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变迁对黑衣壮音乐传承的影响

2018-07-23王恒华

艺术科技 2018年8期
关键词:文化变迁传承影响

摘 要:文化变迁是指文化内容和结构在量上的缓慢变化过程。文化变化会影响并导致音乐等方面发生变化。黑衣壮音乐作为广西壮族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的音乐形态,它的传承必然也会因文化变迀而受影响及发生变化。

关键词:文化变迁;黑衣壮音乐;传承;影响

文化都有适宜它生存的环境,音乐也是如此。因为音乐本身就是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冲击下,黑衣壮音乐也受到了影响,并发生了种种变化。

每一个民族、每一个族群的文化,一般都会有一些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作为自己本民族的独特性标志的文化载体。就黑衣壮而言,其文化标志的主要载体就是歌谣、服饰、建筑等。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当地民俗活动越来越少,黑衣壮音乐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例如,随着劳动方式的不断变化,少农事歌(四季歌),歌颂丰收,祈求来年好光景在日常生活中几乎听不到了。另外,当地婚嫁观念在不断发生改变,一些青年男女习惯的情歌对唱寻求伴侣的现象已经很少了。特别是80年代初流行音乐传入中国,年轻的少数民族一代在听觉上也发生了变化,他们更青睐于流行歌曲,当地的山歌已少唱或者根本就不会唱了。现在上山砍柴或赶圩归来,只是作为传统歌节里的“保留节目”了,只有少数年长的人会唱。变迁之快令人难以置信。

1 黑衣壮简介

黑衣壮是广西壮族的一个支系,即布嗷、布敏两族,主要居住在位于中越疆域的广西那坡县,按自称和语言划分有12个族群之多,总人口5.18万多人,占当地壮族总数33%,有的村落90%以上都是黑衣壮。黑衣壮居住高度集中,居住的房屋为古老的石木结构干栏式建筑。黑衣壮民歌、二声部重唱及少量三声部合唱(主要以二声部为主),曲调高亢嘹亮。历代传唱那坡壮族民歌是他们的民歌,被譽为“广西民族音乐富矿”和壮族民歌的“活化石”。黑衣壮的高度聚居是历史的必然,它是黑衣壮长期社会变迁的结果。

2 黑衣壮音乐的现状及特点

那坡壮族民歌经县政府申报,2005年5月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民歌覆盖全县9个乡(镇)130个村(社区),跨县流传于周边的靖西市安德、南坡等乡镇村庄,跨省流传到云南省富宁县,跨国流传至越南的高平、河江两省岱族侬族地区。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被誉为“广西民歌音乐富矿”、壮族民歌的“活化石”和壮族“尼的呀”音乐。据普查统计,共有长歌、短歌、散歌、组歌286个(套)编目。

第一,按声调分,可分为“虽敏”“尼的呀”“论”“春牛调”“请仙歌”和“盘锐”6大种类约160多套。代表性曲目有《虽待客》《论造》《酒歌》《盘歌》《祭祖歌》等。此中,“尼的呀”是壮语里“好的呀”的意思,是常用的衬词。“尼的呀”山歌曲调清新明丽,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已经成为壮族音乐的标签。

第二,按内容分,那坡壮族民歌主要有神话传说、人物列传、情况变迁、汗青变乱等的叙事歌,倾诉苦难、控告克制的苦情歌,反映天然、生存履历的稼穑歌,向往美景的歌颂歌,待人接物的礼节歌,体现传统风俗的风俗歌,吊唁奔丧的祭奠歌,庆贺婚嫁满月、新居完工、老人生日的祝酒歌。而最富厚的是情歌。

3 黑衣壮音乐的传承和影响

随着时代的变迁,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们观念的更新,作为独特的黑衣壮文化标志的音乐等往往因为自身的区域性特点,靠民间艺人集体创作,口头传承,不利传播,面临着日趋严重的传承问题。现在,歌谣的传唱已经面临后继无人,有少量节目只是他们节假日的保留节目。因此,挽救、发掘、整理、掩护黑衣壮歌谣已经刻不容缓。

第一,近年来,广西各地政府和领导对黑衣壮音乐的重视。完善黑衣壮音乐的理论体系,为其有效保存与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二,加大媒体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形成自觉保护、传承的意识。经常举办山歌比赛、壮族音乐进校园等活动。

第三,2001年11月南宁国际民歌节开幕式上,黑衣壮演唱的多声部无伴奏合唱曲《山歌年年唱春光》和《壮乡美》让听众一饱耳福。其后龙州黑衣壮以天琴演唱会轰动国内外学术界。在此情形下,各地政府、各界人士纷纷提出要打造“黑衣壮”文化品牌,吸引了一大批中外民风研究学者、音乐家等前往采风学习。

第四,那坡县文化馆副馆长——黄峰,对那坡县歌谣、民间故事、谚语进行了收集和整理。2004年,他编写了《黑衣壮歌谣艺术与传承保护初考》,探索了黑衣壮歌谣的起源。2005年,在黄峰等人的努力下,将那坡壮族民歌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申报。2005年5月,那坡壮族民歌申遗成功。

第五,政府授予传承人——罗景超,对参与拯救、挖掘和保护整理黑衣壮歌谣起了很大的传承作用。经过多年的整理,罗景超发现,那坡壮族民歌不同的声调形成了上百种内容。梁维军等一批山歌手被罗景超吸引过来,一同参与拯救、挖掘、整理黑衣壮歌谣,并整理山歌材料出版一本《那坡壮族民歌》。现在每年的对歌赛,周围县份和越南歌手都受邀来唱。他希望今后民歌能走进学校、走进社区、走进赛场,展现的不仅是民族风采,更是乡音与乡愁。

第六,地处南疆的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专门成立了多个民族音乐团队,如原生态合唱团、天琴演奏团等,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这样,学生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既能传承给下一代,又能更加全面、更深入地开展保护工作。

政府及社会一系列对黑衣壮音乐的传承活动影响是非常大的,笔者相信,以后的黑衣壮音乐不管是传承方式还是传承范围都会快速地在社会传承的轨道上前行。

参考文献:

[1] 白翎.广西黑衣壮民歌的传承与发展[J].中国音乐,2005.

[2] 王雯.社会文化变迁对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影响及应对[J].贵州民族研究,2016.

[3] 苏剑华.黑衣壮山歌校园传承的实践探索[J].明日风尚,2018.

[4] 谭湖.探访神秘黑衣壮[J].今日南国,2007.

作者简介:王恒华(1982—),女,湖南人,硕士研究生,讲师,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声乐教师,从事声乐表演与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文化变迁传承影响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藏族文化变迁对其教育的影响
传统与重构:一个水族村寨端节文化传承与变迁模式的调查与分析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浅析迪士尼童话电影的继承与创新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