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抓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2018-07-10彭倩

考试与评价 2018年2期
关键词:课外书籍词语

彭倩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可见培养阅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初浅看法。

【关键词】阅读 兴趣

一、培养阅读能力,首先要加强词句训练

读课文要理解其中的词语和句子,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要会自觉地使用学过的詞语和组织出所需要的句子,才能更准确地表达出真情实感。掌握一定的词语知识和句子知识,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因此,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语和运用词语十分重要,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内容。词语训练要注意两点:一是既要重视理解又要重视运用,把学和用结合起来;二是要与阅读课文与理解文章结合起来。一些常用的词语,要引导学生在说话和作文中学习使用。一些基本句子形式,要引导学生加深认识,让他们口头或书面造句子,学会使用。

二、培养阅读能力,其次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1.教方法,指导预习

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要教给学生预习方法:一是读熟课 文,要求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二是边读边想,读后能比较准确地回答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三是要借助字典认字,理解词语。

2.教学法,上好精读课

集中识字后的阅读教材是按单元分组的形式编写的。教学时,要抓住本单元本组的训练重点,以精读带略读,以课内带课外,有重点地、有计划地训练学生,逐步提高独立阅读能力。要真正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并且能够自觉地、发自内心地阅读,还要解决学生的内部动力,那就是靠语文本身的魅力去打动和吸引学生,在有目的的逐渐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也会从大量的课外阅读中逐步品味到语文的形象美、意境美、思想美,感悟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为此,我们应该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抓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用心去读;抓精彩重点语段用情去琅琅地读;抓意境描写,发挥想像去读。经过教师的引导,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之养成阅读的习惯。这样就使学生的文化底蕴不断厚实,从而产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从而使学生阅读的兴趣进一步增强。

三、培养阅读能力,要注意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

要提高阅读能力,光靠课堂教学几十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通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在课外主动找读物看的兴趣。因此,激励学生广泛阅读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途径。平时,教师要注意适当地介绍符合学生接受水平的读物让他们阅读。教师还要启发学生运用教学中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学生广泛阅读,必能丰富知识,开拓思路。

四、以身示范,与生同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教师既要重教书,也要重读书。要让学生热爱读书,教师首先要爱读书。语文教师不仅要读经典作品,还要多接触少儿报刊、图书等,根据学生的胃口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报章杂志,把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带进教室,供学生传阅。学生能读到自己喜爱的书,兴趣自然也就提高了。

五、给学生读书的自由,再相机引导

大家知道,学生并不是对一切书籍都不感兴趣,常听到一些家长唠叨:“为什么我的孩子不看《安徒生童话》?偏偏喜欢‘奥特曼、武器!”事实上这样的学生,他们也有着强烈的阅读的欲望,只是兴趣偏离了正确的方向而已。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否定或批评,相信学生,先给他们以阅读的自由,再抓住时机,巧妙引导,进行迁移,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这实际上是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自主性与求知欲。

六、解放思想,做好延伸

第一,语文教师要解放思想,摒弃那些阻碍学生发展的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从封闭沉闷的繁琐分析中走出来,彻底解放学生的头脑、手脚,开放课堂、教材,教学向课外延伸,向社会延伸,向各种传媒、电子网络延伸,使之与社会发展、知识巨增相适应。

第二,学生在进学校读书之前几乎“读得懂”所有“说”出来的书,对书的“听”的兴趣往往会迁移到“读”的兴趣上来。因此,语文教师一方面在课堂上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另一方面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多让学生“听”书。,从而诱导学生早读书、多读书。

第三,语文教师要尽量多的向学生推荐一些中外优美的文学名著,让学生在自我阅读中,感受到文章所创设的情境的美及语言的魅力,让学生觉得阅读是一种美的享受。

七、创设良好的读书环境,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首先,在阅读的过程中,如果放任自流,肯定没有收到实效的。因此,开展“讲故事”、“读书汇报会”、“展评优秀的读书笔记”、“积累册”、“手抄报”、“知识竞赛”、“比赛查阅资料”、“诗歌朗诵比赛”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能有效地检查阅读情况、巩固阅读成果,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热情,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推动课外阅读步步深入。

其次,使课内和课外有机结合,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课本内数量有限的文章只能举其一,只有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才能反其三,才能在应用中化方法为能力,使阅读能力越来越强。因此,学生每学一篇课文,只要有相关的资料,我都会向学生介绍与这篇课文有相关内容的课外书,让学生去阅读,并指导学生怎样读。学生能读到自己喜爱的书,兴趣自然也就提高了。

总之,教师只有多指导学生,鼓励学生阅读好的书籍,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并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读书氛围,才能让学生与书为友,受到高尚情感与趣味的熏陶,张扬自己的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当然,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还需要我们教师的不断努力!

猜你喜欢

课外书籍词语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妙趣横生的伦敦书籍长椅
找词语
考考你:混水摸鱼、一哄而散,这些词语你能否读对?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
书籍与少年
词语积累
取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