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音乐课程融入陕北民歌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2018-07-10徐艺菲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陕北民歌方言

徐艺菲

【摘要】陕北民歌诞生于黄土高原,是黄土高原人民生活情感的真实表达,在文化领域备受重视。本文从陕北民歌特征出发,对当代高校声乐教学中陕北民歌的传承与发展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陕北民歌高校声乐教学传承

基金项目:西安音乐学院产学研项目(基金编号:2016-23-6)。

位于黄河边上的黄土高原,因其独特的地域环境孕育出了高亢、婉转的陕北民歌,广为流传,中国歌坛曾一度刮起了“西北风”。陕北民歌是反映陕北人民生活情感的艺术作品,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始终保持着自身的质朴活力,陕北民歌是声乐艺术领域的瑰宝。在当代高校声乐教学中,陕北民歌的传承对音乐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陕北民歌的美学特征

1.生活的质朴美。陕北民歌是黄土高原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真实记录,反映了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风俗礼仪和方言俗语,包括婚恋、嫁娶、祭祀、拜访等生活事件,当地日常生活的酸甜苦辣都在陕北民歌中原汁原味地展现出来了。陕北处于沟壑地区,居民生活水平比较落后,维持生计是当地居民曾经的主要问题。著名的“走西口”就是描写为了生计而离别的场景,将男女之间的离别之情体现得淋漓尽致,这就是陕北民歌的质朴美。陕北自然环境比较恶劣,居民改造自然、获得丰收需要付出辛勤的劳动,“受的是牛马苦,吃的是猪狗饭”就是其真实的体现,黄河摆渡的辛酸苦、长工的劳动苦,陕北民歌就像讲故事一样,将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辛真切地表达出来。当然,陕北人民豪放、耿直,这种憨厚直爽的性情也在民歌里展现无遗,“捣灶鬼媒人两头扇,我大我妈耳朵软”,将陕北姑娘的直爽、泼辣体现得十分到位。

2.爱情的真挚美。音乐是情感的抒发,陕北民歌也是如此。所以,情感真实动人。陕北民歌中的爱情有甜蜜、有离别、有辛酸,有“鸡蛋壳壳点灯半炕炕明,再咋我也不嫌哥哥你穷”的甜蜜蜜,也有“远远瞭见好像哥哥你,恨不得长上翅膀飞”的追求和渴望。这种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最挚美,所表达的情感最唯美。因走西口而导致的离别相思也在陕北民歌里得以体现,“擦一根洋火点上个灯,长下个枕头短下个人”的触景生情,这种相思画面感十足。

3.独特性的形式美。陕北民歌的形式美体现在歌词的口语化和句式结构上,歌词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即兴创作的,歌词的口语化能够真实地反映劳动生活。如民歌中常见的“立不定”“照门”都是当地方言。“立不定”是站立不稳的意思,“照门”是留守看家的意思。在发音上,方言与普通话不一样,方言赋予陕北民歌特有的生动和真实,使用方言演唱让整首民歌都具有了民族特色。陕北民歌的形式美还体现在句式结构上,其句式与古代民歌句式基本结构一致,一般采用七言句式。如《哭嫁》中“正月里来就正月正,大花眼眼就两盏灯。”整齐的七言句式,再加上叠字,将陕北方言的音调进行巧妙的柔化,这种句式结构将原本口语化的歌词表现得更为形象生动。在修辞方面,陕北民歌善于运用“赋、比、兴”。“赋”直接将故事的前因后果进行阐述;“比”就是打比方,对事物进行形象的比喻,如信天游中的“雪花花盖房冰打墙,露水夫妻不久长”;“兴”是将两个没有关系的事物进行比较发现共同点,如“河湾里寸草根连着根,穷人和穷人心连着心”,通过“兴”的修辞手法将河草与河草的关系和穷人与穷人的关系凸显出来。

陕北民歌发展及传承的困境

陕北民歌起源于沟壑纵横、环境恶劣的黄土高原,世代生活在这里的当地居民用他们的勤劳、善良创造出陕北民歌。陕北民歌发展的第一阶段从20世纪开始,其中的《东方红》《南泥湾》广为流传。这一时期的陕北民歌被郭兰英、王昆等艺术家演绎响彻全国,火热程度不亚于现在的流行歌曲,一直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第二阶段是建国初期,中国艺术代表团参加“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陕北民歌和秧歌作为中国精神在联欢节上大放异彩。第三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因电影《人生》的走红,《走西口》变得脍炙人口,随之带红了一大批陕北民歌。第四阶段是21世纪初,经济快速发展起来,原生态的陕北民歌再次受到关注,人们从对物质的需求转变为对精神的追求,刮起了一股以原生态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风。

如今,城市和乡村的面貌变化,物质条件的变化,人们的思维、意识和审美也发生了变化,陕北民歌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新的问题。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面朝黄土背朝天已经成为过去式,陕北民歌的诞生场景失去了存在价值,承载的质朴情感失去了共鸣。因此,在情感表达媒介和娱乐的客观功能上,陕北民歌的作用逐渐被弱化。二是多元文化对当地居民的审美冲击,尤其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出现,黄土地上的人们接触了更多的外来娱乐文化,陕北民歌不再是精神娱乐的唯一选择。尤其在年轻一代的音乐审美里,流行音乐占据了绝对优势,民歌成为一种传统文化,代表过去一个时代的一种记忆。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高校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校集合了优秀的声乐师资队伍,具有专业的声乐教学资源,便于系统化培养适应新社会的陕北民歌人才,对陕北民歌的传承和发扬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陕北民歌传承与发展的思考

1.培养科学的发声,合理借鉴现代唱法

原生态是陕北民歌最大的特点,高校在传承这一特点时要注意保护这种自发、原生的状态。原有的民族性必须在不同的唱法下保留,在此基础上可以合理借鉴更为科学的现代唱法。陕北民歌的高亢、激昂对演唱者的嗓音有很多要求,可以借鉴民歌的吊嗓、喊嗓来帮助发声。另外,适当在教学中引进西方美声发音,建构系统的发声理论和规范。民歌唱法还可以采用西方美声唱法的声区理论,进行不同声区的发声练习,包括美声的共鸣腔唱法,通过共鸣腔调节民歌演唱的音色,用来实现更为广阔的音域。陕北民歌最缺乏成体系的传承模式,这是所有民歌传承的劣势,只有形成了体系,才能更好地通过教学实现民歌的传承和发扬。

2.重视方言的掌握,还原民歌风情

陕北民歌的原生态由多种因素体现,方言是体现北方浓郁特色的重要因素,陕北民歌只有通过当地方言才能表达原生态和质朴性。方言作为一种表演语言在民歌中呈现出来的发音有别于生活化的方言,尤其是对发声腔体和发声状态有影响的一些咬字和吐字上。陕北民歌中的方言应该是民歌演唱者学习的前提,不仅要学习正确的发音,更需要对方言有深入的了解,才能将方言背后承载的质朴情感表达出来,还原民歌的生态风情。

3.强化舞台实践能力,展现完美民歌风范

陕北民歌作为一种艺术表演形式呈现给观众,它起源于田间地头。高校在陕北民歌教学中要重视民歌在舞台上的艺术实践。学习者参与陕北民歌创作,体验民歌质朴情感的同时,还要注重民歌的舞台表演性。首先是学习者准确的节奏和韵律感;再者是演唱时的情感投入;最后是学习者的舞台表现力,舞台表演与简单演唱是有区别的,恰当的肢体语言有助于民歌的情感演绎,尤其是神韵传达,能够使民歌承载的民族感情得到升华。

4.发挥高校优势,营造良好的民歌氛围

高校是一个教育综合体,多种学科融合,给陕北民歌的传承和发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在音乐类相关专业的其他方面,如视唱练耳、乐理等,融入陕北民歌的音乐元素,能够有效提升学习者对陕北民歌的認知度,并开阔学习者的音乐视野。高校可以通过“非物质文化传承”“民歌会”“现代民歌比赛”等校园活动,开展民族音乐史讲座,帮助学习者提高对陕北民歌的文化认识,从而提升学习者对民歌的接受度和情感体验度。

参考文献:

[1]米卓:《传承民歌经典,弘扬传统文化——浅议当前高校中的陕北民歌教学》,《音乐天地》2015年第4期,第49-52页。

[2]晓红:《陕北民歌在地方高校声乐教学中的传承与发展研究》,《陕西教育》(高教)2014年第10期,第21-22页。

[3]杨婷:《浅谈地方高校声乐教学中陕北民歌的传承以及发展》,《音乐论坛》2016年第8期,第158页。

[4]赵冰冰:《陕北民歌的美学特征和演唱分析》,学位论文,2012,5。

作者单位:榆林学院陕西榆林

猜你喜欢

陕北民歌方言
方严的方言
方言
陕北绿了 百姓笑了
说说方言
留住方言
我的大陕北
党建地图·陕北
藤县水上民歌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穿花衣 唱民歌