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导学案构建高效物理课堂

2018-07-14申仁智

考试周刊 2018年59期
关键词:高中物理策略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高中物理的教学地位日益提升,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随之提高,逐渐由单一的知识理解转向为多元的能力培养。为了落实这一目标,我引入“导学案”模式,借此改变学生固有的学习模式,在传统基础上突破创新,以此构建高效课堂,促进学生能力培养。本文将结合教学经验,围绕导学案在高中物理课堂上的运用,从能力培养、兴趣激发以及思维发展等方面具体阐述。

关键词:高中物理;導学案;策略

“导学案”,是建立在教师个人备课基础上,对教案进行可行性、有效性研究,将素质驾驭、新课程标准要求作为基础制定的一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策略方案。将其运用到高中物理教学中,就能从根本上转变学生学习观念,由“我要学”转变为“我会学”的模式,以此激发学生,让其在任务带领下明确目标,积极探知,以此落实教学目标。

一、 引导探究,培养自主能力

导学案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学习内容的引领上,更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初,借助任务与问题激发学生,让其在兴趣驱动下进入学习,有计划、有目标地展开。这样,不仅明确了学习目标,还提供指导评价的平台,便于我们及时监控、调整。

在以往的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不注重导学,习惯开门见山。长此以往,学生学习兴趣就会下降,并且逐渐丧失自主探究的能力,对此,就要借助导学案改善,借助问题驱动激发学生参与意识,让其主动探究,充分融入教学活动。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设计教学时,我会格外注意,给学生提供思考、讨论的平台,让其在良好氛围中积极学习,以此优化探究,让思考更具方向性,进而提升课堂效率。在教学“库仑定律”时,考虑到这是重难点,我就借助导学案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根据库仑定律公式可以推断,当r→∞时,有F→0,在r→0时,有F→∞,这种说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这样一来,就结合新知引发思考,让学生在理论基础上深入思考,尝试借助探究得出结论,加深认知。在讨论过程中,学生观点不一,可见部分学生对这一重点没有完全理解。意识到这一问题时,我就结合这一题从条件出发引导学生思考,让其自主总结,得出结论。

通过这样的设计,不仅激发了学生探究思维,让其结合新知深入思考,还引发认知矛盾,让其在新知基础上积极探索,在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深化理解,促进能力提升,在落实目标的同时达到提升教学效果。

二、 突出主体,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也是学习真正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刻意识到这一点,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能动性,做好组织、引导的工作,以此落实课堂目标。在实际教学中,课堂时间有限,知识讲解不能面面俱到,这时需要借助导学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以此突破重难点,提高课堂效率。

导学案在新课教学中的运用不仅激发了学生求知欲,还增强其自主意识,让其在问题驱动下积极探究,以此促进互助,达到预期目标。在设计时,不仅要结合实际,更要落实新课改“少教多学”理念,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最大化发挥能动性。在教学“动量”内容时,我设计了以下问题:一个质量是0.2kg的钢球,以5m/s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在碰到障碍物后被弹回,并沿着同一直线以5m/s的速度水平向左运动,问:碰撞前后钢球的动量有没有变化?变化了多少?对于这一问题,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由此可见没有完全理解动量的概念。于是,我就由此展开讨论,借助多媒体将学生的计算过程呈现,并且邀请相关学生上台讲解,演示思路。这样一来,学生对比自己的导学案很快便知道错因,及时改正,完善认知体系。之后,我会讲解正确解法,针对学生在思考中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以此化解认知矛盾,巩固正确算法,给学生解疑答惑。

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过程中明确了知识要点,并且清楚了自己的能力,及时解决问题,要更好地状态投入下一阶段的学习。这样一来,不仅梳理了知识脉络,更在探究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

三、 加强引导,提升思维品质

导学案不仅能辅助教学,其优越性更体现在丰富引导上,给学生提供思维方向,以此优化探索过程,达到预期目标。在实际教学中,我会充分利用这一点,结合学生现状展开合理引导,对于讲给的知识点不再重复,而是注重未解决的问题强化引导,以此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层次性。

实际运用时,我会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空间,先让其独立思考,之后组织讨论,在小组内交流,让每个人都有表达的机会。之前,我借助导学案带领学生探究过这样一个问题:质量相同 的A、B两球在光滑水面上均向右沿同一直线运用,A球的动量为PA=9kg·m/s,B球的动量是它的13,问:当A球追上B球时发生碰撞,则碰后A、B球的动量可能值是多少?考虑到问题难度较大,学生独立思考难以突破,我就借助导学设问引导:(1)该系统是否遵循动量守恒定律?(2)A、B球碰撞前厚动值均为正值,这意味着什么?(3)两球碰撞前后的动能遵循什么规律?这样一来,学生就能跟随引导逐层深入,最终得出正确答案。

对于这类题目,要经常性开展讨论,集思广益,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让其在迎难而上,在不断思索的过程中培养能力,提升素养。在批改反馈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这类题目有思考的痕迹,抓住这一点我就会沿着其思维引导,破解障碍,促进其思维提升。

总之,导学案的运用是促进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途径,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还能调动其积极性,让其在问题引领下积极思考,打破传统“满堂灌”教学模式,给学生物理探究开辟新天地,以此提高课堂效率。

作者简介:

申仁智,江苏省如皋市,江苏省如皋市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高中物理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求初相φ的常见策略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未来教室:高中物理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新形势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