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视域下:中新外交关系探讨

2018-07-10史佳荟

智富时代 2018年4期
关键词:全球化新加坡一带一路

史佳荟

【摘 要】新加坡是东盟的重要成员国,也是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参与国,其优越的地理优势以及贸易经济地位,对于推动RCEP的成功和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与发展有着显著的战略意义;而庞大的华人群体背景又可帮助亚太地区国家消除对中国的误解,成为开展深化合作的有效催化剂。

【关键词】新加坡;一带一路;全球化

一、加强中新合作对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意义

自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先后提出了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后,立即吸引了不仅包括“一带一路”沿线诸国的注意,在国际上也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和回应。中国的“一带一路”关注实干项目,虽然深受很多沿线国家的支持,但是也发现,近几年来,伴随着合作项目的推进,也面临了很多不可回避的问题。沿线国家众多,国情的差异,文化的不融合以及当地的地形地貌甚至生态问题,对我国日后成功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如何以战略合作将每个沿线独立的国家彼此联合起来,成为日后我国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重点。“一带一路”是借用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寓意,希望能够与沿线国家开展深度的合作,共同打造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的愿景。而东南亚地区是我国推行“一带一路”构想中的重要区域,而作为除中国之外唯一以华族人口占多数的新加坡,以其在东南亚地区乃至世界上的相对影响力对于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与建构有着重要意义。

(一)地理优势

被誉为“东方十字路口”的新加坡,地处马来半岛南端,沟通三大洲,连接两大洋,扼守的马六甲海峡,是我国推动“一带一路”战略中,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枢纽,也是著名的国际大洋航线的枢纽。“海上丝绸之路从我国东南沿海到河内、吉隆坡、雅加达,经马六甲海峡(新加坡)到达加尔各答、科伦坡,穿越印度洋到达内罗毕,最后经由红海、苏伊士运河穿过地中海到达雅典和威尼斯。” i可以说是连接南海与印度洋海域最短的要道,同时,新加坡也是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各港口及大洋洲最短航线的必经之路。因此,把握好新加坡这个战略要地,对于降低海上运输成本,发展对外贸易十分有利。加之,新加坡是仅次于香港的自由贸易港,作为东南亚各国贸易的集散地,优质的港口条件对于今后我国拓展航运业有着很好的便利。

(二)经济优势

2016年,新加坡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73167新加坡元(合52962美元),是全球最具活力、前景被持续看好的新兴经济体之一,被许多后发国家视为非西方国家现代化的成功样本。ii因此,与被国际认可的经济形势发展良好的新加坡建立持续有效可靠的贸易合作关系,对于促进两国的经济发展,以示范模型带动周边国家的经济腾飞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直以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与新加坡的战略合作关系,先后开展的苏州工业园区(1994)和天津滨海生态城(2007)合作项目都取得较好的发展。2015年1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新加坡时,正式启动了与新加坡战略合作项目——重庆中新示范项目,该项目以“现代互联互通和现代服务经济”为合作发展主题,以“金融服务、航空、交通物流与信息通信技术”为合作重点,对于打破中国运输线路单一的瓶颈,缓解长江现在的运行压力,真正实现“一带一路”战略所倡导的互联互通蓝图有着深远的意义。2017年2月,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在北京会见新加坡副总理张志贤,在共同主持中新双边合作联委会上明确提出要打造第三条南向直接贸易走廊,贯通“重庆——广西钦州——新加坡”铁路沿线,从而实现东南亚、南亚等区域的畅通,为今后的经济发展开辟了新的通道。

(三)东盟地位

新加坡是东盟最大的经济体,是促进东盟发展的重要“领头人”。自90年代以来,新加坡几乎参与了东盟所有的重要战略决策,成为东南亚地区的一支主导性力量。因此,新加坡在东盟的地位毋庸置疑,新加坡對于“一带一路”政策的肯定,必然会影响东盟各国对于中国政策的态度倾向。东盟从成立之初,就本着互联互通促进区域的繁荣的初心,而这恰好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所推进的通过加强区域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实现互联互通相吻合;与此同时,中国“一带一路”所倡导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责任共同体”也正是东盟一直奉行的主题,从这个意义上讲,“一带一路”战略的构想与蓝图正是东盟每个国家发展的愿景。但是出于历史和国情的考量,东盟诸国国小,经济实力差距大,外加历史原因,很多国家都承受过被殖民和侵略的国难,因此当下在与大国合作时,更加在意自己国家的独立性。新加坡凭借其较强的经济贸易能力以及中华文化背景,相对于东盟的其他国家而言,与中国开展合作的过程中障碍较少,政策协商较为容易,也比较容易出成果。而“海上丝绸之路中新加坡的成果无疑会起到一种示范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其对于‘朝贡体系再现和中国追求地区霸权的忧虑。” iii

二、当前国际形势下新加坡均势主义外交政策对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影响

(一)“来之不易”的新加坡共和国的成立

新加坡共和国(Republic of Singapore)是世界上城市规模大小的国家之一,“从领土面积来看,新加坡由本岛和邻近的60多个小岛组成,全国面积仅为719.1平方公里,人口553.3万,人口密度高达7697人/平方公里。四面环海,淡水资源严重匮乏,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为世界倒数第二。”iv在这样一个国内各路资源相对短缺的情况下,新加坡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跻身于发达国家行业,成为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创造出新加坡奇迹,是很值得称赞的。当然,这也与新加坡这一个国家的发展史有很大的关系。19世纪初期,为了扩张版图以及促进与中国的贸易,新加坡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成为英国船只停泊、维修的港口,伴随着《伦敦条约》和《克劳费德条约》的签署,新加坡正式成为英国的海峡殖民地。作为英国在东南亚区域的主要贸易枢纽对之后新加坡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1942年,因英军总司令白思华的无条件投降,新加坡被日军所占领,随后历经了3年多的苦难,伴随着二战的结束,饱受战争摧残与折磨的新加坡人民对独立与自治的呼声越来越高。1959年6月,新加坡成立自治联邦政府,李光耀担任首任总理;紧接着1963年9月,新加坡正式加入马来西亚联邦。但是合并后的新加坡发展并不顺利,由于治国理政方针的不同,伴随着不可融合的经济矛盾以及政党、种族的纠纷,1965年8月9日,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有主权和独立的国家。李光耀曾在回忆录中这样写到,“这个没有天然资源,面积只有640平方公里的小国,要在比它大,而且都推行民族主义政策的新独立国家包围的环境下生存,是很不容易的事。”v深知国家来之不易以及国内资源的严重匮乏,每一个新加坡人都将“危机意识”时刻记在心里,这成为之后成就新加坡经济奇迹的原动力。

(二)均势主义下,成就新加坡发展的外交策略

以城市规模著称的新加坡因国小资源匮乏,外加与周边国家的历史矛盾,“内忧外患”的形势使其有很大的脆弱性。因此,独立建国后的新加坡要保证国家主权安全的基础上发展国家经济,作为一个新兴的国家,得到国际认可是其保证国体政体稳定的条件之一,因此,新加坡政府立足本国国情,稳定周边的同时,与大国之间建立平衡友好的外交关系,并呼吁世界关注东南亚区域的大国在此建立所谓的“中立区”,以保持该地区稳定的基础上更加确保新加坡国家的和平稳固。由于历史的原因,新加坡与其相邻的两大邻国——印尼和马来西亚有过矛盾和纠纷,与大国的合作,凭借其强有力的国际影响力,可以为新加坡提供一个坚实可靠的国际安全环境,从而牵制印尼和马来西亚的威胁,而大国的市场优势,资源的丰腴又能弥补新加坡发展经济的后劲不足的现象。李光耀本人曾说过,“我们需要尽量多的朋友,尽量少的敌对的或者不友好的国家。”vi因此,自建国以来,无论世界格局如何变化,新加坡始终周旋于中、美、印、俄等国,并从中寻求外交的平衡,时刻保持良好的双边关系。可以说,新加坡正是用小国的最低成本,在维护自身国家主权的同时,平衡大国之间的关系,同时以深化合作,搭载各个大国优势发展的“顺风车”,从而实现自身的发展以及提高自身国际地位的目的。在国际关系中,“经济实力是国际政治权力的最重要的源泉。”vii正是由于新加坡采取了正确且量身定做的外交政策,破除了自身经济发展困境,在建国短短的几十年中,一跃成为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以强大的经济实力更加巩固了新加坡的国局稳定。

(三)新加坡外交的投机性对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影响

近几年来,我国的综合实力飞速发展,在很多领域都在逐步从“大国”向“强国”转变。但是由于我国在领土、海域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历史遗留问题没有解决,外加国际的一些敌对势力,“中国威胁论”的声音从未偃旗息鼓,一些周边小国家背后受美国的挑唆,在我国周边“打擦边球”,影响我国的国家的政局稳定以及与其他一些国家的合作关系。一直以来,新加坡奉行的中立不结盟的外交态度深受世界各国的好评,但是近几年来,在外交事务上,新加坡有选边站队的嫌疑,更有干涉中国内政的趋势。“2012年,新加坡同意美国部署4艘濒海战斗舰” viii;“2013年,新加坡表示认同国际仲裁解决争端国的领土争议问题”ix;2015年新加坡公开表示“区域外国家有权对南海问题发声音” x,新加坡国防部长还曾在公开采访中表示希望印度参与南海问题;同年年底,“新加坡同意美国部署P8海神反潜侦察机”xi。伴随着历史遗留问题被不断的提出,尤其是在东南亚区域,我国与东南亚一些国家在南海存在着领土的争端,一些所谓的“声索国”凭借其背后的有力推手,出于国家的一己私利,企图借助东盟的“团结”,在南海问题上对中国的态度站队,这严重侵害了东盟其他国家的发展前景。一直以来,在领土争端问题上,中国时刻奉行与某个具体相关国家进行协商谈判,目的是通过和平的手段,使得不损害双边利益的同时,将问题妥善解决。新加坡在南海问题上的态度就明确的凸现出其外交策略的投机性。时刻关注自身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新加坡政治上采取的大国均势策略并非是均等性的,而是出于自身的利益诉求以及相关因素的考量。因此,出于国家的发展,新加坡政治上以美国为中心,经济上想搭乘中国的“顺风车”,这点本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其在南海问题上的“选边站”的嫌疑,以及鼓动东盟国家在对华政策上抱团,而中国与东盟双边合作关系的减弱必将不利于中国对“21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的推进。

三、抓住历史机遇期以增进中新互信推动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

当前,由于全球经济长期以来的不景气,导致许多发达国家对全球性问题的关注热度有所降低,纵观全球的视角,近两年来,“逆全球化”现象层出不穷,英国脱欧、特朗普当选、美国退出巴黎协定等一系列事件,让世界人民一片哗然。“全球化”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很多国家都是伴随着全球化的热潮经济发展,国力腾飞,虽然当下世界形势不容乐观,但是采取所谓的“保护主义”而无视全球问题的作法是不可取的。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出,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逆全球化”现象的有效回应,是稳定一些国家的不安的“强心剂”。“一带一路”战略最初是应对奥巴马政府所倡导的“亚太再平衡”而提出的,如今,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自2017年1月上台后,以美国优先(America First)原则,先后签署了退出TPP等多项政令,虽说TPP已经宣告“破产”,但是从历史上美国对华的一贯举措来看,美国绝不会避开对亚太地区的重视,在特朗普政府对亚太地区政策还不明朗的“时间空挡”,成为我国实行“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如何保持和提升我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补足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战略互信短板,新加坡的战略意义首当其冲。近几年来,我国与新加坡的双边合作关系从未停止,虽然中途也出现过一些伤害彼此“友谊”的小摩擦,但是整体是积极向上的,今后也必将加深在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等领域的交流合作。

(一)深化管理层面的交流合作,以政策沟通加深新加坡政界对华的认知

2015年,习近平主席在访问新加坡时,提出了“旨在加强中新政治互信,深化务实合作,拓展人文交流,打造与时俱进的全方位合作伙伴关系。”xii可见,加强政治互信是国与国之间外交的最基础的层面。没有政治上的互信,想要进行深度的合作与交流就是天方夜谭。而政策沟通是加强政治互信的有效手段之一,每个国家提出的政策,无论是国家层面,抑或是国际层面,首先都是以本国的利益和发展为根本,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每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是一个孤立体,国家的发展都与世界的形势息息相关,因此,政策不单单涉及本国,一些需要与他国开展的项目,自然与相关国家脱不了干系。这就很容易存在一個问题:相关国家不满意甚至反对,我们该如何应对?此时,沟通的意义不言而喻。“根据《2015中国经济年鉴》的‘一带一路五通指数,以满分10分计算,新加坡在贸易、资金、民心指数上的得分为10分(第1名),政策沟通为7.5分(第13名),设施联通为5.5分(第22名)。”xiii可以看出,在政策沟通方面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不够。

“一带一路”沿线覆盖将近70个国家,各个国家的国情、文化、体制等不同,使得国与国之间的合作举步维艰。新加坡在培训方面有着较为丰富的经验,当前,新加坡已然成为中国中高层干部的重要培训基地,所开设的课程被称为“市长班”。自2001年,中新双方达成协议后,我国每年都有计划地向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派出厅局级干部进行系统培训。学习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中国官员在新加坡学习新加坡的发展经验的同时,也成为新加坡深入和了解中国模式的一个重要契机。当前,我国每年派遣到新加坡进行学习的中国官员大都是有多年的地方部门工作经验,基本都参与了当地的社会治理与政策改革,因此,中国官员可以依靠在新加坡学习的机会,将最新的国家形势、国家发展政策、理念等与新加坡各界进行交流,这不仅有助于加深新加坡各界对我国的认知,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新加坡制定出更利于本国发展的对华政策。因此,这与两国开展国际事务上的外交方式相比,多了更多的“柔性”,更加“接地气”地使得新加坡了解中国的不同地区的政貌,从而“以小见大”地逐步改善新加坡对我国的认知。不仅如此,新加坡的中西文化的思维对于我国今后各地区在进行对外投资的过程中,减少观念的误差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并为日后开展深入合作注入强大动力。

(二)利用两国各自优势拓展新的合作项目,加快实现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与科技产业升级

新加坡作为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已经与32个贸易伙伴签订了21个自由贸易协定、与主要合作伙伴签订了41个投资保障协定和76个避免双重征税协定,有超过600家本地与海外的金融机构在新加坡落户,有超过800家律师事务所和大量的会计师事务所在新加坡开展业务。”xiv可以说,新加坡成为中国经济“走出去”的窗口,我国的企业可以充分利用新加坡在金融、贸易、物流、咨询管理等方面的区域枢纽的作用,拓展海外业务,尤其对我国中小型企业而言,是一个很好的契机。一直以来,我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失败率一直很高,尤其是一些中小型企业,由于企业自身规模小、资金和经验不足,本想拓展海外业务促进企业发展,最后往往以失败而告终。而当下,正值我国推行“一带一路”战略,搭乘国家政策的顺风,就可以少走很多弯路,规避投资风险。东南亚区域是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的重要区域之一,也是我国推动“一带一路”战略走进他国参与经济建设的重要地带,新加坡作为东南亚区域经济以及对外贸易发展较好的国家之一,是当下我国进一步实现战略推进的重要枢纽。其一,新加坡国小,资源匮乏,发展对外经贸是其实现自身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新加坡不甘于是一个小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实践说明其亟待提升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当下,中国经济发展全世界有目共睹,中国地大物博,地缘接近,是新加坡十分看好的国外市场。因此,倘若与中国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必然会促进新加坡自身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改善提高新加坡的就业率。其二,新加坡有较为成熟的企业管理经验,丰富成功的贸易合作经历以及较强的市场掌控能力可以解决中国企业海外市场“水土不服”的问题,而新加坡国际化的经营管理人才又可以给中国的企业更加合理化的投资建议和投资人脉,对于我国企业今后开展境外合作,提升投资的竞争力有很大的作用。近两年来,我国与新加坡的合作项目越来越多,据统计,“目前新加坡共有2万6000多家跨国企业,7000多家中资企业,其中近160家在新加坡上市。”xv可以预计,未来的几年中,两国的经贸往来会更加频繁,创造出更多的商机,实现经济发展的共赢。其三,新加坡的经济有很强的市场依赖性,其国家的繁荣要靠区域繁荣来带动。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中国与新加坡合作交流的增多,必然会带动东南亚区域整体的经济和贸易发展。而大环境经济的繁荣前景又会促进新加坡的经济实力,从而维护其政局的稳定。当前,经济的发展更加注重市场的导向,在未来如何建立更加有效的合作机制,如何找好合作行业定位,如何拓展出新的合作领域,触发新的合作效益,带动两国经济的同时,实现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科技产业的升级,是当下我国境外合作亟需考虑的问题。

(三)以人文交流促进中新国家民心相通,打好中国文化交流牌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5年博鳌亚洲论坛主题演讲中曾指出,“一带一路”战略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以实现“五通”的愿景,积极与沿线国家开展合作,而民心相通,是实现其他“四通”的基础。一直以来,双边的合作与发展,我们最关注的是经济视角,但是随着世界形势的转变,文化领域作为国家软实力的一种,越来越受到各国重视。回归本国的国家战略,文化的认同是解决他国误判,加强民心相通的基础,也是帮助我国“一带一路”战略能够在沿线国家走的更远、更稳的基石。因此,加强文化层面的对话,对于外交事务的开展以及经济跨界领域的合作都有很大的助推作用。东南亚区域作为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合作区域,在文化认同层面,既存在优势又存在劣势。优势不言而喻,相比于其他沿线的国家,东南亚地区华人众多,有着历史的同源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文化具有很强的融合性,更有利益开展人文交流合作;但是由于地缘政治的影响,外加中国国力强大,沿线小国家居多,“中国威胁论”始终会使得沿线国家对中国产生误解,心理上刻意对中华文化输出产生排斥的情绪,这就造成了两国进行深层次外交合作的障碍。所以,在人文交流层面,也要逐步推进,个人认为可进行“三步走”战略:

首先,以“实干”项目成果树立国家形象,加强民心相通。我国的“一带一路”战略一直以来走的就是“实干”路线,以开放的思维,超越地域的局限,时刻将沿线国家的需求作为我们推进战略的根本。我国高铁技术处于世界的先进水平,2009年,中国正式提出高铁“走出去”的战略,至今为止,先后帮助多個国家的高铁建设,实现道路的畅通,因此,就赢得很好的口碑,中国高铁技术也成为我国的一张优质名片,可以说,从“便民”的角度深深的在他国人民心中留下很好的印象,这点比我们单单靠口头的宣传赢来的民心更加实在。去年11月,中国铁路、铁建和交建企业联合体中标马来西亚南部铁路项目,这对于推动中马新高铁建设实现泛亚铁路网的全部联通更进了一步。

其次,以教育为切入点,培养复合型人才。教育问题是全球共同关注的一个话题,因为教育关乎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前景。培养服务于“一带一路”战略的人才,对于我国今后在各个沿线国家地区之间开展合作有着重要的作用。当下,我国对人才的需求增加,尤其是对跨文化背景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东南亚地区国家众多,各国语言的不同会对之后的交流带来很大的阻力,外加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各具特色,这对于生长在内陆的中国人而言,都是不了解的世界。尤其是当下,还会牵扯到一些宗教问题,这对于我们开展“一带一路”战略合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不仅如此,当前形势越来越看重海洋领域的拓展,我国两临海,但是对于海洋文明的理解也是相对滞后的。新加坡有着世界一流的高校,且新加坡作为一个文明多元的国家,国家本身就融合了不同文化元素,造就了相对国际化的视野,跨国外贸使得新加坡无论是在东南亚区域抑或是其他区域都游刃有余。因此,倘若实现国内高校与新加坡高校教育对接,实现跨地区的高校联动,培养国际视野的专业技术人才,对于今后“一带一路”战略拓展海外业务,实现贸易对接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不仅如此,中新合作培养人才,可以真正意义上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以及优势互补,以“教育”为手段,实现“人才桥梁”的有效对接,以“人才培养”打通人脉,实现“人才互通”。2015年11月我国与新加坡签署了《关于新中教育部教育交流与合作备忘录》和《关于在中新广州知识城设立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的协议》,可见跨国教育发展已经提上日程。

最后,充分利用媒介资源打好宣传这张牌,增信释疑。2015年11月7日,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在新加坡揭牌,表明了中新文化交流翻开了新的篇章。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是目前我国在海外建设的规模最大的文化中心,配合国家的“一带一路”战略,成为积极推动中华文化的有效平台,也成为新加坡当地的民众以文化参与的形式真正意义了解“一带一路”战略理念的重要平台。据了解,仅仅一年的时间,“新加坡文化中新举办了近80项、100多场次形式多样的活动,接待各界民众6万多人,打造出‘欢乐春节、‘山东文化年、‘中新儿童艺术节、‘天涯共此时、‘中国文化精品展以及‘发现中国系列讲座、‘中国儿艺马兰花艺校等品牌活动”xvi,成为“传播中国好声音”的重要平台,深受新加坡人民的好评。不仅如此,“2015年3月,新加坡《联合早报》与新加坡工商联合总会联合推出的‘一带一路专网正式上线。”xvii旨在以此为“窗口”,帮助新加坡企业时刻把握“一带一路”战略发展动态,提供适当的投资合作商机,同时也以新加坡视角为切入点,多角度的诠释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状况。虽然,对于文化的宣传媒介还处于一个初步阶段,而且单凭文化交流中心和《联合早报》的影响还是远远不够的。当前顺应国家“互联网+”的势头,拓展网络文化交流联动,也是我国未来人文合作交流发力的重点。

(四)充分利用新加坡区域“协调者”的作用,推动中美及东盟地区亚太共识

当下美国暂时没有将战略重点放在亚太区域,而退出TPP却使得很多前期成员国开始“躁动”,各国的矛盾冲突很有可能会被放大。当前国际形势下,跨边界活动伴随着恐怖主义、地区冲突、贸易禁运等不确定因素,对各国的发展都会造成不利的影响,在东南亚一带,各个小国家的都十分重视安全问题,与一些大国的外交合作初衷都是想依赖大国作为区域安全的靠山。以新加坡为例,新加坡经济的繁荣是奠定其国际地位的核心,一旦国民经济“垮台”,那么其他诸如与周边国家的历史遗留问题会再次推到风口浪尖,如果到那时,“危机意识”就真的变成“危险”,一直看重的国家稳定与繁荣也只能是泡沫。因此,新加坡需要的是一个多元又稳定的亚洲格局,这也是之前新加坡积极响应美国前任总统奥巴马的跨太平洋协定的原因之一。然而,新上任的美国总统特朗普退出TPP之后,使得之前东南亚的一些支持TPP的国家诸如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开始将目光投向中国的RCEP。当前中国的综合国力以及世界影响力,使得世界上的很多国家更愿意“听听中国意见”,而我国正在积极推进的“一带一路”战略的合作、发展、稳定以及繁荣的主题能够成为矛盾的灭火器。

首先,要尽快完成RCEP的谈判,以此进一步提升凝聚力。RCEP谈判自2012年11月正式启动后,为成为世界上“涵盖人口最多、区域最广、成员最多元、发展最具活力”的自贸区,先后辗转多个国家,进行了19次谈判,并有望在2017年年内结束。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以及中国与东盟的双向推动,RCEP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由于RCEP各个成员国的国力及经济实力相差悬殊,在谈判过程中,各国对关系到本国的利益方面都比较谨慎,如何协调各国利益是促成RCEP成功的关键。新加坡在东盟有较高的地位,要充分发挥协调者的作用,为化解各国利益矛盾助力。“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 xviii当前,我国号召世界都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RCEP一旦谈判成功,必将在促进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同时带动区域的和谐。而区域国家凝聚力的上升自然会化解更多的矛盾,促进共同的发展。其次,以“南海行为准则”框架为依托,加快实施进一步“准则”实质性磋商。2017年8月6日,在菲律賓首都马尼拉举行的中国-东盟外长会上,正式通过了“南海行为准则”框架,让我们在缓和南海局势,促进地区和平的道路上又进了一步。近几年来,由于“南海行为准则”一直没有实质性的进展,有关南海主权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周边国家,一些域外国家也以此钻空子,离间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南海问题成为亚太地区的一个问题触发点,不利于促进区域的和平稳定,以此也会使得我国的其他战略推进速度迟缓。因此,新加坡作为东盟-中国关系的协调国,更要在促进“准则”进一步磋商方面助力,使得南海问题不再是影响亚太地区区域和平的绊脚石。最后,以新加坡为桥梁,深化中美亚太共识。美国作为世界性大国,必然有着担任国际事务的责任。当前,和平和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被贴了“大国”标签的国家,就该承担其维护国际社会和谐的义务,就该成为一面“旗帜”,紧守原则地帮助弱小国家发展。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就是本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出发的,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一带一路”的发展理念在全世界得到普遍的认同。2017年,一带一路峰会上,美国派代表参加峰会,并转达了特朗普的意见:美方愿同中方在“一带一路”有关项目上进行合作。这对于今后深化中美合作是一个里程碑。美国以其自身的国际影响力,必然会对今后我国政策的开展有着积极的推动。当前,更要以此为契机,深化中美合作的基础上,强化中美亚太共识。新加坡作为美国和中国的重要合作伙伴,可以作为桥梁,为共同促进亚太安全、促进亚太经贸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

四、结语

新加坡作为一个以华人为主的国家,文化的同源性使得中国与新加坡的交流与合作从未间断过。中国与新加坡又有很多共同之处,都是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取得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与此同时,新加坡又是我国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中的重要国家之一,与新加坡开展深度的外交合作,对于加速我国在东南亚区域开展区域经济交流合作,与东盟国家一道建立可靠的亚洲安全观,以及深化中美大国合作机制,为世界的和平发展、带动经济腾飞有着深远的意义。今年是东盟成立50周年,明年是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5周年,充分利用好新加坡这个区域枢纽的角色,为实现亚太区域发展、深化交流合作,与沿线国家一起努力。

注释:

i孙畅:“新加坡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J],载《商》2016年第17期。

ii吴思、李大巍、王琰舒:““一带一路”的新加坡思路——专访新加坡驻华大使罗家良”[J],载《中国经济报告》2017年第05期。

iii孙畅:“新加坡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J],载《商》2016年第17期。

iv高群彬、成汉平:“南海争端中的新加坡角色”[J],载《唯实》2016年第12期。

v [新]李光耀:《李光耀回忆录(1965——2000)》[M],新加坡:新加坡联合早报出版社,2000年版,第7页。

vi [英]亚历克斯·乔西:《李光耀》[M],安徽大学外语系、上海人民出版社编译室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252页。

vii倪世雄等著:《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M],上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53页。

viii赵泽琳:“新加坡在南海问题上的弹性外交策略”[J],载《战略决策研究》2016年第3期。

ix戴石、顾纯磊:“从李光耀到李显龙:新加坡对华外交策略的变化与困局”[J],载《江苏社会科学》2017年第02期。

x Albert Wa,“South China Sea should not overshadow ASEAN discussions : Shanmugam”,Today,August 3,2015.

xi高群彬、成汉平:“南海争端中的新加坡角色”[J],载《唯实》2016年第12期。

xii林卫光、蒋天:《习主席访问新加坡有三项重要内容》,《中国青年报》,2015年11月04日第7版。

xiii吴思、李大巍、王琰舒:“‘一带一路的新加坡思路——专访新加坡驻华大使罗家良”[J],载《中國经济报告》2017年第05期。

xiv刘羿宏代表新加坡企业发展局在“新加坡——山东海上丝绸之路的伙伴”政策说明会上的演讲《新中携手迈向世界》。

xv张松声:《新海丝为我国企业带来商机》,联合早报网,http://www.zaobao.com/special/sg-cn/business/story20150214-446849.

xvi王俊涛:《新加坡中国文化中新运营周年成绩喜人》,《中国文化报》2016年11月21日。

xvii卢凌之:《“一带一路”专网正式上线》,《联合早报》2016年3月8日。

xviii习近平2017年1月17日《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猜你喜欢

全球化新加坡一带一路
新加坡
五彩斑斓的新加坡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酷炫的新加坡航展
我在新加坡过冬天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