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时代会计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究

2018-07-12吴媛媛

时代金融 2018年35期
关键词:会计人员信息系统实训

吴媛媛

(信阳农林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一、引言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也悄然在各行各业崭露头角,“人工智能”一词于2017年入选中国十大流行词汇,并对部分传统工作岗位发起了挑战,会计也不例外。2017年被曝光的德勤财务机器人的工作效率惊呆众人:3个小时就可完成一个财务人一天的工作量,并且可以24小时不间断地持续工作!面对人工智能的强势来袭,惊愕之余我们也应该思考,如何转变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以应对智能时代的会计人才需求。

二、人工智能对会计工作的促进意义

人工智能作为科技发展的一次重大飞跃,剧烈改变着各行各业的工作状态,财务工作自从应用了人工智能技术以后,也开始变得及时、高效、精准,在风险识别与防范以及提供决策支持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业务处理更加及时全面

以往会计业务的处理,一般受限于财务人员的上班时间、工作地点、票据传递、体力、精力等。但人工智能技术的上线,特别是刷爆朋友圈的财务机器人,可以7*24小时不间断工作,在增值税发票管理、记账过账、往来结转、月末盘点等方面人工自动化程度达到95%以上,高效地替代了财务人员占用时间长、重复性高、附加值低的人工操作,极大提高了会计业务处理的速度和效率。此外,财务共享中心的推广,财务人员随时随地都可通过移动设备获取财务信息,进行在线审核签章,进一步增强了会计业务处理的及时性。

(二)增强财务风险防控能力

人工智能在会计行业的优越性还体现在核对、做账、冲销、审核等环节对数据处理的精准性极大提高,使企业的资金安全得到保障,防止企业资产流失。另外,人工智能环境下资金往来的监控也更加严格,在整个资金链条上设置不同的风险监控点,一旦达到或者超过预设值,系统将自动启动警报机制,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相关企业的财务风险防控能力。

(三)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传统会计人员在面对冗杂的财务工作,时常会感觉身心疲惫,核算的准确度也会大打折扣,由此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时有发生。然而在人工智能时代,数据核算的精准度大大提升,有力确保了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另外,人工智能背景下调取决策所需的相关数据信息非常方便快捷,这就为高层管理者制定科学的决策提供了财务数据支撑。

三、人工智能时代下会计人才需求与培养状况分析

(一)现阶段会计人才需求的新变化

人工智能在会计行业的应用与推广,改变了以往会计人员的工作模式,会计工作逐渐趋向自动化、智能化,与此同时,整个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新变化。特别是伴随着“财务共享中心”、“共享会计”、“大数据”、“财务机器人”的到来,许多基础性的财务核算工作逐步被取代的同时,也导致许多企业对基层会计人员的需求锐减。以海尔集团为例,由于采用了财务共享中心,截止到2018年6月,基础核算会计人员的数量与2005年相比,已减少了90%。此外,财政部于2017年全面取消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不再是从事财务工作的必备条件。由此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未来社会对基础核算会计的需求持续减少,但是对高级会计人才的需求不降反升。

(二)高校会计人才培养的现状

据搜狐网报道,2018年十大最热门的专业排行榜,会计学专业排名第五。由此可见,尽管人工智能给传统会计带来了巨大冲击,但是广大考生的报考热情依旧高涨。作为最热门专业之一的会计学,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又存在哪些问题呢?笔者针对河南省开设财会类的本科院校进行相关调研,将其在会计人才培养方面的现状总结如下:

1.课程设置方面。其一,专业课程开设“重财务、轻管理”。高校在制定财会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时,仍然以会计学、财务管理、经济学等相关课程为核心。虽然部分院校也会开设管理会计、管理审计等培养学生财务分析能力的相应课程,但多为考察课,授课教师也因缺乏实践经验而使教学变得理论化,枯燥无味。

其二,专业课多为传统课程,而缺少创新课程。传统课程的学习虽然能够培养学生基础的会计核算能力,但学生因没有学习信息系统、数据挖掘与分析等创新课程,而不具备人工智能背景下社会要求会计人才所需的信息技术的分析与挖掘能力。

2.整体教学“重理论、轻实践”。校外顶岗实习选择的多为小企业,以手工账和电算化核算为主,校内实训多为花式点钞、会计书写、小键盘录入等会计基本技能实训。这种单一的能力培养不能使学生很好地迎接人工智能会计时代的挑战。

3.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陈旧。

4.没有开展会计职业素养教育。

四、人工智能时代会计人才培养新模式

人工智能因其高效率、高精准、低成本,未来在整个会计行业得到全面普及已经成为必然之势,而传统的会计人才培养已经不能迎合新时期的市场需求,因此我们必须调整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确保我们输送到社会的学生是具备财务分析能力、决策能力的新型复合人才。

(一)重塑课程体系

1.专业课应保留原有传统课程的基础上拓展相关创新课程。人工智能时代,基础的会计核算工作可由机器替代,但这并不意味着高校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可放弃包括各级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在内的传统专业课程的教学。因为学生只有夯实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会计核算的流程与方法,理解会计准则的规定与要求,才能理解信息系统所处理的经济业务的实质,并在此基础上培养数据挖掘与分析方面的能力。

为了迎接人工智能给会计行业带来的挑战,除了保留传统专业课以外,还必需补充相关创新课程,如:数据挖掘、数据分析、会计信息系统操作等。通过数据挖掘课程,学生可了解如何对财务数据进行预处理、搜索、分类、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及异常检测,能够为科学决策的制定筛选到有用的财务信息;通过数据分析课程,学生可结合具体会计行业案例分析,采用适合的数据分析方法,解决企业出现的实际问题;通过会计信息系统操作课程,加强学生对会计信息系统的认知,增强实践能力。

2.丰富实训课程以促进综合能力提升。实训课程包括:手工账实训、会计信息系统实训、ERP实训、供应链实训、VBSE实训。开课应秉承“先易后难、先分项后综合”的原则,比如可先安排手工账实训,了解账务处理程序,然后进行会计信息系统实训,让学生感受两种不同的方式处理经济业务的差异性及优缺点;通过ERP实训,了解企业的整体运营流程、运营规则、运营状况;通过供应链实训,理解供应链系统与其它子系统之间的紧密联系和数据传递关系;最后进行VBSE实训,通过场景模拟与岗位分工,全方位地体验企业的不同业务与财务的紧密联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决策能力。

(二)推进校企联合

全面推进校企联合,就是要择取应用人工智能进行会计操作的企业与学校进行深度合作,一方面可聘请合作企业的财务专家定期为学生开展人工智能会计知识讲座、为校内实训基地提供专业技术指导,提高学生人工智能会计操作的知识水平,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另一方面,高校可按照企业的要求进行“会计人才定制”,保障学生在毕业后能够适应“人机合作”的工作模式。此外,校企合作还能帮助高校获得资金支持以购买支撑人工智能会计教学的专业化机器设备,增强高校在会计人才培养方面的硬实力。

(三)建设应用型师资队伍

人工智能时代会计学科体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财经类专业教师作为会计人才培养的引导者,应自主地学习人工智能会计相关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此外,高校应积极地创造各种渠道支持应用型师资队伍的建成。比如:聘请国内外的专家为专业教师做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大数据、财务共享等方面的课程培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选派优秀教师赴大型国有企业学习人工智能会计信息系统的运作,全程跟进企业财务人员的日常工作,以增强其实践能力。应用型师资队伍的建成,能有效促进转型期会计人才的培养。

(四)变革教学方法

为保障课堂效果,强化学生对人工智能会计知识的理解与吸收,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可选择微课、小组自学、竞赛、案例讨论、慕课等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为主动学习、移动学习、趣味学习提供有力保障。

(五)注重会计职业素养教育

良好的会计职业素养是会计人员进军会计行业的必要通行证,而人工智能时代会计信息高度透明,对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层面,必须始终把学生的会计职业素养教育作为重中之重。人工智能背景下会计职业素养的内容包括:会计职业操守、数据挖掘与分析、团队协作、创新意识等。通过舞弊处罚案例分析向学生开展诚信教育;运用沙盘模拟及VBSE搭建教学实训平台,养成学生分析数据及科学决策的专业技能;在日常教学环节,采用多种形式的分组竞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及自主创新能力。

人工智能属于信息技术发展的新兴产物,并随着科技的进步继续发展。因此针对人工智能时代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也不应该是一劳永逸的,而是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着调整与修订,方可培养出适应时代需求的会计人才。

猜你喜欢

会计人员信息系统实训
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小议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行为的合理性
基于区块链的通航维护信息系统研究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关于基层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探讨
基于SG-I6000的信息系统运检自动化诊断实践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