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应用及效果观察

2018-07-24廖盼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8年6期

廖盼

【摘 要】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8至2017年4月收治的45例脑胶质瘤的患者,按照治疗的方法分为观察组(25例),对照组(2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的三维适形放疗,观察组患者加入替莫唑胺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2.0%,对照组为40.0%,两组差异显著;两组的副作用差异不显著。结论:采取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莫唑胺的治疗方法治疗脑胶质瘤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且具有较高的安全系数,值得借鉴使用。

【关键词】脑胶质瘤;替莫唑胺;三维适形放疗

【中图分类号】R739.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6-03--01

脑胶质瘤是致死率较高的一种恶性肿瘤,在我国甚至世界均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主要的临床特征为头痛、恶心以及呕吐等[1]。该疾病目前的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以及术后的放化疗。由于脑瘤生长的速度比较快,且处于的位置比较特殊,因此手术具有较高难度。但是手术治疗难以大范围的切除病灶,因此术后的放化疗显得极其重要。

1 资料来源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来源

2015年8至2017年4月收治的45例脑胶质瘤的患者,根据患者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患者25例,对照组患者20例。观察组2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17-80岁,平均(42.0±17.0)岁;对照组2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17-82岁,平均(44.7±17.5)岁,比较分析后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可以开展组间的相互比较,本次的治疗方法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本次的研究方案通过伦理委员会的审批通过。

1.2 方法 所有的患者均在术后15d采用直线加速器进行放疗,并采取precise放疗计划系统,采用CT模拟定位后,X线能量定位6MV。对照组的患者采取三维适形放疗技术,首先规范构建肿瘤的靶区,靶区包括GTV周边水肿带或者残存的病灶边界。在计划靶区cTV外放0.5-1.0cm,每次使用的剂量为1.9-2.0Gy,每周化疗次数为5次,总剂量为60gy。观察组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入替莫唑胺治疗:使用剂量为75mg/m2,患者放疗结束后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给药3-6周。

1.3 观察项目 治疗效果参考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肿瘤治疗效果评价,完全缓解:病灶消失,且持续三周没有出现新的病灶;部分缓解:病灶明显减小,三周以上没有出现新的病灶;稳定:病灶没有明显的变化;进展:病灶增大或者出现新的病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总例数*100%[2]

记录两组患者治疗中的不良反应情况,比如恶心、呕吐等。

1.4 数据分析 相关数据在统计分析软件SPSS22.0中进行分析,t分析比较计量资料,等级资料采取H分析檢验,经过比较后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2.0%,对照组为40.0%,两组差异显著

2.2 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均未发现头痛、恶心以及呕吐等情况,观察组1例患者Ⅲ度以上白细胞下降,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1/25);对照组患者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1/20),两组患者差异不显著 (H=0.025,p=0.66)。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脑胶质瘤的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2009年的统计结果显示,我国该疾病的病理诊断比例为50%,发病率为0.6,因此脑胶质瘤已经成为威胁我国人口身体健康的一种恶性肿瘤。以往对于原发性颅内恶性肿瘤主要采取手术以及辅助化疗的方法,但是临床效果不显著,并且大多数中晚期的患者已经无法手术。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目前针对各种恶性肿瘤的化学治疗方法以及免疫治疗方法随之出现,使得脑肿瘤的治疗方法有更多的选择。

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技术是在立体定向放射的技术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治疗方法,可以利用加速器向病灶进行精准的辐射,也可以跟肿瘤的性状对辐射的剂量进行调整,从而减少副作用。替莫唑胺为一种口服的二代烷化剂-咪唑四嗪衍生物,口服后可以快速的进入脑脊液,药物在病灶中的浓度集中,因此治疗效果明显。在本次的治疗中,对于观察组的患者我们采取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莫唑胺的治疗方法,经过资料后发现该种治疗后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明显的控制病灶的发展,并且安全系数较高,不会过多增加患者的负担,研究结果与前人报道基本一致[4]。综合本次的研究结果联合前人的报道[2]我们一致认为:采取采取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莫唑胺的治疗方法治疗脑胶质瘤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且具有较高的安全系数,值得借鉴使用。

参考文献

马赛男 ,蔡炜嵩 ,曾越灿 ,等 .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术后恶性胶质瘤的 Meta 分析 [J].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4,17(5): 532-536.

赵芳宗.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脑胶质瘤 27 例临床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57):8

Roth Silginer M,Goodman SL,et al.Intergrin control of the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pathway in glioblastoma[J].Brain,2013,136Pt2:564-576.

魏磊.三维适形联合替莫唑胺在脑胶质瘤术后应用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信息指南,2014,10(27):196-197.

李珠明;崔玉琴;;三维适形放疗与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脑胶质瘤初步临床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06年01期

潘浩;新型烷化剂替莫唑胺的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0年06期

邓研农;替莫唑胺与洛莫司汀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观察[J];肿瘤防治研究;2008年10期

蓝海;朱丽玲;;替莫唑胺应用于恶性脑胶质瘤的护理[J];家庭护士;2006年14期

毛德强;戴勤弼;;58例脑胶质瘤术后同步放化疗的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10年04期

李晓兴;王之敏;左剑玲;许期年;王秀云;陶承;;替莫唑胺诱导的人脑胶质瘤耐药细胞系的建立及其耐药性逆转[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