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根”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018-07-24郝玲

甘肃教育 2018年8期
关键词:校本家长活动

郝玲

红山根小学坐落在兰州皋兰山边,取名于学校所在地原来的村落“红山根”一名。因山下有红土,又在山脚下,这样的地貌特征成为“红山根”的命名缘由。

几千年来,“根”字与教育的内涵一直有着不解之缘。“扎根沃土,用心培植”展现的是教育的滋润与培养,“根深叶茂,落叶归根”则诠释着感恩教育的价值追求。鉴于此,学校从“根”字入手,挖掘其文化内涵与价值,打造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根”文化。

一、理念以“根”为魂

学校的办学理念既是学校发展精神力系统的核心,又是学校安身立命、得以成长的魂魄。在这样价值理念引领下,红山根小学充分挖掘“根”的内在品质,抓住“根”脚踏实地、执著生长的表象特征,提炼了乐观、执著、创造的“山根精神”(以苦为乐的乐观精神、苦中追寻的执著精神、开田辟地的创造精神)。在此基础上,学校提出了“心根教育”的办学理念,将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内容、学习方式与教育手段都收入“心根教育”范畴,让其成为学校发展的精神之魂,其核心的价值为耕植心灵、励志成才。

“耕植心灵”意在倡导在轻松、和谐、友爱、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围中,在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中,在个性化的多元课程中,通过多种教育方式,去培植每一个孩子,唤醒他们的心灵,开启他们的心智,引领他们成长。

“励志成才”意在倡导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健康发展的目标引领下,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教学策略,鼓励每一个孩子树立远大的志向,运用“乐观、执著、创造”的“山根精神”努力拼搏,成为栋梁。

就这样,“心根教育”的内涵弥散到了学校的每一个班级、每一个活动,弥散到了学校的每一个教师、每一个学生……这样,“心根教育”也让学校办学理念凸显出了品牌价值,更具听觉冲击力,更富历史传承感,更具教育价值点。

二、课程以“根”为体

在课程体系建构过程中,学校立足国情、省情、校情,充分挖掘社区资源、场地资源,找寻到了学校课程体系建构的基础与根本,确立了“生命奠基、生存成长、生活体验”建构下的“三生”课程体系。

一是生命奠基课程,也就是国家课程。学校开齐开足语文、数学、品德、英语等基础性课程,为学生基本素养的提升打下坚实的知识、品行与能力地基,让这些课程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基石。在此基础上,学校开展“群文阅读”课程,努力探索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研究,形成了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有效策略。

二是生存成长课程,就是特色校本课程。学校本着学生“合格+特长”的发展目标,以教师特长、学生需求等因素为基础,充分挖掘校内各种资源,在充分调查、研讨的基础上确立校本课程,在研发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田径、合唱等校本课程特色,发展了学生的不同特长,构筑起了学生生命成长的多彩亮点。

三是生活体验课程,即开展种植生活实践课程。学校将校门口近6000m2的废弃垃圾场开发为学生的田园实践基地,编写了《田园》种植生活体验课程教材。学生在开荒、播种、养护、收获的田园实践课堂中,体验着耕耘与收获的快乐,并在感受中华农耕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汲取着丰富的种植知识。

“三生”课程体系的建构,丰富了学校的课程内容,开辟了国家、地方课程校本化的探索渠道,让课程真正成为了学生学习成长中取之不尽的源泉。

三、活动以“根”为本

在校园活动推进过程中,学校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为校园活动的立根之本。在“继承传统、科学创新、促进发展、提升素养”的目标引领下,学校以班队活动为载体,努力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充分利用多种资源开展多种活动,使学生受到了熏陶,在活动体验中丰富了知识、培养了能力、提升了文化素养。

一是抓住传统节日开展活动。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每个炎黄子孙的精神家园。学校在继承传统德育实践载体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充分挖掘这些传统节日所积淀的文化信息,以节日文化为教育主线,精心开展了系列体验活动,让中华文化重新焕发勃勃生机,真正实现“文化育人,和谐发展”的育人愿景。比如,清明节,学校通过祭扫、宣誓、寻根问祖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学会感恩”的传统美德教育。各中队纷纷开展了“感恩先烈”、 “感恩祖国”、 “感恩老师”、 “感恩父母”、 “感恩伙伴”等系列主题活动。学生在慎终追远的拓展活动中,进一步懂得了“感恩”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一个人对祖国、对社会、对父母、对亲朋好友,要永存感恩之情,永怀感恩之心,才能从各个方面获得更大的情感回报。

二是抓住纪念日开展活动。“五一”、“六一”、“七一”“十一”、“3.5”、“5.12”是我国重大的纪念日,学校围绕这些纪念日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挖掘其中的教育资源,适时开展多项体验活动,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比如。“七一”、“十一”,学校通过 “唱红歌”、“颂祖国”、“重走长征路”、“寻找老红军”等主题系列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新中国建立和发展的艰难历程,激发学生对党、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树立为中华之发展而发奋读书的志向。

三是创建学校节日开展活动。在实践过程中,学校还立足实际,以学校的心根教育理念(耕植心灵、励志成才)为目标,努力挖掘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校本化主题文化节活动,确立了种植节、收获节、体育节、读书节等文化节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发展。比如,在种植节活动中,学校让孩子们手拿铁锨、铲子等农具走进学校的田园基地,翻地、播种,将一颗颗种子种在土壤里,再经过浇水、施肥,让种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种植护理的过程中,孩子还时刻观察着蔬菜的生长过程,及时书写观察日记和种植感受,并和老师、家长一起分享其中的快乐。在收获节活动中,孩子们走进田园基地去采摘茄子、黄瓜、萝卜、西红柿等各种蔬菜,并将这些蔬菜进行现场义卖,获得的钱则存入学校小白杨红领巾基金,用它去帮助家庭困难的学生。在收获节上,学生获得的不仅是劳动的快乐,更有着理财的快乐、扶贫济困的快乐。

四、评价以“根”为标

在学校发展评价目标的研制过程中,学校立足“红山根”校名的丰富内涵,从根的成长、生命的成长离不开种子、阳光、雨露这一角度出发,将学生、教师、家长的成长评价与学校的发展紧密结合,探索开展了“学生、教师、家长三位一体”的“根植成长”评价活动。

一是“种子学生”评价。学校首先制订了“种子学生”标准,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考量:1.善学习、有智慧:在学习生活中能讲究方法,理性思考,巧妙应对。2. 讲奉献、有道德:在为人处事中能永施爱心,乐于助人,恪守准则。3. 重实践、有活力:在实践活动中能脚踏实地,善于合作,彰显灵动。围绕着“种子学生”标准,学校每学期开展了“种子学生”的争章争星评价活动。这一活动让学生一次次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体验着成功,感受着快乐。

二是“阳光教师”评价。学校首先制订了“阳光教师”标准,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考量:1. 有理想信念:能热爱教育事业,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觀、价值观。2. 有道德情操:能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能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3. 有扎实学识:能崇尚科学,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能以渊博的学识启发学生,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4.有仁爱之心:能牢牢树立“大爱”理念,爱学生,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人身安全,能胸怀真善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围绕着阳光教师标准,学校每学期开展了“阳光教师”评选活动,激发着教师“爱校爱生”的浓浓情怀。

三是雨露家长评价。学校首先制订了雨露家长标准,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考量:1.关爱孩子,尊重孩子:能关心爱护孩子,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注意与孩子平等交流。2.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能在孩子面前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言谈举止得体,在为人处事方面做孩子的表率。3. 家校合作,共育学生:能正确认识家校责任,主动承担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责任和义务,积极支持配合,主动协助学校、老师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围绕着雨露家长标准,学校每学期开展了“雨露家长”评选活动,激发着家长“爱校爱生”的浓浓情怀。

编辑:谢颖丽

猜你喜欢

校本家长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我心中的好家长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