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搭建智能养护管理系统

2018-07-11山西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养护处潘豫萍

中国公路 2018年12期
关键词:路况路段山西省

文/图 山西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养护处 潘豫萍

近年来,山西省高速公路养护业务实行智能化管理,利用强大的互联网和养护业务的高度融合,搭建起“山西省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系统”平台。平台的搭建让山西省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更加便捷、高效、智能、精准。

急需改变的管理现状

山西省高速公路管理局(简称“山西高管局”)成立于1998年11月,成立时,山西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97公里,管辖4个运营单位。随着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的不断增加,运营管理单位数量也逐步增多,截至2012年年底,通车运营里程达3585公里,运营管理单位已有36个,而即将通车运营的高速公路还在陆续增加。

庞大的路网规模和不断增加的交通量,使得山西省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与维修任务变得极为繁重;恶劣天气、突发事件日益增多,高速公路应急抢修和保通任务十分艰巨;此外,春运、防汛、冬季除雪保畅、战备等一系列特殊事件,导致事务繁杂,信息传递速度缓慢,工作效率低下。同时,还存在报表统计难以规范、口径难以统一;路况信息不能及时掌握,决策难度大;基层单位的基础工作难以有效监管等问题。虽从管理的角度提出加强“四基”工作,却很难掌握基层实际情况,难以有效监管。应急事件、资金的批复更是难以把控,养护成本不能有效控制。

以上种种问题表明,以往传统的管理模式远远不能跟上养护管理的要求,亦不能满足出行者的需求。如何有效地管理、调度好庞大的管理队伍,确保信息畅通、管理高效、运行安全成为山西高管局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此种情况,山西省高管局建设了“山西省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系统”。

“互联网+”养护业务智能化管理

“山西省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系统”的建设采取了“统一规划、逐步完善”的原则,通过“先行试点、全面运行”的推广方式,完成了在山西省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单位的使用。

系统按照使用权限分为高管局、路段运营公司、养护单元三级;按照工作区域分为首页公告共享区域、相应层级管理区域和后台工作录入3个区域;系统涵盖养护管理、专项工程、安全管理、机务管理4个方面;系统框架分为四大模块:养护工作区、数据查询区、文档查询区、专业项目区。使用手机App,可实现现场数据的采集和实时传输。

信息化建设的预期目标

“管理系统”将推动山西省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更规范、便捷、智能。小修保养、养护计划工作方便、快捷、高效,作业流程规范、程序闭合;日常巡查、路况调查、汛期检查等基本工作得到加强;日常数据采集方便、高效;数据共享便捷;基础数据、病害数据、检查数据、维修数据随时可查;电子地图展示直观、清晰;应急事件随时掌控,各类报表、数据统计随要随报;公文、公告、新闻、信息及时传递;点对点、一对多、多对一的信息快速传递;考核从日常工作到专项工作,从基础工作到总体管理工作,全方位、多角度,贯穿始终。

山西省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系统基本思路

山西省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系统整体架构

一个通道、五大平台 管理显成效

搭建了一个网络化信息通道。通过各个路段上报新闻图片、新闻资讯、公路快报的方式,直接反映基层养护管理活动,以及公司发生的大事、要事等。公告栏内发布紧急通告、通知。建立个人信箱,实现了点对点、一对多、多对一的信息快速传递。实现上下沟通方便,信息、文件传递便捷。

可视化监督平台。通过在巡查车辆上安装GPS,可在电子地图上,实时查询巡查轨迹,也可以播放历史轨迹,保证基础工作到位。准确定位病害发生的路段位置,方便管理人员派发任务,掌握路段病害情况。发现病害可以直接上传照片,通过对比修复前后的照片,可以知道修复完成情况,病害问题是否有效解决等。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帮助管理者随时随地监管小修保养等基层工作。

信息化工作平台。实现了小修保养工作从数据采集、下发任务单、养护作业实施到项目验收全过程的电子化工作流程。完成了50多份统计报表的规范、统一,达到了实时填报,实时汇总的智能化效果。通过便捷的移动设备,实现实时记录、上报汛期水毁、冬季除雪等应急工作的发现及处置过程。

互动管理平台。规定应急事件上报程序,第一时间上传影像资料,准确掌握现场情况,便于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完成工料机消耗情况的填报,以及项目进度、工程变更、工程计量、工程经费的填报,让管理变得一目了然。报表审核不受地域和办公设备限制,工作计划调整、安排轻松自如,工作灵活、高效。

统计、查询工作平台。完成了从静态数据到动态数据,从日常养护报表数据到专项数据,从小修病害数据的统计到应急事件数据,从路况调查到桥隧技术状况等多方面、多角度、多形式的统计和报表查询。

考核管理平台。规范工作程序、进度,自动对工作完成情况考核、打分,将每日、每周、每月、每季度、每半年、每年的排名公布于公共栏目,让每个管理者对每项工作严格落实,责任到人,对工作及时完成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对管理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监督作用。

该系统基本实现了公文、公告传递的网络化;小修保养从任务签发、处置到验收流程的信息化;日常巡查、桥隧经常性检查的智能化;依托GPS电子地图,养护巡查、作业车辆工作有迹可循,基础工作的制度化。应急事件随时掌控,考核管理工作贯穿始终,整合数据资源、整合系统,提升管理效率,使得基础工作得到加强,基层工作流程和基础数据得到规范。

信息化工作平台

“互联网+” 智能化辅助决策

一直以来路面维修方案的制定,仅凭借以往的经验,可供参考的数据没有统一规整,对维修项目的后评价不够系统,不能准确对实施方案作出评估。养护科学决策的说法提出多年,但是可支撑养护决策的数据信息较少,各种决策对其实施效果没有明确地把控,常造成决策失误或资源浪费。如何为养护决策提供大量有价值的参考数据,对于提高养护决策准确性、养护管理的效率和效益至关重要。

2014年9月,山西高管局参与交通运输部重大科技项目“沥青路面长期使用性能研究(LAPP)”,这是山西开展养护决策科学化研究的基础。同时,在这几年的运营过程中,通过年度路况检查,积累了大量的路面检测指标数据。飞速发展的信息化和计算机技术提供了充分利用数据、分析数据的可能。

目前已经建成的“山西省高速公路路面病害数据库”,包括五大模块:

数据录入及保存。数据库系统可提供路线基础资料、气候资料、建养历史资料、交通量、路况普查数据、养护设计专项检测数据等多项数据的导入、存储及管理功能。系统提供数据批量导入及导出通道,并留有与路况自动化检测设备相连接的接口,可实现海量数据的快速操作。

数据综合展示。提供集成化的展示界面,通过多窗口同时展示的方式,实现多维数据的立体呈现,便于决策者了解路况信息并快速提取关键参数。提供专门的数据展示平台,最多可实现9个不同数据项目分析结果的同步展示。

多维数据查询。提供海量数据智能搜索功能,可采用正向查询及反向查询两种途径。正向查询可通过输入路线及桩号,查询指定位置范围内所有保存的数据项目信息。反向查询是通过指定特定路况条件或特点养护工艺,查询满足要求的路段位置及相应数据的项目信息。

数据统计分析。该系统具有强大的数据统计分析功能,主要针对数据库中已保存的各种数据项目,提供了将近100个数据分析模块,开展各种统计分析及比对分析工作,主要包括单项指标空间分布及数量统计、各指标历年变化规律、多指标对应关系分析等。

养护决策分析。系统中提供通过设定养护标准,初步筛选具有养护需求路段的功能,实现养护需求动态展现。系统可同时设置高、中、低3套养护标准范围,且同时将路况指标绝对值及路况衰变值两项指标纳入养护标准的范畴中,实现了多维度养护决策方案的比较。利用养护标准筛选工具,可实时筛选出数据库内具有养护需求的路段,并分析对其进行养护后路况的恢复情况。

山西省高速公路智能化辅助决策建设从全过程、全寿命、多维度、全视角、深挖掘、高智能6个方面开展研究。紧紧围绕桩号体系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数据生态系统,各数据项目之间具有紧密的动态联系;实现各个路段全寿命周期内多维度数据的同时保存并可以随时调用;结合养护决策分析的需求,系统提供了丰富的数据统计分析及路段实时预警功能;通过全视角的界面展示,实现了数据管理及辅助决策功能的完美结合。

猜你喜欢

路况路段山西省
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
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
山西省打开农产品供深通道
常虎高速公路路段拥堵治理对策探析
基于XGBOOST算法的拥堵路段短时交通流量预测
高速公路重要路段事件检测技术探讨
基于元胞自动机下的交通事故路段仿真
基于元胞自动机下的交通事故路段仿真
山西省文联扎实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活动
从路况报道看广播“类型化”新闻的要素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