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业创新企业融资门槛削减机制设计

2018-07-12田益豪

统计与决策 2018年12期
关键词:借款人门槛双创

田益豪,蒋 瑛

(四川大学 经济学院,成都 610000)

0 引言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涌现的创业创新企业简称“双创企业”是我国最具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的企业,这些企业的发展壮大为创新驱动战略的实现奠定了微观基础。但双创企业主要是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很容易遭受到信贷配给的限制,面临融资门槛。因而研究双创企业融资门槛的影响因素,找到降低融资门槛的方法,对解决双创企业融资难题,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前从信贷配给视角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研究存在两方面的不足:一是研究缺少全面性和系统性,多从影响中小企业融资的某单因素出发,包含的变量不够充分,较少将信贷配给模型与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对策系统结合起来考虑;二是对中小企业的概念界定比较笼统。传统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与当前“双创”背景的创业创新企业特征肯定有所不同。基于以上两点,本文将双创企业作为一种创新型中小企业单列出来,研究其融资门槛问题。

1 信贷配给模型假设及原理

1.1 模型假设

为不失一般性,本文假设企业家(借款者)和投资者(贷款者)都是理性经济人,且呈现风险中性偏好。现企业家有某项目,投资需要I,企业家自有资本为A(A<I),该项目融资I-A。当项目获得融资后,若企业家尽职努力执行该项目,则项目成功的概率为P=PH,项目失败的概率为1-PH;若企业家偷懒卸责,则项目成功的概率降低为P=PL<PH,项目失败的概率为1-PL,项目虽失败,但企业家由于偷懒卸责,会获得私有收益B>0;△P=PH-PL,表示企业家努力的程度。若项目成功,有正的总收益R,企业家(借款者)获得Rb,投资者(贷款者)获得R1;若项目失败,总收益为R=0。若企业家尽职努力,项目就具有正的净现值NPV=PHR-I>0;如果企业家偷懒卸责,即使包括了企业家(借款人)的私有收益B,项目也具有负的净现值(NPV),即PLR-I+B<0。

1.2 模型原理:基于借款者和贷款者的激励约束

(1)从企业家(借款者)角度看,企业家(借款者)在努力时获得的期望收益必须大于企业家(借款者)在偷懒的情况下获得的期望收益,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努力尽职的工作,否则他们必定会选择偷懒卸责。那么激励相容约束为 PHRb+(1-PH)×0≥PLRb+B,即△PRb≥B,显然,在不损害企业家(借款者)激励的情况下,项目成功时能够给投资者(贷款者)的最高收入是为贷款者必须给借款人的最小货币支付,称之为代理租金)。

2 双创企业融资门槛削减机制的设计

2.1 双创企业内生推动的融资门槛削减

(1)提高项目盈利能力R和成功概率PH。创业创新企业的融资门槛与项目盈利能力R和项目成功概率PH成反比,当项目盈利能力与成功概率达到一个较高的值时,企业融资门槛就会降低到一个较低水平。为此,双创企业需要筛选好的项目,好的项目能够能得到社会与市场的认可,符合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趋势,具有较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从而可以获得较高的市场回报和项目盈利水平。双创企业要增强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健全企业治理结构与内部风险控制体系,识别与规避市场风险,降低经营风险。

(3)采用团体贷款,将社会资本用作担保品及在团体中相互监督。团体贷款是指几个有资金需求的企业组成一个借款团体,彼此间的项目进行交叉抵押,负连带责任,共同向银行申请贷款,来增加资金实力A,相对降低融资的门槛Aˉ。

假设有两个借款人面临同样的固定投资项目,项目之间是相互独立的,且单独贷款都不能获得融资,因为预期的可保证收入为

①社会资本作为担保品,降低道德风险,削减融资门槛。

社会资本是指人与人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对企业来说,就是企业间由于业务往来而形成的经济关系,它表现为一个企业的信誉。可以说社会资本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若企业信誉好,则其他企业愿意与之合作,业务范围广,机会多。在团体贷款中,企业间结成信任关系与损益共同体,借款企业若偷懒卸责不仅存在货币收益降低,而且面临连带责任导致的个体在团队成员中的信誉损失,失去在团队中合作与发展的机会,因此会自觉克制偷懒行为,降低道德风险。

同时,在团体贷款中每个借款人对其他人都是有贡献的,假设信息是对称的,并用a(a≤1)表示这种利他主义的程度,即每个借款人对其他借款人的收入(相对于自己的收入)贡献度或权重为a(0<a≤1)。

a=0表示借款人利他主义程度为0,借款人都想保证自己的贷款得到批准。其他人获得或不获得贷款与他们没有关系。假设他们获得了融资,那么每个借款人的激励约束仍然为(△P)Rb≥B,由假设知道(I-A)(1+r)T+d,项目是得不到融资的。a=1表示完全利他,表示充分考虑其他借款人的情况,把所有借款人的项目都当成自己的项目。

团体贷款合约规定,如果两个项目都成功,则每个借款人可获得Rb,如果有一个项目失败,则每个借款人获得0。

考虑激励相容约束,若两个项目都成功,企业家努力尽职时期望报酬应该≥一个企业家偷懒卸责时,一个企业家尽职努力时的期望报酬为B即考虑收支相抵约束,每个项目的可保证收入为:

利用社会资本进行融资成功降低了融资的门槛,增强了企业融资可得性。

②团体贷款中借款人相互监督降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在双创企业团体贷款中,每个企业家具有双重身份,既是监督者(监督别人)也是被监督者(被别人监督),这两个监督决策是独立的。事前(逆向选择),借款人相互监督,在融资之前组成团队,进行团体贷款,可能借款人之间具有贷款人不知道的信息,他们愿意与谁组成团体贷款、不愿与谁组成团体贷款,就反映了借款人的综合情况。这是因为所有借款人都愿与信誉好、能力强、项目好的借款人组成团队,只有与这样的人组成团队,才能增加项目成功并且获得货币支付的可能,团体成员事先监督项目质量,这减轻了逆向选择的风险。事后(道德风险),即融资发生之后,贷款者要监督借款者不是那么容易,在企业家的道德风险决策之前,每个企业家都可以监督其他的企业家,这有利于降低企业家的道德风险。

仍假设两个创业创新企业,且创业创新企业家相互监督并且尽职。团体贷款合约规定如果两个项目都成功,两个企业家都获得Rb,否则就只得到0,假设b=c,那么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企业家监督失败或者努力失败,激励相容约束为:企业家努力尽职时项目成功的企业家期望报酬≥企业家监督失败或者努力失败的期望报酬:b-c即

另一种是企业家监督失败同时努力失败,即两条阵线上都偷懒卸责,激励相容约束为:企业家努力尽职时项目成功的企业家期望报酬≥企业家既监督失败又努力失败的期望报酬,即

又由于 PH+PL<2PH,可知,第二种情况为紧的约束。运用贷款者收支相抵约束,每个项目的可保证收入为:

同时,对银行来说,在孵化园、创业园的双创企业组成的团体贷款增大了贷款额度,将贷款打包进行审查和监督,降低了银行单笔贷款的审查和监督成本d,从而降低了融资的门槛ˉ,增大了企业获得融资的可能性。

2.2 金融机构优化信贷供给,削减双创企业融资门槛

一是增加短期贷款的比重和短期信贷产品多样性。根据前述分析,企业的融资门槛与贷款的期限T正相关,贷款的期限越短,融资的门槛越低。而双创企业处于成长生命周期的初期,高创新高投入致使外源融资需求较大,高风险促使资金供需双方较为谨慎、以短期为主。然而当前我国银行类金融机构短期信贷产品仍以短期流动资金贷款为主,尽管部分银行有科创贷、展业贷等中小企业信贷产品,但总体说来,对比长期贷款丰富的产品线和相对灵活的授信条件,银行类金融机构的短期信贷产品线较为匮乏,授信条件较为刚性。在贷款中短期贷款所占比重也较小,因此银行类金融机构找到一条高效的提供短期贷款的模式,增加对短期信贷产品的供给多样性和比重,不但能满足更多的创业创新企业需求,还有利于优化银行信贷资产结构,控制风险。

二是创新抵押或担保品种。在贷款中,担保或抵押可直接提高银行的可保证收入,但银行要求的抵押以固定资产为主,创业创新企业以无形资产为主,可做抵押的固定资产较少。银行可创新抵押担保的品种和担保方式,扩大担保品的范围,发展与创业创新中小企业相适应的担保方式。如知识产权、未来可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及宅基地使用权抵押(部分银行已开始试点)等,控制放贷风险的同时,降低创业创新企业的融资门槛。

三是与创业园区、孵化园区及“众创空间”合作建立双创企业及企业家的信用评估体系,追踪企业及企业家的历史记录,并在金融机构间共享信息。由(β表示道德风险的程度)可知,若能对企业家施加外在约束,使其私人收益由B减小到b,则有降低了贷款的门槛到降低的程度为。显然,一个更可靠的借款人更容易获得贷款,良好的声誉有助于获得外部融资。甚至可能出现借款人身无分文也能融到资的情形。身无分文也能融到资即借款人融资门槛,有:

在这种情形下借款人偷懒卸责带来的私有收益为0,即借款人不会卸责β=0,所以,即 I=。这表示只要身无分文的借款人项目足够好且自己足够努力,使减去贷款的监督和审查成本后的项目期望收益≥贷款人的投资,借款人就能融到资。

但是,贷款者不能直接观察到借款者的私有收益是B或者b,只能通过借款人以往的记录,如借款人项目是否成功、借款人过去的债务是否偿还、借款人以前的信用状况、公司治理情况等因素来评估借款人的可靠程度。良好的可靠性信号有利于削弱融资门槛Aˉ。或者说,借款人良好的声誉可以视为借款人自有的资本,增加了A,变相降低了融资的门槛Aˉ。

因而信用评估及共享的信用信息能对双创企业及企业家施加外在的约束,激励企业家尽责努力,注重自己的声誉,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

2.3 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削减双创企业融资门槛

(1)为满足一定条件的双创企业提供补贴、税收、贴息等优惠政策,帮助创业创新企业达到融资门槛。

政府为满足一定条件的双创企业提供补贴,直接增加企业的自有资金A,使A≥ˉ,企业获得融资;提供税收优惠,增加企业的可保证收入,使其大于(等于)(I-A)(1+r)T+d,企业获得融资;对贷款进行贴息,直接降低了双创企业的实际利率r,削减了融资的门槛这三种优惠政策都成功地削减了双创企业融资门槛,增加其融资可获性。

(2)引导建立健全信贷市场服务体系,夯实信贷基础设施。

信贷市场的微观主体包括担保公司、评级机构、评估机构、审计机构及资产交易二级市场。政府主导建立专门服务于双创企业的担保机构或扶持民间信用担保机构,增强双创企业的外源融资能力;完善评级、评估、审计等专门机构,增加信息的公开透明程度,有利于对双创企业进行有效监督,促使企业家尽职尽责,还有利于金融机构甄别企业状况,减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降低银行的审查和监督成本d,降低企业的融资门槛。而有效的资产交易二手市场,可使企业和金融机构及时了解各类资产的价值变化情况,提前做好准备,避免出现抽贷、断贷等情况,有利于双创企业的稳健发展和银行类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

(3)加大对双创企业的培训指导力度。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参与主体来自不同的群体,既有农民工返乡创业,也有高校科研工作者的科技成果转化,更有来自不同行业、不同背景的创业主体。较多的创业人员之前不具有创业和经营企业的经验,而企业的成功及履约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家的经营管理能力和信誉状况。鉴于此,政府应该加强对双创企业的经营管理培训,引导创业者建立良好的企业管理制度,鼓励创业者规范经营,诚实守信,增加信息公开。这不仅有利于企业的生存发展,还能降低企业家的道德风险,降低创业创新企业的融资门槛,提升企业的融资能力。

3 结束语

本文综合考虑了创新创业项目的投资额、借款者的自有资金、企业家的努力程度、项目的预期收益、利率和期限、银行的审查、监督成本等多个要素,建立了企业融资的固定投资模型。说明企业融资是有门槛的,门槛越低,越容易满足,获得融资的可能性越大。而融资的门槛与尽职努力时项目成功的概率、尽职时项目成功所获得的收益、项目的尽职努力程度成负相关;与项目的审查和监督成本、项目的投资额、卸责时企业家的私人收益、贷款的利率、贷款的期限成正相关。随后本文从创业创新企业的特征出发,结合上述影响融资门槛的因素,剖析双创企业融资门槛较高的原因,提出降低创业创新企业融资门槛的举措。

猜你喜欢

借款人门槛双创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门槛杂说
浅论借户贷款情形下隐名代理的法律适用
网络作家真的“零门槛”?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小微企业借款人
热词
让乡亲们“零门槛”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