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铝合金翼座热塑性挤压成形模拟分析

2018-07-19许小云王云鹏胡嘉玮申小平张振兴刘道坤蒋洪章王晓勇任建荣颜银标

精密成形工程 2018年4期
关键词:凸模坯料单向

许小云,王云鹏,胡嘉玮,申小平,张振兴,刘道坤,蒋洪章,王晓勇,任建荣,颜银标

(1. 南京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 210094;2. 国营第一二一厂,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3. 沈阳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沈阳 110045)

铝合金具有易成形、比强度高、耐蚀性强、导 电导热性能好等优点,可通过挤压制成各种形状的材料用于各行各业[1—4]。翼座有着较高的力学性能要求,其结构复杂,外形有细长沟槽,且底部有众多翼片,整体壁厚不均匀。采用切削法加工零件势必会破坏金属流线的连续性,从而降低了零件的力学性能,并且传统的机械加工成本高,资源浪费严重,生产效率低[5]。若采用铸造法成形,零件的性能难以满足使用要求。

针对以上问题及2A12铝合金塑性好的特点,提出用近净挤压成形技术来替代传统的切削加工方法[6]。与传统的机械加工相比,通过挤压成形得到的零件,其金属流线与零件外形轮廓相一致,有较好的机械性能,而且节约材料,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7]。文中通过Deform-3D软件对整个变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对单向挤压、双向挤压的成形结果、挤压过程的行程-载荷曲线进行了比较分析[8],探讨近净挤压成形的可行性,避免了实际试验所造成的浪费。

1 模型的建立及模拟前处理

1.1 模型的建立

翼座零件示意图见图1。该零件结构形状复杂、壁厚较薄,最薄处的壁厚只有2 mm,故挤压时对金属流动的影响极大,因此成形所需挤压力和摩擦力会很大。翼座外壁有8个细长沟槽,尾端有16个翼片,这些结构使其在挤压时充模困难。由于此零件两端直径大于中间部分,为了方便挤压件的取模,将凹模设计成分瓣式。从图1可以看出,在翼座下部有一细长深孔,故模具上需要一个细长芯棒,但在挤压时很容易损坏,这对模具的要求非常高,因此决定先挤压成无空腔的挤压件,再通过机加工得到深孔。

图1 翼座零件Fig.1 Parts of wing seat

根据其形状设计了两种挤压方案。方案1为单向挤压,只有一个凸模,方案2为双向挤压,有上下两个凸模。通过Pro/E软件建立模具和坯料的模型保存成STL格式,并导入到Deform-3D软件中[9—10]。为减少划分网格的数量,选取工件的1/8进行模拟[11]。两种方案的挤压模具结构示意图见图2。

图2 模拟挤压模具结构Fig.2 Structure of simulation extrusion die

1.2 模拟前处理

将模型导入Deform前处理模块中,不考虑热量的传递,设定成形温度为450 ℃,摩擦因数为0.2,加载速度设为 5 mm/s,给坯料划分网格,划分网格数量为5000,步长设置为0.05 mm,对工件1/8进行模拟,此外应给坯料及模具设定对称性条件[12]。

2 模拟结果与分析

2.1 成形结果比较分析

单向挤压金属流动速度矢量见图3。当变形到410步即行程为20.5 mm时,坯料的下端开始接触到下模板,随着加载的继续进行,多余的坯料受压开始向底部的翼片模腔流动,产生径向挤压。变形到480步行程为24 mm时,出现了折叠这个严重的挤压缺陷。其形成原因如下:由于翼座外壁有细长沟槽,在变形过程中,用于形成沟槽的凹模模腔比底部翼片模腔先行充满,随着凸模的持续加载,变形继续进行,用于形成翼片的坯料外壁已经形成了沟槽。继续加载变形时,沟槽两侧坯料会挤向沟槽形成了折叠[13]。

图3 单向挤压金属流动速度矢量Fig.3 Velocity vector of one-way extrusion metal flow

折叠是潜在的微裂纹,是严重的挤压缺陷,有这种缺陷的产品在使用时会产生应力集中,使裂纹进一步扩张,从而严重影响产品的质量[14]。采用单向挤压方案时,由于零件结构复杂,由一端向另一端挤压成形时,会出现折叠缺陷。对于双向挤压方案,翼座底部翼片的成形是由上凸模挤压完成的,而上凸模挤压的这部分坯料是没有沟槽产生的,故双向挤压中不会出现因沟槽挤出而形成折叠的问题。

2.2 挤压力比较分析

单向挤压、双向挤压模拟时挤压载荷随行程的变化曲线见图4。可知前12 mm的行程两方案的曲线几乎一致。在行程5~12 mm间载荷增加平缓,这是由于坯料的再结晶软化和加工硬化速度相当,变形抗力趋向稳定。当行程达到12 mm后,坯料向模腔中部涌入,阻力较大,两方案载荷曲线又有了明显上升,且双向挤压明显比单向挤压增加得快。这是由于两方案进入中部模腔的方式不同,双向挤压的挤压方式为反挤压,而单向挤压为正挤压,相同情况下反挤压所需要的力大于正挤压。

图4 挤压载荷随变形位移的变化曲线Fig.4 Change curve of extrusion load with the displacement

单向挤压在行程为20.5 mm时,由于坯料开始与下模板相接触,载荷再一次增加,在行程为 24 mm时坯料进入底部翼片模腔部分,载荷又再一次增加。而双向挤压在第二部分翼片的成形所需的载荷非常小,由上凸模挤压完成,只需对少量坯料变形,摩擦力与变形抗力都比较小。单向挤压所需的最大载荷约为130 t,而双向挤压所需最大载荷为110 t,从所需载荷看,双向挤压也要优于单向挤压。

2.3 中心缩尾及解决方案

2.3.1 中心缩尾的形成

在最初使用双向挤压模拟计算时,在下凸模挤压完成后,在其正上方出现了中心缩尾缺陷,这将严重影响零件的性能。双向挤压方案挤压时速度大小分布见图5。由图5a—c可知,由径向变形而来的坯料随着加载的进行,逐渐变成沿竖直方向运动,从而影响到P1点附近坯料的运动。随着加载的继续进行,下凸模附近坯料的径向流动速度变得越来越大,影响到P1点附近的坯料,使其逐渐形成竖直向上的速度,产生如图5d所示的变形。模拟过程中P1点坯料的运动速度变化曲线见图6,可以看出,在520步之前,P1处坯料的速度为0,没有发生变化,而在 520步后,P1点速度明显增大,由此逐渐产生了中心缩尾。

图5 挤压过程中速度分布Fig.5 Speed profile during extrusion

图6 P1点坯料速度变化曲线Fig.6 P1 point blank speed curve

2.3.2 中心缩尾解决方案

在后续的模拟分析中发现,压余厚度直接影响中心缩尾的程度,选择在缩尾的上方增加一定量的压余厚度,变形结束后再通过机械的方法去除,为了避免浪费材料,选择合适的压余厚度尤为重要。压余厚度对中心缩尾的影响程度见图7,其中Δt为所增加的压余厚度,L为缩尾的深度。从图7可以看出,随着压余厚度的增加,缩尾深度也随之减少,当压余厚度为5 mm时中心缩尾消失。

图7 所增加压余厚度对中心缩尾的影响Fig.7 Effect of increased residual thickness on center shrinkage

3 成形试验

采用双向挤压方案对 2A12铝合金翼座进行试验试制,选择 4Cr5MoSiV1热作模具钢作为模具的材料[15],由于双向挤压的最大载荷为110 t,故选用160 t的液压机进行试制。最终制得的挤压件见图8,可以看出,所制零件整体光洁,底部翼片及沟槽充型饱满,证明了双向挤压方案的可行性。

图8 试制的翼座零件Fig.8 Trial-experimental of wing seat

4 结论

1) 翼座零件的结构形状复杂,分析了传统工艺加工此零件的缺点,提出了挤压成形的方法替代传统加工工艺,并设计了单向挤压、双向挤压两种挤压方案。

2) 模拟结果表明,单向挤压方案在挤压后期出现了折叠缺陷,而双向挤压方案则避免了此缺陷的产生,且双向挤压所需最大载荷也要小于单向挤压;虽然双向挤压后期出现了中心缩尾缺陷,但通过增加压余厚度成功解决了此问题,因此,双向挤压方案要优于单向挤压方案。最终实际成形试验表明,采用双向挤压可获得健全的铝合金翼座零件。

猜你喜欢

凸模坯料单向
电解铝铸轧高级包装铝箔坯料中间退火与性能研究*
轴承套圈坯料螺旋孔型斜轧成形数值模拟及分析
厚板材冲孔凸模断裂原因分析
碳纤维/PPS热塑性单向预浸带进入市场
冲压模具快换凸模常用的几种结构与应用
用“单向宫排除法”解四宫数独
4032铝合金轿车活塞挤压坯料形状优化与试验研究*
拉深模压边时坯料下塌的解决方法
Archaeological Discovery Confirms the Ancient Past of Yin County
从单向到双向的合作治理及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