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2018-07-12李继龙

时代金融 2018年35期
关键词:内审审计工作行政

李继龙

(河南省驻马店市交通运输局执法处,河南 驻马店 463000)

内部审计作为审计体系的三大主体之一,其目的是引导单位内部规范遵守财经纪律,强化廉政防控意识,促进单位进一步强化监管、提升效率,最终构建行之有效的内控防线。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的收支活动运转越来越快,因此,对其内部审计工作要求也应该更加严格,以规避存在的各类问题和风险。基于此,切实有效地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是行政事业单位需要认真加以研究探讨的课题。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重要意义

(一)内部审计有利于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率

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责就是监督本单位所有经济活动,尤其是监督单位的财务收支运营现状、国家相关法规制度和财经纪律的执行情况、上级财经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通过监督管控本单位的相关经济活动,及时发现经济风险隐患,并切实有效地予以化解。在此基础上,促进单位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高效运用国有资产,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率。

(二)内部审计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强化制度建设、实施科学决策

内部审计通过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经济活动的监督与考核,督促指导单位建立健全相关内部控制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确保单位平稳健康运行。同时,在内部审计过程中,可以对单位运行情况形成更加客观地认识与把握,并提出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解决措施,为单位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保障国家财政资金安全。

(三)内部审计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加强风险防控、规范权力运行

作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防控治理的重要措施,内部审计是单位行政权力、经济决策权力和经济运行管理监督的“过滤器”,是控制的延伸、监督的前置,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单位权力运行。内部审计能够及时发现单位挪用、截留、贪污等违法贪腐行为,进一步加强风险防控措施,敦促相关人员遵纪守法,减少滥用职权行为的发生率。

二、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

内部审计工作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虽然已实施多年,但仍然存在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的现象。一方面,定位不够准确,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对内部审计缺乏正确的认识,只把内部审计片面地看作应付上一级检查的“表面工作”,直接影响到了审计工作的真实性。另一方面,存在错误认识,认为行政事业单位不是公司,不需要成本核算,内部审计工作束缚手脚,阻碍单位发展,甚至把发展经济与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完全对立起来。

(二)机制不够完善

目前,虽然从国家到地方都在加强审计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一直缺乏统一规范的制度机制,这导致内部审计方式过于简单随意、工作质量较低。就当前来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主要执行依据是国家审计法规制定的规章制度和审计协会制定的内部审计准则等,有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部门也在努力探索一些特色经验,但尚未上升到制度层面,而且这些实践探索还不能够被推广复制,不具有代表性,这些都阻碍了内部审计深入开展。

(三)范围过于狭窄

审计范围狭窄、内容过于单一,是多年来困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顽疾。经济新常态下,行政事业单位强化了职能,拓展了业务范围,内部审计工作的内容、方式与工作重点也相应发生了变化。但当前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仍然滞后于其业务拓展,很多还处在传统的审计阶段。此外,目前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通常忽略了对违规事项的纠正和对风险的预测,对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关注不够。

(四)队伍素质不高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特殊性与严肃性,涉及到会计、审计、统计、计算机、财务管理与法律法规等多方面业务知识,这就要求内部审计干部必须具备过硬的业务素质与综合能力。但就目前而言,内部审计干部的综合素质还难以满足工作的需求,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系统专业知识,学习能力不强,知识更新慢,缺乏创新意识与思维,内部审计队伍建设动力不足,后继人材培养匮乏。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因此,提升内审队伍素质已成为当务之急。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对策建议

(一)厘清思想认识是前提

新形势下,要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放到战略管理层面,进一步健全内部审计组织体系,科学配备内审资源,强化内部审计管理水平,提高内部审计工作地位。要深刻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特别是关于审计工作和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论述,积极服务内部审计工作创新发展。同时,要坚持寓服务于监督中,将内部审计工作最终落脚点放在服务单位健康运行发展上,服务单位完善管理、提高效益上,争取单位对内部审计工作的理解、重视与支持,为内部审计工作创造良好的氛围,使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职能得到充分发挥。

(二)健全内审制度是基础

内部审计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很大程度上归结于是否有一套合理可行的制度机制,因此要坚持“内”、“外”结合,两者并举。对“内”,要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规章制度,使授权审计制度和业务流程更为合理,将日常管理和考核监督机制落到实处,确保内部审计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对“外”,要建立健全一系列审计制度,包括干部任期届满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专项审计制度以及特殊岗位年度审计制度,在制度化、规范化的基础上来推动内部审计成果的转化与运用。

(三)扩大审计范围是保证

经济新常态下,随着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增多,必须要改变内部审计面过窄的现状。一方面,要拓展内部审计范围,既要审查单位财务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更要监督项目资金管理、财务制度运行、从业人员廉洁等情况,还要有效评价单位的各种经济行为、权力运行与制度建设。另一方面,要增加内部审计内容,尤其要增加对财政资金的绩效、决策评议和经济责任的审计,针对重要岗位上的重要人员离职、调岗、升迁等进行离职审计,对单位各部门进行部门审计。

(四)提升队伍素质是关键

拥有过硬的人才队伍是强化内部审计工作的有力保障,只有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内部审计队伍,才能创造出一流的审计业绩。因此,要致力于培养一批与单位发展相匹配的复合型内部审计人才队伍,不断更新内部审计人员知识结构,使内审人员熟练掌握业务技能,具备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经验。此外,还要加强内部审计人员后续教育,鼓励参加学历教育和职称资格考试,定期开展相关业务知识技能培训,采取专家授课、技能演练、交流学习等灵活培训形式,提高内部审计人员能力素质。

猜你喜欢

内审审计工作行政
行政学人
聚焦内审转型升级 提升增值服务水平
新监管框架下银行的风控和内审体系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行政为先 GMC SAVANA
加快行政审批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