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缘与佛教:“一带一路”西双版纳佛教使命

2018-07-10付声晖

智富时代 2018年4期
关键词:佛教文化西双版纳东南亚

付声晖

【摘 要】佛教作為文化中一种独特的软实力,可以成为我国在对外交往中的的桥梁。西双版纳作为中国与东南亚接壤的桥头堡,其文化、习俗、民族、宗教与东南亚国家都同宗同源,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西双版纳地缘与佛教的优势,并在我国与东南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全局的建设过程中,凸显佛教文化高度的整合社会资源的独特能力,贡献资源丰富的外交社会资本,从而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

【关键词】一带一路;地缘;西双版纳南传佛教

一、“一带一路”佛教文化与当代价值

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与中国民族文化交融而形成中国佛教,进而传入东亚、东南亚。“唐末五代,福建与印度、朝鲜、日本等国在佛教文化上交流频繁,主要表现为许多外国僧人来到福州学习交流佛法。《三山志》卷38“怀安县安国寺”记载:光化初,僧师备自雪峰来居焉,馆徒常千人,高丽、日本诸僧亦有至者。《十国春秋》卷99记载:西天国有声明三藏至,太祖请备(名僧师备)辨验。备以铁火箸击铜炉,问是何声?三藏曰:铜铁声。备曰:大王莫受外国人谩也。三藏无对。《五灯会元》卷7记载龙华灵照禅师:高丽人也,萍游闽越,升雪峰之堂;卷8记载长庆慧稜法师名下有一位新罗国龟山和尚。此外,史籍记载的还有来自三佛齐的三位僧人:三佛祖师者,一刘氏,交趾人,一杨氏,南华人……因同诣雪峰义存,求证上道,义存法师为三人落发讲道。”2017年5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发表《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旨演讲,“佛教源自印度,在中国发扬光大,在东南亚得到传承。”2014年9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斯里兰卡,在斯里兰卡报章发表题为《做同舟共济的逐梦伙伴》的署名文章,文章谈到:中国和斯里兰卡有高僧法显开启的千年佛缘……2014年9月17日,习近平主席访问印度,拜访了玄奘大师西行取经的途经之处和修行故地古吉拉特邦。18日,习主席在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发表题为《携手追寻民族复兴之梦》的重要演讲,讲话中谈到:“佛兴西方,法流东国,讲的是中印两国人民交往史上浓墨重彩的佛教交流。公元67年,天竺高僧迦叶摩腾、竺法兰来到中国洛阳,译经著说,译出的四十二章经成为中国佛教史上最早的佛经翻译。白马驮经,玄奘西行,将印度文化带回中国。”“一带一路”是中国未来发展的一个个大战略,必将影响未来的世界格局,南传佛教在我国对东南亚发展战略和公共外交领域中,可以作为中国的软实力文化支撑点。

一带一路经济带中“中国至东南亚、南亚、印度洋”,自古以来,古代丝绸之路国家佛教文化一直兴盛。古代丝绸之路是一条对外交往、通商交流之路,中国将丝绸、瓷器、造纸术、漆器、铁器等传到西方。佛教传入中国后边,在佛教的起源国印度逐渐衰落,中国佛教成为世界佛教文化的中心,形成了世界上佛教种类最多、最齐全的国家。我国佛教主要有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汉传藏传,中国内地主要信奉汉传佛教,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主要信奉藏传佛教,西南地方主要流传南传佛教,西双版纳则是我国南传佛教文化中的内核地区。西双版纳作为我国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一个重要支点,其文化、习俗、民族、宗教与东南亚国家都同宗同源,借助发挥西双版纳地缘与佛教的优势,在我国与东南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建设过程中,凸显佛教文化高度的整合社会资源的独特能力,贡献资源丰富的外交社会资本,从而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

二、云南与东南亚的南传佛教文化交流

南传上座部佛教又称巴利语系佛教,主要信仰区域为东南亚,中国信仰南传佛教的主要在西双版纳州和德宏州的傣族和布朗族等。在东南亚上座部佛教文化圈内,信仰南传佛教的国家主要集中在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斯里兰卡等国家,其有约1亿的人数信仰南传佛教。如果从横向的国际联系来看,如果能够以内在的地缘、亲缘和族缘,乃至“教缘”关系来加强我国的文化、经济、政治交流、相互沟通的话,将会大大提高我国的国际形象。云南信仰南传佛教的区域与东南亚既有天然的地缘联系,也有族缘联系,主要表现为跨境民族之间的的信仰联系。以云南境内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临沧市、普洱市等为主要信仰地区,信仰民族主要有傣、布朗、德昂、阿昌、佤、拉祜等少数民族,其中,傣族、布朗族、德昂族基本全民信仰。全省共有信众100万余人,寺院 1700多座,教职人员1000余人。

云南南传佛教文化圈是国际佛教文化圈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地处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中心,澜沧江—湄公河与泰国、老挝、缅甸、越南和柬埔寨相连,并与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接近,发挥南传佛教文化交流积极作用,使其成为我国与东南亚地区、南亚等国家交往、交流的重要文化载体,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西双版纳与老挝、缅甸接壤,南传佛教经由斯里兰卡、泰国、缅甸传入西双版纳后,保持南传佛教基本传统,在吸收傣文化,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形成以傣泰族群文化为主,辐射周围的德昂族、布朗族、阿昌族、和部分佤族、彝族的南传佛教文化圈。西双版纳一直与南亚东南亚南传佛教国家保持着较好的交流历史传统。近些年来双方交流比较频繁,特别是2016年2月18日第一届南传上座部佛教大会在西双版纳景洪市召开,来自东南亚国家的僧王、僧团、高僧大德、近百名中外知名学者专家参会研讨南传佛教发展,共建南传佛教国际文化交流平台。

南传佛教团体的互访交流,僧侣跨境参访、跨境留学和跨境住寺,南传佛教信众跨境朝圣、赕佛,加深了跨境而居民族的联系。南传佛教文化交流中,对经济、文化、生活产生深远影响,佛教经典、医学、天文历法、建筑、雕塑、绘画、音乐等的传播发展历史中,形成独具魅力的民族、宗教文化。西双版纳地区南传佛教的传播发展,佛教文化的联系,让南传佛教具有了较强国际性特征。

三、地缘与佛教:发挥西双版纳南传佛教区位优势的文化战略支点作用

我国“一带一路”大战略,旨在推动全球各国互利共赢、互信互助、互联互通。发挥南传佛教的在文化交流作用,对“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意义重大。西双版纳位于中国西南边陲,与老挝、缅甸接壤,毗邻柬埔寨和泰国,西双版纳南传佛教历史悠久,与南亚东南亚南传佛教同源同宗,是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南传佛教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文化窗口,而且对当地的文化繁荣和社会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布施“迦提那袈裟”功德衣

供养迦提那衣的传统源自佛陀时代,2500多年以来一直在南传上座部佛教国家与地区非常好的保持着,是南传上座部佛教中最重要的盛会之一。仪式一般在雨安居结束的一个月内举行,目的在于布施供奉袈裟给佛教僧团、积德行善、护持三宝、祈福众生,祝福国泰民安。2016年10月27日,泰国皇室御赐袈裟布施代表团代表携泰国国王普密蓬·阿杜德御赐袈裟、物品及寺庙修缮款来到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勐混镇曼扁村玉佛寺进行布施供养“迦提那袈裟”功德衣。泰国国王普密蓬阿杜德已经连续14年御赐袈裟交于外交部恭请到云南省向中国南传佛教僧团布施,这不仅对泰中友好关系有着卓越洪恩贡献,对加强和促进泰国与云南,特别是双方人民与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更加紧密有着重要意义。至今,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国家、民族地区,还在传承延续这一传统仪式。西双版纳与泰国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化宗教习俗相通的特殊关系,特别是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与泰国北部各府人民之间同宗宗族有紧密联系并延续久远,双方人民每年共同欢度新年泼水节,并同样以佛教礼仪作为日常生活的基础。

(二)僧才的交流与培养

佛寺是信徒信仰的中心,是供奉佛像、僧侣修行和举行各种法事活动的场所,也是信徒进香朝拜、参加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佛寺是佛教文化的载体与依托,在佛教文化发展与演变发挥重要作用。据初步统计,早前西双版纳佛寺建设高峰期数量多达1200余座,后呈现没落与减少的趋势。最近几年,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西双版纳村寨新建或扩建佛寺日趋增多,目前,西双版纳全州共有580多座佛寺、200多座佛塔,信徒30多万,但是在经济比较好的一些村寨常常出现“有寺无僧”、“境外僧人”的现象,所以僧才在宗教文化的发展、维护民族团结,促进边疆稳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本土僧才的培养也是西双版纳佛教界很关心的一个问题,目前南传佛教僧才的培养只有三所,即云南佛学院、云南佛学院版纳分院、德宏瑞丽菩提学校。西双版纳南传佛教还充分利用省外乃至境外佛教教育资源,选派学僧到国内外参学,丰富了南传佛教人才的培养方式。除公派留学外,还有不少僧侣自费赴泰国、缅甸等国学习。西双版纳勐海曼扁玉佛寺住持都彦景、副住持都坎章、都滇坎是西双版纳南传佛教中优秀的青年僧才。都彦景曾作为汉传佛教、南传佛教文化交流的代表在上海、浙江的汉传佛教寺院修学十余年。都坎章现任打洛勐景来佛寺住持,多年前曾经留学新加坡;都滇坎从斯里兰卡留学归来后一直任云南佛学院老师。三位有道高僧,学修兼备,多年来致力于南传佛教交流与发展、傣族传统文化传播事业,在这些法师的努力带领下西双版纳将会成为一个与东南亚南传佛教与傣族文化相互融合、发展的有利场所。

(三)朝拜佛寺及圣迹

西双版纳的傣族与泰国的泰族、老挝的老族、缅甸的掸族具有相同的族源百越族群,共同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西双版纳有很多地方至今还流传与佛祖有关的圣迹,如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曼飞龙白塔,每年赕塔有很多缅甸僧人和信徒来朝拜。在塔基南部有一个金足印,传说为佛祖的足迹,是留下给信徒建塔的标记。在塔不远处有一口“圣井”,传说是佛祖施法形成的,据说可以治疗眼疾。因此,每年常常吸引东南亚国家的信徒到此朝拜或者参观。布朗山乡的曼糯村距离中缅边境只有4公里,村里的佛寺是请缅甸景康的一位傣族佛爷设计的,大殿的木料是从缅甸运来的,佛寺建成以后还专门去缅甸邀请一些布朗族过来滴水赕佛。村里一般有比较重要的活动和节日都会邀请缅甸布朗族。景洪的西双版纳总佛寺是西双版纳建立的第一所佛寺(公元615年),傣语称为“瓦坝洁”,因其名来自于印度佛教圣地“衹园精舍”,与傣语“瓦洁”(林中寺)相同,故在东南亚颇有影响。泰国佛教界人士敬赠的释迦摩尼佛像多达20余尊,泰国王姐干拉雅尼·瓦塔娜公主、国王次女诗琳通公主、僧王曾多次到此朝拜和布施。缅甸及东南亚各国高僧曾多次到此朝拜、坐禅,东南亚国家的一些信徒也络绎不绝到此朝拜、滴水和布施。可见总佛寺是至高无上的,是南传佛教信徒心目中的圣地。作为中缅边境上的著名佛寺,西双版纳勐景来佛寺历史上出过很多有道高僧,由于地理位置特殊,自古以来就得到境内外宗教信徒的共同护持,成为一个对外宗教文化交流的窗口,为维护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老挝、柬埔寨、越南、缅甸、泰国、马来西亚西部等国家和西双版纳跨境民族形成了以信仰南传佛教为主的佛教文化圈,地缘、血缘、族缘基础上的文化联系。南传佛教作为与东南亚、南亚地区进行交流的思想观念基础和文化纽带的地位,形成以中南半岛地区为南传佛教信仰中心,构建和睦邻边的民族与国家关系。

(四)节日

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都是东南亚南传佛教国家的传统节日,每缝这些节日,中老、中缅、中泰的边民都会互相邀请共度佳节。西双版纳泼水节,是傣族人民一年中最主要的传统节日,也是傣族春节,一般在公历四月中旬举行,为期3至7天。傣族人民将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随着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加深,泼水节成为一种民族习俗流传下来,至今已数百年。在泼水节流传的过程中,傣族人民逐渐将之与自己的民族神话传说结合起来,赋予了泼水节更为神奇的意蕴和民族的色彩。泼水节作为云南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中影响最大的节日,常常吸引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来西双版纳。为庆祝傣族民族节日,西双版纳州每年都会在泼水节期间召开西双版纳边境贸易旅游交易,已经由单纯的物资交易的州级会展,发展成集物资交易、服务贸易、投资洽谈、文化交流为一体的省级会展,由地方性对外开放窗口,成长为在大湄公河次区域乃至全球有积极的影响的对外开放平台。

四、结语

宗教文化活动的民众参与性特征可以消弭族群、语言和政治的边界,在共同的佛教活动中,增进相互的了解和交流。在我国对外发展战略中,可以依托南传佛教的宗教网络组织,打造南传佛教文化区位优势,与经济交流机制互补,甚至补充经济区位动力的不足,以世界文明之间的平等、宽容的理解和交流互鉴为文化合作机制的前提,积极发挥宗教的正能量,在世界文明交流的平台上,打造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建立深层的世界文化合作机制,形成平等包容的国际对话模式,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西双版纳南传佛教与南亚东南亚文化交流频繁,是中国与东南亚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在我国对外发展战略中,可以打造南传佛教文化区位优势,让西双版纳南传佛教文化成为经济发展中的润滑剂,与经济交流机制互补,甚至补充经济区位动力的不足。在平等、寬容的理解和交流互鉴为文化合作机制的前提下,积极发挥宗教文化的正能量,在世界文明交流的平台上,打造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建立深层的世界文化合作机制,形成平等包容的国际对话模式,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一带一路”大战略的实施。

【参考文献】

[1]郑筱筠.试论南传佛教的区位优势及其战略支点作用世界[J] 世界宗教文化2016 (2)

[2]蓝希峰. 发挥南传佛教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2016 年第 2 期 32中国民族报/2017 年/4 月/11 日/第 005 版

[3]http://fj.people.com.cn/n/2014/0314/c181466-20774951.html]

[4]http://fo.ifeng.com/a/20170516/44614340_0.

[5]http://fo.ifeng.com/a/20170516/44614340_0.

[6]西双版纳佛教,西双版纳傣学研究会编,云南民族出版社,2012年

[7]萧霁虹. 发挥南传佛教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独特优势.

猜你喜欢

佛教文化西双版纳东南亚
从佛教文化遗存看天水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性
西双版纳 一个与冬天背道而驰的地方
闽菜“太平肉燕”飘香东南亚
奇幻迷香 寻味东南亚
美俄聚焦东南亚
从佛教文化中汲取精进的智慧
佛教文化研究专辑
YUNNAN
佛教文化的内在结构与价值取向提升
西双版纳散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