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服装实训室如何优化实践课程设置

2018-07-23韦飞

艺术科技 2018年10期
关键词:实践课程课程设置

韦飞

摘 要:我国服装市场日趋成熟,服装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从粗放向专业化方向转变,在人才专业理论知识培养的基础上,更注重培养其实践经验。通过服装实训室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科学设置实践课程,切实增强教学实践效果。

关键词:服装实训室;实践课程;课程设置

0 引言

我国对素质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为理论与实践的教学统一奠定了重要的教学基础。近年来,我国服装行业发展迅速,应用型服装行业人才需求缺口较大,而各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双方供给情况不平衡,这与教育过程中重视理论学习,轻视实践教学有直接的关系。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各高校开始采用实训室方式,以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合理进行实践教学课程配置,与现实社会需求接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实现应用型人才的有效输出。

1 服装实训室实践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观念较为传统

目前,国内各高校的艺术学科在服装实践教学过程中,能够依托实训室进行教学培训,但在教学观念中仍旧以理论教学为主,重视对服装相关技术、历史及发展的教学,不注重与实际相结合,部分教师认为学生在从业后将逐一面对,便不需要进行深入教学,这对学生从业后技术的提升具有影响,部分教学实践基地注重与校外企业合作,注重生产产量,不注重教学的有效提升,教学实践过程中控制程度不高,学生往往没有真正领会教学内容,教学效果不强,流于表面。服装实践教学观念的不足,直接对教学成效带来众多影响。

1.2 实践教学内容及形式落后

我国服装行业发展迅速,服装行业相关技术能力及水平不断提升,在教学过程中,各高校的教学大纲仍旧以传统教学为主,新时代的技术及设备等学习内容较少,甚至有部分内容已经不能与现实社会接轨,为教师教学带来影响。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新知识的融入程度有限,理论与实践具有一定差距,教学内容更新程度不够,对学生的兴趣吸引力不大,实践教学内容亟待丰富。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课程设置的科学性不强,在教学过程中以传统的一言堂为主,不注重新时期多媒体、翻转课堂等模式的学习方式应用,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教学形式灵活性不足。

1.3 实践教学课程安排比例不足

在服装实训室进行实践教学,课程安排不够灵活,注重完成教学大纲的内容研习,过于注重基础训练,没有进行专业特长的训练,对本校及专业特色没有鲜明的课程设置,不能突出专业教学与实践重点,学习效果整体相似,无法满足各专业的实践需求。

2 服装实训室实践课程的科学设置

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我国应用型教育改革力度较大,近年来逐渐趋于平稳,各个院校的办学模式及教学方式不断改变,教学的观念也从传统理论教学培养向素质教育方向转变,为社会提供了大量职业道德素养较高、专业技能较强的人才。通过服装实训室的实践课程,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法,在基础教学基础之上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

2.1 基础能力及专业课程

教师应重视文化基础及相关服装绘画基础教学,对学科基础等课程加强学习,为实践教学奠定可靠的基础,在教学上对服装结构设计等专业主干课程进行教学,加强文化课程与艺术基础课教学,提升学生的审美及基础能力,为专业课程及实践奠定基础。同时,提升专业课程能力,对于成衣工艺、服装工业推板技术等课程,与服装企业共同设计,学生可从服装文化、服装市场及服装生产各环节进行深入了解,并认识到专业的划分以及今后从业的方向,加强重点专业课程的深入学习。

2.2 合理运用实训室基础功能进行课程安排

(1)缝纫机。对棉麻、丝毛以及人造纤维等织物进行缝纫,对皮革、塑料以及纸张等制品也可进行缝纫,且缝纫的速度较快,线迹平整美观,是服装专业必须使用的工具。近年来,多功能缝纫机的出现,为实际操作更带来便捷,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对传统缝纫方式进行传授,也要对新兴的技术进行传播,例如,绣花相关软硬件也要进行深入的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安排,要重视对新内容的引入。在学习运用过程中,学生将进行实践制作,提升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使其就业后可以进行加工及设计。

(2)立体人台。通过立体人台可对人体高度、维度及曲度进行测量,可开设立体裁剪等课程,并根据自身专业情况进行合理安排,通过服装款式、版型等设计教学,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其今后的实际工作奠定基础,也能对各服装案例的教学更加理解。

(3)写生台。写生台是服装效果图设计、色彩对照分析及静物写生等的教学工具,这些课程可培养学生的设计思路、动手能力等,为学生日后从事服装设计师、服装设计师助理以及其他服装设计师工作提供可靠保障。

(4)计算机相关软硬件。提升服装CAD实训效果,对指明软件进行款式的设计、放码、排料等内容制作,并通过绘图仪、数字化仪器进行数据的输入输出,满足服装设计、裁剪、打版等内容的教学实践活动。

2.3 合理安排课时比例

在实践课程设置中,部分专业课内容与课时分配不够协调,要进一步平衡。例如,女装结构设计的课时与男装结构设计的课时要有一定区别,女装结构复杂,相关内容较多,在实践课程中要进行较为宽松的安排,适当增加课时。针对不同的专业课程,要合理安排教学计划与教学内容。

3 结语

服裝实训室具有平车、整烫、裁剪及试衣等多个区域,为学生提供实践学习,应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设置,张弛有度,积极与服装生产相结合,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的有效对接。

参考文献:

[1] 蒋大胜. 7S管理在高校服装实训室的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25):235.

[2] 吕倩.关于服装工艺实训室开放管理的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8,4(08):76.

[3] 张艳红.服装设计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J].陕西教育(高教),2009(11):50-51.

猜你喜欢

实践课程课程设置
智能机器人实践课程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基于优势学科的“材料化学实验”课程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