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2018-07-19张敏玲

师道·教研 2018年8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情境生活

张敏玲

在新课改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社会各界均认识到思想品德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从一开始就帮助学生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教师必须跟随时代步伐,与时俱进,不断革新教学方式方法,才能滿足学生不断增长的需求,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笔者在这里对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进行探讨。

1. 良好师生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首要前提

小学生年龄一般都在6—12岁之间,正是处于感性知觉能力十分强的阶段,情感方面的需求较为强烈,渴望与教师能够相处和谐,渴望得到教师、同学、父母的关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依据学生日益个性化、多元化的发展需求,通过和蔼可亲的性格、平易近人的方式,通过经常性的激励和关心,建立学生与老师之间良好沟通交流的桥梁。

在上课时,教师可以专门点一些比较怯生生的孩子来回答,因为这部分孩子内心渴望表现自己,但是又缺乏勇气,此时教师若是能够将课堂发言的权力平等地分配到他们身上,让他们也有机会回答教师的问题,那么他们的信心就会增强。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教师也不能轻易地去指责和批评,而是要以委婉的语气让孩子自己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样比直接批评孩子的方式更容易沟通,还不会在孩子心理留下阴影。通过这样的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信心和自尊心,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也让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受学生的青睐,有利于改善师生关系,引导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从而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2. 创设教学情境有益于融合生活实际

在使用教学情境模拟的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实际契合与统一,保证所学知识能够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同样,教师可以在实际生活环境中抽象出教学内容,实现教材内容与生活现实的有机统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引入一些生活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他们熟悉的、喜闻乐见的事物、事件来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促使学生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从生活情境到课堂教学情境,再到生活情境的教学方式将十分有助于学生将书本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增长学生的见识,开拓学生的眼界。要善于从生活中汲取营养,而不是仅仅将目光集中于教材中。

3. 精巧的教学课程是课堂教学获得良好氛围的方式

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认知能力、情感体验与实践生活情境的有机结合,帮助学生更加生动、直观地理解问题,学习课堂知识,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实践操作机会。具体来说,教师需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点,立足于个性化的教学方案,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设计需注重趣味性和多样性,通过各种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寓教于乐,让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改变过去那种简单、重复的灌输式教学。同时,教师要把班级还给学生,凸显和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加有效的融入课堂,与老师和同学良好互动,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4.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后续条件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学评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不仅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能够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价。如果教学活动失去了评价环节,教学活动则是不完整。因此,教师要高度重视教学评价的作用。比如在完成“穿越时空生活”的教学之后,运用科学的评价手段来客观评价教学和学习过程。一方面,在教学评估过程中,要注意评估体系的激励效应。教师应该对每个学生的进步给予赞扬和鼓励。另一方面要注意教学评价方法的多样化,有必要改变过分强调分数的传统教学评价模式,把评价的重心放在学生的语言技能、实践能力和行为上,为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氛围。学生的参与对教师的教学成果评估至关重要。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对教师的教学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可以更好地帮助教师发现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总之,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地探索各种不同的教学策略,以期获得良好的教学经验,以期探索出一条适合小学生学情的教学模式,以促进小学德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责任编辑钱昭君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情境生活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