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识笔记的三种来源

2018-07-14杨冬琴

考试周刊 2018年63期

摘要: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形成知识笔记,从积累主干知识、利用错题情境构建知识体系和同学间合作找差异,从这三个方面整理成个性的知识体系。

关键词:知识笔记;生物学习;自主复习

每逢生物考试之前的自主复习时间,学生都渴望能有一本适合自己提高的知识笔记。书店出售的生物学知识笔记中知识非常详细,比较繁杂,缺乏针对性,不适合学生记住生物知识。若复习生物课堂笔记,又由于学生在接受知識能力的差异和课上努力程度的不同,学生在课堂记录中储存的知识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也缺乏针对性。为了提高生物学习的有效性,这就需要每位学生整理一本适合自己独特的知识笔记。

一、 积累主干知识

在复习选修教材中动物细胞工程时,要有别于新授课,不能简单地让学生读背课本知识,教师让学生理解动物细胞工程知识。在高三一轮复习时,教师让学生寻找知识之间的联系,理出一根知识主线,将教材中零散的知识串联在一起。

例1把教材中动物细胞工程的知识整理成知识网络图:

研读课本中动物细胞工程的内容,并结合试卷中对应的试题,学生总结反思,才能构建以上的知识网络图。因为学生对课本知识理解的程度不同,所以学生构建的知识网络图之间存在很大的不同。教师可以利用在课上,要求班级学生之间讨论对比,就会有助于学生构建非常全面的知识网络图。在学生知识梳理时,由于选修教材知识难度相对容易,学生们都能积极参与该教学设计,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可见,该教学设计不但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记忆,更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二、 利用错题情境构建知识体系

在各种测试中,学生对某些题目存在反复错误。就其根本原因是,部分课本知识不熟或者知识之间缺乏一定整合,不能具体情境理解题意,不能运用知识解答问题。在教师评讲后,学生只知道题目答案,还是不能理解题意,导致反复出错。可以在试卷评讲后,学生利用题目中的信息整理知识。

例2下面图是人体调节过程,回答问题:

(1) 当人走进冰库时,下丘脑通过垂体释放激素,作用于腺体A发挥效应,腺体A是;

(2) 学生在体育课上剧烈运动后,产热增加,导致人体的皮肤大量排汗,下丘脑产生激素,再由垂体后叶释放该激素,从而促进;

(3) 在饭后半小时内,人体血糖浓度增加,胰岛细胞分泌激素,降低内环境中血糖,属于调节。人体产生的激素,需要与靶细胞上特异受体结合,才能产生相应效应。请问,胰岛素作用的特异性受体位于细胞的(填细胞膜、细胞质、细胞膜核)。

解析:(1) 当人走进冰库时,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传给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通过垂体调节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促进人体代谢加强,从而增加产热,维持体温平衡。

(2) 学生在运动后,大量排出的水分,导致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下丘脑产生抗利尿激素,再由垂体后叶释放到内环境,从而促进集合管和肾小管对水分重吸收,排尿减少。

(3) 人在饭后,消化道吸收大量的葡萄糖,内环境血糖升高,下丘脑通过神经调节胰岛B细胞,产生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吸收葡萄糖,属于神经和体液调节。胰岛素是蛋白质,属于生物大分子,不能穿过细胞膜。因此,胰岛素受体只能位于细胞膜上。

在完成上述题目时,学生需要先熟练掌握激素的反馈调节、神经体液调节、水盐平衡调节和体温调节等知识,再理解图中的情境,运用知识解答问题。

在试卷评讲结束后,教师可以布置学生整理试卷中错误率比较高的试题,可以结合试题中的图形,将课本知识进行整合,形成具体情境下知识网络。提高试卷评讲效率,利于学生记住知识。

三、 合作学习找差异

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师可以每个月的月初,组织一次知识笔记评比活动,评选出优秀的笔记。组织这样的活动,同学们可以相互借鉴好的笔记。比如噬菌体侵入大肠杆菌的实验,很多学生存在疑问,为什么DNA沉淀在试管底部,而蛋白质浮在试管的上部?在一次笔记评选活动中,有一位学生增添了噬菌体侵入细菌的五个过程:吸附、注入、复制、组装、释放,学生便理解了DNA沉淀在试管的底部,是由于DNA被注入细菌体内,随着细菌沉淀在试管底部。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完善好知识笔记。

积累主干知识,利于学生抓住知识线索,提高试卷中得分率;利用错题情境构建知识体系,利于理解题意,提高解答题能力;同学间合作找差异,可以完善知识体系。从三个方面整理生物学知识,形成适合学生的个性化笔记,提高了学习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建华.在生物教学中提高学生做笔记的能力[J].新课程(上),2011(12):58-59.

[2]冯永清.浅析高中生物总复习[J].青海教育,2000(06):43.

作者简介:

杨冬琴,江苏省如皋市,江苏省如皋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