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血解毒方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中Notch信号通路的影响

2018-07-18王政霖王宏亮吕甜甜

吉林中医药 2018年7期
关键词:活血视网膜受体

邢 玮,王政霖,王宏亮,吕甜甜,吴 晏,王 伟,韩 静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当今全球成人眼盲的主要发病因素之一,为糖尿病晚期眼部最常见的并发症,主要为血管病变[1]。因此,在治疗糖尿病过程中,DR 不容忽视。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与多种信号通路失常有关。近年来,Notch 信号通路在糖尿病肾病的研究中得到了重视,但其在 DR 中的作用机制尚未明确。Notch信号通路是一条进化上十分保守的信号转导通路,介导细胞之间的直接接触,能够在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过程中发挥调控作用。Notch1 为 Notch信号通路中的受体,Delta 样配体 4(Dll4)是 Notch1 的配体,Hes1 是 Notch信号通路中极其重要的靶基因。Notch 信号通路中的配体和其受体相互结合,是诱导 Notch 受体构象发生改变的原因,由 γ -分泌酶介导,释放出来 Notch 胞内域(Notch intracellular domain,NICD),其作为 Notch受体活化的形式,在其进入到细胞核后,激活下游的基因 Hes,帮助细胞转归,诱导其分化[2]。因此检测Notch1、Dll4 和 Hes1 的表达水平可以反应 Notch 信号通路的变化。DR在中医范畴属“消渴目病”,发病过程复杂[3]。活血解毒方为临床经验方,主要由三七、鬼箭羽和黄连等组成。经前期实验得出,活血解毒方可降低糖化血红蛋白[4],改善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状况,降低视网膜血管密度,减少内皮细胞与周细胞的比例[5],但是其药理机制尚未阐明。本实验通过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观察糖尿病及活血解毒方对视网膜组织中Notch信号通路产生的作用,探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展中 Notch 产生的意义,同时揭示活血解毒方对于防治DR的药理机制。

1 实验材料

1.1动物 SPF级的雄性SD大鼠共18只,周龄为7周,体质量165~200 g,购买于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证号编号为SCXK(京)2012-0001。饲养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和平街校区实验动物中心,实验室相对湿度保持在 50%~70%,室内温度保持在20~25 ℃,换气次数10~15次/h,维持12 h/12 h光照黑夜,适应性喂养为期1周。

1.2药物 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 STZ,S0130,Sigma公司产品,美国),溶解在柠檬酸钠溶液中(0.1 mmol/L,pH 4.2~4.5),在冰盒中现用现配;活血解毒方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提供。

1.3实验仪器 BCA蛋白定量试剂盒(Prod#23228,Thermo公司产品,美国),蛋白垂直电泳和转膜系统、凝胶图像分析系统(BIO RAD公司产品,美国),增强型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RPN2232,GE Healthcare公司产品,美国),荧光倒置显微镜(奥林巴斯株式会社产品,日本),Hes1多克隆抗体(ab71559)、Notch1多克隆抗体(ab52301)及Dll4多克隆抗体(ab183532)购自英国Abcam公司。

2 实验方法

2.1大鼠分组和造模 构建糖尿病模型组,在实验动物中心饲养SD 大鼠1周后,对大鼠禁食12 h,随机选择 12 只大鼠,腹腔一次性注射 STZ(65 mg/kg,溶剂为0.1 mmol/L柠檬酸钠溶液,冰浴)。设立正常对照组,取6只大鼠腹腔注射等量的0.1 mmol/L浓度的柠檬酸钠溶液。给药7 d后进行糖尿病模型结果检测,对大鼠禁食 6 h 后,尾静脉采血,血糖≥16. 7 mmol/L认定为造模成功。饲养20周后,根据体质量、血糖采用数字表法将造模成功的大鼠分为模型组、给药组。灌胃给药12周,给药组每日7. 7 g/kg(为临床用量7倍);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

2.2检测方法与检测指标

2.2.1免疫组化处死大鼠后,取眼球在4% 的多聚甲醛溶液中固定,需要采用LSAB法,多克隆抗体浓度为Notch1(1:50)及Dll4(1:100)。常规石蜡切片脱蜡,从高到低浓度梯度酒精水化;自来水冲洗10 min,PBS 5 min洗3次,3% H2O2氧化15 min后,自来水冲洗10 min,PBS 5 min洗3次;4℃ 湿盒孵育一抗(多克隆抗体Notch1及Dll4)12 h,PBS 5 min洗3次;室温湿盒孵育二抗2 h;PBS 5 min洗3次;DAB显色,自来水反复冲洗;随即苏木素复染30 s,自来水冲洗10 min ;从低到高浓度梯度酒精脱水,二甲苯溶液透明 15 min 2次后,滴加中性树脂封片,用荧光倒置显微镜并使用Image-Pro-Plus 6.0软件观察、拍照及数据分析,需得出Notch1以及Dll4 的积分光密度值(integral optical density,IOD)。

2.2.2Hes1 蛋白表达水平的检测 使用 Western blot 的方法,在大鼠的视网膜组织加入预冷的 RIPA 裂解液,匀浆,在高速离心机15 000 r/min、4 ℃离心20 min,弃下层物质取上清,采用 BCA 法检测蛋白浓度。然后SDS-PAGE 电泳分离蛋白,电转移至 PVDF 膜,在含5%脱脂奶粉的 TBST 中室温封闭2 h后,需要 TBST 漂洗3次,每次10 min,然后加入一抗,在 4 ℃ 条件下孵育过夜;然后 TBST 漂洗3次,每次10 min,再次加入二抗,室温放置 2 h;滴加ECL发光液于PVDF膜上,通过化学发光检测目的条带,利用凝胶图像分析仪及Image Lab软件分析PVDF膜上条带,以目的蛋白/β-actin比值为目的蛋白表达相对水平。

2.3数据统计 使用统计学方法,SPSS 20.0软件数据分析,以均数±标准差(± s )的形式表示数据,采样one-way ANOVA法,比较多样本均数,P<0.05视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活血解毒方对 Notch1、Dll4 表达的影响 由免疫组化的结果可以看出,正常组中 Notch1 主要分布于视网膜神经节层与内网层 ;模型组中 Notch1 在视网膜神经节层、内网层、内核层、外核层、色素上皮细胞层均有所表达,Notch1 的含量高于正常组(P<0.05);活血解毒方组与正常组分布近似,Notch1 表达水平少于模型组(P<0.05)。正常组视网膜中 Dll4 在神经节层、内网层、内核层及色素上皮细胞层中表达,模型组与活血解毒方组均表达在视网膜神经节层、内网层、内核层、外核层、色素上皮细胞层中,模型组 Dll4 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P<0.05),活血解毒方组 Dll4 表达水平少于模型组(P<0.05)。见表1,图1~2(插页一)。

表 1 各组大鼠视网膜中Notch1、Dll4表达比较(± s ,n = 6)

表 1 各组大鼠视网膜中Notch1、Dll4表达比较(± s ,n = 6)

注:放大倍数400倍;与正常组比较,# P<0.05;与模型组比较,△P<0.05

组 别 Notch1 Dll4正常组 0.1606±0.02295 0.2139±0.02281模型组 0.4175±0.1616# 0.2499±0.02259#活血解毒方组 0.1207±0.4869△ 0.2175±0.02438△

3.2活血解毒方对 Hes1表达的影响 用 Western blot法检测正常组、模型组、活血解毒方组视网膜组织中Hes1 表达水平,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的Hes1 表达上调(P<0.05);与模型组相比,活血解毒方组 Hes1表达下调。见图3。

图3 活血解毒方对Hes1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4 讨论

Notch 信号通路是一条在进化上高度保守、广泛存在的,调节后生动物体内相邻细胞间的直接信号传导的信号通路。在1917年,Morgan 等人在果蝇体内首次发现了 Notch 基因;在1983年,成功的克隆出了该基因,并发现其可以编码跨膜受体,命名为 Notch 受体[6]。随后多年的研究发现,在多种物种中存在Notch信号,例如无脊椎动物、哺乳动物等。

Notch 信号通路主要由3部分构成,分别为受体、配体及细胞内效应器分子CSL-DNA结合蛋白。在哺乳动物体内,目前已经可以检测出4种 Notch 受体的同源基因( Notch1-4 )和5种配体 (Jagged1和2,和Delta-like1、3和4)。Notch 信号产生是通过细胞受体与配体间相互作用,经剪切后,胞内段(NICD)释放至细胞质,由胞质进入核内,结合转录因子CSL,形成转录激活复合体,激活下游转录抑制因子家族的靶基因,如Hes、Hey、Herp 等,促进该通路的生物学作用[7]。最终影响了细胞的分化和增殖以及凋亡。

Notch信号通路对血管形成、发育及生理功能等方面产生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基因敲除 Notch 1和/或Notch 4 的纯合子小鼠均在胚胎期10.5 d因为严重的血管发育缺陷死亡,例如卵黄囊发育不良、大量的胚胎期出血、扩大的心包囊结构、胎盘发育受损等[8~12]。另外有研究证明,Notch 信号缺失小鼠可观察到大量血管生成,但是却伴随着严重的血管渗漏和出血,提示缺失 Notch 信号会导致血管功能严重受损[13]。

视网膜内有大量血管,因此 Notch 信号通路对视网膜内血管的形成发挥重要作用。Dll4 仅在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Notch / Dll4 能抑制新生血管的内皮细胞向尖端细胞( tip cell )分化。在抑制 Notch 的活性或者敲除 Dll4 的小鼠中,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分化后,导致尖端细胞过多生长,进而显著促进毛细血管网的出芽、分枝以及融合[14-15]。虽然 Notch 信号通路影响视网膜血管形成,但其作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机制并无科学阐释。本实验通过免疫组化发现,正常组视网膜组织中 Notch 信号通路成员仅见少量表达,而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织中 Notch 信号通路配体 Dll4 和受体 Notch1 表达增加。Western blot 结果表明,下游基因 Hes1 的蛋白含量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织中较正常组明显增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展过程复杂,其中由于高血糖与低氧环境的双重持续刺激作用,可能会导致 Notch 信号通路被激活,促进其成员 Notch1 和Dll4 以及 Hes1 的合成与释放得到增多,从而对病变的发生发展起促进作用。

本实验进一步分析了活血解毒方对 Notch 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发现与模型组比较,活血解毒方组降低 Notch1、Dll4、Hes1 的含量,提示活血解毒方改善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可能与干预 Notch 信号通路有关。前期课题组曾证实,活血解毒方促进色素上皮衍生因子的水平[16],抑制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 血 管 紧 张 素 Ⅱ(angiotensin Ⅱ,AngⅡ)及内皮素-1(Endothelin-1,ET-1)的表达[17]。有文献报道,肾细胞癌内皮细胞中 VEGF 可增加 Dll4 基因及蛋白水平的表达[18-19]。另外 AngⅡ 刺激小鼠足细胞或血管平滑肌细胞后,可使Notch 通路被激活,Notch1 的活化形式 NICD1 及其下游基因 Hes1 表达增加[20];而阻断 AngⅡ 后,Notch 通路则被抑制[21]。至今已经知道的内源性缩血管物质中ET 是最强的,能够促进血管收缩,加速平滑肌细胞增殖[22];在星形胶质细胞中,ET-1 可促进 Jagged1 表达,调节 Notch 激活[23]。综合文献及本课题组的实验结果,笔者推测在 DR 的发病发展过程,VEGF、AngⅡ、ET-1 可能通过调控了 Notch 信号通路来影响内皮细胞的增殖或分化,因此导致了新生血管的形成;而活血解毒方可能由于抑制了 VEGF、AngⅡ、ET-1 而阻断Notch 信号通路,减少了新生血管的生成,从而延缓DR 的进程。但是这种设想仍需进一步实验验证。

本实验阐述了活血解毒方对 Notch 信号通路的作用,有助于揭示活血解毒方的药理机制,为活血解毒方临床治疗 DR 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但是 Notch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十分复杂,Notch 信号通路中的Jagged1、 NICD1 与 DR 的关系亟需深入研究,这对阐明 DR 的发病机制,探寻新的治疗靶点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活血视网膜受体
深度学习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中的应用
α7-烟碱乙酰胆碱受体在肺癌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作用
维生素D受体或是糖尿病治疗的新靶点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例
高度近视视网膜微循环改变研究进展
球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致视网膜损伤1例
作用于GABA受体杀虫剂的代谢、作用机制及开发研究
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在疼痛中的研究进展
补肾活血祛瘀方治疗中风病恢复期100例
活血舒筋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