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真语文真教语文

2018-07-14王海天

考试周刊 2018年63期
关键词:呼唤

摘要:朴素与真实成为当下语文课堂最缺乏的品质,语文的饕餮大餐、语文课堂的真正魅力似乎难以体会到了。语文课堂充斥着非语文元素,语文课堂成为教师自己的舞台,作为一线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如何实现“朴实、实在、真实”的真语文呢?

关键词:呼唤;真语文;实现步骤

真语文的课堂倡导回归语言文字运用、回归真实朴素的讲课方式、回归真实的学习状态。运用切实的语文文字训练,语文知识、语文技巧,触摸语言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回归语文的本真。

一、 何为“真语文”

“真语文”仅仅是一种语文教学理念,通过“听、说、读、写”,运用“字、词、句、段、篇”,利用最纯真、真实的语言来再现语言文字的内在之美,不需哗众取宠、不用添枝加叶、不必多样媒体,用真功夫、真真切切用心教授文章、实实在在传授知识。真语文以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为最终目标,真语文课堂是学生鲜活,课堂有生命,真语文是人文精滋养和人文思想沉淀。

二、 为何呼唤“真语文”

当下语文界一直游离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纷争之中,多媒体、新技术的引入却让语文课堂沦为了典型的表演课,语文课堂、语文教材、语文教师在学生的培养目标上产生了异变,假语文开始大行其道。

首先,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并不是教会学生阅读、揣摩和理解文本,探讨文章的寓意和价值,而是将视频、图片、音乐、PPT等种新型技术手段齐并用,这些课件受从网上东拼西凑拷贝下来的,不仅没有发挥新型教学手段应有的功效,而是让学生产生眼花缭乱的感觉。课堂朗诵课文时煽情过度,朗诵腔灌满整个课堂。挖掘课文中心立意时,把中心思想无限制地拔高,具有浓厚的说教色彩。语文课堂沦为了教师的自导自演,学生也成了配合教师表演的群众演员。例如在执教《愚公移山》时,教师不讲解寓言故事传达的哲理,而是对寓言故事展开了质疑和批斗,批判愚公移山是荒谬的想法,也没有真正解决阻碍出路的问题。此类完全颠覆了愚公的形象,对寓言的实质。理解偏颇,对语文教学创新的亵渎。语文教学要在“守真”下“创新”,不能荒腔走板。

其次,在语文教材中也出现了“假语文”,一篇描述汶川大地震的课文,描写一位学生在地震发生不逃跑,而是拿着手电在废墟下看书。语文课堂没有灌输生命第一的理念,而是学习考试第一。若碰巧有学生信以为真,后果不堪设想。“假课文”热议最大的是《爱迪生救妈妈》,描写了爱迪生7岁通过几面镜子把油灯的光汇聚起来解决了家里光线暗医生无法给妈妈做阑尾炎的手术,进而救了妈妈的故事,但学生们关注的并不是故事所传达的内涵,而是侧重于没有注明文章的作者、来源及其爱迪生7岁时不可能有阑尾炎手术这一点上。还有在高考作文中出现诟病的,如父亲在高速上频繁打电话,因劝阻无效女儿报警,写一封信。题目的导向性是鼓励大义灭亲。这便是典型的“假语文”。

三、 “真语文”如何实现

真语文需要教师“真功夫”、需要学生“真阅读”、需要师生合作的“真课堂”。

1. 教师“真功夫”

教师的“真功夫”是实现真语文的前提,“真功夫”主要指语文教师的看家本领——自身教育观念和文化积淀,教师能够对教材进行深度和广度的细致入微的解读,教师能用自己的智慧和学识点燃学生的语文情趣,满足学生求知与乐学的内在需求。因此语文教师应不断加强自己听、说、读、写的真功夫,丰富自己的语文素养,课堂教学时应对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加工,用心灵进行语文教育,用智慧去唤醒学生,从课文的字词、阅读出发,传授给学生语文知识和语文技巧,最为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丰富学生情感。

2. 学生“真阅读”

课外阅读现状不容乐观,大力倡导课外阅读但落实于实际的少之又少,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真阅读”才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才能在写作时妙笔生花。因此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制定读书计划、举办读书交流会,唤醒学生热爱读书的意识,开展阅读课程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领悟作品内涵,鼓励学生对作品中的情境、形象、人物谈体验,对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进行细细品味,获得何种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有益启示,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和思想启迪。在浅层感受性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深层的以鉴赏性为主的探究式深度阅读,努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思维高度,能够实现对文本言形式的内化和运用,学生才能实现“真阅读”。

3. 师生合作“真课堂”

语文课堂变成为考试而教学,花里胡哨的语文课堂应有尽有,但学生习得的知识却很少,真语文课堂追求自然、本真,不需要多余的粉饰和点缀,真课堂需要将课堂还给学生,传授学生学习的方法,教授实际管用的语文知识,围绕着教材内容组织教学,提高学生语文兴趣,既要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取,又能关注学生生命的成长,最终落实到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上。真课堂是学生自主探究、师生合作、畅言表达、当堂检测,将所有学生都纳入知识学习和生命成长的教学活动中。真课堂是师生真合作,学生在自主学习后,教师针对学生存在疑问,师生、生生进行讨论合作,集众人智慧為解决疑难问题献计献策。师生共同打造充满语文味的真课堂。

4. 教材“真课文”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体现了成年人想传达给学生的价值观和教育观念,一定要对教材认真把关,出版者应该充分了解文章所撰述的应具有真实性、逻辑性、科学性,三观不正的课文,无论文章多么优美,也应当清理出教材,这是毋庸置疑的,对于暂时不能清退的,也应明确告知学生文章为杜撰,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避免“假课文”产生的副作用,真教材“真课文”,真课文才能传达严谨性、真实性的理念。

“洗尽铅华呈素姿,返璞归真为语文”,“真语文”不是回归守旧,也不是倒退和无为,而是回归语文教学的原点,讲课自然,点拨精辟,指导恰到好处,不需要煽情的话语,不需要眼花缭乱的画面,不需要太多的“泛语文”活动,不需要形同虚设的小组讨论,仅仅是严谨和规范,没有半点虚假和浮夸。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心中有语文,呼唤真语文,打磨真语文!

参考文献:

[1]刘易.论“真语文”观[D].湖北师范大学,2016.

[2]陈成龙.真语文是“真知”“真教”“真学”的融合[J].语文建设,2013(25):13-18.

作者简介:

王海天,山东省青岛市,青岛市平度市古岘镇六曲小学。

猜你喜欢

呼唤
呼唤春天
无声呼唤
爱的呼唤
呼唤古风
心灵的呼唤
荒野的呼唤
三月的呼唤
驻马店的呼唤
呼唤全新的健康管理
呼唤高贵书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