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培养学生化学知识的迁移能力的方法

2018-07-10郑先锋

考试与评价 2018年2期
关键词:知识迁移中学化学策略

郑先锋

【摘 要】知识的迁移能力是重要的能力,课堂的容量是有限的,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教授给学生,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显得尤为关键。用已学的知识和方法去学习新的知识,关键就是靠知识的迁移能力。本文对化学知识的迁移能力的培养进行研究。

【关键词】知识迁移 中学化学 策略

随着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进行,创新思想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中学阶段是学生正处于学会思考,学会学习的关键时期,但有的学生花的时间和精力不少,学习效果却不理想。那么怎样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呢?这要求教师教会学生用好的方法去学习,好的学习方法的探索和学习效率的提高与学生能否自觉地、主动地、顺利地进行“知识迁移”有着必然联系。我们不可能教给学生所有的知识,但是我们学习中的迁移现象既是学习中的一个重要过程,也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呢?

一、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我国学者王祖浩等人曾探讨过概括与知识迁移的关系,其通过实验证实:知识迁移的本质在于概括出知识之间的特征或者具有内在联系的某些要素,多向概括是学生解决变式化学问题、化难为易的一种积极的学习方法。在日常的学习中,概况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总是能很容易找到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通过这种内在联系,更好的掌握新知识,并同时复习了旧的知识,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概况能力的提高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可以有意识,有目的的让学生对所学的概念、原理、实验现象进行概况,久而久之,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当中就会学着去运用这种能力,慢慢的就会养成概括的习惯,最终达到培养这方面能力的目的。迁移的过程就是建立联系的过程。

二、注重实验现象描述,增强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高中化学实验多,学生不仅要通过实验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要规范操作实验,对实验现象细心观察,科学地分析成败的经验和教训。例如,金属钠与水反应这个实验,教师首先做演示实验,学生认真的观察实验,然后记录实验现象,实验结束后,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最后归纳总结,并把所得结果与老师交流,老师要适当的引导学生,并对学生所得结论进行评价,最后用五个字“浮、溶、游、响、红”来简要概括整个实验现象。还有重要的是能自觉地将一些实验现象分析后进行迁移到未做过的实验中去。此时,教师再适当引导、点拨、强调,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轻松地掌握知识的迁移。实验现象的迁移有很多,如:“空瓶生烟”、“魔棒点灯”、“一杯三色”等小魔术都是由实验现象中的知识迁移而得来的经典之作,通过教学中潜移默化的引导,可使学生的迁移意识自觉地得以加强。

三、运用归纳教学、类比联想,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归纳和总结是中学化学中非常常见的方法。借助于图像和表格,可以让学生更直观的面对知识,知识的网络化和条理化能够有效帮助学生从个别中总结出普遍规律。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类比联想正确理解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这样又可以由普遍性认识个别,即做到“举三反一”又能做到“举一反三”,以此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例如:在教学中通过O2的实验室制法总结、寻找一类气体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这为后面实验室制取其他气体提供了理论依据。又如:学习酸、碱、盐时,通过盐酸、硫酸、硝酸的化学性质归纳出酸的通性,再由酸的通性认识其他酸的化学性质。以上这种类比,归纳总结的防护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也加强了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锻炼。

四、通过学科渗透促进知识和能力的迁移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学生已学学科知识、能力及方法转移到化学学习中。为此教师应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化学内容与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点和兼容面,促使其他学科的知识和解决问题方法迁移到化学中,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例如:教师在讲解分子不断运动时,要联系学生在物理中学过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和扩散现象,把两者结合起来教学,能够让对微观世界有个形象认识。又如在学习CO2的用途时引入生物中的光合作用。再如在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和数学中的坐标的有关知识联系起来,能使知识变得更直观。

五、学会反思,培养反思习惯

一种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很大程度上会使学习变得更轻松,更有效果。 反思习惯的培养是指在平常的教學中有意识的对学生在认识活动中积极地进行自我回顾、思考、总结、评价与调节的训练。例如化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考试,教师改完试卷后,先不对试卷中的错误进行讲评,而是把卷子和参考答案分发给学生,让学生自行订正,并进行自查和反思。同时,也可以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对于进行经验的交流。在讲评的过程中,教师提问做错的学生,让该学生分析做错的原因,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对于本个知识点的掌握,还能加深学生对于如何认识知识,掌握知识能力的锻炼。例如,学习“氧化还原反应”这节内容,可设计如下的反思问题:

(1)我上课时是否理解了教师对有关概念所作的新的解释?

(2)我是否己经学会了用化合价升降法来研究氧化还原反应?

(3)我能否自己配平复杂一点的反应呢?(如FeS2+CuSO4+H2O→Cu2S+FeSO4+H2SO4)

(4)在本节内容中我认为是重点的和最难理解的内容有哪些?

通过上述方法,有助于学生不断去思考,去反思,在反思的过程中,不但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久而久之,还有助于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总之,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予渔。学习的方法远比教师所教知识更重要,教授的知识再多,也不一定会完全掌握,只有学生自己掌握了方法,才能每时每刻的学习知识

参考文献

[1]赵恒芳.化学教学中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途径[J].新乡教育学院报.2004(2),90.

[2]杨红.影响迁移的因素分析及促进积极迁移的策略探讨.教育改革.1997年第4期.

[3]肖凤荣.谈谈如何使学习顺利的迁移[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1(8-9),55.

猜你喜欢

知识迁移中学化学策略
在素质教育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基于手持技术在中学化学实验中应用的研究
开展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研究
例析中学化学中对硝酸强氧化性的
由一道物理题引发的对绳子张力的讨论
几则高中化学实验改进的探讨与反思
Passage Four
聚焦中学化学中的两大定律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渗透环保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