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常谈话”在听障儿童语言发展中的应用

2018-07-14袁存梅王兰香许树芳

家庭医学·下半月 2018年3期
关键词:谈话教育者表达能力

袁存梅 王兰香 许树芳

要实现让听障儿童“能说会道”的康复目标,应为听障儿童提供一切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口语交流机会。日常生活中的谈话具有自发性、随机性和较强的针对性,教育者(教师和家长)应抓住和听障儿童日常谈话的契机,灵活运用各种谈话形式,让听障儿童获得尽量多的语言刺激,以促进听障儿童语言的发展。

1

日常谈话的重要性

1.1日常谈话能巩固丰富听障儿童的语汇 听障儿童的日常生活,除了吃饭、睡觉、穿衣服、散步、玩耍、如厕、进同、离同等基本活动外,还有生病看医生、串门、逛超市等。语言多是与事物、动作同时出现的,词汇已经物化、形象化,容易被听障儿童接受。如进餐时的谈话,能对餐具、食品及饭菜味道颜色等词汇进行复习巩固,还能丰富词汇,如“热腾腾、香喷喷、快、慢、还、再”等。

1.2日常谈话能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听障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自身需求多了,接触的人与事物也逐渐增多,口语交往的需要日趋增多。听障儿童在掌握了一定的语言后,在实际生活交往中,他们会借助表情、手势及简单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如儿童要小便,他可能指指小便处或者拉着我们往厕所去,教育者应及时地进行日常谈话(小便吗?),用短句教他运用语言表达(小便或我小便)。在听障儿童理解词义掌握词语的基础上,要抓住时机与他们进行谈话,发展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1.3日常谈话能发展听障儿童用词组句的能力 日常谈话应当根据听障儿童的语言水平,可以多谈也可以少谈。但是和他们谈话应是具体的、简短的,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最好富有情绪性或情境性,启发他们谈话的兴趣。如看到走廊上五颜六色的墙壁画时,教育者就要对他们进行谈话,“漂亮吗?你喜欢吗?昨天谁和你去动物同的?你看到了什么?”等等。在交谈中对他们的语言要求不能太高,一般用正确的词语或简单句回答,表明意思就行了。但是要求他们必须用语言来回答,不能以点头、摇头和其他表情来回答。

1.4日常谈话使听障儿童语言趋于自然 日常谈话是在毫无拘束、轻松、愉快的条件下进行的。听障儿童在没有任何压力情况下,愿意交谈,积极说话,善于表达个人想法,从而激发学习语言的兴趣。实际上教育者是利用日常谈话给听障儿童提供说话的机会,使他们的语言适用于日常生活,说话的语气、语调等都更接近常人,语言趋于自然。

2

日常谈话的应用

对听障儿童进行“日常谈话”,谈话内容不能太难和太易,形式要灵活多变,使孩子们感兴趣。一般将日常谈话划分为几个阶段。

2.1闭合阶段的日常谈话 闭合式阶段的谈话是指所谈话题有视觉线索的材料,这些谈话的有关素材听障儿童看得见摸得着。

2.1.1被动阶段的日常谈话 指教育者和听障儿童说话时,听障儿童不模仿发音,或者模仿发音但还不够积极主动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教育者根据听障儿童的喜好选择谈话的内容。内容要简单常见并且突出关键词,切忌复杂繁多。这一阶段的谈话,多是教育者与听障儿童平行谈话,或者是教育者自言自语,是听障儿童提高认知能力、积累词汇,逐步产生说话的欲望,谈话由被动变主动的过程。

2.1.2模仿階段的日常谈话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听障儿童能够模仿词语或者短句,但对部分词语的意义并不理解。教育者要利用内容丰富的墙饰、实物、多媒体等给予儿童色彩、音乐、图像、动画等多维度的刺激,激发儿童谈话的兴趣,使他们在理解中模仿谈话中的词语或者短句。这阶段的词汇主要是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如“耳朵”,兔子的耳朵,小猫的耳朵,你的耳朵听听,等。这个阶段的听障儿童会把两个词放在一起,还不会使用正确的语法规则,语句不完整或者次序颠倒(如“耳朵猫”)。但他们的语句能传达一定的意义。教育者在与他们谈话中,要想办法使听障儿童的语言更准确、语句结构更长。

2.1.3回答阶段的日常谈话 指听障儿童理解了部分词汇和短句的意义,并有了表达词汇和简单句的能力,但还不会使用问句问问题,仅会回答别人的提问。在这一阶段,教育者针对眼前的物品多进行提问,引导听障儿童去思考和回答,如哪是你画的?小猫做什么?你穿新鞋了,它是什么颜色的?等等。

2.2半开放式阶段的日常谈话 半开放式的日常谈话是指所谈话题有语言或情境提示线索。如关于“超市”“动物同”“游乐场”的话题,听障儿童因为有亲身体验,他们想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以及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我们应为听障儿童创设各种表达想法和交流信息的机会,为儿童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让听障儿童积极主动地说,多说多表达,在反复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高听障儿童的言语表达能力。

2.3开放式阶段的日常谈话 是指所谈话题内容没有视觉线索的材料,听障儿童对谈话内容没有预见性,而是根据谈话的问题进行回答或者反问。这一阶段的日常谈话包括相关内容的日常谈话和无关内容的日常谈话。相关内容的谈话难度相对较低,谈论的话题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如“你家有几口人?家里人都是谁?”当听障儿童听到第一个问题时,就会推想后面的问题;无关内容的谈话所谈话题没有关联性,并且所谈话题应丰富多样,增加谈话的深度及难度,拓展听障儿童的思维,提高语言的组织与表达能力,使听障儿童的语言交往能力得到快速发展。

3

日常谈话的策略

3.1谈话的艺术 谈话是一种艺术,与听障儿童的日常谈话更足如此。教育者在与听障儿童谈话时,要根据儿童的喜好和认知能力,确定谈话内容及其难易度,谈话语言要规范、简洁明了、易于理解。话题语言必须准确严谨,以免造成听障儿童回答困难;必须做到语言简练流畅、通俗易通,尤其是对小龄和语言年龄低的听障儿童,语言更要简单;谈话语言要亲切,处理好语调、语气、快慢和停顿,充分发挥语言魅力,吸引听障儿童听清话题,并能从容地思考回答问题。

3.2谈话的效能 有效的日常谈话能激发听障儿童的兴趣,引发其思考,提高他们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教育者在和听障儿童进行日常谈话时,应准确把握谈话的难易度与灵活性。要根据听障儿童的语言水平选择谈论的话题,可视听障儿童的反应,灵活调整话题的难易度。同时要循序渐进、逐层深入。从简单话题人手,逐步过渡到较难话题。

3.3启发与帮助 由于听障儿童的语言能力处于发展状态,有时不能独立正确回答谈话问题。这时,教育者既不能包办代替,也不能置之不理,要更多地给予适当的启发,把握好帮助与听障儿童自由发挥之间的度。在听障儿童想说但说不出来或者说的不完整时,要及时进行启发,或者教给他合适的词、句子,将欠缺的部分补充完整,引导其回答或说出想法。教育者在和听障儿童进行日常谈话时,要注意倾听、耐心等待,针对听障儿童出现的问题,启发鼓励在先,建议在后,让听障儿童在自我调节中自我发展。

3.4表扬、鼓励与评价 日常谈话中,教育者每一次的不同方式的夸奖表扬,都能让听障儿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保持谈话的情绪和信心,促进他们的语言潜能得到发挥。在日常生活交际中,只有语法语义正确的提问,不同的语境采用不同的疑问句式,才能达到很好的交流目的。因此,要尽早使听障儿童学会提问,在日常谈话中就要结合实际情况,多使用日常问句并鼓励听障儿童使用日常问句。如“什么?”“谁呀?”“为什么?”“怎么了?”“在哪里?”等等。在谈话中及时给予听障儿童肯定的评价,能使听障儿童明白哪些是对的,哪些足需要改善的。鼓励与肯定的评价有助于提高听障儿童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使听障儿童乐意交谈,善于表达,促进其语言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谈话教育者表达能力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班主任的谈话艺术
创新写作教学,培养表达能力
谈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正确理解术前谈话
加强联想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
(1)阅读理解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