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媒体艺术的沉浸性与虚拟性特征探析

2018-07-23支婷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

支婷

摘要: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的发展在不断的前进,科学技术在不断的进步,以数字媒体艺术为核心的多向互动式的电子文化传媒将艺术与科技紧密结合,渗透到当下生活的各个方面。数字媒体艺术最突出的特征是沉浸性和虚拟性。一方面,人们可以建云端美术馆、艺术家们可以借用科技做VR、视听艺术的沉浸式体验的作品,实现线上与线下的交互式体验,给受众的视觉和感官带来新鲜刺激的体验,拉近艺术与生活的距离;另一方面,数字媒体形成虚拟环境和空间,不断改变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娱乐、交往方式。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沉浸性;虚拟性

中图分类号:JO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15-0028-01

一、引言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计算机和因特网等信息科技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的同时,数字媒体以一种不可抗拒的影响力渗透到文化、社会、娱乐各方面。

何为数字媒体艺术?李四光先生在其著作《数字媒体艺术史》中定义为:数字媒体艺术是指以数字科技和现代传媒技术为基础,将人的理性思维和艺术的感性思维融为一体的新艺术形式。由此不难理解,当下新媒体、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使以数字媒体为载体的当代艺术突破视觉感知范畴,渗透到听觉、触觉、嗅觉甚至味觉在内的所有感知,成为“全觉艺术”,实现虚拟与现实的结合,带来无与伦比的沉浸感,试问面对如此奇幻的艺术世界,人们怎么能不爱呢?

二、数字媒体艺术沉浸性、虚拟性特征释义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性特征指受众可实现对艺术作品的参与和交互。

具体体现为:

其一,作品是在受众的交互控制下逐步展开的;

其二,由于受众交互控制的不同,可能导致结果的不确定性。

数字媒体艺术虚拟性指运用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技术,借助声音、音乐、光纤、电子影像、机械互动装置等“多媒体”相结合,打造数字化的虚拟时空或空间。

比如展出形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在一个具体的现实空间进行陈列与展出,展出作品也不一定非得要具有实体的作品形态。

三、數字媒体艺术沉浸性和虚拟性特征的作用

新媒体与交互艺术正在成为我们的日常,数字技术革命创造着种种奇幻和奇迹,并颠覆着我们的社会行为习惯。数字媒体艺术沉浸性和虚拟性的特征常让人感觉新鲜、好玩、刺激,带来无与伦比的惊喜。

首先,于艺术家,创作不再受材料、地点、形式的制约,使个性创作成为可能。物理交互系统、AR与VR的影像、物质的数据化形态等形式层出不穷。此外,艺术可探讨并实现的范围扩大,艺术家可以超时空探讨未来。

其次,于受众,观展亦不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各种别开生面的艺术给人的视觉和感官带来新鲜刺激的体验。新技术艺术的边界变得模糊,艺术不再像以前一样高高在上。最大的感受是微信自媒体等新数字媒体技术让人们随时随地都可欣赏艺术并参与其中,世界各地正在发生的事以视觉为主体,浓缩成一张张图片、一段语音、一段视频等或是它们的变形,人们可以在第一时间享受数字媒体技术给人的感官刺激。

以下笔者将举几例最具典型性的类似展览。

如2018年1月由成都未来中心在成华区东风路26号未来中心主办的田晓磊“GREATNESS/伟大”新媒体艺术展。在现场充满视觉张力的空间内,特别设置了VR、AR、光栅画等多样化的观赏体验区。在AR区,观众使用特制的手机软件对展区的静态画进行扫描,静态画作就会在手机中变成GIF动画播放,即可体验将屏幕上的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进行互动。还专为冒险主义恐怖片爱好者设置了展厅VR体验区,艺术家专门制作的小游戏通过强大的立体效果让人置身于现实,是考验胆量的绝佳选择,互动性、沉浸感强,让受众零距离体验虚拟与现实,真是个好玩又刺激的展览。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数字媒体艺术沉浸性和虚拟性特征对我们既有惊喜又有挑战,一方面艺术家运用新科技做作品,VR、视听艺术的沉浸式体验,线上与线下的交互式体验,给受众的视觉和感官带来新鲜刺激的体验,拉近艺术与生活的距离,让大家对时空、叙述性、生存现实提出一些新的感觉和新的质疑,用最现代化的方式贴切地表达和反映现代化社会的状态,调动参与者感官让其参与其中并产生互动,拓展人们的精神空间,提升广大受众新的生存审美;另一方面,艺术家对于国内快速迭代的科技文化需要有所判断,不要一味地追求形式,创作空壳艺术。

广大受众长期处于无处不在的各种新鲜刺激数字媒体艺术中,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必须学着做一个电影剪辑师,利用自身一套的知识体系将破碎的信息拼接起来,形成当代人正确清醒认识世界的方式。

猜你喜欢

数字媒体艺术
VR与AR技术对数字媒体艺术的影响
论数字媒体艺术教育中专业方向细分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