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斯图尔特的表征理论与文化循环

2018-07-10徐诗涵

智富时代 2018年4期
关键词:文化研究理论文化

徐诗涵

【摘 要】身为“当代文化研究之父”,斯图亚特·霍尔的理论成就对伯明翰学派乃至整个文化研究领域的影响是广泛而又深远的。他一生著述甚丰,提出了很多有洞见的理论思想。其中他的文化表征理论更是意义非凡,它带给我们的不只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方法论的介入。本文试图从霍尔纷繁复杂的思想论著中梳理出其文化表征及文化循环理论来源、理论内涵、具体意指实践等等,期待对霍尔的文化表征理论做一个较为深入、细致的梳理和评价。

【关键词】理论;文化研究;文化

表征作为“文化的循环”的一个环节,在霍尔的理论中,也有其自身的运作模式。它的运行模式,进一步充实了文化循环的内涵和外延。將表征放在人类社会中看,它承担着“用语言向他人就这个世界说出某种意义的话来,或有意义的表述这个世界”。而将它放在人类的文化中看,它是“某一文化的众成员之间意义生产和交换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我们这里主要是研究表征后者中的应用,简单说来,表征的运作实践是通过语言将头脑中现实的或虚构的人事物,有意义的表达给外在世界。这个过程是一个复杂的人脑与外界互动的过程,是人作为高级动物的标志,用构成主义的方法来解释,表征的运作包括两个系统:精神表征系统和语言表征系统,两个循环过程:头脑内部过程,头脑外部过程,一个媒介即语言以及类似语言的符号,无论是精神表征还是语言表征都离不开,都有一个共享的“意义结构图”,而这一共享意义又是我们文化的一部分。

在《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一书中,霍尔从马克思主义生产循环的观点出发,结合了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罗兰巴特的符号学、福柯的权利话语理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表征理论,把表征看作文化循环的重要环节,探讨表征实践如何构建人类的意义世界。

一、斯图尔特的表征理论

斯图尔特-霍尔,是当代英国著名学者和文化批评家、伯明翰学派的第二代代表人物。《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中的表征是文化研究中一个关键概念,简而言之,表征就是通过语言生产意义。

表征系统由两个子系统构成,第一个子系统是外界事物内在化的过程,外界的事物通过它联系于人们脑中已有的概念和心理表象,在人们脑海中找独特的定位图,从外部不相关的存在转而进入人们内在的认知世界,人们通过这一过程完成了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

第二个系统是人们表达概念,交流意义的过程,是内在概念外物化的过程,人们依靠语言系统把脑海中只属于自己的概念转化成可以被别人感知和理解的形式,运用这些语言符号达到向别人表达意义传达思想的作用。

在文化中的意义过程的核心,存在着两个相关的“表征系统”,第一个系统使我们赋予世界以意义,第二个系统依靠的是在我们概念图与一系列符号之间构建一系列相似性,这些符号被安排和组织到代表或表征那些概念的各种语言中。各种事物,概念和符号间的关系是语言中意义生产的实质之所在,而将这三个要素联合起来的过程就是我们称之为“表征‘的东西。可见,意义是在表征系统中被建构的,是一种意指的实践。也可以说,“表征”建构了我们的意义世界。“表征”的具体运作方式有三种:反映论途径、意向性途径和结构主义或构成主义途径。其中,霍尔重点论述了结构主义的两种观点——语言符号学和“话语”。前者主要植根于索绪尔语言学到罗兰·巴尔特的符号学,是从符号的角度阐释文化和表征,被看作一种“诗学”;后者则是从福柯的“话语”理论出发,探讨了知识与权力的关系,认为话语建构了意义以及何效的主体一位置,而被看作是“政治学”。

二、文化循环

“文化的循环”由“表征、认同、生产、消费、规则”五个环节结成,他们之间互相影响,共同形成了一种循环,霍尔称其为文化的循环。

在文化循环的五个环节中,表征是符号传达意义的关键;认同承载着某个文化事物或制品的生产过程中意义的象征;生产和消费,产品如何满足消费者的胃口是生产过程中要考虑的主要因素;规则主要强调了文化人工制品对传统社会规则的影响。关于五个环节在整个循环过程中,霍尔特地做了强调,五个环节是进行任何一项文化制品或主题研究,都是必不可少的,它们是作为一个整体在循环。把五个环节分开来研究,是出于一种研究的目的而做的临时性的拆分,它们之间没有固定的开端和结尾,各个环节即彼此影响,又自我运行。用霍尔的话来说即:“这些环节分隔为各不相同的部分,但在现实世界中各环节是以一种复杂偶然的方式不断地相互重叠和相互缠绕的。只不过为了对特定事物进行‘文化研究我们将它们看作结合在一起的要素”。文化循环理论作为复杂统一体,理论的运行模式上主要表现为,在各个环节的整体的循环过程中,采用一种复杂的循环过程,没有固定的开端和结尾。换句话说,“文化的循环”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循环,它强调循环的中各环节之间的影响和作用。

三、表征理论对文化循环的作用

斯图尔特·霍尔参与撰写的《做文化研究——索尼随身听的故事》两本书中都有一个共同的文化观,即"文化循环"。《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是以教科书的体例系统介绍并实践了他的表征理论。《做文化研究——索尼随身听的故事》则是一个"文化循环"理论的实践。书中以“索尼随身听”为例,探讨了索尼公司在宣传中是怎样定位和表征其随身听产品的,还提出了不同类型的人群与随身听有着什么样的关系的问题,并且研究了索尼公司是怎样在产品与特定消费群体之间寻求同一的问题。

霍尔指出,文化是一种指涉某一社会或集团成员间的意义生产和交换之实践(我们需要“意义”是为了建构对自己的自我认同),它一个循环的过程(霍尔提出了“文化的循环”:包括表征、认同、生产、消费和规则,五个环节相辅相成地构成了循环的过程)。换言之,文化就是意义的共享。斯图尔特的表征理论正是主要讨论“文化”中的“表征”这一环节。

斯图尔特的表征理论的运作包括两个系统:第一个系统被罗兰·巴特称之为直接意指层。在这里,能指与所指结合成为了“符号”。质言之,在第一个表征系统中,代表某事物的代码与事物的概念相联系,从而给我们生活的世界赋予了意义,而这一过程通常在头脑中抽象地进行。第二个系统被称作含蓄意指层。在直接意指层形成的“符号”成为了这一个系统中的能指,它与新的所指相联结为又一个“符号”,从而构成了广义的意识形态主题,罗兰·巴特称其为“神话”。这就是表征的大致运作过程,由之而产生出了意义。但霍尔同时指出,由表征所产生的意义并非稳定不变,相反它会随着语境的迁流而嬗变。既然语言生产出的意义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那么权力常会插手其中,凭借其话语的建构,对知识、主体进行规范。这就从罗兰·巴特的符号学过渡到了福柯的话语/权力。

斯图尔特的表征理论所要探讨的是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的“文化”的问题。在我们自身以及我们生活的周围,无处不渗透着文化的因子。媒介上充斥着各色各样的文化:饮食文化、厕所文化、楚文化、中国文化,教材上满篇是“人类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云云。而一旦文化变成无所不在、无所不包之物的时候,它本身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表征理论关注生活的基本主题,划定了文化循环实践的范围,从平民主义摄影关注的主题,到以肥皂剧为代表的各种电视节目类文化产品,表征理论关注的都是生活中最平常不过的事情,这就使得文化的循环可以在人民生活的任意方面展开研究,发挥功效,表征理论从关注对象上,真正的做到了对文化观念的完整概括。

【参考文献】

[1]胡潇.丝绸之路的空间重构与文化表征[D].兰州大学.2015.

[2]耿恩会.斯图亚特·霍尔文化表征理论探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6.

[3]孙越.斯图亚特·霍尔的文化表征理论探究[D].山东大学.2012.

猜你喜欢

文化研究理论文化
坚持理论创新
年味里的“虎文化”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科技文化视阈下的文学研究概述
“文化研究”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新视野
理论的终结与新生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