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来如此,便对吗?

2018-07-17张泊川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8年16期
关键词:德班二十四孝糟粕

张泊川

“从来如此,便对吗?”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中借“狂人”之口如此振聋发聩地一问!

在恒河猴实验中,第一批经历过水冲的猴子已不在笼中,可“老猴子”们却依然极力阻止“新猴子”去摘香蕉,理由是“从来如此”;而“新猴子”也在莫名其妙中逐渐变成“老猴子”,在以同样的理由对“新新猴子”——尽管它们也不知道为何要如此。

“从来如此”,多像一些人眼中的“传统”啊!

前些天有这么一则新闻:抚顺一所号称传播传统文化的学校开办了“女德班”,宣称“女子点外卖、不刷碗就是不守妇道”“女子就不应该往上走,就应该在最底层”等观点。

无数仁人志士、先烈前贤奋斗的一百多年的男女平等,难道要被这“女德班”抹杀了?

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名,行“糟粕沉渣泛起”之实,这样的行为在现实中并不鲜见,似乎一打起“传统”的旗号,就立刻理直气壮,似乎“传统”就代表着“向来如此”,就对!

君不见,曾有景区为招揽游客在古建筑墙壁涂画二十四孝,“卧冰求鲤”“郭巨埋儿”,这些与主流价值观违背的传统孝亲故事,荒唐违和;君不见,曾有人“重拾国学”,推崇《弟子规》等“经典”,但让七岁稚童“亲有疾,药先尝”,未免令人胆寒;君不见,被称为“女德教母”的丁璇声称“总挨揍的女人,身体好,不容易鬧病”……

其实,传统文化也好,传统思想也好,传统技艺也好,我们应以辩证的态度去看待,做到“有扬有弃”,使其焕发更大生命力。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中就这样说:像“鱼翅”这样的优秀文化,我们应该继承发扬;像“鸦片”这样有利有弊的,我们限其弊用其利;像“烟枪”这样的负面的,我们可以留作反面教材;而像“姨太太”之类的糟粕,就要坚决摒弃。

在面对传统中的糟粕时,鲁迅先生还告诫我们:“我们目前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苟有阻碍这前途者,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全都踏倒他。”

“从来如此”不等于应该如此,同样,传统文化也未必都是“优秀”文化,莫像那群猴子,以“从来如此”为由,阻碍群体追求社会的进步。

没有自己思想、不会独立思考的人只会说:“从来如此,便是对!”

而有自己思想、能够独立思考的人却会问:“从来如此,便是对?”

【教师点评】作者由材料想到了群体性盲从,又敏锐地想起了当今社会存在的一种对“传统”的误解,非常深刻。在素材选择使用上,作者从最近的一则“女德班”新闻切入,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是在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名,行“糟粕沉渣泛起”之实,非常有现实意义。为了证明这种情况并非孤立,又列举了二十四孝、《弟子规》、“女德教母”等例子,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并没有全盘否定“二十四孝”和《弟子规》,而是精准地点出“卧冰求鲤”“郭巨埋儿”以及“亲有疾,药先尝”这样与社会主义价值观相悖的内容进行批判,体现了作者的辩证意识。文章后半部分集中引用鲁迅关于传统文化的种种观点,非常有力地让文章主旨上升到了更高的层次。(指导教师/吴国梁)

猜你喜欢

德班二十四孝糟粕
给现代人参考的古代礼仪
“女德班”与“傻家长”
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握传统文化的教学方法和原则
“女德班”的尴尬
墙头上的《二十四孝》
月度关键词
二十四孝 拾葚异器
武艺 二十四孝图
试论学前传统文化教育中的“取”“舍”问题
二十四孝 卖身葬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