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监管模式下银行业理财业务信用风险刍议

2018-07-12张小龙

时代金融 2018年35期
关键词:信用风险风险管理管控

张小龙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一、银行理财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的不足

(一)银行整体信用风险防控意识不足

风险防控意识不足是银行业金融理财业务存在问题的根源所在,银行业务人员和理财产品购买者过度追求利润的获取,而忽视了潜在的金融市场风险,导致整个银行业金融理财业务的风险管理能力面临着不可忽视的阻碍和限制。具体而言银行理财业务的风险管理认识不足,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意识不足表现在银行的管理和理财业务开展人员,并没有正确积极向客户传递市场风险的工作理念认识。很多服务人员往往只注重向客户推介产品,在完成交易的同时获取相关收入业绩,并不愿意在交易完成之前向客户提供完善的风险讲解和教育活动。其次,银行机构在日常管理和运营过程中,缺乏员工在工作过程中风险理念认识。一直以来我国银行业以国有资本运营为主体,员工采用事业单位编制待遇。这使我国银行人员的工作虽更为稳定,但却缺乏企业运营的灵活性和多元化。其中的表现之一,便是银行在员工的培训中缺乏风险工作培训。

(二)银行理财业务信用风险管理审核工作有待加强

与政府的外部政策引导和社会第三方机构监管不同,银行是金融理财业务风险管理审核工作的直接开展者。因此银行在理财业务的信用审核方面存在松懈现象,是造成我国国内银行理财业务风险防控能力存在不足的因素之一,也是在强监管模式下加强银行业理财业务信用管理所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按照银行金融理财业务审批的环节来看,存在管理审核不足现象的主要在如下环节。首先,在对新金融理财项目进行审核之时,很多的工作人员仅仅只是申请者各要素信息是否齐全进行简单审查,但对申请者的市场交易行为、个人信用评价等级以及是否存在着相关失信违约行为审核却存在着明显的不足。除了在审核方面考量因素缺乏全面性之外,另一环节上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过多依靠人工财务管理的问题,在现互联网媒介及数据处理技术的引入和应用方面相对欠缺。在工作方面以人工作业为主的缺陷首先表现为过多运用传统人工风险管控方法会导致对客户的理财业务风险审核方面存在着偏差和效率偏低的情况,同时作为审核主体的银行机构也难以建立自身的市场交易行为记录和风险防控数据库。银行机构在开展理财业务服务过程中难以识别申请者的日常社会经济生活信用评价,即使是存在过合作的客户也很难进行有效的信用识别。

(三)银行内部风险管理人员个人工作能力有待加强

与日益增长的金融理财业务风险管理需求相脱节的是,我国银行机构在风险管理部门工作人员整体体量的缺陷。从当前我国国内银行机构的风险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基本构成和业务能力的整体水平来看,仍需进一步的扩大风险管理人员规模增强工作人员风险审核能力才能有效应对日益多样的金融理财市场风险。在工作人员层面存在的不足,以工作人员数量不足和业务能力偏低两个方面的问题为主。首先,当前在银行机构中从事风险管理的工作人员数量较少,很难适应国内银行页金融理财理财业务快速扩大市场规模所产生的人才需求。在日常的理财业务风险评估和管理工作中,银行的风控和业务人员已然陷入一种超负荷工作状态之中。其次,国内的银行机构中很多风险管控人员在金融理财业务信用风管理的方法和熟练度方面也存在着不足的情况。

二、我国银行理财业务信用风险管理完善方法

对金融理财信用管控力度的加强,既是强监管模式对我国银行业理财业务开展的宏观要求,也是我国银行机构借助凤霞管控回归理财经济理性发展的必然选择。故在银行机构的理财业务开展中形成常态化的风险管理体系,是提升我国银行机构生存能力和外部市场竞争能力的必由之路。具体而言,当前我国银行业的信用风险管理工作完善,可从三个层面进入开展。首先应当构建银行理财业务信用风险的常态识别机制,从而实现对国内银行及理财业务信用风险的及时把控。在对外部市场风险进行有效识别的基础上,搭建科学合理的用户风险评价体系,对银行的信用金融服务风险进行科学评估。以评估数据为参照,开展对应的风险问题处理和反馈工作。

(一)理财业务的信用风险识别阶段

银行机构的理财信用风险管控,应当从对市场的风险识别开始。通过对银行理财业务活动进行科学合理的预判,分析银行与客户在开展理财业务产品供给和交易中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能否及时有效的发现信用风险,并对信用风险进行科学合理的预判,分析其产生根源,是银行机构开展理财业务信用风险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外部市场经济体量逐渐增大,以及市场经济活动日趋活跃,使金融市场的风险发生频率和规模都处于一种显著的增长态势中,银行机构的工作人员,尤其是从事与金融理财业务直接相关的业务人员,应当形成良好等风险意识和风险服务态度。在开展金融理财业务过程中,需注意对客户的风险意识引导全过程覆盖。服务人员可加强金融理财业务管理风险防控与现代网络、新媒体、移动终端等技术的结合,形成较为科学有效、内容完善的银行金融理财业务风险防控体系。风险的识别可以使国内银行在市场运营中表现的更为平稳化,也更可使银行机构更具市场生存的活力。

(二)理财业务的风险预警及评估处置

在进行有效的信用风险识别后,银行机构需对此做出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具体包括暂缓业务开展,积极的业务风险分流以及善后处理方式选择等。银行机构进行信用风险预警和处置,首先需要选择合理的外部技术进行支撑。通常而言,银行机构在选择风险处置程序和技术时,多可依据风险的来源和规模进行判断,以此实现管理主体在信用风险处理方面的有效性和精准性。虽然理财业务中用于处理信用风险的方法有多种,但在处理过程中均需遵循成本与利益相兼顾的原则。在适度的基础上,实现处理方式和处理对策的有效结合,并借助具体措施的应用降低银行理财业务中的信用风险规模和消极影响将风险转化为市场机遇。国内银行在理财业务风险处理技术的选择上应当更多的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避免单纯的以传统人工作业为主。形成人工作业与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是加强银行机构对金融理财业务风险管控能力提升的有效支撑。

(三)理财业务信用风险的监控和反馈

市场实践证明,银行机构进行银行理财业务的信用风险管控,并不能只关心一时的风险管控过程,而是要形成一套从风险识别、风险处置再到风险反馈的完整系统。以国内银行的层级架构为依托,理财业务的信用风险管控也需按照层级架构开展。银行金融理财业务的信用风险防控需要形成完善的风险评估参照和处理标准体系,该体系应包含银行理财业务信用风险的诸多要素和环节,以此为参照指标开展对金融理财业务风险的监控。此外理财业务风险的反馈还涉及到国内银行理财业务风险管理的效果评价内容,通过对前期理财业务风险管理的效果进行反馈评价可以使国内银行更好的选择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技术,改善理财业务风险监控和管理的现实效果。

将理财业务的信用风险管控工作效果与在强监管模式下的预期风险管控目标进行比较分析,是衡量风险管控体系现实工作效果的有效途径。理财业务风险管理的效果评价既是国内银行理财业务风险管理的收尾阶段,同时也是国内银行将市场理财业务风险转化为市场收益的阶段。值得注意的是,对理财业务金融服务风险处置效果的反馈工作。采用过程记录的信用风险管控方式,对银行理财业务供给和服务过程中的市场数据进行记录、分析和跟踪,并以此归纳理财业务开展中信用风险出现的因素。不仅仅是对现有风险管理工作的评价,同时也影响着后期银行信用金融业务进一步发展的问题。

(四)理财业务信用风险的管控方法

1.搭建科学完善的信用风险管控体系。在银行业提供理财产品和服务的时候,作为产品供给者的工作人员往往认为过多的披露理财经济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会对产品服务效益的获取产生消极影响。因此银行机构的风险主管机构多会对潜在风险项目采取选择性放弃的策略,以达成降低或分散风险的目标。但是在进行风险规避和风险处置过程中,由于个人的能力有限仍会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问题。故在搭建科学完善的信用风险管控体系时,对所供给的理财产品服务进行科学有效的区分,并进一步完善信用评级。

市场风险研究理论认为,拓展产品服务体系以及延伸经济主体的市场价值链条可以达到分散和降低市场风险的目标。因此银行主体在搭建自身信用风险管控体系时,也需注意实现产品服务和客源市场的多元化拓展。以推动国内银行理财业务范围的多元化延伸,达成银行机构在金融理财产品服务供给中潜在理财业务风险规模和风险影响的最大程度降低和削弱,通过不断丰富拓展金融理财产品服务的供给,实现银行理财业务风险的合理分散处理。由此可见多元化的产品供给和客源市场划分策略,可以使银行机构在金融理财活动中更有效的降低市场风险,提升自身的风险处置能力。

2.推动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与互联技术融合。银行理财业务的信息化发展无疑提升了我国银行理财业务金融服务的业务效率,但信息化的发展也为金融理财业务的开展带来了更多的潜在风险。互联网经济及市场的大数据特征,使金融市场的经济活动变得更为复杂和易变。很多银行受传统管理模式的限制,在网络信息管控方面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和不足。因此立足与当前的金融市场经济环境,应推动银行风险管理与互联网技术的有效融合。增强银行机构在金融理财产品供给中的风险处置能力,完善银行的金融理财信用数据库。以建国内银行自建理财业务风险数据库为媒介,构建国内银行理财业务风险管理的数据对比参照体系,为国内银行理财业务风险评估过程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提供技术支撑。

猜你喜欢

信用风险风险管理管控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多端联动、全时管控的高速路产保通管控平台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京东商城电子商务信用风险防范策略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个人信用风险评分的指标选择研究
失控还是管控?
信用风险的诱发成因及对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