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岭南园林造园手法解析

2018-07-23方静李丹

世界家苑 2018年6期

方静 李丹

摘 要:以广东四大名园之一的余荫山房进行考察,并对其中特殊节点做了重点研究。主要探讨了其中玲珑小榭一景的造景手法,包括其宏观的构图布局、与周围景物关系、自身借景考虑等。最后,根据其造园手法在岭南精神上进行深入剖析。

关键词:余荫山房;岭南园林;八角亭;玲珑小榭;岭南精神

1概述

1.1余荫山房区位

余荫山房位于广州番禺区南村镇,当时的南村是广州大镇,水上交通便利,向北可以通往广州城,向南可以出海。但是余荫山房本身处于闹市之外,在环境幽美的城郊地区,可以说是市井之外的一片净土。进可入广州市区,退可至幽静城郊,是理想的闲居之所。

1.2建造背景

明清是我国园林艺术大成的事情,最具系统性的造园理论著作——园冶即是出于明代。而清代,私家园林更是在全国各地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尤其在南方,由于与西方的频繁交流,岭南园林兼收并蓄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岭南风格。广东四大名园都是在清代建造的,而余荫山房正是现存广东四大名园之一,是岭南园林的杰出代表。

当时中国文人中普遍存在着“入世”与“出世”的思想。“ 入世” 时,士人们辅佐帝王治理天下,无暇过细地筹建私家园林。“ 出世” 时,士人们则独善其身、淡泊明志,追求自然生活。所以,自然山水成为文人士大夫追求自由精神最好的寄托。受此影响,文人们在离开官场后往往醉心于自己的私家园林建设。在自家宅屋后营造出风格朴素、淡雅、精致而又亲切的城市山林来。

而余荫山房正是建于清同治六年,原园主人邬彬在同治六年乡试中举,故族人将建造祠堂所剩的土地赏给邬彬建园[1]。邬彬自朝中引退后便在依照自己早有的意愿在这块地上修建了自己的山水庭园,为了纪念先祖的福荫也祈望子孙后代能永泽先祖的福荫故将其名为“余荫”。称“山房”而不称“园”则体现了主人朴素谦逊的态度。

1.3相关历史人物

园主人邬彬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县试第一,年方十九岁。咸丰四年(1854年)踏入仕途,任内阁中书,七品官衔,随后因纳粟获奖叙刑部浙江司员外郎,从五品官衔,签分刑部主事。咸丰五年(1855年),因“克襄王事”被咸丰帝诰授为通奉大夫,官至从二品。咸丰八年(1858年)邬彬以母年迈为由,辞去官职,归隐乡里。归隐后勤奋读书。同治六年(1867年),乡试中举,同年族人将建造潜居邬公祠和善言邬公祠所剩余下来的面积约为三亩的土地赏给邬彬,邬彬遂参考其在京城时请苏杭画师绘制园林景观图纸(另一说是该图纸为王爷赠予)兴建了余荫山房。

这座私家园林建成后,就一直成为邬彬家族生活和社交活动的主要场所,园主常与各方骚人墨客雅集园中。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邬彬辞世后,余荫山房产业由其次子邬宝莹继承。邬宝莹辞世后,其子邬庆桂又继承该项产业直至全国大陆解放[2]。

值得一提的是1922年邬彬第四代孙——邬仲瑜在南侧建造了瑜园,现余荫山房由四组建筑组成,除了余荫园与瑜园外还有北侧与余荫园同年兴建的均安堂祖祠,东侧解放后增建的新园。

2.玲珑小榭造景分析

2.1玲珑小榭的构图地位

余荫山房与大多数岭南庭园一样,以建筑为主要景观。如图,深柳堂、临池别馆与玲珑小榭是园中体量最大的三栋建筑,呈鼎立状分散于园内,构成三个画面中心。而且它们的体形、体量存在着精妙的差异,相互对景,相互补充,多方交错视线,造成抑扬顿挫的景观感受。而玲珑小榭则是作为整个园区中最重要的三个中心之一而存在,并且以其独特的形态成为鼎立的三足中别具风味的一足[3]。

余荫山房的余荫园部分面积较小,为了把园中各种幽静曲折的小空间组织起来打造了一纵一横两条明显的轴线。主轴线为南北向的深柳堂、方池、临池别馆轴线,次轴线为东西向的玲珑小榭、画桥、方池、山石轴线。其中主轴线是来客从原正门进入后穿过夹墙翠竹的巷道看见的第一处开阔景观。承担了园中会客、游赏和展示的主要功能。而次轴主要组织后院的相对幽闭的空间,承担了园中的娱乐功能。玲珑水榭作为与客人们吟诗作对的场所,是次轴中最重的一个节点,水榭的出现拓展了园东面的空间,与主轴上的两大节点取得了视觉上的平衡,从而使整个景园结构取得了安定感[3]。

2.2玲珑小榭外围组景方式

(1)柳暗花明。玲珑小榭位于次轴上,人们进入园门,先看到的是深柳堂、荷池、临池别馆及拱桥这一组景物,但不能全面地看到以玲珑水榭为主的第二组景物。只能透过游廊拱桥,在叠石与树木的夹缝中才隐约看到水榭,层层景色增添了迷离之感,起到了幽邃的效果。而转过叠石之后,一片开阔地出现在眼前,玲珑小榭赫然立于中央,令人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这也是障景手法的巧妙应用。

(2)高树深池。岭南常年气温较高,树高影浓,利遮阳通风、防暑。庭中常常设池,池用石砌驳岸固边,争取较多水面水深米许,以利建筑地面防潮抗湿。这种适应气候的独特手法也造成了岭南园林特有的造景方式,高树枝冠常常升出屋檐之上,形成压檐树,树下置花坛、顽石、劲竹、藤架等等,以将景物的中心引至视平线上下。深池则与蜿蜒曲折的道路配合,形成更有趣味的行走体验,同时昼可观鱼、夜可映月,也能带来更多的观赏点。玲珑水榭八面环水,水沟宽约米半,沟外为驳岸栏河,外为花砖铺路,路外为草带花池,再外是假山、树木、围墙,层层相套。高树深池的特点与周围层层景物相互映衬,体现地淋漓尽致。

(3)内外交融。岭南建筑要求通透,室内室外空间往往联成一休,相互渗透,室内外生活也要求易于轉换。余荫山房玲珑水榭按“凭虚敞阁,的手法,把外墙处理成八面珑玲,各个面均设通达的权格花窗,打破内外的界限使得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有交流[4]。

(4)几何布局。整个余荫山房的造园手法东方自由式与西方几何式并存,而在玲珑小榭处西方几何式的影响尤为突出。玲珑小榭为八角亭严格地处于次轴线上与,周围环以规则八边形的水池以及对称的围栏,再外面八面环绕叠石,树木也有沿墙平行配植的趋势。整个玲珑水榭周围体现出西方园林几何布局的逻辑。

2.3玲珑小榭室内视野考虑

玲珑小榭八面亭的每一面看出去对应的视野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如图分别对应着图上的1~8号区的布景。八组景物各具风味,不仅构图精美耐看,更是经过时令、寓意、通感、主人情感寄托以及实用性多方面考虑布置而成的。尤其以东、南、西、北四个正方向的构设最值得推敲。

1号区即为水榭东面正门所见景物,所见主要为门外的几株丹桂树与墙下的山石。由于余荫山房面积极小,水榭正门与山房围墙间的距离实际很小,如果不加处理会造成相当局促的感觉。而由于树丛与山石的掩映,使得空间显得深邃,则有效地解决了正门外景观的局促感。同时清晨为桂花最香的时刻,种在东面的桂花在清晨的阳光下散发出清香使得视觉与嗅觉相互交融,景观感受更进一步。

3号区为水榭南面的视野,当窗一株百年的古腊梅,取其傲雪风姿,在文人士大夫的精神生活中占有极高的分量。同时腊梅布置在南面也有时令上的考虑,腊梅开于寒冬,玲珑水榭八面来风,而在冬季赏梅的时节可以独开南面一窗,避免北风肆虐。这可以说也是岭南人注重实用的体现了。

5号区是水榭西面的视野,是整个余荫山房的最核心区。西面的廊桥处是前面所说的景区三处鼎立的中心的交会处,是余荫山房真正的构图中心,所以在这一面景上造园者所花的心思尤其多。

首先,在玲珑水榭中廊桥景正对正门,是水榭中进门即见的一面景,体现了其重要性。

另外,在这一面视野的构图角度上,造园者借鉴了早期给人们留下最深印象的岭南园林代表海山仙馆中的柳波桥。为英国人John Thomson 在1868-1872,就是同治年间,所拍的海山仙馆柳波桥照片手绘图与余荫山房的廊桥的对比图。在这一面窗所见的景中,集中了水、石、莲、柳、廊、亭、堤、桥等多种景观元素,是岭南园林景观中极具代表性的一处代表。在发行岭南四大园林邮票的时候,关于余荫山房就选择了这一处景代表这座园林。可以说从西面一窗望出去的景色为一园的精华所在。

7号区是水榭北面的视野,造园者有意在此处布置一处兰花与南面的腊梅相对。考虑到兰花喜阴的特性,南面离院墙较近,同时栽植高大的树菠萝,投影下来的树荫为兰花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同时2号区取景杨柳楼台,4号区取景藤萝假山,6号区取景卧瓢庐,8号区取景孔雀亭,也均构图完整,是借景手法的优秀案例[5]。

2.4从玲珑小榭看岭南精神

岭南园林规模小、建筑比重大、材料特殊、考虑湿热气候以及受西方影响大等特点在整个余荫山房中已有较多体现。关于玲珑小榭,这里着重讨论一下其能体现岭南人精神的特殊方面。

玲珑水榭采用高树深池的手法立在池中,但是其体量明显安排过大,以至于只在周围留下一米多宽的水面,使得临水的感觉极为微弱,从美学上看,明显喧宾夺主,易造成不以为水榭而以为是旱亭的错觉。而相反,水榭内部空间却大方实用,宽阔的室内空间满足了园主会客呤诗作画的功用。但在实用与美观相矛盾时,造园者舍弃了部分美观价值而追求实用,正体现出岭南人务实的精神。

另外,水榭周围错落布置了一些假山,全是英石竖向堆成峰峦,这种手法是为了减弱水榭周围几何布局所带来的过分规整感,向东方自由式做出一些倾斜以体现园主的中国文人身份。但这种做法同时也增添了园林的局促感,显出对空间过于经营,谨小慎微的商人气息。

3.结语

余荫山房是岭南四大名园之一,虽然是其中面积最小的一座,却取得了与有着与其他三园相同的地位与意义,自有其独到之处。余荫山房对每一寸土地的利用都精打细算,其造园手法被称为具有缩龙成寸之效。玲珑小榭作为其中体量最大的节点之一尤其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在视觉上其为视觉重心之一同时位于次轴线上重要的位置;在手法上重视景观序列运用障景手法营造柳暗花明之感;结合自然,高树深池、内外交融;引进西方手法,几何布局。在水榭内部,运用借景手法,每一扇窗望出去皆有不同景色更为其最出彩之处。

而同时,我们也看到,在玲珑小榭中也体现出岭南精神的典型特征,这也正是园林建筑鲜活的一面。

参考文献

[1]陈立新. 庭前花开落,窗外云卷舒——赏析受古代“仕文化”影响的余荫山房[J].技术与市场(园林工程). 2006(10)

[2]陆琦. 岭南造园艺术研究[J].新建筑. 2003(02)

[3]劉庭风. 岭南园林之三 岭南园林的文化特征[J].园林. 2003(03)

[4]邓其生. 番禺余荫山房布局特色[J].中国园林.1993(04)

[5]刘庭风. 岭南园林之六——余荫山房[J].园林. 2003(06)

(作者单位: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股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