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90后的她专爱复活古书 女修书匠的浮世安宁

2018-07-24

北广人物 2018年16期
关键词:古书有情流传

编辑推荐理由

修书,与其说是面对无声的铅与纸,不如说是对话有情的人与事。保持这样一份人生定力,就是寻找意义的一次修炼。 修书这种技术,就能保存下几千年前流传下来的珍贵,掌握这种技术的人被称为古籍修复师,他们不显山,不露水,每天的工作,就是修复这些流传千年的史书典籍。

你知道吗?书被修复后,可以再活一百年。一块硬盘能有多长的寿命?我用过最长时间的硬盘,是8年,这块硬盘存储了300G左右的照片、视频、文字,可它有一天就是罢工了。一段珍贵回忆突然消失,心痛了很久才明白:原来,即使是最先进的存储技术,也会有寿命。可有那么一个技术,就能保存下几千年前流传下来的珍贵,“纸寿千年”。有这样一个职业,叫古籍修复师,他们不显山,不露水,每天的工作就是修复这些流传千年的史书典籍。拆书、补洞、喷平、折裁、压平、装订

六朝松下的古都南京,有这样一个不刷微博,不玩抖音的90后“网红”,她不唱歌、不跳舞,只是在一方书桌前默默修复古籍,却引来无数网友为其点赞,她的名字叫滕宏珍。

从滕宏珍选择古籍修复专业时,曾一度被别人看轻,在旁人看来,这份职业又傻又没“钱途”。对大多数人而言,爱一行,学一行,才算得上“凡心所向、素履所往”。可是对这个漂亮的小姑娘来说,学一行,爱一行,才诠释了“努力”这个词的应有之义。古籍修复技能的学习,十分繁琐。但对她而言,却充满了趣味,拆书、补洞、喷平、折裁、压平、装订,每一项枯燥的步骤,都让滕宏珍感到趣味盎然。

七年修复15000页古书

修书是一项繁琐细致的工作,十分考验人的定力和耐心,就像医牛给病人做外科手术,无论是工具、手法、责任心,还是认真、细心的程度,两者都极为相似。七年来,她修复了近一万五千页古书,本来生活中是个急性子的她,到了工作的时候,竟一坐就是七八个小时。整个修复的过程,全部采用传统的纯手工,毛笔、镊子、碗、针锥、铁锥,木槌、鬃刷、针、线、尺子,就连所采用的纸都是手工纸,需要专门定制。

有时候,虫蛀使得纸张严重破损、干疮百孔,她一天也只能修两三页,但是修复没有魔法,一本破破烂烂的古书,可以装订起来供他人分享,靠的就是补书匠们一点一滴的心血和日日夜夜的付出。我们都知道司机其实是个很辛苦的职业,因为长期坐着工作,会导致颈椎酸疼、肩周炎等职业病。对修复师而言,亦是如此。可一想到全国备公藏单位,需要修复的古籍超过IOOO多万册时,滕宏珍说:“我想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尽可能地多修一些古书。也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守艺人,能够加入到古籍修复这个队伍。毕竟做一份工作容易,守一门技艺难。”

你很难想象,这是一个90后的小丫头说出来的话。有一次,有一个大学老师,送来了一份明代的古籍,看到这个书的时候,滕宏珍都蒙了:整本书都被挤压在了一起,书页都是分离不了的!因为书本曾长时间被水浸泡过,纸张也发生了变化,只要轻轻一碰,书页要“不就断裂,要不就会留下一个洞,考虑再三后,她还是决定把书送还。因为实在是难以修复,这样的古籍再难得,也不能轻易地去尝试,因为,这份职业的背后,不仅是一点加工费的问题,她想的更多的是,如果做不到对古籍最大的保护,那么她情愿不做,这也是对这本书,还有书的主人,最好的尊重。

對话有情的人与事

庆幸的是,这样“平凡”的“90”后,还并不是“唯一的答案“。在山东师范大学的特藏研究部,也有一个“90后”姑娘—一夏天妮,从事着这份看似枯燥却又小平凡的职业。从文物鉴定与修复专业毕业后,夏天妮也选择了这份工作,因为“静下心来干活是一种享受,修书时每一步下去都很是期待,能从中看到历史印记,前人的手法和技艺”。“就算三天修一本,也得埋头苦干一个多世纪。“

虽然国外就研发出了纸浆补书机,补一页书只需5分钟。可补书机存在补不牢的缺点,保存时间也远远没有手工补的来得长。修书,与其说是面对无声的铅与纸,不如说是对话有情的人与事。保持这样一份人生定力,就是寻找意义的一次修炼。去年有部纪录片大火,叫《我在故宫修文物》,如果说从故宫博物院文物修复师,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坚守中,我们读懂了何为工匠精神,何为格物致知;那么从这样的“90后”身上,我们还可以读懂,青年一代的潜心与接续。

相较于很多人的“头脑发热”,这份苦乐自知却“长相厮守”的选择,尤为可贵。其实中国的文化,本如同黏合剂一般,粘住的不仅是层层纸张,更是一代代人的薪火相续。可以说,图书修复是工作,清苦寂寞;也是技艺,充满挑战;更是文化,需要传承。我们知道,现在的互联网,每天都会诞生无数的数据信息,可真正的经典,总是会经过时间的萃取,通过书本的方式记录下来。而每一本书都是一个生命,它们在垂危之际来到修复师手中,才得以继续向今天的我们展示过去。可惜的是这样的补书匠虽然有,却并不多了。优秀的文化总有温度,但修复之术更要“坐好冷板凳”,因为对我们的文化生命而言,守住它的定力就是用精湛技法和无比耐力,化腐朽为神奇。而对个人生命而言,这样的定力,有时更像是一场人生路上的考试,坐得住便会赢,坐不住就会输。当我们徘徊在书架前,看着一些整齐排列的书籍,可能从没想到过,原来书的本身也有它的前世今牛。原来书的背后,是这样一群低调行事却默默无闻,匠心深蕴却耐得住寂寞的年轻人。

我想,即使他们从事的是最微小的工作,即使他们修的小过是一本没什么人看的书,但这样的工作,小仅仅是填补一张纸,更是在填补这个民族的历史,填补我们从昨天迈入明天的希望。

据新华每日电讯木蹊/文整理

猜你喜欢

古书有情流传
说春秋时人言及的古书“九丘”
“浙”里有情,“宁”有大爱
我和古书
革命先烈精神永远流传
愿你2020有情有钱没病没灾不后悔
落红有情
蹴鞠有达人,一“踢”永流传
《野隐好读上古书》(美术作品)
一套古书 一段痛史
笔,是有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