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经济特点的权籍信息化管理职业要素及课程改革实施方式探究

2018-07-12孙宏昌天津国土资源和房屋职业学院

消费导刊 2018年21期
关键词:权籍实训信息化

孙宏昌 天津国土资源和房屋职业学院

对权籍信息化管理职业要素的把握,需要在新经济发展环境下来展开。新经济发展环境不仅构成了提升学生专业素养的背景,也成为了实现“基于工作过程”教学的微观要求。从目前所呈现出的文本资料中可知,业界对于“新经济”的定义存在着一定程序的争议。有学者指出,新经济就是以知识经济为代表,以创意产业为主导产业的经济形态。有学者也指出,新经济出现于“互联网+”时代,其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产业经济发展的始终。诸如此类的定义尽管未能建立起统一的定义标准,但它们都为本文的立论提供了启示。针对权籍信息化管理职业要素的培育而言,我们仍需要有效的将知识经济元素、信息化技术元素纳入其中,并强调学生在工作岗位中创造性应用能力的构建。基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一、对新经济特点的认识

结合上文所述,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对新经济特点展开认识:

(一)知识经济特点

随着三次产业发展的逻辑递进,目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知识经济特点日益凸显。这里可以将知识经济特点概括为:第一,专用性知识对生产力的推动日益显著;第二,产品使用价值中的技术含量逐步提升;第三,主体知识更新迭代速度明显加快。对于第一种特点而言,其仍需要借助专业化人才的劳动能力来转换;对于第二种特点而言,则反映在了产品使用结构的升级领域;对于第三种特点而言,则突出了终身学习对于专业人员的重要性。

(二)信息技术特点

信息技术特点的形成直接来源于我国正处于后工业化时代的这一国情之中,并主要借助互联网技术作为支撑。信息技术特点可以概括为:第一,电子信息传导替代了传统纸质信息的传导模式;第二,计算机技术与电子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催生出了交叉学科的发展;第三,增强了对文本信息传导、储存、开发的便利性和准确性。笔者认为,信息技术特点的关键之处应从第三种特点中来理解。对文本信息的开发利用,将产生诸多的衍生效应。

(三)虚拟产品特点

虚拟产品是相对于传统实物产品和劳务而言的,这在当前的新经济发展中格外显眼。本文将虚拟产品的特点概括为:第一,产品具有可视性,并以文本的形式存在着;第二,产品体现为一类信息资源,需要借助人工进行前期的输入、转换和输出;第三,产品大多依存于服务类行业之中,这样就与生产行业的产品性态相区别。笔者认为,虚拟产品作为一类使用价值,应满足有用性的要求。因此,这就对由人工所开展的输入、转换、输出工作提出了要求。

(四)模式创新特点

模式创新与本文开篇之处所提到的创意相联系,这里的“模式”可以理解为工作模式。在新经济发展背景下,主体需要在具备了专用性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对工作模式做出调适和创新。唯有这样,才能有效的将不断涌现的知识应用于虚拟产品的生产中来。

以上从四个方面所做的认识,便为下文的职业要素提炼提供了路径方向。

二、基于新经济特点的职业要素提炼

这里,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权籍信息化管理职业要素进行提炼:

(一)自主性知识更新能力

在上文的“认识”中笔者提到了,在知识经济背景下需要建构起个体的终身学习能力。知识经济作为新经济系统中的构成部分,也意味着权籍信息化管理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自主性知识更新能力。这里的关键词为“自主性”,即无论是在校学习期间,还是处于未来的权籍管理岗位中,学生个体都应根据专用性知识发展和岗位能力演变趋势,有计划、有目的的学习新知识和更新旧知识。总括而言,职业要素可以定位于:形成自组织学习系统。

(二)多学科知识整合能力

目前权籍信息化管理专业正处于成长期,处于成长期的特点便在于,各所高校在专业建设中都处于摸索阶段,其主要反映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尽管各项的专业定位不同,但使学生能够将计算机知识和信息化管理知识相整合,并能掌握勘测、统计等理工科知识,则成为了他们职业要素的构成要件。随着多学科知识整合能力的提出,这里还需要指出,权籍信息化管理职业要素的构成重点应在于计算机应用能力范畴。对此,需要分清主次。

(三)岗位任务的理解能力

前面提出了学生需要对权籍信息进行输入、转换和输出,为了防止出现系统性风险,首先需要强化信息输入的准确性,同时为了增强权籍信息资源的应用价值,还需要强化对信息的转换质量。上述要求的实现,不仅依赖于学生在校期间所形成的过硬的专业能力,还依赖于他们在实际工作岗位中对岗位任务的理解能力。考察权籍信息化管理工作岗位的特征发现,“独当一面”构成了其中的特色。因此,这里的职业要素之一便体现为:岗位任务理解能力。

(四)互联网思维应用能力

互联网思维所内含的构成要件主要为:平等、共享、互助。之所以将“互联网思维应用能力”作为职业要素的构成部分在于,面对业务创新需要依托部门人员的业务平等交流、知识经验共享、岗位工作互助的需要。通过实现权籍信息化管理的专用性知识外溢效应,来推动工作模式创新活动的开展。

三、职业要素驱动下的课程改革着眼点

在职业要素驱动下,课程改革的着眼点归纳如下:

(一)着眼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着眼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其本身属于高校在人才培养中所应遵循的原则。但在现实进路中,由于在课程改革中未能植入助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养成的元素,所以该教学原则往往无法落实。这就意味着,在权籍信息化管理课程改革中,需要在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中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与拓展提供空间和载体,所谓“空间”可以理解为:赋予学生根据自身兴趣来展开课程知识自学的制度弹性,以及在教师引导下收敛于专业能力提升的路径上。

(二)着眼于优化实训教学项目的设计

笔者发现,当前在实训教学环节仍然面临着诸多短板,甚至在权籍信息化管理的人才培养中,存在着强理论知识建构、轻实训教学质量提升的问题。由于权籍信息化管理专业由诸多学科知识构成,为了增进学生在专业能力拓展上的延展性,则需要发挥实训教学在助力多学科知识整合的课程优势。为此,需要着眼于优化实训教学项目的设计。优化的重点应在于,能够在实训项目设计上考虑到对多学科知识整合的需要。

(三)着眼于工作导向的案例经验总结

这里的着眼点与增强学生的任务理解能力相对应,在“基于工作任务导向”下的课程改革中,需要为学生营造出相对真实的工作情景。其中,使学生能够获取基础性的岗位工作内容,以及知晓具体工作内容的实施步骤则是关键。为了实现这一点,则需要着眼于工作导向下的案例经验总结。与实训教学不同,在理论教学能够在传递权籍信息化管理基础知识的同时,自然引入现实工作中的案例,并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探讨下来实现学生获得经验积累。

(四)着眼于完善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

在权籍信息化管理专业的课程改革中,还需要着眼于完善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培养。前面谈到了互联网思维的内涵与构成要件,该思维模式将有助于学生融入团队工作形态,并为工作模式创新提供人力资源条件。但多数学生所表现出的“低情商”问题使得笔者感知到,完善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关键在于,增强他们沟通的胆识,以及融入团队工作的亲和力。

四、课程改革实施方式

根据以上所述,课程改革的实施方式可由以下五个方面构建:

(一)梳理现行课程体系寻找课改的切入点

笔者建议,在对权籍信息化管理专业开展课程工作时,应突出问题意识防止重复建设和“推倒重来”。因此,首先就需要梳理现行课程体系的实施流程,并从中寻找到课改的切入点。在前面的论述中已经给出了权籍信息化管理的职业要素,所以梳理的关键就在于目前教学模式能在多大范围内满足职业要素,哪些方面是薄弱点。就笔者所在学校的情况而言,当前需要在塑造学生学习主体性和优化实训教学项目上下功夫。

(二)设置选择模式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由于权籍信息化管理专业的教学任务较为饱满,所以在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空间和载体上,可以考虑通过设置选修课程来实现。在整合学校专业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可以将学分制和其它专业课旁听相结合。如,权籍信息化管理专业有学生对计算机应用技术感兴趣,那么他可以向所在院系申请选修计算机系的指定课程(以旁听的方式)。这样一来,就比单独开设选修课的方式更能赋予学生的学习弹性与参与度。

(三)实地探访权籍管理部门优化实训设计

在权籍信息化管理课改过程中应防止“闭门造车”,在充分挖掘校政合作教学的基础上,还可以委派专业课教师在寒假和暑假期间前往权籍管理部门实地探访,如有需要也可以利用寒暑假时间开展挂职锻炼。这样一来,就能为实训项目设计提供坚实的工作岗位议题。为了使学生能够整合已学知识,在项目设计上可以按工作流程以小组的形式来完成,如以“实地勘测、房产权籍信息输入、转换、输出”为整体,来作为实训项目的内容来设计。

(四)在校政联合课改推动下开发工作案例

这里的“政”便是权籍管理部门,在校政联合课程推动下来开发工作案例需要具备这样要件:工作案例开发团队、团队成员的分工、工作案例的选择、工作案例与理论课教学的融合等。笔者不打算就以上问题做出详细解答,而是在原则范畴下来提出这样几点建议:团队成员的分工应考虑到权籍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便利程度和其合作优势,即他们可负责提供零碎化的工作过程和解决工作中所出现问题的经过。然后,再由学校教师根据教材体例案例进行修饰和再造。

(五)多途径探析和破解学生职业心理短板

打破学生职业心理短板需要得到学校多部门的协助,权籍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内容十分繁杂,且需要做到信息化管理的精准。因此,培养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关键在于,提升他们面对重复工作时的耐心,以及能够对工作中的情绪进行自我调节。笔者建议,可以在课程改革中引入拓展项目,如在体育课中设置定向体育项目来调适学生的心性,以及引入品茗项目来为学生的相互交流提供载体,并使学生在品茗中学会舒缓自己的情绪。

综上所述,以上便是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权籍信息化管理专业在不少高职院校已经开设,但受制于目前的教学资源约束,不少高校仍处于不断探索和改革中。以推动该专业的发展为己任,笔者尝试结合所在学校的课程改革经验进行了主题讨论,并以此望与同行商榷。

五、小结

业界目前对于“新经济”的定义存在着一定程序的争议,有学者指出,新经济就是以知识经济为代表,以创意产业为主导产业的经济形态。有学者也指出,新经济出现于“互联网+”时代,其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产业经济发展的始终。对此,本文从四个方面对新经济的特点进行了概括:知识经济特点、信息技术特点、虚拟产品特点、模式创新特点。在新经济特点下,职业要素主要体现在:自主性知识更新能力、多学科知识整合能力、岗位任务的理解能力、互联网思维应用能力等四个方面。就课程改革方式而言,则需要围绕着:梳理现行课程体系寻找课改的切入点、设置选择模式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地探访权籍管理部门优化实训设计、在校政联合课改推动下开发工作案例、多途径探析和破解学生职业心理短板等五个方面来展开。

猜你喜欢

权籍实训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不动产权籍调查与数据库建设
农村房地一体权籍数据库质量控制与检查方法研究
不动产权籍调查与数据库建设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