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初中语文学习融入生活积累的途径

2018-07-14严志勇

考试周刊 2018年63期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教材内容教学活动

摘要:本文阐述语文教学的实践性、社会性。改变脱离生活的注入式教学模式,探讨如何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与学生的生活积累有效联系的教学途径,促进学生真正成为听、说、读、写活动的主角。

关键词:教学活动;教材内容;综合性学习;生活积累

现就“初中语文学习融入生活积累的途径”在教学中的实践和思考,谈谈体会:

一、 将生活积累与语文教学过程结合起来

初中生主体意识和生活意识逐渐形成,他们受教育并非无条件地接受,更希望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获取新知识,探究新领域,可以充分运用他们已有的生活积累,让他们的生活积累在课堂教学的实施中最生动、最直观、最具体的呈现出来。

1. 从生活中激发对语文的兴趣,培养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贴近学生生活积累的语文学习类型主要有:(1)结合课文内容、巩固语文知识。如围绕课本教材内容续编故事;或者办相关手抄报,分组选出优秀作品张贴,供大家观赏学习;也可以让学生表演课本剧,学生在自己表演的过程中能更好地拿捏教材上人物的心理活动,更好地理解人物关系;也可以给课文配图画,一幅幅充满想象的画面都是出自学生的主动想象。(2)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关注生活中的语言发展。如收集赏析优秀的广告词、影视歌曲,搜集整理风土人情故事材料,做“错别字普查”的社会调查等。(3)关注学生成长中热门和焦点的话题。如,周末兴趣班是家长强制还是自愿选择,给初中生配备手机好处多还是坏处多,网络不良信息的传播应该如何抵制?等等。(4)继承传统文化、学习民族语言。如学校都陆续开设书法课,班级中会不定期举行古诗词比赛等。(5)结合重大节日、传统节日的来临,开展纪念性语文实践活动等。

2. 从生活中导入对语文的感受,培养知识的积累和感悟力

课堂导入的内容和方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这是语文导入教學基本精神和根本要求。如八年级教师用书中设计的《巴东三峡》的导入:展示三峡的音乐风光片,简介三峡(投影机里放出气势雄伟的瞿塘峡、幽深秀丽的巫峡、险峻闻名的西陵峡,投影画面配以时而优雅,时而雄伟的乐曲,营造出气势庞大、感慨万千的气氛,感受到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教师配合音乐风光片加以解说,这样的导入效果紧紧抓住学生生活对自然的生活积累及向往情愫,引发学生的激趣、生活积累,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的拓展。

3. 从生活中展开对语文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实现提问生活化,因为生活化容易把抽象的教学问题还原为鲜活的生活情景,使问题变得亲切自然容易理解。例如八年级教师用书《生命之舟》在整体感知,分析课文中,问道:找出其中最紧张、最令人难忘的情节,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受,体会电视新闻的特点和文章的主旨。又问道:在你们所接触的媒体及广告中可否有令你难忘的内容及文字?几个教学提问是一线串珠、不仅兼顾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而且进行了一次良好的文化审美欣赏熏陶。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升华,也转化为思考设计,参与分辨,达到知识系统化的目的。

4. 从生活中转化对语文的传授,培养学生的探究和人文精神

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让教材成为学生学习的动态资源。在课堂上,学生学到了许多的语文知识;生活中,学生学习,实践,创造,更加认识到语文的重要性,感受到学语文、用语文的乐趣。我们可以通过查字典来学习语文,可以通过阅读书报来学习语文,也可以通过用普通话与别人交流来学习语文……

二、 将生活积累与语文教材内容结合起来

新编的语文教科书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正确的价值观念、健全的人格修养和创新思维品格的熏陶、感染。如新闻选材《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别了,“不列颠尼亚”》《生命之舟》《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这些范文均属新闻范畴,而文章形式各不相同,并且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激发民族自豪感,学习先进人物的崇高思想。教科书处处要求既要学校课堂学习,又要延伸到母语的广阔社会课堂学习。从单一关注成绩,到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教育“以人为本”的思想逐渐树立,这是课程改革后更重要的“不一样”。在教材的改革下,教师应引导学生更加关注电视广播、互联网,注意观察日常生活现象,以期实现教学互动,与教材同步。要语文教学走向生活化,语文教材内容向着接近学生生活,指导学生的思想、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向发展,这是语文教材向生活化发展的方向。

三、 将生活积累与语文综合性学习结合起来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学生将已有的语文知识技能在实践中应用,又在应用中获得新知、提高能力的过程。比如,七年级综合性学习《科技改变我们的生活》,我根据学生的家庭状况,能力差异,个性差别等,分别要求他们做一些社会调查,包括生产工具、生活方式、衣食住行、生产资料、思想观念、生活环境等内容,这些调查简单易行,贴近学生生活。因此,这一节课效果非常理想,学生收获较大,更重要的是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形成合作探究能力,以及自主探究,实现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初中综合性学习无不在向我们传递着这么一个信息:语文教育一定要走近生活,要在时代的召唤下奋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才能适应21世纪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楼世洲主编.新世纪教育现代化的使命[J].

[2]孙喜亭著.教育原理[J].

[3]钟启泉,张华著.课程与教学论[J].

作者简介:

严志勇,福建省龙海市,龙海市榜山中学。

猜你喜欢

综合性学习教材内容教学活动
整合教材内容,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方向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高中历史必修与选修教材内容融通之初探——以选择性必修一的复习课为例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关于高职院校国学教材内容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