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内部控制视角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分析

2018-07-14马艳辉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8年12期
关键词:社会效益预算编制绩效评价

马艳辉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财政体制改革也随之快速深化。行政事业单位可通过采取部门预算、政府采购等方式来提高政府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进而提升政府社会服务质量。而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及社会效益要想得到最大程度提高,应充分重视预算绩效管理,并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和预算绩效间关系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以实现事业单位既定目标。因此,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及社会效益与内部控制有着必然联系。从这一角度来看,行政事业单位在为社会提高优质服务的同时,能够保障会计信息资料可靠就是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的主要要求为:确保内部调整科学、合理,并适当约束相关人员,制定合理规划,内控手段及方式科学、可行。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预算绩效管理是其预算管理中较为关键的组成部分,通过制定预算管理目标,行政事业单位能够科学优化资源配置,进而有效实现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及社会效益。由此可见,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与其内部控制制度间关系密切,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确保预算绩效管理顺利开展,是行政事业单位实现经济及社会效益的基本因素之一。

二、基于内部控制视角下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不足之处

1.预算编制不合理。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预算绩效管理过程中,预算执行的基础是预算编制,而预算编制会涉及众多部门,内容较为繁杂,导致工作量巨大;此外,在行政事业单位,多数部门及人员并未能强烈意识到内部财经法纪的重要性,再加上相应编制人员职业素质参差不齐,导致编制人员工作时,通常会因为缺乏高度觉悟及高素质而导致政府部门预算编报不完整、会计信息质量失真、资金利用率低等问题。

2.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其预算绩效管理的基础及保障来自于内部控制制度。但现下,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还不够完善,还存在内部职责分工不清楚,操作流程不严谨,控制目标不清晰,流程制度不严格等问题,导致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水平跟不上社会发展速度。

3.绩效评价机制缺乏。预算绩效质量检测可通过绩效评价实现,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经济及社会效益。但在实际工作时,即便编制人员制定了严谨的预算编制工作,但由于绩效评价机制的不完善,导致无法有效评价预算工作,进而导致预算绩效管理效率较低,从而降低了预算约束力,使得预算绩效管理无法实现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经济及社会效益的目的。

三、基于内部控制视角下完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措施

1.对内部控制、预算绩效管理的宣传和培训进行强化。21世纪是信息时代,行政事业单位要想实现经济及社会效益的长足发展,应切实认识到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并通过强化内部控制、预算绩效管理的宣传和培训来增强相关人员对预算绩效管理的认识,让相关人员能够充分了解到,在经营管理时,经济活动与财政资金密切相关,二者要想实现同步发展,就应注重内部控制工作。同时,还应充分利用新闻媒体、政府网络平台等宣传预算绩效管理重要性,建立绩效管理文化,提高相关人员绩效管理意识,使预算绩效管理能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进而起到增强人们对于预算绩效管理的责任意识来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水平的目的。在宣传过程中,还应强化内部组织领导对于预算绩效管理的认识,只有上下都能够充分认识到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性,才能够统一起来,强化相互间关系,使工作更为合理,目标更为明确,从而达到提升预算绩效管理质量的目的。

2.结合内部控制要求,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针对性细化。行政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的核心内容是绩效评价,绩效评价指标的科学性、规范性能够直接影响预算绩效管理的执行质量。而规范的内部控制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在执行预算绩效管理时能够明确内外部风险,并充分认识各个关键点,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针对性修改及细化,确保其科学性及合理性。也就是说,在这一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可以为专家及技术人员建立研究机制,提供研究平台,从而实现技术咨询及集体决策,以科学评审重大经济制度决策。此外,管理某个项目时,制定符合政府采购标准的执行制度,并建立针对性管理制度,以保证合同内部管理的科学性;并定期分析、研究预算执行情况,确保绝对分离不相干职务。再次,还应不断完善预算执行及考核制度,定期考核预算执行情况,实时监控预算执行情况。

3.强化预算执行管理,实现对预算业务的风险控制。在实施时,应确保预算管理的各个部分及整个过程中都有预算绩效管理,以此强化预算管理力度。也就是说,在企业内部建立预算执行追踪制度,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及分析;充分发挥内部管理激励及约束作用,以确保内部信息实现有效沟通;一旦发现预算执行时偏离绩效目标,应及时予以纠正。

4.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效率。为紧跟信息时代步伐,应对绩效管理相适应的子系统进行设计与开发;并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收集、比较作用,以有效衔接绩效管理及信息系统,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效率。

5.细化编制流程。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编制方法还不够全面,进而导致了编制流程的不合理。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应确保内部编制方法的健全,以保障预算及编制工作顺利进行。而在编制的过程中,预算编制人员应保持客观状态,避免因掺杂主观相反而导致绩效管理目标出现偏离,应明确绩效管理目标不变,并保证其与相关预算管理相符合,以此有效促进事业单位不断发展壮大。

四、结束语

总之,预算绩效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获取经济及社会效益的关键。尽管,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受多种因素干扰而存在不足,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从内部控制视角来看,行政事业单位要想与经济社会一起稳步、快速发展,应把预算绩效管理放在重要位置,并针对预算绩效管理制定相应的计划及评价,同时进行内部管理制度完善工作,确保预算编制方法健全,从而实现绩效管理与预算管理完美融合,最终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猜你喜欢

社会效益预算编制绩效评价
乌兰牧骑社会效益研究
新旧公路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对比与分析
绩效评价:提升博物馆管理水平的有力杠杆——以央地共建博物馆绩效评价为例
企业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
好刊社会效益高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钱学森图书馆建馆四年注重社会效益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基于《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的医药全行业绩效评价及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