、历史、文化与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影响,英国主流媒体对于当代中国文学的理解与接受是表层的、片面的,甚至有很多误解及过度诠释。英国主流媒体在评价当代中国文学作品时,有一种倾向,往往以政治批评代替文学批评,把读者往禁书上引导,把文学往政治上引导,把小说往现实上引导。即使是分析文学作品,其评论也没有触及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与文学性,而只停留在浅显的故事情节介绍与简单的评价层面。通过对比国内与国外对中国文学的报道与评价,我们发现两者在价值观、意识形态、评价取向、审美鉴赏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鉴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文学“走出去”是面向大众的中国文学,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建议政府官方机构与学术界应加强与英国主流媒体的沟通与合作,消除偏见,加深了解,共同引领中国文学往正确的方向发展。

注释:

①周新凯,高方:《莫言作品在法国的译介与解读—基于法国主流媒体对莫言的评价》,《小说评论》2013年第2期。

吴少华:《贾平凹作品在日本的译介与研究》,《小说评论》2014年第5期。

陈民:《苏童在德国的译介与阐释》,《小说评论》2014年第5期。

张世胜:《贾平凹作品在德语国家的译介情况》,《小说评论》2017年第3期。袁淼叙:《余华在俄罗斯的译介与阐释》,《小说评论》,2017年第4期。

宋丹:《铁凝作品在日本的译介与阐释》,《小说评论》2017年第6期。

②Megan Walsh:“The Chinese writers dodging censorship”, The Times, Apr. 7, 2012.

③Teresa Poole:“‘PUNK’ WRITER DIVIDES CHINA’S LITERARY SALONS”, The Independent, Nov. 4, 1995.

④Richard Lea:“Is the London Book Fair supporting Chinese censorship?”, The Guardian, Apr. 14, 2012.

⑤Julia Lovell:“The Bathing Women by Tie Ning – review”, The Guardian, Mar. 23, 2013.

⑥Boyd Tonkin:“Judges play it safe in realm of Chinese literature, but Mo is a deserving winner”, The Independent, Oct. 12,2012.

⑦Guo Xiaolu.“Great art behind an iron curtain”. The Independent, Dec. 15, 2012.

⑧Catherine Taylor:“Backwater boom”, Financial Times, Apr. 1, 2017.

⑨Isabel Hilton:“Lenin's Kisses” by Yan Lianke, The Guardian, Oct. 19, 2013.

⑩Boyd, Tonkin:“Judges play it safe in realm of Chinese literature, but Mo is a deserving winner”, The Independent, Oct. 12,2012.

⑪Malcolm Moore:“China gets a Nobel winner it can boast about”, The Daily Telegraph, Oct. 12, 2012.

⑫Li Yiyun.“The Boat to Redemption by Su Tong”, The Guardian, Jan.9,2010.

⑬Rana Mitter:“China in Ten Words by Yu Hua: review”. The Daily Telegraph, July. 17, 2012.

⑭Lucy Hornby:“Stretching the truth in Chinese literature”, Financial Times, Sept.27,2016.

⑮Xin Ran,“Chinese fi ction - BUILDING A LIBRARY”, The Independent, July. 4, 2004.

⑯David Evans:“Decoded by Mai Jia”, Financial Times, March 28,2014.

⑰Megan Walsh:“A curious case of Sino-noir”, The Times, March 15,2014.

⑱David Mills:“The Explosion Chronicles” by Yan Lianke. The Sunday Times, March 12, 2017.

⑲Catherine Taylor: “Backwater boom”, Financial Times, Apr. 1, 2017.

⑳Julia Lovell:“The Bathing Women by Tie Ning – review”, The Guardian, Mar. 23, 2013.

㉑Jeffrey Wasserstorm:“Pigs might fl oat”, The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Apr. 21, 2017.

㉒Helen Brown,“Made in China, read worldwide”, The Daily Telegraph, July. 21, 2007.

猜你喜欢

阎连科苏童书评
浅谈苏童小说《刺青时代》中的创伤书写
苹果很甜,内心很暖
苹果很甜,内心很暖
主持人:吴义勤 陈培浩
阎连科:如果生活中没人需要你,那是最可怕的事情
书评:《鲁滨孙漂流记》
The Sun Also Rises from Hemingway《太阳照常升起》书评
被冤枉
苏童:慢一拍再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