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口港与近代海口城市的兴起

2018-07-21陈园

青年时代 2018年11期
关键词:海口市发展

陈园

摘 要:对于海岛地区来说,航运的兴衰与社会经济发展是息息相关的,而航运又与港口密不可分,港口的条件优劣对腹地能否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位于海南岛的海口市就是依托于海口港兴起的城市。海口港由于其有利的区位条件,经过多年的发展后成为海南岛北部最大最繁荣的港口,是海岛与大陆和海外交流贸易的枢纽,它所在的城镇也成为整个岛的政治文化中心。

关键词:海口港;海口市;发展

一、海口的主要港口

咸丰年间《琼山县志》记载的琼山县的港口有海口港、神应港、小英港、麻锡港、东营港、北洋港、新溪港、博茂港、芒港、牛始港、沙上港、盐灶港、白沙港、大林港、北港、白庙港、红沙港、丰盈港以及烈楼港。比较重要的港口为海口港、神应港和烈楼港。

烈楼港“在县西四十里许,自徐闻那黄渡开船,小午可至伏波将军渡海之处,有大石生海边,上有三墩,名曰烈楼嘴”。“两汉魏晋南北朝诸代,烈楼港已成为主要港口…”。因其距离大陆位置最近,不管是民间还是官方,在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是人流往来首选的港口。但随着唐宋时“海上丝绸之路”的逐渐形成,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经济交流越来越频繁,以及大陆与海岛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这就注定着海南作为这条贸易道路上的中转站,其港口承担的贸易职能逐渐凸显,而客运职能则显得不那么重要了。烈楼港虽距大陆最近,但它是由五原溪会潮而成,且离府城有四十多里,其货物吞吐能力极其有限。因而它注定要让位于条件更好的港口。神应港和海口港相继兴起后,烈樓港作为私渡仍然存在。

神应港旧名白沙津,位于县北十里外的宜洲都。神应港的兴起顺应了港口从客运功能为主转向以物流功能为主的趋势。发源于五指山、位于城东南十里的南渡江是海南最大的一条河,在其入海口由于常年大量泥沙沉积成滩。宋朝以前则在南渡江的出海口形成了白沙津。据《舆地纪胜》载: “神应港。琼州白沙津, 番舶所聚之地, 其港口海岸屈曲不通大舟。而大舟泊海岸又多风涛之虞。王帅光祖欲直开一港以便商旅, 已而沙复合,人力难之。忽飓风作, 自冲一港, 尤径于所开, 神物所相如此,遂名神应港, 时淳熙戊申也。”可见白沙津由于发展的需要于南宋时开辟成港。“宋于此置渡达徐闻沓磊驿”,神应港自此成为官渡。另外,赵汝适在《诸蕃志》中说琼州所属琼山、澄迈、临高、文昌、乐会等都有市舶抽税的地方,可见琼山县开埠于南宋。神应港成为当时最为繁华的港口。

海口港同样是由南渡江在入海口的支流冲积而成,《读史方舆纪要》载:“海口港南岸有神应港,旧名白沙津。”即海口港在神应港的北面。南渡江在入海口处冲击成白沙门岛、新埠岛和海田岛。北宋开宝五年,海田岛上始设海口浦。由于海口浦南面是琼州腹地,北面靠着海田岛,东与南渡江支流相连,西则面向广阔的琼州海峡,区位优势要比神应港好的多。到宋末元初,神应港由于泥沙淤塞航道日益变浅,大型的船只只得泊在港外,待涨潮时再进来。因而“迁津建浦”成为必然。至元初,港口码头即移至海田的通津村,取代神应港成为全岛的物产出入的基地和仕商往来的中心,改称为海口港,成为新的官渡。从此即奠定了至晚清前“海口为官渡,白沙古渡,烈楼私渡”的港口格局。

二、海口港的贸易情况

至元初,海口浦取代神应港成为全岛的物产出入的基地和仕商往来的中心,改称为海口港,成为新的官渡。南宋后,海口港不仅成为了岛内及与大陆各地来往水运的枢纽,而且作为补给站和避风港也是南海各国朝贡贸易的船舶必须停靠的地方。

宋元时,海南岛由于劳动力短缺以及农业技术落后等原因,导致岛上的粮食奇缺,粮牛靠大陆由海安等渡口运来补给。苏东坡曾说“北船不到米如珠”,可见当时海南对北来粮食的的依赖。明代因为有大量移民的涌入,劳动力增多,同时引进一些高产作物,粮牛都能做到自给。但大陆向海南岛输入仍以粮食、日用品和生产工具为主。海南岛输向大陆的则主要以土特产和奇珍异物为主,有朝贡贸易和私人贸易两种形式。在和外国的交流贸易上,由于海南岛物产与东南亚国家相似,所以外国商船多进行的是转口贸易,但同时海南岛也向东南亚国家出口物产。海南岛的手工业制品也多出口,比如黎锦等。

由于其贸易的兴盛,清代粤海关在此正式设立总税口,管辖全岛九小口。道光年间,琼州府十口收税银共二万三千八百两,仅海口一处就占两千七百两。

来琼贸易的商人多来自福建沿海、广州、潮州和雷州等地。海口总口的设立说明政府对海口港及整个海南岛的重要性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它的设立同时也促进了海南经济的发展,海口港逐渐成为一个较为稳定的转口贸易的集散中心。

三、海口港与海口市的形成与发展

海口市的形成与海口的港口的发展密切相关。今海口市大部分为琼山县故地。从一片滩涂到独立成市,这个过程与海口港贸易的不断兴盛相伴而行。西汉元封元年,海口属珠崖郡玳瑁县地,东汉初属珠崖县,后改属朱卢县,属合浦郡。唐武德五年,海口地属颜城县,唐末属崖州。宋熙宁四年,海口市境属琼山县,称海口浦,为商船聚泊之港口。早在迁津建浦之后,北门外的水巷口建成了官渡,成为当时人流物流的集散地,是当时的政治中心,在其西南面兴建起了一排铺宇。随后即出现了北门外至府城的海口市最早的南北往来的大道,大致为今海口市的博爱路。元末,境地隶于湖广行中书省琼州路乾宁军民安抚司琼山县。明洪武三年,改隶广东布政司琼州府琼山县,称海口都。明洪武十七年设海口千户所。洪武二十八年筑城,称海口所城,为海南卫后千户所。“周围五百五十五丈,高一丈七尺,阔一丈五尺。雉堞六百五十三,环城窝铺十九。东南西北建门,上各建楼。”

海口所城东门在今新民路与大东路交叉口;南门在今博爱南路与文明路交叉口北门在今博爱北路与大兴路交叉口。除东北面临大海,筑石岸九十丈外,环城浚濠,加以防敌。所城大体上呈正方形状。 所城建成后城中最初只有东西所路和南北所路。弘治初,由于城市的发展和“四牌楼在海口所十字街”的兴建,便发展成为五条街,即四牌楼至东门口的东门街;至西门口的西门街;至北门口的北门街;至龙牙巷至南门口的南门街。后来,建市街一条,东连四牌楼街,西通马房村,作为贸易集市。所城原为海防军事而建,城里驻的大都是武官。明代的千户府、清代的同知署、参将署都设在西门街。因此,西门街是历代海口市的重要街道,最早铺筑石板路面。署门对面系马厩,故称“马房”,后发展成马房村,清代称居仁坊。海口所城的建设为海口城市的兴起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清初沿明置。清康熙二十三年至雍正七年间,设海口水师营,县丞署移置海口所。清康熙二十四年,本岛沿海设立10处海关,海口为总口。清咸丰八年,《天津条约》开辟琼州为通商口岸,海口地域成为南洋群岛和大陆交通道口。得勝沙成为洋行兴建的场所,海口所城的发展也逐渐超过府城,并取代其成为这一区域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清朝末期,城东北的水巷口码头淤浅,海口港码头因此迁往长堤。水巷口西段(从四九间廊巷起)建成街道,称港口街。由于海口港常为浮沙壅塞,舟不能进。城北滨海的白沙门港又发展起来。乾隆年间,白沙门上村先后建起了漳泉会馆和兴潮会馆。中村建成东街、西街和中街三条,中街比较发达。清光绪三十一年,海口隶属琼山县,称海口所。民国元年,海口地属琼山县,琼山县在海口的区域设立海口商埠警察局和海口水上巡警厅。邓本殷主政海南后,开始对海口城进行改造。他主持拆掉了海口所旧城墙,使海口城格局进一步扩大,促进了现代海口市的形成和发展。民国15年12月,从琼山县划出海口镇,设立海口市政厅。民国18年8月,海口市政厅改为海口市政局。民国20年2月,废海口市政局,区域划归琼山县管辖。民国38年8月,设海口市政筹备处,隶属海南特别行政区,办公地址设在今新华南路市政府宿舍内。

海口港取代神应港成为新的官渡后,政府开始在此设防,后又把官署都搬到了海口所城,并在海口港附近设总关,这就意味着官方对海口城区域地位的承认。海口港使海南岛北部成为最大的人流物流集散地,这也使海口成为了海南岛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后海口港由于日渐阻塞,且由于码头腹地过于狭小,海口港逐渐没落直至消失,只有仍然存在的码头附近店铺林立的场景才能提醒人们这里曾经的繁华。海口新港、秀英港成为后起之秀,继续承担着海口港的使命。但海口港对海口市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贡献不可磨灭,并永远被人们铭记。

参考文献:

[1](明)唐胄纂.正德琼台志[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4

[2](宋)王象之.舆地纪胜(124卷)[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3](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105卷)[M].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4]陈植.海南岛新志[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4.

[5](日)小叶田淳.海南岛史[M].台北:学海出版社,1979.

[6] 陈铭枢.海南岛志[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4.

[7](清)焦映汉,贾棠.康熙琼州府志[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4.

[8](清)萧应植,陈景埙.乾隆琼州府志[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4.

[9](清)潘亭侯,佟世南等.康熙琼山县志[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4.

[10](清)明谊.道光琼州府志[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4.

[11]朱为潮,徐凎.民国琼山县志[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4.

[12](清)梁廷栴.粤海关志[M].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

[13叶显恩.广东航运史(古代部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1994.

[14]蒋祖缘.广东航运史(近代部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1994.

猜你喜欢

海口市发展
凝心深耕育英才,守正创新共致远
——走进海口市金盘实验学校
睡觉的猫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秋之夜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对初中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考——以海口市乡村中学为例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海口市海秀快速路总体方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